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了羅成與伍雲召三兄弟排名中交代不清的問題。但是從間接對比來看,羅成排在第七還是說得過去的。
今天討論的就真的是難以理解的問題,甚至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講,屬於bug一樣的存在。
說唐前九的好漢依次是:
到了四寶大將尚師徒出場時,書中曾明確說明他是大隋朝第十條好漢。從尚師徒的綜合表現看,也的確對得起這個排名,一百二十斤的提爐槍比雄闊海和伍雲召都不遑多讓。
可是問題出現在新文禮出場之後,在介紹新文禮時,書中說大隋朝數到魏文通死了,該算他是第九了。這樣說來,原本的第十就變成了新文禮。
雖然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通常把尚師徒和新文禮分別排在第十和第十一,但是這到底是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本意呢?
提起隋唐類小說裡的雙槍將,多數人一定會想到評書裡羅成的義父丁彥平或者定延平。不過我要告訴容易混淆的朋友們,說唐裡沒有這個人物,但是有一員老將也使雙槍,叫做曹延平。
這個曹延平武藝高強,但是情商太低,曾經數合之間把頂頭上司靠山王楊林打得求饒,後來被秋後算帳,罷官免職。
再次出山的時候,曹延平一心報仇,楊林知道不是對手,所以以死相拼,硬擋了四十回合,最終還是抵擋不住,回馬敗逃,曹延平在身後追趕,當時楊林的心理活動是:完犢子,這回掛了。於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把囚龍棒朝曹延平扔過去,結果好死不死的正好打中,於是,曹延平掛了。
雖然曹延平死在楊林手中,但是他的功夫手段明顯強於楊林,甚至高過一個檔次,從戰績看,即便是第七的羅成也不見得好過他。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一員大將為何不在榜?不同於梁師太和尉遲恭這些人,他們雖然沒上榜,但是大概可以填補到空白中,但是以曹延平的本事,怎麼也不應該排在前十之外吧,而前十已經沒了位置,這又怎麼解釋?
這兩個問題困擾我多年,我通過分析想找到合理的解釋,但是一直不太充分,不太能說服自己,於是只能把他們當作bug。無所不知的條友們,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