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所著《大宅門》中,壓在楊九紅身頭上的大山,白景琦的母親,二老太太去世了。白景琦的正室黃春也在同一天故去。
除了白老太太臨終時指給白景琦的姨奶奶槐花,楊九紅成了白景琦身邊唯一的女人。楊九紅認為自己30年的媳婦,終於熬成了婆。自立為王,儼然將自己當成了白景琦的當家主母。
楊九紅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對白老太太老宅歸過來的人,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尤其曾經視她如透明人,現在成了小姨奶奶的槐花,更是極盡苛責,沒事兒找事兒,有意立威。
對於楊九紅這種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行為,各方人士的態度,由一碗紫米粥和白米粥之爭,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老太太去世後,多日勞累,又經歷喪母之痛、喪妻之痛的當家人白景琦倒下了。
白景琦臥病在床,濟南的堂姐玉芬來看白景琦。裡屋白景琦、玉芬和楊九紅閒話,外屋槐花和香秀等丫環圍著火爐烤白薯,好一份溫馨祥和的氛圍。
但這一溫馨的景象,隨著小姨奶奶槐花給白景琦端來一碗剛煮好的白米粥和六必居的醬菜後,被打破了。
白米粥對生病的人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飲食,但楊九紅很不滿意。詢問槐花前日得來的紫米在哪裡?槐花回說交到廚房了。楊九紅又要求槐花立刻去廚房重新熬紫米粥過來。
香秀聽到了楊九紅對槐花的刁難,為槐花打抱不平,讓槐花不要去廚房,不要聽楊九紅,並直指楊九紅多事。
楊九紅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從裡屋出來喝問香秀。沒想到香秀毫無懼意,還搬出老太太壓制楊九紅。
楊九紅和香秀當面爭吵,而且越吵越激烈,槐花和丫頭們都不敢言聲。 楊九紅吵不過香秀,漸漸落了下風。正好白景琦的大公子白敬業進來,楊九紅便拉白敬業給自己助威,白敬業卻不肯渾水,站在一邊看熱鬧和稀泥。
兩人鬧得不可開交,白景琦的堂姐玉芬出來彈壓。按說香秀是丫頭,楊九紅是姨奶奶,高下有別。香秀頂撞楊九紅屬於以下犯上。
但楊九紅是二老太太從來不承認,去世也不許戴孝的姨奶奶,這身份就有些尷尬。
楊九紅的身份地位全憑白家人一句話,二老太太不在了,家裡人抬抬手,楊九紅就是正兒八經的姨娘,不抬手,楊九紅依舊沒名沒分。
玉芬一開口就表明了立場,她並沒有指責香秀不懂規矩,不該頂撞姨奶奶。而是各打50大板,讓兩個人都閉嘴,否則,誰再吵誰就滾出去。
楊九紅被敬業拉出去之後,玉芬也並沒有嚴厲指責香秀,只是不疼不癢地說香秀年紀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可不行。香秀回話說看不慣楊九紅的張狂,玉芬神色一動,無置可否。
膽小怕事的槐花趕緊認錯,並要去廚房重新煮紫米粥。玉芬的態度很明確:她說煮什麼煮,七老爺早就吃完了!
玉芬的態度就是白景琦的態度,甚至就是白家所有人的態度。那就是:二老太太故去與否,楊九紅的地位身份都不會有改觀。
對於這一點,聰慧的香秀看出來了,所以才會肆無忌憚地頂撞楊九紅。而當局者迷,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的楊九紅,卻沒有參透其中的玄妙。
二老太太和黃春相繼去世,在白家壓抑了半輩子的楊九紅,靜極思動,漸漸不安分起來。當時的形勢確實對楊九紅有利,二老太太去世,頭上的大山沒有了。黃春去世,白景琦這一房就是她一家獨大。
但這一場白米粥與紫米粥之爭,卻讓各方的態度昭然若揭,也預示了楊九紅的未來。
白景琦並不站在楊九紅這邊,否則他就會聽從楊九紅的安排,等著槐花重新煮紫米粥。堂姐玉芬對楊九紅的行事做法也不贊同,否則她就會嚴厲斥責伶牙俐齒、以下犯上的李香秀。
楊九紅雖然不是白景琦的最愛,但白景琦對她還是有憐惜之心的。老太太對她的不公正,白景琦都看在眼裡。雖然沒有明面上為她爭取,但內心還是有同情和不忍的。
二老太太故去後,楊九紅的自以為是和不安分,卻漸失人心。楊九紅的頤指氣使,不僅讓槐花和李香秀對他懷恨在心;連跟楊九紅有舊交,一向站在她一邊的玉芬,也對楊九紅的行為有了微詞。
白景琦對楊九紅的憐憫愧疚也漸漸轉成了厭惡。二老太太去世是楊九紅命運的一個分水嶺,可惜她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白米粥和紫米粥的取捨,包含多少內涵?
二老太太過世後,如果楊九紅不自立為王,作威作福,楊九紅的命運會不會有所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