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全劇,大宅門中就數楊九紅最憋屈,結局最悽慘。白二奶奶還在世時,楊九紅不得入白家大門,被下人羞辱,就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要被搶走,弄得骨肉分離。好不容易熬到二奶奶去世,結果還被下了一道終身無法翻越的遺言——不準楊九紅戴孝!
這道遺言,算是徹底抽走了楊九紅的最後一根稻草。人性開始變得扭曲,逼死槐花,學二奶奶搶走佳莉的女兒,苛責下人,最後死在自己的小屋裡,身體僵硬才被發現。
楊九紅的一生都被二奶奶牽制和影響,至死方休。
白家二奶奶,白景琦的母親。在白老太爺還在世的時候,白家遭人陷害,危難之際二奶奶臨危受命,不僅重新盤迴了百家老號,還讓白家在其掌權期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二奶奶不僅充滿智慧,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對待仇人的都能做到寬廣胸懷,以德報怨。
白景琦私下和黃春成了好事,二奶奶氣的吐血,當即將夫婦二人趕出家門。白景琦在濟南憑藉自己過人的頭腦,幹出一番事業。白玉芬聞聲而來,要求帶已懷有身孕的黃春回北京老家。
二奶奶初期強硬不答應,結果黃春在白家已經臨盆,無可奈何之下,也就認了曾經仇人家的女兒為兒媳婦。
既如此,二奶奶能夠忍下仇人家的女兒,為何卻對楊九紅至死都不肯鬆口?
楊九紅和白景琦相遇時就已經是濟南花樓裡的頭牌窯姐,一直被濟南府的提督府庇護著。白景琦被楊九紅的美貌所吸引,貪圖新鮮,為了得到她還曾下過獄。
白景琦感覺新鮮好玩,但是楊九紅算是徹底被白景琦捕獲了心。自己拿出錢給自己贖了身,一心想要跟著白景琦。白景琦搬出堂姐白玉芬,結果白玉芬都被她的誠信打動,最後讓他娶了楊九紅。
如果說,楊九紅一直呆在濟南,好好的生活,或許後面的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只是白玉芬偏偏把她帶回了北京。從此,被白家被二奶奶踐踏。
白二奶奶一直不能容忍的,是楊九紅的出身以及這個出身所帶來的後患無窮。
1、楊九紅窯姐的身份註定了不可能被二奶奶接受,那個年代,窯姐是最上不得臺面的一種人,娶窯姐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再看濟南府的提督,任他再怎麼喜歡楊九紅,也僅限於包養,從來沒有想過娶她為姨太太。可見那個年代對於窯姐,世人的眼光絕對是狠毒的。誰娶窯姐進家門,會使整個家族成為笑柄。
而二奶奶作為一家之主,為了白家上百年的名聲,自是不能容忍一個窯街進入家門,敗壞白家聲譽。
2、忌憚於楊九紅的心機和手段。楊九紅早年被哥嫂賣入青樓,憑藉自己的姿色和能力,一步步爬上了濟南府的頭牌,多年來還被濟南提督庇護,沒有心思城府和過人的手段怎可在滿是美女的青樓中脫穎而出。
而這樣一個心思不純之人,如果進入白家,那家宅往後肯定不會安寧。黃春作為正房太太心思太過單純、怯弱,如果讓楊九紅堂而皇之進入白家,二奶奶還在世時尚且有她能夠鎮壓,百年她去世以後,白家多年來經營的穩定定會被破壞,到時候定會弄得家宅不寧。
白二奶奶的高瞻遠矚,讓她臨死前說了這句遺言,不是她有多恨楊九紅,而是楊九紅生活的環境造就了她的心機重、格局小、氣度小的性格,讓白二奶奶不得不提前提防。
楊九紅的人生說起來確實悲慘,少年被哥嫂賣入青樓為妓、青年嫁給白景琦被二奶奶壓制、人都中年因女兒抵死不願相認鬧心,到了老年一個人孤獨無依,獨自一人餓死在小屋無人知。
但楊九紅的不幸命運,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她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但也離不開她自身性格的促成。
命運往往是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從楊九紅靠近大宅門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