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小鎮青年的城市生存發展之路

2020-10-18 羽球書香

薩利•魯尼,愛爾蘭小鎮的文青,既有探尋現代城市生活的觸角,又被寧靜秀美田園小鎮滋養,屏氣凝神地刻畫了小鎮青年們成長過程中各種煩惱與哀愁。

大城市裡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強大的挑選機制籠罩,沒有時間來考慮自身感受與現實之間的咬合是否有裂痕。而小鎮少年們,偏安一隅,現代化機器運轉的旋風到達那裡既有延遲又有減弱,不被裹挾的他們也有選擇的煩惱。什麼是正常,什麼是非正常,時間、環境、情境隨時都能將兩者切換。

出生貧窮但有愛的單親家庭的男主角康奈爾(Cornell)在小鎮熟人社會中如魚得水,在那樣一個小世界,財富的功能減弱,個體和群體融為一體,每個人被每個人拖曳著,調和成一碗黏糊的麵團是最終的宿命。富家小姐但被嚴格管教的女主角瑪麗安(Marrianne)在這樣的環境中是被孤立的非正常人,被霸凌才能熨平她在眾人中突顯的光彩,於是,一個女孩的青春期就這樣黯淡於小鎮的群攻中。和她有親密關係的康奈爾不敢在人群中保持獨立,害怕流言而給瑪麗安致命難堪,終使她自絕於小鎮環境,以最後半年輟學結束她的中學生活。

但是隱秘的感情生活依然給康奈爾的生活帶來了漣漪,臨中學畢業擇校,他掙扎於在熟人圈子發展——生活贏得眾人羨慕,還是去大城市好大學(都柏林的三一大學)碰撞各路高手,追尋自己興趣,也許最後湮沒於眾人之中。他最終情感上背叛瑪麗安,意識上確跟隨了瑪麗安的建議,跨入了大城市學習圈。

然後情節反轉,瑪麗安在大城市圈中如魚得水,朋友眾多,有錢也算敲門磚。可是青春期的傷害以及家庭的冷漠讓她每一段戀情都戛然終止,總是高潮時莫名地中斷,隱藏在她內心的異常冷不丁地跳出來擊垮她。康奈爾的窮酸在大城市的冰冷機器中突顯異常,周圍人客氣的隱藏,讓他懷念小鎮的溫暖和平等,與瑪麗安的分分合合更加擊碎他的城市夢,中學損友的自殺讓他抑鬱爆發,家鄉的療傷和平常鄰家女孩Helen的愛情讓他穿過黑暗隧道。

然而,命運就是不斷地揮舞他洶湧的波濤,在成長的道路上讓你跌宕起伏。平常的戀情掩蓋不住康奈爾內心的憂傷,和瑪麗安的點滴在朋友葬禮的重逢中又燃起他異樣的情感,鄰家女孩黯然離場,兩個青春少年各自經過求學期間最後一次谷底,徘徊在正常、非正常狀態數次,終於各自戰勝心魔,彼此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最終,曾經在小鎮如魚得水的英俊少年奔赴大都市紐約履職,而被小鎮葬送青春期燦爛的富家女子安靜地呆在小鎮,說一句:「我在這,永遠在這,你知道。」

相關焦點

  • 蘇童《黃雀記》:小鎮青年成長傷痛史,香椿街失魂記下芸芸眾生相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一樁上世紀80年代發生在香椿街三個小鎮青年的命運糾纏史。起因為香椿街普通少年保潤暗戀仙女,保潤求愛不成,反被紈絝弟子柳生冤枉強姦仙女,被冤枉坐牢10年,保潤入獄後,三人的命運發生了重大改變。仙女出走,柳生改邪歸正替保潤照顧祖父,保潤出獄後,三人嘗試和解,最終和解未成保潤殺了柳生。小說延續了蘇童的一貫的敘述方式和人物視角,主題涉及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看過之後,讓人不甚唏噓。
  • 「挑戰杯·名師大講堂」第四場直播: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之路
    中國青年網北京(記者 劉逸鵬)16日下午14時,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名師大講堂」第四場直播在安徽舉行,分享嘉賓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以《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之路
  • 《三十而已》王曼妮才是小鎮姑娘紮根城市的反面例子
    撥開現象看本質,王曼妮和所有來大城市工作的小鎮女孩並沒有區別,階級狀態就是一個外地務工人員。想要紮根大城市第一件事難道不是攢錢買房嗎?雖然平淡,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也很溫馨,沒有城市的焦慮疲憊,慢節奏的享受生活的小細節。只可惜她最終沒能過自己這關,一顆不安分的心,來來回回折騰又回到了原點。王曼妮有她自身的問題,她可能並沒有弄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擁有的實力。30歲這樣一個尷尬的年紀,卻還在幻想霸道總裁愛上我這樣的小說橋段。
  • 當普通人最簡單也最難—《平凡的世界》
    在我國設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增長速度可謂之快,而社會秩序也是國際社會中難得的正常穩定,改革開放也在不斷深中,作為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一代,在小說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上個世紀改革開放浪潮下中國社會的變遷,感受那段歷史的波瀾壯闊。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的發展,城市精神文化、都市物質文明、社會觀念、自我價值觀念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 從我的車在老家被撞說起,我勸你去一線城市發展的3個理由
    在此之後,我更堅定了在深圳繼續發展的念頭,並且強烈推薦你去一線城市發展。以下是我的觀點:1、老家更在乎群體,一線城市更在乎個人在老家工作,很多人因為自身能力不足,經常把希望寄托在關係網的組建上,喜歡抱團取暖。
  • 《革命之路》:如果鐵達尼號沒沉沒,這就是傑克蘿絲的婚後生活
    前兩天看了小李子和凱特主演的電影《革命之路》,本片劇本故事源自美國作家理察·耶茨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長篇小說《革命之路》,原作於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百大文學經典之一,作者通過描寫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一對普通中產階級夫婦,由對當下生活與遠方夢想的迷茫開始,從抗爭,到妥協,最後不可挽回毀滅的故事。
  • 上海泰晤士小鎮,一磚一瓦都體現了歐洲風情,網友:高仿的不錯
    電影《小時代》的背景是四個不同生活背景的女孩在上海求學、畢業工作,不過很多觀影后的評價是劇情不是很清楚的記得了,能記得最清楚的畫面就是繁華的城市景觀和霓虹交錯的都市夜景,尤其是各類奢侈品玲琅滿目的充斥著整個影片中。
  • 小鎮故事多
    我們縣城東北偏遠的地方,有個小鎮,小鎮上發生了一個故事,雖然時間很長了,但仍然想把它記下來,自勉。 小鎮西頭路南,許多年前有個養豬場,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妻,生了一雙帥氣聰明的兒子。但老闆夫妻恩愛幸福,經營有方,又辦了一個廢品收購點,讓日子過得更加紅火富裕。 老闆叫中意,二十多歲的年紀,氣宇軒昂,英俊挺拔。每當有下鄉收貨的小販去交貨,過秤之後,中意夫妻都會酒菜招待,並且以兄弟相稱。所以,年紀輕輕的中意夫妻很受小鎮居民的喜歡,他們倆成了大家眼中發家致富、同奔小康的模範。
  • 《橫道世之介》:做個溫暖有趣的普通人,其實也是一種成功
    大多數人活得不快樂,很大的原因是不願意接受自己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這個事實。如果胸無大志,甘於做個普通人,就是一種可恥的表現。但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就一定會感覺到幸福嗎?做一個普通有趣的人就是失敗嗎?或許我們可以從《橫道世之介》之中尋找答案。《橫道世之介》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主人公橫道世之介從海港小鎮去東京讀大學的故事,算是一部青春物語的影片,雖然普通平淡但又溫暖治癒。
  • 新劇《普通人》中的學校大有來頭,還是哈利波特的原型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小說《普通人》最近被拍成了12集愛爾蘭劇,畫面很養眼,反響超不錯,豆瓣評分高達8.9。故事圍繞主人公瑪麗安與康奈爾在愛爾蘭西部小鎮最後的學校時光,到兩人前往聖三一學院讀書的複雜生活展開。要把一本書的文字和感覺拍成一部視覺和情感的影視劇是很難的,而這個劇做到了。起初,它似乎是個溫和的成長故事,很快,兩個角色隨周圍世界的發展而成長。
  • 《三十而已》:你所不知道的小鎮擇偶觀
    王漫妮回到小鎮沒幾天,就有人給她介紹了小鎮的政治新星張志,一位碩士畢業的鎮規化辦主任。張志跟她還見面了,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為王漫妮在自己的單位找了份體制內的工作,打心底裡要娶王漫妮為妻。
  • 科幻小說《湘府》的背景設定總結,顛覆普通人對未解之謎的認知
    2、宇宙文明有很多種,大體可以分成兩類,靜態和動態,宏觀宇宙文明裡,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就像一棵看似不動的樹,人類只是外來的寄生蟲,靠汲取地球的能量生存。一旦到了某個周期,地球都會進行一次大清洗般的進化,史前文明便是在一次次的清洗後隨著時間再次復甦。
  • 《我和你的大城小鎮》:都市圍城進退兩難,現實與無奈交織的人生
    踏歌新作《我和你的大城小鎮》,是以上海為背景的一部現實體裁小說。無論城市的夜色多麼迷人,你要是頭上壓著業績指標任務,便成了五指山下的猴哥,花開花落,都與自己無關。月薪三千的小鎮青年陶源,作為孝子,他在過去十年裡,精心守護癱瘓的父親生活在去世哥哥的陰影下,處著雞毛蒜皮,負責小地方複雜的人情社會。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了解自己才能走上救贖之路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長年的監獄生活讓他摸清了肖申克監獄中的門道,找到了能在地獄活的舒服的方法。只要你付得起錢,他能幫你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白蘭地、人人羨慕的戶外工作機會。瑞德除了心思活絡之外,他還活的通透。
  • 5本危機生存類小說,怪物降臨地球,末世危機,時刻面臨生死抉擇
    地球物種在突然出現的「紅霧」的影響下開始瘋狂進化,人類只是其中一員,為了生存,心靈與身體同時進化,和其它物種的生存競爭構成了本書的核心矛盾推動點,主角和夥伴,以及人類這個族群在進化狂潮中掙扎求存的故事。本書和其它的廢土類,生化類,地外生物入侵類等末日背景都不相同,其設定可謂不落俗套,本書講述的是在此背景下,一個掙扎在生死存亡之間的普通人的奇妙探險。
  • 《穿普拉達的女王》:從「英雄之旅成長模型」看普通人如何逆襲
    安迪的職場升級之路,正是經歷了英雄之旅成長的這三個階段,在生命不同的轉折期經歷了重重考驗,雖然稱不上是好萊塢式的「英雄」,但其必經的心理歷程,卻值得我們每個普通人學習與對照。今天我就用「英雄之旅成長模型」,通過心理學視角來為你解讀《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安迪的職場成長之路。
  • 每年10萬人逃離北京,二線城市成「香餑餑」,北上廣緣何喪失吸引力?
    「就業難」非人才下沉根本原因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而是基於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工作專業性強,亟需更多青年才俊在經濟社會的服務管理上做好專業支撐。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使二線城市出現新機遇。在經濟發展初期,高層次人才向沿海發達地區集聚。中國現已邁入中等收入階段,勞動力成本上漲帶動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被削弱,部分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地區,使中西部地區有更好的產業基礎承接人才,二線城市出現新機遇。二是中國高校擴招使得高層次群體在短期內迅速壯大。但教育水平不能僅看數量,還需衡量質量。
  • 看了貝克漢姆兒子的豪門聯姻,尤覺《普通人》的愛情彌足珍貴
    從社會身份地位看,他們當然都不是普通人,可這樣的人生路徑,這樣的婚戀模式,在這個社會裡又是如此的「普通」與慣常。普通到,沒有一點點意外和驚喜之處。2. 《普通人》裡的青春成長與愛情故事,卻是帶給人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