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低調的謀士!屢屢跳槽卻都受到重視,隱忍勝過司馬懿

2020-08-27 張建華說歷史

古代批評家毛宗崗在《讀三國演義》中指出,三國時代有三絕,即諸葛孔明的「智絕」、關雲長的「武絕」和曹孟德的「奸絕」。

誠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人物刻畫上花了不少時間,但為了烘託人物形象,有時也有點「誇張過度」。難怪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宅心仁厚到了近乎虛偽的程度,諸葛亮的智慧高深到近乎是一個妖孽。然而,小編認為這個人才是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他從不說沒用的廢話,才智絕對勝過諸葛亮和司馬懿。他也可以稱得上是三國中的一絕,那就是「謀絕」之士賈詡。

大師鬼谷子曾提出「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的戰略。而賈詡正是把鬼谷子提出的這個真理貫徹到了極致。

諸葛亮和司馬懿可以算是各自陣營的頂尖謀士,但是司馬懿是一個鷹視狼顧、蟄伏待機的野心家,而諸葛亮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優秀政治家,兩者在各自領域都算是頂尖的人才。他們的出色表現體現在許多方面。單就謀略而言,賈詡的智慧足以壓倒司馬懿和諸葛亮。

賈詡出生在東漢末年,他曾經投奔過許多軍閥。賈詡先是來到董卓的帳下,然後幫助李傕郭汜造反。在跟隨李傕失敗後,他投奔了張繡。直到隨著張繡投降曹操,成了曹操的一名謀士,賈詡才真正安定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賈詡曾經輔佐過的主公都混的很一般,除了曹操之外命運都很悲慘,但是賈詡一直都是主公們很喜愛的一位謀士。

賈詡特別會審時度勢,那時的很多文臣不管不顧都要上奏一些「諍言」,也就是哪怕冒著得罪主公的風險也要把話說出來,但是賈詡不是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和他的上司唱反調,而是會順從主公的想法。然而,他也不是一直溜須拍馬,也能給出許多好的建議。不願意曲意逢迎的人其實有很多,比如說田豐,作為袁紹的謀士,他是一點面子沒給主公留,儘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也不應該那麼直接頂撞自己的上司啊,最後落得個鋃鐺入獄、身首異處的下場。

賈詡也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當李傕、郭汜的帳下時,他們兩個綁架了漢獻帝。孤苦伶仃的漢獻帝向賈詡求助。賈詡沒有因為漢獻帝現在沒有權力而選擇冷眼旁觀。雖然他是李傕、郭汜的謀士,但他告訴漢獻帝如何脫身。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跋涉,漢獻帝終於在建安元年到達洛陽,擺脫了李傕郭汜的控制。賈詡早就看出他們倆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於是甩甩手離開了。

後來,賈詡先後侍奉張繡和曹操。賈詡是個惜字如金的人,很少說話。然而,一旦他開口,都會擊中事情的要害。由此也深得張繡和曹操器重。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投降了曹,賈詡為自己和張繡都謀得了一個好下場。

在萬般兇險的魏國朝廷,賈詡一直是個享有高官厚祿、穩如磐石的人。他的兒子賈充也繼承了爵位,成為了一名將軍。在三國這樣的動蕩時期多番跳槽均判斷準確,混跡於朝廷卻能夠獨善其身的人,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人欽佩!

相關焦點

  • 三國的六大謀士,除了臥龍鳳雛,另外4個是誰?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以司馬家族統一為結尾。的在三國時期,湧現了很多將士良才。他們帶兵打仗、出謀劃策。或勝或敗,終究形成了三國鼎立。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沒能徵服司馬懿。另外,司馬家族篡奪了曹魏政權,最終統一了全國,司馬懿的功勞可以說是極大的。在三國初期,司馬懿的名氣並不多,在曹操周圍有荀彧、程昱等人,司馬懿並沒有得到重用。直到曹丕繼位後,因為曹丕與司馬懿關係好,他才慢慢的掌握了兵權。
  • 《三國演義》中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陸遜誰是三國最強軍師
    三國時期能人謀士層出不窮,能在歷史上留上一筆的都是非凡之人,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智囊團,其中最為出彩的算是各方軍師了。按這幾位的生卒年來看,司馬懿生於179年,活到72歲;郭嘉生於170年,活到37歲;諸葛亮生於181年,活到53歲;陸遜生於183年,活到62歲。誰活的最久,勝利就屬於誰,按這個來看,司馬懿熬死了所有的敵人,是他最後贏了。
  • 「三國演義」中近乎「神人」的諸葛亮為何殺不了司馬懿?
    但到了後期卻屢屢失利,演義中諸葛亮有七次北伐,但幾乎都沒打過去,有各種因素使得他不得不退兵從長計議。但在諸葛亮七次北伐中遇到了他一生最強大的對手「司馬懿」。司馬懿出生於權貴之家,司馬家族在漢末時期可謂是朝廷重臣,其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期的徵西將軍。祖父司馬儁是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更是京兆尹,可謂世代漢臣。這樣的環境下,司馬懿從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幼聰明好學,足智多謀。
  • 從「陰謀論」角度看《三國演義》最強謀士排名,諸葛亮僅排第四
    本文討論的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歷史。依照《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情節,且排除作者個人對人物的評價,就其中發生的人與事進行「陰謀論」討論。《三國演義》故事中,充滿了謀略與戰爭,如果拋棄了「陰謀論」單純講事件,會使三國趣味性大打折扣。本著對《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及人物,以「陰謀論」角度來探究一下:這一時期謀士前五名。
  • 三國謀士魯肅是傻白甜嗎?
    劇中三大派別:曹操、劉備和孫權座下重要謀士都是智慧無雙,計謀層出不窮的。比如曹操手下荀彧、司馬懿;劉備手下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孫權手下則是周瑜和魯肅等都是重要謀士。但這個魯肅和三國裡面那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謀士又不太一樣。看老版《三國演義》諸葛亮在東吳的那段一直有個感覺:魯肅就像個萌萌的傻白甜,雖然有點兒智力,但是常常被諸葛亮和周瑜兩個人耍得團團轉,又時常夾在兩人之間進退維谷。
  • 諸葛亮在網絡世界屢屢被黑,這屆網友怎麼了?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之時,我們往往都被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圈了粉。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讓我們對三國的紛爭興趣盎然,更對諸葛亮的機智佩服的五體投地。然而,在現在的網絡世界中,諸葛亮的形象卻一落千丈,受到諸多質疑,被拿過來跟姜維比,跟荀彧比,跟法正比,跟郭嘉比……諸葛亮的形象也就此跌落神壇,甚至成為被三國時期其他謀士碾壓的對象。
  • 諸葛亮唱空城計,司馬懿故意「放水」,成年人的交往是心照不宣
    漢末三國有四大謀士,分別是青龍諸葛亮、朱雀龐統、白虎司馬懿、玄武賈詡。按照後人的排名,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能力不相上下,卻在西城搞出一番「空城計」的鬧劇,唯一的可能是,司馬懿在「放水」。所以,司馬懿來到許昌後,沒有得到曹操的重視,畢竟此時圍繞在曹操身旁有荀彧、郭嘉、賈詡等出道早於司馬懿的能人。
  • 《三國演義》最被低估的名將,正史中他不亞諸葛亮,遠勝司馬懿。
    雖說後來關羽失荊州走麥城被殺,劉備夷陵慘敗逃回白帝城,這些都不再影響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的版圖一直維持到到蜀漢滅亡。《三國演義》為了突出司馬懿的功勞,幾乎把曹真的功績全部都給了司馬懿,嘲諷曹真的故事編的有鼻子有眼,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曹真真的是個大草包呢。這可就大大冤枉了曹真。正史上的曹真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三國名將。說曹真是被《三國演義》最被低估的人物,一點都不誇張。
  • 盤點三國中那些未逢名主的絕世謀士
    一說到頂級謀士,大家想到的是蜀國龐統,諸葛亮,法正,吳國的陸遜,周瑜,魯肅,還有魏國的司馬懿,郭嘉,荀攸,荀彧,程昱,賈詡。但是有些謀士的計謀不比這些人差,只是跟錯了主人導致不能「盡用其才」,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1.田豐其實田豐多了解三國的人都挺了解,畢竟是袁紹手下第一謀士。田豐年輕的時候就體現他過人的智慧,為人剛正正直,喜歡以下犯上。
  • 賈詡——三國謀士之巔峰,操縱亂世獨善其身
    那麼三國中,最聰明的人是誰?其實候選人有很多:最先想到的便是諸葛亮;再來就是周瑜;也有人提到過郭嘉,還有不少人說是司馬懿。但是我認為在候選人當中,應該再加上一位非常低調的人物,那就是賈詡,可為什麼是賈詡呢?
  • 《三國》:四大被埋沒的頂級謀士,每一個都不輸諸葛亮
    《三國》:四大被埋沒的頂級謀士,每一個都不輸諸葛亮。1.陳宮在三國中是一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角色,就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我們卻被那一瞬間的燦爛深深打動。同時他又特別像一個追求純真愛情,卻總是碰見渣男的人,曹操也特別像它的初戀。說到底,一身才華無處施展,下邳被破後決然求死,也是可惜。
  • 三國殺:司馬懿最害怕誰?第一鐵定張春華!不枉被稱妻管嚴
    三國時期,就屬魏國地方大,人口多,正可謂是兵多將廣,人才濟濟。難道,這就是讓司馬懿投奔曹操的原因?也是哦,只有曹魏打贏了天下,他才有機會竊取嘛!司馬氏晉朝,算是三國的唯一贏家。成功吞併了曹魏,劉蜀,孫吳三國,建立了大一統的晉王朝。然而,這個贏家,也是有諸多剋星,讓他害怕的呢。
  • 新三國:羅貫中硬編出來的三國第一謀士
    先說明白,這個「第一」,指的是在《三國演義》中,第一位出場的謀士。在三國的各個政治集團中,每個集團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人才,不同陣營的文臣在戰場之外施展謀略,精彩迭出,這批文臣在三國中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謀士。
  • 閒侃《三國》之85:是金子終會發光
    》,都沒有公正地刻畫和演繹司馬懿這個不可或缺的重磅級歷史人物。  比如他的隱忍和負重前行,就沒有幾個人能學到和超越。  用今天的話講,司馬懿一直都在裝,並且非常會裝。但他不裝13,而是裝忠誠,裝孫子,裝無能,在主子面前低眉順眼,凡事忍氣吞聲,時常低三下四,全然一副奴才相。  這些自然是假象。司馬懿謙虛隱忍的背後,其實是一顆非常強大的內心,無論受寵還是受辱,永遠都是雲淡風輕的狀態,似乎沒有他不能容忍的人和事。
  • 三國演義?其實是四國,那個低調的國家,比蜀國存在的時間還長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劉備正義的形象,在很多情節中多少都有點重傷曹操羅貫中為了讓三國的戰爭變得更加精彩直接抹去了這個國家的存在,它就是燕國國王公孫度,因此三國時期應該是有四個國家,並非三國。公孫度何許人也,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兒,起初是一個遼東小勢力,趁著天下大亂慢慢發展起來迅速擴大了勢力。
  • 讀三國我是認真的(三)
    304、三國劉備錯失的德才兼備謀士陳群陳群,字長文...」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11、三國魏國能隨機應變謀士賈詡先回答問題,怎麼...」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61、司馬懿進行了三次平叛先回答問題,司馬懿掌握...」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62、早年的司馬懿低調做人救了他自己先回答問題,...」被推薦至頭條首頁!
  •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上篇)
    上一篇我們給出了三國十大猛將的最終排名,由於正史中鮮有武將單挑,故猛將排名都是基於流傳最廣的羅氏《三國演義》。而本篇要說的三國十大謀士排名,考慮到演義中羅老師欲狀某同學多智而近妖的情況會使排名索然無味,故本篇是基於正史的。
  • 新三國播出十年記:披著三國外衣的宮鬥劇
    新三國播出迄今已經十周年了,新三國早已不新,當初在2010年播出時,與鞠覺亮版水滸傳、二張版西遊記、李少紅版紅樓夢並稱為新四大名著,其實新三國嚴格來說都不算新三國演義,說正史不正史,說演義不演義,整一不倫不類。
  • 數說三國
    九伐中原、周瑜火燒赤壁、魯肅仁厚長者......全書最聰明、最勇猛、最仁厚、最陰險、最善戰、最隱忍的,都沒能實現目的,匡扶社稷、統一天下,一個個老去、一個個死去,最後統一天下的不是這些主角中的任何一人,而是遠不如他們的區區鼠輩司馬炎——一生辛勞,所為何來?
  • 三國演義:郭嘉是第一謀士?若有司馬懿的壽命,天下早已歸曹操?
    《觀滄海》和《出師表》讓小影至今都難以忘懷。>但今天小影要講的並不是曹操和諸葛亮,而是相對更少人知道的鬼才郭嘉,這個僅在三國初期階段就展露強大謀略實力的曹操帳下第一謀士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引申出郭嘉和諸葛亮的高低關係,不說郭嘉高於諸葛,那也是差不多等級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