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麵包,應該如何抉擇?

2020-11-14 彩霞滿天Z

原創:彩霞滿天

來源:紅柳文教課堂

「要有很多很多的愛, 如果沒有愛, 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 如果兩件都沒有, 有健康也是好的……」

10月16日,由亦舒的小說《喜寶》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全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劍橋大學的高材生薑喜寶, 在飛機上偶遇富可敵國的勖存姿的女兒勖聰慧。勖聰慧單純可愛,喜歡交朋友。喜寶卻連學費、房租都交不起,殘忍地用青春與美貌做交易,成為勖聰慧父親勖存姿的情婦。

01

喜寶既有超常的智商,又有嬌俏嫵媚的顏值。優秀、成熟、的她對愛情和生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氣質與眾不同。看起來應該是前途無量的俏佳人,可終究抵不過命運的重錘。

影片的開始,便是情與色的交易。勖存姿雖然是老頭子了,但是在商界摸爬滾打,智商、情商雙高,他真心喜歡青春靚麗、心高氣傲的喜寶,並且有控制一切的能力。

喜寶自幼與母親相伴,學習上出類拔萃。前途一片光明的少女面臨母親突然離世,交不起學費、房租的窘境。貧窮使她不可能如普通人一樣去談一場純粹的戀愛,跌落人生谷底的她,無奈又現實地接受了超級大富豪勖存姿。

喜寶從小缺乏父愛,帶有一種先天的失落。雖然外表魅力四射,內心深處始終是個因被拋棄而傷痕累累的小女孩,向勖存姿索取關懷、照顧與溫暖。

勖存姿之於喜寶,就像是救命稻草,她用青春、美貌作籌碼,與勖存姿籤訂了協議,使她擺脫了物質上的窘境。勖存姿提供經濟援助,喜寶完成學業後安心做他的女人。

對於勖存姿來說,周圍的人都衝著錢而來,甚至子女也在盤算他的錢。唯有喜寶是除了錢,真心對他好的人。勖存姿像父親一樣把喜寶寵上了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給了她很多很多的愛。二人的感情發展迅速,堪稱「忘年戀」。

造化弄人,沒幾年好光景,像父親一樣給喜寶很多很多愛的人撒手人寰。可是,喜寶依然年輕......

人往往越缺什麼,越渴望什麼。單親家庭長大的喜寶缺失父愛,又求而不得。

喜寶對愛和錢的執念來自原生家庭,父親吃喝嫖賭,絲毫不關心母女的生活。內心深處的巨大缺口,需要用一生來償還。

心理學家卡德勒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風雨哈佛路》中貧窮的哈佛女孩莉斯與喜寶有相似之處,但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

莉斯的母親患病去世,父親進了收容所,她只能流浪、乞討。這樣下去,她的後半生只能是窮困潦倒。

莉斯向自己發誓,要改變命運,她不想像母親那樣輕易放棄人生目標的追求。她知道:改變命運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學習。莉斯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直至改變命運,逃脫了原生家庭的陰影。

後來,當有人問及過往時,莉斯說:「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長大後,我們會經常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重複著父母的人生模式。人是家庭的濃縮,我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模樣,跟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切的聯繫。原生家庭是塑造我們生命最初的土壤,也是我們性格、三觀形成的重要因素。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總會在不經意間隱隱作痛,人無法選擇原生家庭、無法與童年完全割裂。

莉斯沒有自怨自艾,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陰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人生啟示:人之所有為人,是我們具備學習和變成更好的自己的能力!

02

喜寶有了鴿子蛋大的鑽石戒指、歐洲古堡莊園、名貴古董車、滿抽屜的鈔票……

喜寶過上了奢華的生活,有管家、醫生、僕人、司機、馬夫。看似錦衣玉食,實則是在金絲籠裡安分守己地「享受」生活。

如今,也有許多女性拜倒在金錢的腳下。她們不知道的是,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用青春換來的愛,終究要付出代價。

喜寶走的是條捷徑,但這捷徑的代價,我們是否能負擔得起?

喜寶美貌出眾、才華橫溢,周圍的男性趨之若鶩。聰慧的哥哥、未婚夫宋家明、喜寶的教授、同學都愛上了她,這怎能逃脫掌控一切的勖存姿的眼睛?怎能容忍眼皮底下發生這樣的事情?!

霸道的勖存姿借打獵之名,一發子彈結束了宋家明的性命。喜寶先是一愣,然後嚎啕大哭,這也是她擁有很多很多的錢所付出的代價......

勖存姿對喜寶的寵愛勝過自己的女兒,可是,在生氣的時候,還是會甩過來一耳光。

人生永遠如此,從來沒有捷徑。得到的太容易,最後付出的代價會格外的大,所有的好運氣不可能附加在一個人身上。

喜寶的出現,勖家人惴惴不安。可是,勖家幾次談到財產分配問題時,喜寶都漠不關心、主動避開。

勖存姿說:「你讓他們失望了。」喜寶說:「我不關心我能分到什麼,我的錢已經夠用。」

勖存姿的離世,使喜寶短暫的愛情瞬間轟坍。她把收到的所有錢、禮物、房契、地契、現鈔,分文不動給還給了聰慧。

聰明如喜寶,保持了最後的自尊與體面,也體現了繁華過後對自己的救贖。

面對文章的出軌,馬伊琍說過:「我可以脫掉高跟鞋變成為你洗衣做飯的老媽子,如果你不再珍惜我,我依然可以穿上高跟鞋,重拾事業和光環。我可以慣著你,也可以換了你!」

馬伊琍說話如此霸氣,源於她超乎尋常的實力。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女性真正獨立,才能有十足的底氣。

這份底氣,能讓人在風平浪靜時,多一份自信和尊重;在驚濤駭浪時,多一份沉穩和踏實。

喜寶應該能體會到:女性要經濟獨立,才能有更大的自由。當經濟獨立之後,很多事情才有更大的選擇性,才有更多的自信。

喜寶這樣的頂級學霸、精英,先入職場打拼,再嫁給高富帥,好像才是人生正確的選擇。可是,她因為太缺錢,才選擇了用金錢、青春、美貌來交換。

有人指責喜寶是拜金女、太物質,殊不知,她已經生活不下去。母親去世,二十多年不見蹤影的父親來了,只是逼著要錢,她真是掉入了生活的深淵。

喜寶用青春與美貌換取想要的東西,還好,一切如她如願,有愛、有錢、有健康!

喜寶的際遇牽動著我們的心緒,令人在觀影時感慨萬千。遇到這樣的絕境,任誰也難以抉擇。放在當今社會,依然能引起討論與關注。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每個人都會有走投無路的時候,我們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我想:這是喜寶個人的選擇,不需要外人的評價與憐憫。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幸與不幸,都是他們心甘情願的選擇。一切冷暖自知,外人永遠無權評價。

選擇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並承受選擇後將要面對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也是生活的強者。選擇一個人、一種生活方式,讓自己活得更燦爛。

強悍如喜寶!人生不易,喜寶對自己狠心又忠心,曾經後悔過。但是,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在勖聰慧的訂婚宴上,喜寶在花園裡第一次見到勖存姿,她以為是家裡的園丁,在微醺中說道:「當然勖聰慧絕對比我姜喜寶可愛,因為勖聰慧有條件做一個可愛的人,她出生時嘴裡含銀匙羹,她不用掙扎生活,她可以永永遠遠天真下去,因為她有一個富足的父親……」

在電影的結尾,千金小姐勖聰慧選擇走出豪門,過起了平凡、樸實的生活。聰慧厭煩的生活,是喜寶拿青春與美貌換來的。

兩位女主角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身份簡直來了一個大調轉。

有些人生來是勖聰慧,有些人生來是喜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可以,誰不想像勖聰慧們一樣,做個天真可愛的人。

生活實苦,無論境遇如何變遷,始終不畏艱難險阻,泰然自若地承受生活帶來的一切重錘。在這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

我們始終要相信:當你披星戴月趕路時,命運贈予你的禮物,正在悄悄地向你趕來。

戰勝苦難、無奈、憂傷,越過山川湖海,趟過湍急的水流。我們會忽然發覺:世事維艱,熬過去,便是晴天!

03

毫無疑問,以傳統價值觀來看,喜寶式的人物形象是傷風敗俗的。

電影最大的爭議點就是喜寶的物質,若不是物質女,怎會雲淡風輕地說:「想要很多很多錢?」若說喜寶是個不折不扣的物質女,又不免有些輕率,畢竟她最想要的是「很多很多的愛」。

喜寶的故事穿透時空,道出了複雜的人性。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理性和欲望的較量。

電影講述的故事無論從前還是現在,喜寶都是個三觀不正的女人,但並不代表這部電影三觀不正。

這其實是一個小概率的傳奇故事,正如喜寶所說:「這是我一個墮落的好機會,不是每個女人都可以得到這種機會的。」

電影沒有故作矜持,喜寶式傳奇戀愛令人深思。撕破童話面具,叩問著當代人,面對愛情與麵包,該如何抉擇?

讓我們用原著的話來做結尾: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相關焦點

  • 熱播的《喜寶》:愛情與麵包的抉擇
    優秀、成熟、的她對愛情和生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氣質與眾不同。看起來應該是前途無量的俏佳人,可終究抵不過命運的重錘。勖存姿的離世,使喜寶短暫的愛情瞬間轟坍。她把收到的所有錢、禮物、房契、地契、現鈔,分文不動給還給了聰慧。聰明如喜寶,保持了最後的自尊與體面,也體現了繁華過後對自己的救贖。
  • 《浮生六記》所折射出來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麵包?
    原來,沈復不是渣男,陳芸也不完美,他們的浮生倒是非常契合當下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麵包?而沈三白的《閨房記樂》,就恰恰描寫了他與芸娘之間的愛情點滴。與古代文學中所流行的才子佳人公孫小姐的愛情不同,沈復與陳芸的愛情不由色而始,而是傾心於芸娘的才情與能力,「武」能賺錢養家,「文」能賦詩風流,性子柔順,顏值可人,於是下決心娶芸娘為妻。婚後生活如何呢?自當甜蜜。這一點可在《閨房記樂》中獲得佐證,夫妻二人從最開始的矜持相敬,到耳鬢廝磨。
  • 《魂斷藍橋》:姑娘,守好你的麵包,再談愛情
    此刻,沒有愛情,沒有麵包,她們是彼此唯一的依靠,瑪拉原本溫柔清澈的眼神透出一股決絕。可又能如何?假如,瑪拉沒有遇見羅伊,假如,瑪拉沒有墜入情海,假如,瑪拉,不是滿眼愛情,為見愛人最後一面,以致曠演,就不會丟了工作,假如,沒有那個誤登的陣忙消息......瑪拉的命運是否改寫?可是,人生,沒有假如。戰爭年代,愛情,對於大多人來說,是奢侈的。如飛蛾撲火般,瑪拉義無反顧撲向了愛情,從而,帶上了自己的生命,魂斷藍橋。
  • 小說《深情世界》:不顧一切選擇麵包的那些人,最終怎麼樣了?
    很現實的問題,當麵包和愛情不能兩者皆有的時候,而且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個?如果讓我選擇,我可能會選擇愛情。因為對於精神枯竭,生活苦一些,並不算什麼。小說《深情世界》就講述了麵包愛情抉擇的故事,小說用平實的筆觸,講述了真實的生活故事,通篇讀下來,令人潸然淚下。《深情世界》作者是華一文,並不是專業的作家,卻因這部作品榮獲首屆「華聚•華文杯全國青年文學作品徵集活動的最佳作品,現已出版。
  • 《親愛的自己》:只要麵包不要愛情的女人,為啥很難嫁出去?
    ,還是要麵包?這是個無解的謎題,最後你只能傻傻地相信:麵包會有的,愛情會有的。事實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更多的,就是悄無聲息。李思雨就是這樣,最後她還有幾個閨蜜陪伴著。怎麼說,她也算是個成功的投資者。但,我始終覺得她缺了什麼。並且,這本來是她唾手可得的。結果,自己硬生生的推得一乾二淨。不要怪陳一鳴移情別戀,你愛不起。
  • 《邊城》愛情和手足之間該如何抉擇?
    愛情,對於年輕男女來說,都是心馳神往的美好。但如果一邊是手足之情,一邊是心心念念的紅顏知己,該如何抉擇呢媒人轉述了順順的意見,老船夫搓著滿是老繭的雙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像一時半會不敢相信鼎鼎大名的掌水碼頭要來和渡船的攀親戚,但心裡和神情仿佛都在說著:「那好的,那妙的。」媒人離開前再次詢問了老船夫的意思,老船夫回答這件事情還是先問問翠翠再做答覆。等到媒人走後,爺爺叫著翠翠說話,翠翠嬌嬌地問有什麼事。
  • 《我親暱而溫柔的野獸》:既然選擇了麵包,就不要惦記愛情了
    奧爾加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貴婦,沒有愛情也可以,有錢就夠了。奧爾加和老伯爵的朋友烏爾邊寧結了婚,但她卻在婚後和卡梅舍夫保持著戀愛關係。從奧爾加的愛情觀背後,引發了一個值得我們去沉思的問題:既然選擇了麵包,為何還要惦記卡梅舍夫的愛情呢?
  • 悽慘的愛情故事之 抉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到這句詩詞,我就會想到發生在我們周圍的那一個個讓人扼腕嘆息的所謂的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我同學長遠。長遠在男人中屬於真正的男子漢。他身高一米八八,長的濃眉大眼,高高的鼻梁,國子形的臉龐,立體感極強,顯得分外英武豪氣。長遠命苦,他從小就沒見過父親。父親和母親結婚第五天,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打美國鬼子去了,但父親再沒回來。
  • 《小婦人》:如何教孩子正確愛情觀,這部奧斯卡有對愛情新的認識
    在之前七夕節,人們也不可避免的思考對愛情的看法,每個人都應該有愛人和被愛的資格。但最好的應該是愛你的人和你愛的是同一個人,有關愛與自由,作為父母同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給女孩們傳遞愛情觀,既有現實也有理想。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電影《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希望每個女性和女孩都能從這部影片中讀出對愛的新認識。
  • 《麵包樹上的女人》宋迪之:成全你,也成全自己的碧海藍天
    《麵包樹上的女人》是張小嫻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女性必讀書單之一。作品主要講述了三個好朋友程韻、沈光蕙、宋迪之在人生旅程上從青澀到成熟,逐漸尋找著自己的愛情,各自尋找愛情真正的模樣。書中細膩的筆觸,寫下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寫下了各自的人生態度。而生長在麵包樹上的女人,則是所有女人中,最彷徨的一種。
  • 亦舒《喜寶》:麵包和愛情,先選哪一個?
    應該說是兩個孤獨的靈魂因為互相理解而在一起。她陪他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則在他死後給她留下了大筆的遺產。喜寶那句有名的:「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
  • 《喜寶》:愛情或麵包?不,我要當你的後媽
    今天就帶大家來排排雷,看看這部電影是否值得一看,重點分析三個內容:故事、女主、主題一、愛情or麵包?肯定不會,要不然怎麼會過審呢這個關鍵就是勖聰慧:身份轉變後的喜寶依然難逃失去愛情的悲劇,而拋棄原有身份的聰慧卻通過自我的努力獲得人生價值。就像這幅圖,兩個天使朝著不同的方向飛翔,最終會到達不同的終點。
  • 《喜寶》的愛情文案,現實VS情感,你更傾向於哪邊?
    金錢與情感我們總要選擇一樣,可惜選擇前者的人,總比後者更為圓滿;不斷告別,不斷遇見,人們總會做出不一樣的抉擇。愛情跟麵包,如果沒有愛情的話,有麵包也是極好的;人們是貪心的,想要的是魚和熊掌兼得,可惜世界不會輕易鬆口。
  • 《廊橋遺夢》:當覺醒的愛與身負的責任衝突,該如何抉擇?
    當覺醒的愛與責任發生矛盾時,個人該如何抉擇?01愛情的覺醒弗朗西斯卡曾因為愛情、因為嚮往美好的生活,不遠萬裡從義大利來到美國鄉村,戀愛、結婚、生子,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少女時候的夢想被家庭、孩子裹挾。在日復一日的家庭生活中,她已經迷失了自我。儘管她有家人在身邊,但是卻並沒有被丈夫、孩子看見。
  • 82分《成為簡·奧斯汀》對待愛情可以感性,對待婚姻必須理智
    電影中,心靈相通的戀愛令人心醉,洞察人性的抉擇令人心碎,脈脈相望的重逢令人唏噓。透過這一段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200多年前英國鄉村年輕女子的婚戀觀,這對如今人們的生活仍然有借鑑的意義。雖然時移世易,但人們在婚戀過程中遇到的關於愛情與麵包,獨立與依附,責任與自由的矛盾一直未曾改變。
  • 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悲劇:沒有麵包的愛情,只是一場浮生夢
    清代文人沈復著有作品《浮生六記》,他在書中記錄了自己與妻子陳芸的愛情與婚姻,從二人相知相愛,相依相偎,到陳芸因病去世,沈復餘生潦倒,獨自思念妻子,可以說是兩人一生的縮影。許多人羨慕嚮往他們不離不棄的」神仙愛情「,但不少人認為,以當代的愛情婚姻觀來看,他們的故事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悲劇,甚至有人感嘆一句「娶妻當娶陳芸娘,嫁人莫嫁沈三白」。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導讀:2015年電影版《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改編自英國勞倫斯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故事講述克裡夫特查泰來在戰爭中下半身致癱,喪失了生育能力,這給他與妻子康妮之間的婚姻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在一次偶然中康妮與守林人麥勒斯一見傾心,長久性壓抑的康妮與麥勒斯很快地走到了一起,在麥勒斯的身上康妮重新找回了快樂,不久後康妮懷孕,而他們的事也被女傭伯頓揭露,最終康妮為了愛情而選擇離開克裡夫特
  • 電影《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
    當達什伍德先生劃掉稿件裡反映道德的部分時,兩人之間產生這樣一段對話——「可是,先生,我認為每一個故事裡都應該有某種道德成分,所以我設法讓我故事裡一些有罪的人悔過。」「人們想得到樂趣,不想聽說教,你知道,現在道德沒銷路。」順便說一句,這話不太正確。
  • 路遙《平凡的世界》:愛情裡的選擇,取或舍,都是一種成熟
    然而,面對家庭貧寒的現實,孫少安還是忍痛放下了與潤葉那美好的才剛剛開始萌芽的愛情,繼續獨自奔波在將家庭從貧困中解放出來的道路上。從此兩個曾經青梅竹馬的人再也沒有了交集,彼此之間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和傷感。從孫少安和田潤葉的愛情中,我們能看出,理想和生活,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理想中輕而易舉的抉擇,在現實中往往變得重逾千斤。
  • 《偽裝者》深度解析(二)|紅白玫瑰之爭——大義與愛情艱難抉擇
    像極了紅玫瑰與白玫瑰,上演了家國大義與兒女私情、生死搭檔與命中歸宿的艱難抉擇!白玫瑰這是一部探討了日寇侵華、山河破碎時期,在風雨飄搖的局勢和身世浮沉的亂世,家國大義與兒女私情該如何抉擇的像極了年少的她,像極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