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這張照片。
裡面的姑娘眼波靈動、笑容明媚,彼時的她終於洗盡鉛華、重獲自由,心裡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憧憬。
她出身貧寒,自幼就被親哥哥賣入青樓。每日裡被迫花枝招展,迎來送往,逢場作戲,強顏歡笑。
直到遇見七爺白景琦,二人你有情我有意,男方為女方的美貌傾倒,女方被男方的人格魅力折服。
認準七爺的楊九紅毅然決然為自己贖身,把多年的積蓄分文不留全給了老鴇,還差一萬兩銀子,她說七爺會替她還—— 憑七爺的人品,她篤信這一點。
出了暢春園,楊九紅直奔七爺的小破屋,坐在門口等他回家。歸來的白景琦被她嚇了一跳,尤其聽她說不走了,就要跟著自己時更是覺得突如其來、六神無主。
他喜歡她不假,替她出銀子也沒問題,卻從未想過娶她進門。出身青樓,以大宅門當家人二奶奶白文氏的脾氣,是根本不可能接納她做兒媳的。
「大戶人家納窯姐兒做妾的多的是!」楊九紅淡淡地說,「你要是不要我啊,我就死。」 接著順勢拿過七爺的手槍,對準自己的頭漫不經心比劃著玩兒。
她從一開始就只打算做他的妾,沒有非分之想。
七爺去徵求堂姐的意見,被堂姐臭罵一頓後扣留下來,不讓他回去見楊九紅。堂姐要臊著她,逼她自己離開。
誰知執著的楊九紅等不回來七爺,乾脆自己上門來尋。這下更氣壞了堂姐,硬生生任她在門口等了三天。最後自己上去和楊九紅對面過招,居然也敗下陣來,被這個執著的女子打動了。
楊九紅坦言,自己是下等女人,受盡冷眼,從沒有見過七爺這麼好的男人。別人拿她當玩物,只有七爺拿她當人。跟著七爺她心裡就踏實,她不求名份,不圖榮華,更不想進大宅門,只要住在七爺那間小破屋裡就心滿意足了—— 跟著七爺,受什麼罪都樂意。
這姑娘勇敢表達自己的愛慕、不顧一切追求愛情的樣子真心讓人動容。
她親手將小破屋貼滿喜字,梳洗打扮、換上紅衣,將自己嫁了出去,嫁給了認定的那個男人。
終於有了家,她像所有初入愛河的小女孩一樣,嬌羞又幸福。
你看她從濟南初入京城,車簾揭起時對著七爺那一笑,真是幸福又滿足,全然不知等待她的是什麼。
帶她入京的玉芬堂姐留在了大宅門,楊九紅和女兒卻被安排到了單獨的外宅。雖然略有失落,她仍欣然接受了。七爺歉疚地說委屈了她,她卻說這裡很好,我又不爭什麼名份。
正室少奶奶黃春和老姑奶奶白雅萍來看她和孩子,她小女人般受寵若驚。這二位怕是白家除玉芬以外唯二真心接受她的人了。除此以外,大宅門裡再無真心。
當大家都以為二奶奶要看孫女是個好兆頭時,生活其實才剛剛開始對楊九紅這個弱女子露出猙獰的面孔。
女兒被二奶奶奪走,理由是窯姐養不出正經孩子。
誰不知道,搶走一個母親的孩子,跟挖走她的心沒有區別?老姑奶奶心下不忍,堅持將孩子給送了回來。卻不料,二奶奶接下來逼七爺把孩子重新抱走。
七爺何嘗不知抱走孩子就等於要了楊九紅的命,可他更不願忤逆母親的意願。無論她如何哀求、哭訴,都沒能改變愚孝的他將孩子搶走的結果。
當死過一回的楊九紅終於熬了過來,她發現自己懷上了二胎。為了不再重蹈失去女兒的覆轍,她堅持帶著快生的大肚子回濟南,結果被二奶奶打發七爺追到火車站。
七爺面對幾乎絕望的楊九紅終於動了惻隱之心,放她走了。她心裡又燃起了希望,命運卻沒有手軟——孩子未能保住,在火車上流產了。
嫁給七爺卻不被家人接受,帶女兒進京卻不讓進門;搶走她的女兒不顧她的死活,為保住兒子反而失去兒子;十年後重新回京搬入自家新宅又被二奶奶當眾羞辱;二奶奶彌留之際她想親手縫製孝服、盡最後一點孝心,卻被告知堅決不許她戴孝——連貓狗都戴了啊!這還不算,二奶奶死後怕她無人制衡,又把槐花給了七爺做妾;終於能和日思夜想的女兒住在一個屋簷下,做女兒的又不認她這個娘……
這一樁樁、一件件,把一個心思單純的女子徹底逼到崩潰的邊緣,她漸漸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搶走女兒的孩子,咬牙切齒要讓女兒也嘗嘗孩子長大後不認娘的滋味;原本不爭名份的她自告奮勇去關外辦藥,堅持帶槐花同行,一路作威作福欺辱她,對待黃春的哥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姿態,直到回去後以死相逼害了槐花;聽說七爺要娶香秀做太太,聯合白家上下和七爺唱反調……
大家都不明白,楊九紅一開始來的時候不這樣,後來怎麼變得這麼惡毒。
難道她願意這樣嗎?她又何嘗不曾對這個世界心懷善意、充滿熱忱?
是封建禮教一步一步毀了她的人生。
她聰明、美麗,她勇敢、堅定,她不屈、她抗爭,卻至死都沒能真正逃出封建制度的牢籠。
她這一生,真是苦啊。命運的大網高高懸在頭頂,一切抗爭都是徒勞,任憑她如何掙扎都逃不掉。
她是可愛、可敬的,也是可憐、可悲的。
我常常會想,當初二奶奶要搶走她的女兒時,如果她不顧一切帶著孩子離開,結局會不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