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調到辦公室工作已有一年多了。憑著腦瓜靈活、聰明能幹、文字功底好,很快得到了重用。領導將他的工作調整為寫材料。這是辦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
這天辦公室許主任開完會回來,匆忙把張馳叫到他的辦公室說:「小張,現在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了。局長兩天後要參加市裡一個會議,會上有發言,時間不超過十分鐘。你準備一下局長的發言稿,明天給我。」
張馳接到任務心裡很激動。這是調整工作後第一個重要材料。他根據通知要求,挑燈夜戰,初稿很快完成。次日他早早起了床,打開電腦,仔細修改著初稿,直至自己滿意為止。他拿著初稿請主任閱批。
許主任看了一遍後對張馳說:「這麼快就寫出來了,昨晚熬夜了吧。」
張馳說:「沒怎麼睡。」
許主任語重心長地說:「這是局長的發言,稿子一定要過硬,要有高度。工作做得怎麼樣關鍵看材料。再好好修改一下。」
張馳進行了再次修改。他新添加的幾件事有的只做了一點,有的是剛開頭就結了尾。但在他的筆下事例都變成了現實,成了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典型材料。他整理完稿子不自覺地苦笑了一下,拿著改好了的稿子再次找許主任。
許主任好像剛吃過飯,臉上的紅光隨著頭部的轉動一閃一閃的。他看了材料後饒有興致地指著文中的幾個地方說:「這裡……,這裡……,改一改,用詞一定要講究。我們是個大局,局長的發言不能讓人家笑話。」
張馳拿回稿子反覆品讀主任指出的幾個地方,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他以前聽人說過許主任看材料很挑剔,不到最後過不了關。他思考再三,把許主任說的那幾個地方做了改動。
這個修改稿順利過關了。局長對發言稿很滿意。
幾天後張馳接到了許主任交辦的新任務:本周完成一個經驗總結材料,周末上報。
他為了早點把材料寫出來,住在辦公室裡,經過兩天鏖戰,拿著寫好的文稿讓許主任審閱。
主任當時有別的事務在手,對張馳說:「先放這吧,等會兒再看。」
一天後許主任把張馳叫去說:「小張啊,材料是給人看的。它是名片,也是對外的窗口。稿子還要修改。」
張馳拿回稿子思忖著許主任說的話。可怎麼充實呢?總結是靠事實說話的。文中的事實材料已經很充足了。他反覆掂量之後,決定將裡面的兩個案例改成三個。又經過半天的整理稿子終於出手了。
張馳將修改後的稿子交許主任。許主任翻看著,一邊看著一邊點頭,最後用食指點出幾個地方:「再考慮考慮,修改一下,整理好了再給我。」
張馳把稿子從頭到尾又梳理了一遍,將主任指出的幾個地方又仔細斟酌了一番。這些地方他是頗費了心思的,真是沒有比這更合適的表述了。他心裡嘀咕起來:這稿子莫不是真像他們說的那樣,非要到了最後才能過關?周末上報,今天周三,稿子先放放,周五再說。
周五下午張馳從抽屜裡取出稿子,翻看了一遍,拿著走進了主任辦公室。
許主任認真看著稿子。他一邊看著,一邊點頭說:「小張,好材料都是改出來的,材料可以了。」
張弛執筆的這個經驗總結材料被當成典型材料,在全市的半年工作會議上交流。
其實周三那天張馳從許主任處拿回稿子後一字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