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八回之王允連環計(下),妙用貂蟬、呂布

2020-10-14 豬哥讀書筆記

接上文,王允正式開始籌劃殺董卓計策。

提到王允,我們先來看看他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對他做個評價。他官居司徒,相當於副宰相級別,在東漢朝廷裡有著相當大的權力。在智慧、閱歷方面,他肯定有許多過人之處;閱人無數不在話下,身經百「戰」也是常事。此人如果走正道,則為舉世之英才;若行歧路,則為萬惡之首。可嘆!他選擇了後者。


在前七回中,王允沒有一次正面站到了正義的一面,只在曹操獨身刺殺董卓時,獻了一次刀。文中再也沒有給他留下多少筆墨,但並不代表羅先生不重視他。十常侍肆意弄權時,他沒有露面,畏懼邪惡,沒有與邪惡勢力鬥爭的勇氣;何進奪權時,他沒有發言,失去了正氣,沒有一個大儒風範;當董卓橫行於天下時,他卻出頭了,在董卓手下趨炎附勢,居然與董卓為伍一同挾天子西去。這說明王允這個人是一個比較卑鄙、陰險的人,又是一個的明哲保身人,還是一個貪圖權勢的人。這些都來自於他內心對權利的渴望,以致他經歷到每一件事,都需要平衡自己的利益。十常侍時,他若抵抗必然丟官;何進時,若反對,有可能被殺頭;董卓時,若有半句瑕疵,直接會遭到滅族之禍。從這些表現上看,他不關心誰得天下與誰失去天下,只關心誰能給他權利與誰能讓他失去權利;因此,不論誰的天下,他都支持,都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如此一來,王允也自然放棄了羅先生給的他那次走向機會。曹操刺殺董卓失敗,舉起正義之旗,建立了正義聯盟。這時,王允若能與正義聯盟裡應外合;想必,董卓也早已命喪黃泉了。既然他不是正人君子,又有種種惡性,那麼肯定是一個小人,再因才學淵博,則為小人中的極品——奸詐小人。由此,王允自然會使用出極為卑劣的連環計。


此計焦點人物為貂蟬。她的出現也是王允早已謀劃好的一步;雖然王允並不一定要把貂蟬送給呂布、董卓,但一定會送給有利於他仕途的人。這樣的做法在古代比比皆是,如:春秋戰國時國與國之間經常的聯姻、王昭君出嫁以及後宮許多年事已高的貴妃的「養女」等等。當「主人」遇到棘手、或困難時,他們會出手,把這些女人送給對方,以解決問題。這一計的關鍵點在於養育之恩與親情;在儒學層面上講,養者為父母,子女應盡孝道。這對於王允這麼博學的人來說,簡直是小兒科;再因他對呂布與董卓的了解,又怎麼會不利用這一計呢?這就是王允的第一計——打親情牌!貂蟬必能媚眼、妙身,斬呂布、董卓於無形之中!

自然,王允在家中會有種種鬱鬱寡歡的舉動。這哪能不讓貂蟬觸動呢?後來,父子情深的大戲也就拉開了。王允見貂蟬中計,又跪又哭求,可謂感天動地。貂蟬怎麼能受得了這樣的待遇,更加堅定了參與此次計劃的意志。實際,王允越過此步,直接與呂布、董卓交手;但這樣做成功率低,中途貂蟬受其他因素影響可能出現轉變,如:董卓的權勢、財富,呂布的才華、俊貌等。因此,王允要跪,要求,讓貂蟬看到一個父親的苦,把孝字深深地刻在貂蟬的心裡,保證她始終站在自己這一邊。


此計已成後,王允開始實施了美人計。次日,王允便給呂布送去了大量金銀財寶,通過財物的贈與,取得呂布淺一層面的信任。呂布收到財寶後,很高興,出於禮節,到王允家登門道謝。二人推杯之,盡享美酒佳餚,又豈能少了絕世美女的陪伴呢?此時,王允把貂蟬引見給呂布。貂蟬一出場,可把呂布迷得神魂顛倒,如果董卓死了,那麼他都有可能喊一聲「王爸」。期間,王允假意酒醉,試探呂布對貂蟬的渴求度;果不其然,呂布已經走入王允的計劃。於是,王允許貂蟬給呂布,王、呂二人正式同盟。

王允認了個兒子哪行,殺不了董卓,還需要再認一個大兄弟。一旦,呂布刺殺董卓不成;此事也會如他獻刀殺董卓一樣暴露,同樣會遭到董卓的殺害。因此,他要攀附董卓這棵大樹,交一個大兄弟,即使事情敗露,以他與董卓的交情,也不會讓董卓認為王允要刺殺他。於是,王允利用時機與董卓交好,奉承董卓如天子。這也合了董卓的心:本來長安已經成為了董卓的天下,再有王允這樣重臣的支持;自己就是皇帝了。之後,王允如同一則地在家中招待了董卓,貂蟬也一如既往地上演了精彩的大戲。至此,王允已用貂蟬完全把呂布與董卓拴住了,則下一步的離間計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之後,王允親自驅車送貂蟬至董卓府第,怎知中途呂布殺出。呂布憤怒地質問王允:「司徒既以貂蟬許我,今又送與太師,何相戲耶?」王允心中暗喜,堪比「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經過巧言妙語,把呂布再次拉到家中,並編造謊言,稱董卓也為了呂布與貂蟬的婚姻著想。此後,呂布便回到家中,等待貂蟬的到來。這樣一來,王允的連環計基本成型,既讓董卓信任了,又得到了呂布的肯定。呂布可殘了,左等一天,也等不來貂蟬,右等一天,也等不了貂蟬;貂蟬丟了麼?當最壞的消息傳來時,呂布的心幾乎要碎了——他的董爸爸霸佔了他的貂蟬。種種疑問頓出:董爸爸不是要把貂蟬給我麼?董爸爸為什麼搶走了自己的貂蟬?他還是爸爸麼?當他來到董卓府後,看到了心愛的貂蟬,看到了貂蟬未留下的眼淚,心中無限感慨,有恨,有愛,有氣,還有父子情......這些又無法言語,只能存於呂布的心裡;而呂布卻不知這些都是王允的擺布。


恰巧,董卓一日去朝中議事,給了呂布與貂蟬見面的機會。呂布再次見到了貂蟬,聽了她一番哭訴,在她的引導下,呂布的內心開始了很大的波動。但呂布只有殺董卓的心,只是在嘴上承諾貂蟬,並沒有殺董卓的勇氣與信心。此時,董卓在朝中沒看到呂布,對呂布心生懷疑,擔心呂布搶走了他的貂蟬;回到家中,果然看到呂布與貂蟬非常親密地在一起,頓時火冒三丈,「大喝一聲」。呂布發現後,驚恐不定,回身便逃,忘了給貂蟬的承諾,也丟了自己的方天化戟。董卓哪肯罷休,拿起方天化戟便向呂布擲去,戟落地後,撿起再追,忘記了他的兒子,也忘記了當年共殺丁原的友情。這也徹底地讓呂布痛下殺董卓的決心——恩也斷,義也絕。

至此,王允連環計完結。


豬哥對連環計的理解:

連環計不需要追求最後的結果,而需要一步一步地讓對方走入計策之中,讓對方由喜逐步轉為悲,一步一步地從內心對人進行摧殘、直至崩潰;其結果自然而成。此計雖然很好,但過於陰險,不可取!其可取之處為整個籌劃的過程,能給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啟示——先分析,再準備,然後努力去做。回觀原文,王允也在時刻地努力,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文字。

相關焦點

  • 3分鐘極簡《三國演義》3——王允巧施連環計(貂蟬)
    劉備又拿著雌雄雙股劍前來助戰,不久後呂布招架不住,敗回虎牢關。便問貂蟬嘆息的原因,貂蟬說自己也是擔心國事,並表明自己願為報答王允之恩而為國捐軀,王允大為感動,便和她定下了「連環計」:先將貂蟬許嫁呂布,再獻與董卓,離間他們父子。
  • 《三國演義》王允用貂蟬美人計,董卓和呂布為何中招?有何風險?
    王允用貂蟬使美人計為何能成功?秘密在哪?第一點,王允和貂蟬深度信任、通力合作。王允有除暴之心,還有滅董卓安民之勇。擔當身家性命,也要報效國家。他設計的美人連環計很是巧妙,謀劃精深。貂蟬自幼被王允收養,王允待之如親生女。多年恩情,貂蟬自然最信任王允,且懷有感恩報答之心。貂蟬聰慧且明白大義,知道此去如羊入虎口,明白美人計稍有不慎就惹殺身之禍。
  • 美女貂蟬:《三國演義》虛擬的「雙面間諜」
    貂蟬在《三國演義》中,是以「間諜」形象出現的,從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一回開始,到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止。要說貂蟬,就要先說說董卓和呂布。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人。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出場時是丁原義子,因丁原反對董卓,呂布一時殺敗董卓,但後來被李肅用赤兔馬和財物收買而殺掉丁原投奔董卓,與董卓結為父子,也因此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時,呂布在虎牢關前大戰劉備、關羽、張飛,而後敗走。王允用貂蟬先後色誘董卓、呂布,施連環計使得呂布殺掉董卓。
  • 虛構的貂蟬,真實的陳紅,央視《三國演義》打造古裝第一女特工
    ,說王允想用連環計之時卻發現貂蟬膽小,正好華佗來了,他取了荊軻的膽給貂蟬換上這才讓貂蟬變得臨危不懼。我們知道,《三國演義》中的連環計並不是王允設計的,而是一些元雜劇作家和羅貫中他們給設計出來的,即使是人為加工出來的計策,中間還是存在一些驚險的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有兩點:一是連環計似乎低估了董卓和呂布的關係,如果父子二人稍微心平氣和聊一聊,王允的計策就會立刻敗露,畢竟王允不能控制董卓和呂布的行蹤
  • 長安貂蟬多,死去誰復算,三國演義中的美女貂蟬真的存在嗎?
    三國演義剛提到貂蟬的時候呢,說她是司徒王允的義女,為了幫助義父除去國賊董卓,接受了連環計。一女侍二夫,先許呂布,又嫁董卓。三國演義當中用了整整一回來描寫實施連環計的過程,就是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 董卓鳳儀亭要殺呂布,貂蟬巧施連環計
    你老人家想一想,昔日楚莊王在撅纓之會不究戲愛姬之蔣雄以後被秦兵所困,那蔣雄潑出死命搭救楚莊王,講今比古啊!如果現在你把貂蟬就給了呂布。呂布感念太師大德,必以死命相報何愁江山不得,太師三思!」「呲~恩~」董卓想了一想「李儒!你說的也有道理,容我三思!退了出去。」「是!」李儒退出去了。
  •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是個什麼樣的人?她最後結局如何?
    據研究三國學者說,貂蟬最早出自元代雜曲《連環計》,雜曲中說她本名任紅昌,是任昂女兒,在宮中專管貂蟬冠因此又叫貂蟬。在真實的漢書中,只有王允利用一宮女挑撥呂布和董卓關係,並沒有貂蟬這個人物。王允於是利用董卓和呂布二人都是好色之人,施用了連環美人計。此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從此讓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藉機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 《三國演義》中的美女貂蟬結局如何?
    在《三國演義》中,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扮演了很重的角色,那就是王允連環美人計的具體執行者和實施者。奸臣董卓禍亂朝綱,司徒王允憂思國事,長籲短嘆,被家中歌女貂蟬看見。貂蟬為報王允收留之恩,願意犧牲自己而施美人計,使蓋世英雄呂布與義父董卓反目,從而除去董卓。
  • 「巧設連環計」(149)頤和園長廊裡的故事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強迫漢獻帝遷都忽見養女貂蟬對月焚香長嘆,王允問其為何長嘆,貂蟬答:近日見大人愁眉不展,知必有國之難事,又不敢問,只好在此焚香禱告,祝大人平安。王允見貂蟬如此忠心,又生的傾城傾國嬌好容貌,忽心生連環之計,遂請貂蟬來到畫閣中,叩頭拜向貂蟬言道:董卓乃賊臣,懷不軌之心,欲篡帝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只有請你施我之連環計策方可置賊臣於死地,你可願否。貂蟬慨然應允,發誓言:妾若不報大義,死於刀刃之下!
  • 董卓和呂布都看上了貂禪,是姻緣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閉月羞花之貌。她是司徒王允的義女,她自幼便選入府中,學習歌舞,色技俱佳,王允待她也很好。書中第八回,那天夜深月明,王允在後園仰天垂淚,忽然聽到牡丹亭旁有人長籲短嘆,一聽是府中歌伎貂蟬,王允厲聲喝到:「賤人將有私情耶?」貂蟬驚跪答曰:「賤妾安敢有私?」兩人經過溝通,王允說出了心中所思,貂蟬主動請纓,幫助其義父分憂解難。
  • 貂蟬:三國第一美女「特工」,後來究竟跟沒跟呂布在一起?
    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就著重介紹董卓之死。原著小說諸如「袁紹磐河大戰公孫瓚, 孫堅跨江擊劉表」等細枝末節的事情就沒有交待了。,就是王允巧施連環計的戲份。但影視劇改編未說明這位成功離間董卓和呂布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究竟去了哪裡?按道理來說,貂蟬應該是跟了呂布,但電視劇中貂蟬對呂布沒有一絲留戀,逃離了是非之地,成為了徹徹底底的「美女特工」。作為深明大義的奇女子,貂蟬出走,是對這場暗戰的正義性最好的詮釋。
  • 立人設造緋聞,現在的「造星」套路,原來司徒王允早就給貂蟬用過
    司徒王允是漢朝老臣,在《三國演義》中,王允使用連環計巧妙除掉董卓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樣一位懂人心,善於舞弄權術之人,想要利用董卓的弱點鉗制他,簡直易如反掌,貂蟬正好是他最 合適的人選和契機。聽聞貂蟬生的貌美,晚上在花園中嘆氣是被王允看到,遂被選中擔任連環計的核心人物。司徒王允悉心培養培養,將其發展成為一舉除掉呂布和董卓的重要棋子。細看王允培養貂蟬的經過,就跟現在造星套路如出一轍。
  • 貂蟬被送給關羽後,為何次日就自盡了
    王允飲血,貂蟬出場《三國演義》開篇就是十常侍之亂,王允請了董卓來平定,奈何請神容易送神難,董卓更加狠戾蠻橫,兇神惡煞,不服從他的人他都要除之而後快特別讓王允再飲三杯,王允乃書香門第,三代清官,王允忍辱喝下後,回府便嚎啕大哭,說自己不是人,與董卓禽獸勢不兩立,這才有了貂蟬勸王允,王允看到貂蟬年輕貌美,而董卓又好色,這才心生連環計。
  • 元代另類說三國:貂蟬本是呂布之妻,王允巧打「信息差」
    元代《三國志平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藍本。但前者的腦洞,讓習慣了羅貫中的故事情節的我們,還是驚訝不已。由此還會發出「看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就理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多偉大」的感嘆!上一篇,我們介紹了《三國志平話》三英戰呂布的情節。這一集我們將聊一聊平話裡,美人計的情節。
  • 《三國演義》|王允拜貂蟬,貂蟬:我有信心,取得成功
    司徒王允得到袁紹的密書,袁紹表明,王允若有計清除董賊,他願意配合。但王允尋思無計。一日,王允假稱生日,將眾舊臣請至府中赴宴。席間說起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漢室將喪於董卓之手,眾官皆哭。座中一人,獨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
  • 豬哥品《三國演義》第八回之司徒王允的連環計(上)
    此時,蒯良又出一計,「今孫堅已喪,其子皆幼。乘此虛弱之時,火速進軍,江東一鼓可得。若還屍罷兵,容其養成氣力,荊州之患也。」此計實為上策,既能拿下江東,又能消除了劉表的一大仇敵。,不忘情義,便做下決定,送桓階,還孫堅屍首於東吳。這樣的大義實際是與孫策及東吳的大義走到一起了,也是羅先生在文中留下的一筆,為了將道德講得更加清晰。實際,劉表並不是那樣深明大義的人,從不願意向孫堅道歉到殺害孫堅,已經將大義拋到了九霄雲外。文中在此處,正是為了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反差,同時,也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大義及其重要性。
  • 貂蟬與潘金蓮之比較,兩個女人的名聲肯定不會一樣的
    「權、忠、義」的標籤,在《三國演義》中,正式稱之為計的第一計,就是「王司徒巧使連環計」的這個計。王允的連環計,其實就是美人計而已。而此計的主演,即為堪稱有「閉月」之容的貂蟬。貂蟬的出現充滿了政治誘餌的意味。在古代四大美女中,貂蟬是最缺乏自由個性的,較其他美女而言,她僅作為離間董卓與呂布的一顆棋子,一個政治籌碼,當這一歷史使命成功完成時,她便將退出歷史舞臺。對此,她沒有任何的遲疑和猶豫,甚至沒有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和波動。這樣,貂蟬就只是某種觀念的物化,而失去了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的根本特點。
  • 《三國演義》|大義凜然、為國除害,貂蟬是值得歌頌的女子
    司徒王允得到袁紹的密書,袁紹表明,王允若有計清除董賊,他願意配合。但王允尋思無計。一日,王允假稱生日,將眾舊臣請至府中赴宴。席間說起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漢室將喪於董卓之手,眾官皆哭。座中一人,獨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
  • 元代另類說三國:一世英雄的呂布,最終還是被小女子貂蟬羈絆而死
    元代《三國志平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藍本。但前者的腦洞,讓習慣了羅貫中的故事情節的我們,還是驚訝不已。由此還會發出「看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就理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多偉大」的感嘆!上一篇,我們介紹了《三國志平話》王允巧施連環計的情節。這一集講講呂布之死。
  • 貂蟬只在三國中出現一回,就被評選為四大美女之一,有什麼標準
    陸柏讀三國第16期讀三國總有不一樣的收穫,在整個三國演義中,貂蟬只在第八回中出現一次,然後就沒有了,而且也沒有說貂蟬的傾國傾城有多麼漂亮,只是被王允當作實現目的的工具,先將其嫁給呂布>然後再送給董卓,使董卓和呂布二人為了貂蟬而關係破裂,這連環美人計的確很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