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一部熱映的電視劇《清平樂》引起了我的關注,我也懷揣著期待的心情去看完了這部劇。這部注重細節考究的劇不愧是良心之作,我的整個情緒都是被劇情帶著走的。劇中最讓我意難平的莫過於徽柔一角。
徽柔公主作為宋仁宗的長女,大宋的公主,集齊萬千寵愛於一身。她是宋朝第一個冊封行禮的公主,可見宋仁宗是將他當做掌上明珠一樣看待。可就是這個說要讓徽柔當全世界最幸福的姑娘的人,他用自己的權勢和偏見斷送了女兒一生的幸福。
宋仁宗懷著對生母的愧疚,便決心把徽柔許配給生母的族人李瑋。他覺得李瑋老實厚道,雖然木訥了些,卻將才情寄予書畫中,可以說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所以他便不顧徽柔的感受,執意將她許配給了李瑋。他自以為給徽柔挑了最好的夫婿,卻不知正是自己執拗而沒有界限感的愛,導致了徽柔悲慘的一生,使得她婚姻失敗愛情告吹,甚至最後還落得精神失常的下場。
今天我們就從育兒角度來分析《清平樂》,宋仁宗對徽柔的沒有界限感的愛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負面影響有以下兩個方面:
1、 宋仁宗對徽柔的強控制欲其實就是父母對親密關係的綁架:面對可愛的女兒,宋仁宗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從選名字到冊封大典,再到賞賜各種金銀珠寶。他在徽柔的身上給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成長。在這份真情中他夾雜著自己的私心,宋仁宗希望徽柔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長大,毫不顧忌她的感受,也因此斷送了徽柔的一生。
2、 宋仁宗對徽柔沒有界限感的愛,使徽柔一生都不得自由,最終釀造了悲劇:宋仁宗一方面對徽柔無盡的寵愛,另一方面卻要求徽柔成為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下去。在他的控制下,徽柔一生都難以獲得自由,這就是徽柔悲劇的源頭。
一、宋仁宗對徽柔的強控制欲其實就是父母對親密關係的綁架:面對可愛的女兒,宋仁宗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從選名字到冊封大典,再到賞賜各種金銀珠寶。他在徽柔的身上給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成長。在這份真情中他夾雜著自己的私心,宋仁宗希望徽柔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長大,毫不顧忌她的感受,也因此斷送了徽柔的一生。
在劇中,徽柔一出生,宋仁宗就特別喜歡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送給她。從選名字,到冊封大典,他都親力親為。他賞賜徽柔各種金銀珠寶。看似完美的父親,可是他的愛卻&34;了,甚至最後將徽柔推向了深淵。
宋仁宗這熱切的愛其實是對自己的心理補償。在他上位之後,上有太后緊握大權,下有百官陰險狡詐,宋仁宗可謂是遭到了前後夾擊,被困於囹圄之中。當女兒出生之後,宋仁宗自然想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她。
但是,宋仁宗的愛又不單單是簡單的父愛,更是一種君主之愛,是一種控制之愛。他要求徽柔按照自己的計劃長大,如果徽柔能夠在宋仁宗設定的理想模式中成長,那麼宋仁宗就能夠在徽柔身上獲得一種理想的滿足感。
其實宋仁宗對徽柔不僅僅是愛,甚至還有強烈的控制欲。他懷著對生母的愧疚,逼迫著徽柔嫁給生母的族人李瑋,他想讓徽柔代替自己去彌補這份虧欠。可是他卻絲毫沒有考慮徽柔的感受。他沒有認真地與徽柔溝通過,沒有了解過徽柔的內心所想,而是命令式地要求徽柔嫁給李瑋。宋仁宗認為李瑋雖木訥,但也有才華,自以為是的覺得這是徽柔最好的歸宿。
可他不曾想,從小徽柔錦衣玉食,就連身邊的宦官都是滿腹才華,又怎麼會看得上木訥的李瑋呢。這份婚姻最終以失敗告終。宋仁宗強烈的控制欲和沒有界限感的愛斷送了徽柔一生的幸福。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打著&34;的旗號,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做各種事情。孩子還沒長大,就已經想好給他們報什麼興趣班了;孩子上學之後,就開始要求他們選擇哪些科目;孩子步入社會了,還要指定他們從事哪種工作;甚至孩子的婚姻,父母也要孩子選擇他們覺得好的理想的另一半。這些沒有邊界感的愛,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幻想和自己虛榮心的滿足。過於強勢的控制欲不是對孩子的愛,而是對親密關係的綁架,最終只會害了孩子,斷送孩子的一生。
二、宋仁宗對徽柔沒有界限感的愛,使徽柔一生都不得自由,最終釀造了悲劇:宋仁宗一方面對徽柔無盡的寵愛,另一方面卻要求徽柔成為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下去。在他的控制下,徽柔一生都難以獲得自由,這就是徽柔悲劇的源頭。
宋仁宗的一生為國事操勞,在朝政上耗盡心思。面對朝堂上的前後夾擊,他也能夠一忍再忍,甚至廣開言路。可見,他是一名十分優秀的君主。可是在家庭教育上,他卻做得一塌糊塗。
他為了讓徽柔能夠按照他的計劃走下去,不惜讓徽柔嫁給一個她毫無好感的人。他一方面在物質上對徽柔無盡的寵愛,另一方面卻在精神上要求徽柔克制、聽話。在宋仁宗沒有界限感的愛中,徽柔一生未得自由。
有些家長嘴上說著要培養孩子,其實是利用孩子去滿足自己的私慾,他們的教育中充斥著無盡的控制欲。在父母強烈控制下的這些孩子,是十分嚮往自由的,可是他們逃脫不出父母的控制,最後可能就會變得懦弱自卑,無法獨立。
大家還記得《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嗎,她的母親要求她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可是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想讀航空專業。在母親的強烈控制下,喬英子的心靈受到了打擊,失去了學習生活的欲望,最後產生抑鬱症差點自殺。
父母總是在事情發生到難以挽回的地步才恍然大悟,可是並不是每一件事都來得及挽回的。沒有界限感的愛,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三、 在《清平樂》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育兒啟示呢?
1、 尊重孩子的喜好,有界限感的愛孩子
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產生自己的喜好。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好時,父母要給予一定的尊重。有些父母在聽說孩子的一些愛好時,總覺得這是不務正業,然後阻止他們往這一方面去發展。其實當孩子有自己的喜好時,父母要尊重他,如果不看好他,也只是給他一些建議,如果他仍要去嘗試,那家長就要支持他,做孩子的最堅實的後盾。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時,會變得更加自信上進。
2、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放手是最好的愛
紀伯倫在《致孩子》裡寫到:&34;所有的愛,都應該是有界限的。父母要認清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有界限感的處理親子關係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無界限的愛是無法幫助孩子成長的,甚至會剝奪孩子的自我成長。因此,父母要學會適當地放手,給予孩子自由,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去自我成長。
《清平樂》中,正是宋仁宗無界限感的愛斷送了徽柔的一生。父母要區分好&34;與&34;之間的區別,尊重孩子的愛好,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小F媽媽,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