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佩服楊九紅,連男人都比不上她」。
白玉婷和楊九紅都是風風火火的類型。
楊九紅在白玉芬家,坐了三天三夜,感動了她,於是答應楊九紅和七爺在一起。白玉婷想學楊九紅,夾個涼蓆,坐萬筱菊家門口,讓萬筱菊接受她的表白。
有一次,白玉婷明明看見萬筱菊和他的老婆孩子,進萬宅了,白玉婷還在門口傻等。然後三更半夜地跑新宅,求七哥幫她說親,她覺得七哥面子大,她一個大小姐,給萬筱菊當丫頭準成。她甚至打算,先成了親,以後再告訴她媽。
相比之下,楊九紅為了得到七爺,吃的苦,也就是耐心被考驗而已。她根本沒在白玉芬家坐三天三夜,每天別人關門她就回家,然後在別人開門之前,她就已經在門口侯著了,這才是她厲害的地方。門房都快跟她相處成親戚了,更別說她安安靜靜坐著等七爺的乖巧模樣,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看看兩位對待婚姻,分別是什麼態度。
七哥親自跟萬筱菊提了兩回,人家不答應,白玉婷說到做到,「死了這條心」。熬到三十六,她覺得做女人總得嫁一回,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可她在這世上誰也沒看上,除了萬筱菊。她要跟萬筱菊的相片結婚,可不是鬧著玩的,婚禮完全按照大宅門最高規格的禮數來辦,比如,她跟相片拜堂成親。
白玉婷更狠的是,她做到了,嫁相片隨相片,一輩子守著它絕不再嫁。十年後,真人出現在她面前,牽著她的手,可以即刻入洞房的節奏,她居然拒絕了。「你是有家室的人,我也是有相片的人」。
原來萬筱菊不知道這事,可見白玉婷做這些,並不是為了感動萬筱菊,就像七爺說的「你這輩子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比誰都實在」。
白玉婷懂得取捨,不想給真愛的畫面塗上憐憫的色彩,她敢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魄力,又知足。
白玉婷四十六歲的時候,仍然有大家閨秀的嬌羞感,她還一直保存著那件把萬筱菊嚇跑的肚兜呢。白玉婷任性歸任性,始終沒忘規矩和家教。
楊九紅呢,連結婚都是她一人張羅的,七爺看見滿屋的囍字,都傻眼了,但禁不住楊九紅的誘惑啊。
結婚靠上趕子拿住七爺,卻完全拿不住七爺的脾氣。
她沒理解活土匪的內涵,七爺不僅有血性,還有「狼性」,表現在見一個愛一個。
因為他是爺,還是大宅門裡的爺,他不會只愛楊九紅一個人的。如果楊九紅能夠等到七爺主動娶她,或許這份愛會深厚許多。
楊九紅的真情,不適合用在七爺身上,只會成為他的附屬品,而非心愛之人。楊九紅跟定七爺,是覺得七爺拿她當人看,她不想錯過這個人,於是她狠狠地抓住了機會,寧願跟她在小破屋裡過一輩子。當然,這只是她的初心,以七爺的能力,不會讓她在濟南過苦日子的。但他們兩個,都沒有力量去對抗大宅門,楊九紅又不想長期和七爺分居,最終還是會面對大宅門的。
一開始楊九紅有自知之明,她只能是姨太太。不過,在很多事情的逼迫下,她的野心不止於此,想要的太多了,定位又不清晰,且沒底氣去爭取,她就把那種得不到的痛苦,宣洩到她女兒、她婆婆、她男人身上,最終變成一個害人害己的糊塗蟲,一點也不可愛了。
在新宅,她跟二奶奶當面頂嘴,因此錯過三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一:聽紅花說二奶奶來了,楊九紅趕緊快步離開。二奶奶在聽戲,心情正好,打個招呼,不惹人家生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難怪二奶奶吐槽楊九紅根本不敬重她。
二:突然聽見二奶奶喊佳莉,楊九紅嚇得把睡著的貓都給扔了(好心疼那隻貓啊),回頭正好兩人對上眼了,那麼多人跟著二奶奶呢,楊九紅又準備不打招呼就溜了。也難怪二奶奶說她不懂規矩,且不考慮婆媳關係,人家是當家人,就這點,也應該顧及到吧。
三、楊九紅被二奶奶叫回來,楊九紅照樣甩臉子給二奶奶看,就像她平常耷拉著臉給黃春看一樣。黃春又不傻,她那是太太範兒,二奶奶怎麼可能受一個窯姐的氣呢。楊九紅跟七爺服軟,跟二奶奶叫板,完全搞反了。二奶奶問她是哪路的姨奶奶,她偏說她是佳莉的娘,赤裸裸地頂嘴找打。
二奶奶除了抱走她的孩子,做得過分了,其它事情,基本面子上過得去。比如楊九紅懷二胎的時候,二奶奶很是關心,她說女人懷孩子的時候最嬌嫩,於是送楊九紅銀耳桂圓吃。楊九紅理解成惦記她肚子裡的孩子,把關係搞得很緊張。
楊九紅確實不識抬舉,二奶奶誇她是個美人,她也不知道露個笑模樣。
二奶奶對三爺說「你是沒看見,她太不懂規矩了」,語氣挺溫和的,有一種正常管教兒媳的感覺。
當景琦蓋新宅,二奶奶去參觀,二奶奶還打聽九紅什麼時候來,注意,她喊的是九紅,而不是楊九紅。
楊九紅就是這樣硬碰硬,錯過了被二奶奶調教的機會,二奶奶到死不讓楊九紅戴孝,意味二奶奶放棄改造楊九紅了。看看香秀,一個抱狗的丫頭,受二奶奶影響,都能活出宅門女人的氣質,楊九紅差哪兒啊。
楊九紅不尊重白玉婷的媽媽,白玉婷看在眼裡,當時沒放在心上。七哥愛上了香秀,白玉婷看在眼裡,卻放在心上了。況且白玉婷鬧明白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七哥是得多愛香秀,寧願陪她在鄉下呆著,還整天喜不滋兒的。
王喜光罵七爺賤骨頭,七爺氣得飯都吃不下。七爺在香秀家吃窩頭,覺得前所未有的香啊,香秀罵他「富人生了個窮命,賤骨頭」,七爺完全生不起氣來。
當初七哥當著白玉婷的面,都不敢說喜歡楊九紅,更別提在他媽面前說喜歡她,讓她進大宅門了。或許七爺自己都說不出口喜歡她什麼,他總不能說窯姐太有魅力了吧。
記得楊九紅剛贖身,七爺形容大宅門就像一個馬蜂窩,動不動能把楊九紅給蜇一下,嚇唬她,早晚會被蜇死的。他們結婚的事,沒稟過父母,七爺一開始就定位好了,只是娶個姨太太,安置在濟南即可。所以,楊九紅帶著女兒來京城,七爺那麼煩躁、心慌。
香秀要當太太的時候,故意火上澆油,對七爺說「這個馬蜂窩可不好捅,白家的人,都得罪光了,你鬥得過他們,他們能容得了這事」?七爺這次不但不怕馬蜂窩了,還自己親自捅一個試試。
孫子都快趕上香秀年齡了,那又如何!
直接通知楊九紅,他要續弦了!
跟家裡人說不著,誰囉嗦就拔劍伺候,七爺輕輕鬆鬆越過家規,跟香秀成親了。
白玉婷一眼就能看出,七哥和香秀早就好上了,白玉婷提議讓七哥把香秀收了房,果然七哥說他正有此意。
楊九紅呢,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不敢拿香秀怎麼樣,說到底楊九紅是怕二奶奶,連帶著怕她身邊的厲害丫頭。槐花是個例外,楊九紅修理她,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於是就這樣聲東擊西,惹怒了香秀,七爺也攤牌了,「香秀之所以敢跟我這麼張狂,因為我喜歡她」,說完,七爺就去鄉下找香秀了。
楊九紅該做的事情是,讓七爺把她扶正,然後把香秀收了房。她沒這個膽量,結果讓香秀搶先了。其實在白玉婷開口之前,楊九紅都是有機會的。
直到七爺說他要續弦,楊九紅這時候才想起來訴苦,「我熬了一輩子了,沒有說過一句讓你扶正的話,憑什麼她一來就當太太」!是啊,楊九紅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時候,卻在添累贅。
她現在才想起二奶奶來,至少應該慶幸二奶奶臨終前,塞給七爺的不是香秀,而是槐花。
連敬業都開始厭惡楊九紅了,經常被拿來當擋箭牌,比如問敬業敢不敢管香秀叫媽。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嘛,就算不習慣,人家也是媽了,能怎麼著。
大宅門裡最拎不清的就是楊九紅,除了二奶奶以外,家裡人待她不錯,可她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一遇到事情就比較感性,她把人都快得罪光了,白玉婷當然也不會幫她的。比如她修理槐花是不滿意二奶奶把槐花塞給七爺,修理香秀是怪七爺管不住自己,後知後覺地重新認識了這位活土匪。
在二奶奶快不行的時候,她竟然當著七爺的面,咒二奶奶早點死。枉費白玉婷對她的一番憐愛。曾經楊九紅上吊,白玉婷氣得數落本家的不是。「出了這麼大事,七哥都不說來看看,沒良心」。「我媽也是的,搶了人家的閨女不說,還這麼不依不饒地擠兌人」。
香秀問七爺「槐花是怎麼死的」?七爺覺得是自己不對,不該打槐花,但香秀說出了真相,是楊九紅逼死的。七爺那麼喜歡香秀,怎麼可能讓她受欺負,所以,當太太就當太太,正好七爺自己,也沒臉面對一個窯姐太太,香秀怎麼著也是老太太身邊的人,應當應分。
七爺和妹妹無話不談,白玉婷一旦知道這裡頭的來龍去脈,只會看不起楊九紅,反而理解她媽的良苦用心。如果她媽不抱走楊九紅的孩子,後果就是和現在一樣,全家被她攪和得雞犬不寧的。
楊九紅小心機是有的,大智慧沒有,常常做的事情,連面子上都過不去,她這樣的性格,在大宅門裡很難混得開。
白玉婷是有任性的資格的,人家是白家大小姐,儘管她很感性,但她能找到理性的平衡點,在稀裡糊塗中,過著瀟灑自在的日子,自己寵自己,沒毛病。
楊九紅能拿下玉芬、黃春、老姑奶奶,卻沒花功夫和三叔、玉婷搞好關係。尤其是玉婷,七爺把她看得最重要,玉婷隨便替楊九紅開口,七爺都能聽她的。如果楊九紅能跟著玉婷,學一些大家閨秀的禮儀,經常在二奶奶跟前露面,就像當年說好聽的哄玉芬那樣,二奶奶怎能不心軟。從某種角度講,她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七爺和香秀結婚的時候,楊九紅不讓全家人去吃酒席。玉婷知道她害了槐花,又這樣整香秀,更不願搭理她了,畢竟為難七哥,就等於為難自己。玉婷和七哥,正好不用面對那些假惺惺的人了,直接請家裡傭人們吃,照樣高興著呢。
楊九紅臊著香秀,最主要觸及到了白玉婷的面子。她之所以主動保媒,又各種張羅,是想還七哥一個人情。當初,她嫁照片,簡直是要七哥的命,可七哥還是成全了她,還親自出面當主婚人。
白玉婷什麼都不懂,卻最懂愛情,一看七哥找到真愛了,他開心就好。
白玉婷自己都能嫁照片,七哥怎麼就不能娶一個,比他小三十歲左右的呢?
當時的白玉婷,已經是族中首富了,她卻首次嘗到了被窯姐欺負的滋味,這關係能好嘛!
七爺喜歡香秀,白玉婷也疼香秀,都有愛屋及烏的原因,兄妹倆想媽了。這一點,楊九紅完全沒有。香秀被二奶奶調教過,又被親媽寵著,伶牙俐齒的,十分可人。她這種聰明又爭氣的女人,白玉婷越來越放心了,卻越來越疏遠楊九紅。
對比下,黃春大智若愚,白玉婷更是想得開。
七爺說「這世上啊,頂數你最俊了」,
黃春說「你也換個別人,換換口味」,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原諒了七爺娶姨奶奶的事,黃春的話,大有深意。十年間,七爺才去濟南兩次,其餘時間都是陪黃春。難怪七爺吐槽她假賢惠,黃春最愛他,也是最能包容他的,七爺一直把黃春當白月光女神。她死以後,楊九紅百般折騰,七爺怎能不念黃春的好,他想續弦,想過以前那種清淨日子。
七爺愛過的人是黃春和香秀,從「這我媳婦兒」、「她怎麼就不能當太太啊」可以看出。
七爺對楊九紅只是喜歡,仁至義盡地喜歡。
黃春這種平和的心態,最適合呆在二奶奶身邊。她什麼都能忍,包括楊九紅對她甩臉子,楊九紅沒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姨奶奶該有的態度。黃春也沒有教她規矩,卻把自己的心眼藏得妥妥的,黃春照樣第一時間勸楊九紅想開點。
比如有一次,她和楊九紅聊著聊著,七爺就回來了,黃春很識趣地走了,反正七爺會去陪她的,不爭朝夕。黃春畢竟是貴族血統,識大體、沉得住氣。
白玉婷就更別說了,就算她欣賞楊九紅,也沒忘了大家閨秀的分寸。她和楊九紅是雲泥之別,楊九紅不主動和她搞好關係,白玉婷也犯不著為了所謂的正義,和家人反目。主要還是「成事在人」,可惜楊九紅想不到這一層。
白玉婷的人生,經歷了很多大起大落,最終還能保持她那份獨有的仙氣兒。比如,她成了白家首富,在中年時期就有意選繼承人,直到七十歲那年,才確定選誰當繼承人,結果她的財產全部被佔青卷到國外去了,白玉婷照樣瀟灑活到80歲。 她比誰都寒心,同樣,比誰都看得開。
臨終前,七爺安慰她的話,真像讀一本書一樣,七爺把裡頭的滋味全品出來了。
「人生一世曇花現,盡在虛無縹緲中」;
「人活一世,做一件自己願做的事情,還做成了,就沒白活」。
白玉婷是個明白人,她撮合七哥和香秀,就是希望七哥能真正地幸福,真正地擺脫楊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