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給出了三國十大猛將的最終排名,由於正史中鮮有武將單挑,故猛將排名都是基於流傳最廣的羅氏《三國演義》。
而本篇要說的三國十大謀士排名,考慮到演義中羅老師欲狀某同學多智而近妖的情況會使排名索然無味,故本篇是基於正史的。主要參考文獻是陳壽老師的《三國志》(有爭議部分也參考了《資治通鑑》),敲黑板:基於正史,所有關於人物的傳說、野史、妖術、商業吹捧等統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此外,說的是謀士,故帶兵打仗的統帥、都督不在此列……
寫到此處,我才發現文官排名難度遠遠高於武將排名,為使問題簡化並且更有趣味性,我們設定一些規則和權重來進行評判,力求使排名公平、公開,儘量公正……
規則1:必須算無遺策,這是進入此排行榜的剛需條件;
規則2:必須是選擇輔佐曹、劉、孫的,明珠暗投的不要(如沮授,大才啊!),良禽擇木,良臣擇主,一開始就站錯隊,越努力離成功越遠……
權重1:主公對該謀士是否言聽計從;
權重2:能否謀國謀軍謀天下謀人心;
權重3:能否謀得自身安危。
好了,根據以上規則和權重,閒言少敘,書歸正傳,三國正史,十大謀士排名6-10名閃亮登場:
第十名 龐統
鳳雛,演義中與諸葛齊名,正史中也確是一位智廣之士,按照我們設定的規則,龐士元一開始就選中明主(孫、劉都算是明主),下面一起來看下龐士元的能耐:
1. 勸劉備取益州,謀家國大事;
2. 勸劉備在涪城會上殺(挾持)劉璋取蜀,計謀不錯,老闆沒聽;
3. 為劉備設上中下三計,劉備取其中計而斬高沛、楊懷;
4. 一路襲取關隘,「所過皆克」;
5. 算無遺策(正史中龐統是率眾攻城死於流矢,並非演義中張任設計所殺)
綜上,鳳雛才能謀略都是超一流謀士,只恨陽壽不濟,可惜可嘆。
第九名 劉曄
此人亦為漢室宗親,演義中高光之處不多,但是正史中卻亮的熠熠生輝,我們從他歸曹後說起:
1. 敗軍之際堅定曹操平定漢中決心,滅張魯改變時局;
2. 勸曹操趁勢滅劉備,曹老闆判斷失誤,沒聽;
3. 料到孟達、魏諷必反,神算;
4. 料到關羽死後劉備會伐吳(註:正史中劉關張沒有桃園結義……);
5. 勸曹丕趁劉備伐吳之時一起伐吳,好計策沒被採用(改寫歷史的計策);
6. 晚年太圓滑被曹叡嫌棄,鬱鬱而終不能自保(做人要厚道……)。
劉曄一生多獻奇謀,有大戰略的才能和眼光,可惜英明如曹家父子也不能領略其中之妙,也從側面反映了謀士不能說服主公採用自己計謀的能力不足;此外,晚年由於過於逢迎遭人厭惡,也是排名降低至此的重要因素。
第八名 魯肅
演義中被發了一書包好人卡的魯子敬,在正史中卻是江東最傑出的戰略家,讓我們撥開迷霧,看看「老實人」是如何的雄才偉略!
1. 棄袁術投周瑜,看出袁術雖然四世三公嫡子嫡孫,卻是冢中枯骨,難成大事。
2. 隨周瑜投孫策,慧眼識江東,可開創帝王基業,謀天下!
3. 東吳版隆中對,東吳與劉表、曹操鼎足而立,謀天下!
4. 劉表新亡,勸孫權看情況謀取荊州,並親自以弔唁之名打探劉備和劉表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
5. 到南郡後劉表好兒子劉琮已經將荊州獻給曹操,魯肅當機立斷,臨時決定與劉備結盟,帶諸葛亮回江東,又一次的頂級戰略大師的操作,這個魄力,以及判斷的準確性,讓孫權直呼:老天賜給我的魯子敬啊!(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6. 謀大局,力排眾議力挺孫權抗曹,戰略大師X3。
7. 赤壁戰勝曹軍,東吳都督帳前首席謀士。
8. 力排眾議,說服孫權借荊州與劉備(言聽計從),令曹操震驚落筆。此招魯大師一生中的代表作,可謂極限操作,甚至當時連諸葛亮都沒有看懂,只有孟德公看出了其中的厲害:荊州乃四戰之地,利用劉備安撫百姓又能緩衝曹操兵鋒,東吳多了一個幫手,曹魏樹了一個勁敵,實在是一舉多得。魯子敬一生算無遺策,謀國謀天下,不愧一代戰略大家,放眼三國可能唯有曹公、孔明可以望其項背。
第七名 荀攸
史書上說,荀公達早慧,七歲就顯示出過人才華,所以排第七名。開個玩笑,這顯然不能服眾,我們來看下這個曠世奇才的成績如何:
1. 曹操徵張繡,打不贏,荀攸勸「緩兵待劉表與張繡內部生變,以滅張繡,不可急攻」,曹操不聽,老子就急攻,曹操敗。
2. 勸曹操急攻呂布,不令其喘息,曹操隨即引沂水、泗水灌進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呂布。
3. 設計聲東擊西斬顏良,以輜重誘敵,誅文丑。
4. 勸曹操劫袁紹糧草,力主許攸計。
5. 戰略上勸曹操先滅二袁再滅劉表。
史書中有記載,荀攸前後為曹公設奇謀12策,但是,由鍾繇整理,這哥們書沒出全就去世了,可惜了。荀攸非常像西漢開國時期的謀士陳平,善於奇謀巧計,一生算無遺策,但由於戰略方面稍稍遜色,故屈居第七名。
第六名 法正
提到法正,這句諸葛丞相的感嘆就會肅然響起:「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徵;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徵,一定不致大敗而歸。」讓我們來看看這位連蜀相都自嘆不如的法正有哪些才謀:
1. 為劉備作內應取西川,是劉備仰仗的首席謀士(不是諸葛亮哦~)。
2. 揣度劉璋不會負隅頑抗兩敗俱傷,果然劉璋獻城投降,算人心。
3. 劉備嫌棄許靖賣主求榮,法正則勸劉備初得蜀地,要重用許靖這種名士以籠絡人心,謀國謀人心,心靈大師。
4.勸劉備取漢中,謀天下,進行時版隆中對!
5.為劉備籌劃定軍山之役,計斬夏侯!
法正一生算無遺策,是蜀中難得的戰術奇才,奈何終年四十五歲。本文作者嘆曰:若是瓤星能增壽,三國歸誰未可知。
下一篇我們將給出正史中三國十大謀士的前五名,如果您喜歡的話可以點讚、收藏、轉發三連!您的支持就是我原創的動力!(本篇文字為原創,插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