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清平樂》中,宋帝的人設,顛覆了宮廷劇裡慣常的,皇帝權威、享樂或多情的形象。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胸懷天下、正氣凜然的好皇帝,愛情上怎麼也會糊塗呢?
劇友們紛紛表示不平:他為什麼早沒發現曹皇后的好?端莊大氣、知書達禮,和他真是天作之合一對璧人;還一心深受著他。
卻中邪般地獨寵張娘子15年,是不是太魔幻?編劇的腦子被驢踢了?還是故意虐人呢?
我們不知道文藝作品的門路,但可以從愛情心理學上來進行分析一下:
一、宋帝在張娘子身上感到被需要。這一點,現在的親密關係中,也是比較重要和常見的。比如說妻子很能幹、賢惠,把所有的精力都撲在家裡,結果呢?「狼心狗肺」的老公倒有閒情逸緻地出軌了。
張娘子出身也是有些悽慘,從十歲時偶遇宋帝,就把他當成真命天子,最後對方還真是天子。也就一古腦兒地依賴對方:只信任他、凡事都需要他,又「粘」又「作」,宋帝忙完政務後,有限的一點時間精力,全耗在她身上了。
二、張娘子活在:「本我」的層面。她在宮裡再次見到宋帝時也不過15歲,是一個不太成熟的年齡,另上一個執拗的性格,可以跟其它的舞娘動手;所以,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也可以說是早有預謀算計(賈婆婆的心計),她就以一個不同於其它中規中矩好女人的叛逆形象,出現在宋帝刻板的生活中了。
而反觀我們優秀的賢妻良母,早就已經用「超我」去為人處事了。「應該」、「必須」、「不能」.......很多的條條框框,把她們給局限了。她們被教化成了符合規矩和身份,甚至被環境所同化,在愛情當中,只會是去迎合或隱忍。曹皇后實際上是多麼喜歡她的「官家」,只有她自己更清楚。
三、張娘子善於表達情感需求。她和宋帝的畫面,滿屏的都是他們的情愛。她的喜怒哀樂、她的愛恨情仇,都是赤裸裸坦蕩蕩地去表達,一方面讓宋對她更了解,另外一方面則更為直接能夠懂得她。經常有女孩子們在現實的戀愛中,會困惑:他怎麼就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呢?他為什麼不明白我怎麼生氣了?難道他看不出來我是在說反話氣話嗎?實際上很遺憾的是,男孩子們真的沒有我們期待地那麼懂女孩子,因為男女之別還挺大的。所以張娘子在關係中,敢於去「要」、「生氣」、「拒絕」,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是在教會宋帝如何滿足她。
而曹皇后,愛之深憂之切,則時常表現出來惶恐、認錯、壓抑,就會在很多時候,讓宋帝也感到沉重。
愛情中,我們可以深受,但不宜過於憂心忡忡地去壓制自己,學會和對方真實輕鬆地相處,尤其是責任感、使命感、道德感較強的女孩子,更加要注意避開這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