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六大謀士,除了臥龍鳳雛,另外4個是誰?

2020-10-07 木頭侃歷史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以司馬家族統一為結尾。的在三國時期,湧現了很多將士良才。他們帶兵打仗、出謀劃策。或勝或敗,終究形成了三國鼎立。


世間傳言,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就可安天下。可見臥龍鳳雛位於六大謀士的前兩位應該是沒問題的。臥龍先生就是諸葛亮了,皇叔劉備三顧茅廬。而在草廬之內,諸葛孔明是為劉備分析了時局,因而未出草廬,就預見了三分天下。可見,諸葛亮確實大才。鳳雛先生龐統也是一個人才,劉備在他輔佐下,打了很多勝仗。然而,龐統卻死在了落鳳坡,時年36歲,可謂是英年早逝。


排名第三位的應該是司馬懿,這是諸葛亮後期的最大對手。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沒能徵服司馬懿。另外,司馬家族篡奪了曹魏政權,最終統一了全國,司馬懿的功勞可以說是極大的。在三國初期,司馬懿的名氣並不多,在曹操周圍有荀彧、程昱等人,司馬懿並沒有得到重用。直到曹丕繼位後,因為曹丕與司馬懿關係好,他才慢慢的掌握了兵權。可是,魏國還是老曹家的天下,曹真、曹芳等人各個大權在握,司馬懿只能韜光養晦。直到最後幾年,司馬懿才獨攬大權,而他的後代也就成了最後的贏家。


排名第四位的是姜維,他被譽為幼麟。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諸葛亮死後,年僅33歲的姜維挑起了蜀國的重擔。儘管姜維抱有宏圖大志,奈何此時的蜀國已經衰敗,並且劉禪的執政能力太差。在內憂外患下,姜維沒能改變蜀國滅亡的命運,自己也殉國了。


排名第五位的是郭嘉,他被稱為鬼才,也是曹操最信賴的謀士。郭嘉想法比較詭異,而且大膽。他的大局觀好,曹操的很多計劃和布局都是郭嘉謀劃的。同時,郭嘉具有長遠的眼光,他建議曹操徵討袁紹,收降呂布,抗擊烏桓等等,為曹操割據北方建立了很多功績。


排名最後一個是賈詡,這個人改換過多次門庭,包括董卓、張繡等等。但是因為其計謀過人,他在哪都受到了重用。而且,他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並說服他人。他建議曹操立曹丕當世子,抗擊袁紹。然而賈詡的計謀不乏陰損毒辣,他獻計攻佔長安,造成了生靈塗炭,因此,把他排在最後一位,也與他的人品有關。


相關焦點

  • 《三國》:四大被埋沒的頂級謀士,每一個都不輸諸葛亮
    《三國》:四大被埋沒的頂級謀士,每一個都不輸諸葛亮。1.陳宮在三國中是一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角色,就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我們卻被那一瞬間的燦爛深深打動。同時他又特別像一個追求純真愛情,卻總是碰見渣男的人,曹操也特別像它的初戀。說到底,一身才華無處施展,下邳被破後決然求死,也是可惜。
  •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上篇)
    上一篇我們給出了三國十大猛將的最終排名,由於正史中鮮有武將單挑,故猛將排名都是基於流傳最廣的羅氏《三國演義》。而本篇要說的三國十大謀士排名,考慮到演義中羅老師欲狀某同學多智而近妖的情況會使排名索然無味,故本篇是基於正史的。
  • 《三國演義》鳳雛臥龍,讓我想起南慕容北喬峰,龐統真是徒有虛名
    電視劇《三國演義》,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聽起來,感覺鳳雛應該是和臥龍一樣厲害的人物。諸葛亮在三國演義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實至名歸。但是那位鳳雛先生,我就不敢苟同了。去投劉備,劉備也嫌棄他,但是礙於他的鳳雛名號給了他個縣令。看劉備當時的神情,其內心應該是跟孫權一樣,不想用龐統的。
  • 從「陰謀論」角度看《三國演義》最強謀士排名,諸葛亮僅排第四
    本文討論的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歷史。依照《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情節,且排除作者個人對人物的評價,就其中發生的人與事進行「陰謀論」討論。《三國演義》故事中,充滿了謀略與戰爭,如果拋棄了「陰謀論」單純講事件,會使三國趣味性大打折扣。本著對《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及人物,以「陰謀論」角度來探究一下:這一時期謀士前五名。
  •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三國歷史最隱秘的一人,一語成戳道出結局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三國歷史中最隱秘的一人,一語成戳道出結局說起《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很多人人物只是一本小說,但是事實上歷史還是有小說這些人物的,還有那些經典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裡面的人物刻畫也非常的細膩,所以這本小說也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古典小說之一,今天我們要來談的就是三國歷史時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裡是被稱為「智絕」的存在,此人就是
  • 三國殺原畫中的彩蛋
    手指天,寓意為《三國演義》中一個章節「天論」;右下角顏色為綠,且呈憤怒狀,可以判斷是與秦宓天論的吳國使臣張溫;背後諸葛亮矚目4、,龍鳳直接的球狀物體指天下,符合《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便可安天下」
  • 三國志11中這五位謀士,發起怒來,諸葛亮都要退避三舍
    要說起三國之中智謀絕倫者,諸葛亮以臥龍的才名和鳳雛龐統並列世間。且不論現實歷史中諸葛亮多有才能,至少在三國志11中,諸葛亮五維就有四維90以上(智力封頂100),可想而知,諸葛亮的智謀可以是華夏之顛了。但是,在三國志11中。如果通過舌戰與諸葛亮一較高下的話,下面這五人可以說不遑多讓的。
  • 新三國:羅貫中硬編出來的三國第一謀士
    先說明白,這個「第一」,指的是在《三國演義》中,第一位出場的謀士。在三國的各個政治集團中,每個集團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人才,不同陣營的文臣在戰場之外施展謀略,精彩迭出,這批文臣在三國中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謀士。
  • 三國殺的賈詡是怎麼和狐狸聯繫起來的
    &34;想必三國殺玩家對這句話一定很熟悉。這句話是三國殺移動版中賈詡的皮膚謀定天下的一句臺詞。看到這裡,應該會有很多朋友像小編一樣感到疑惑:這好端端的,怎麼賈詡會和九尾狐產生聯繫呢?其實三國殺移動版中有很多武將與動物搭檔類似的例子。比如諸葛亮的龍與龐統的鳳。儘管如此,賈詡和九尾狐的組合看起來還是有些違和。
  • 劉備若一統三國,四大謀士除了他,都會被除掉包括諸葛亮
    如果真的能讓他一統三國,恐怕很多為他做出貢獻的人都會死在他的手下。而劉備也是和這種人類似,如果他一統三國了,曾經輔佐他的很多謀臣謀士都難逃他的魔掌,最終可能會有一個人倖免。如果劉備一統三國,龐統絕對是除掉名單中的一員。
  • 盤點三國中那些未逢名主的絕世謀士
    不論小說還是正史,謀士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特別是《三國演義》把謀士地鬥智和謀慮完美地體現出來了。但是有些謀士的計謀不比這些人差,只是跟錯了主人導致不能「盡用其才」,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1.田豐其實田豐多了解三國的人都挺了解,畢竟是袁紹手下第一謀士。田豐年輕的時候就體現他過人的智慧,為人剛正正直,喜歡以下犯上。
  • 三國演義:郭嘉是第一謀士?若有司馬懿的壽命,天下早已歸曹操?
    劇中讓小影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有三個,分別是鮑國安飾演亂世梟雄曹操、唐國強飾演的臥龍諸葛亮以及由蔣凱飾演的早夭鬼才>但今天小影要講的並不是曹操和諸葛亮,而是相對更少人知道的鬼才郭嘉,這個僅在三國初期階段就展露強大謀略實力的曹操帳下第一謀士
  • 《三國機密》之郭嘉:為何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後來,看了三國演義,知道了還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對於郭嘉,就有了極大的興趣。這個不愛江山,只愛美人的世之奇士到底奇在何處?用心看了《三國志》,還真的替郭嘉不平,惋惜他狂蕩不羈不被世人所理解,更惋惜他智謀超群而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因而排名較後。
  • 劍門小故事|你知道史上壽命最長的背鍋俠是誰嗎?
    龐統,襄陽人,三國時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諸葛為臥龍,龐統為鳳雛,當時有種說法,臥龍鳳雛得二者一人,可安天下。公元211年,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隨劉備入蜀,於涪城(今綿陽)獻策直取益州,劉備未採納,龐統隨著劉備經此地過劍門。
  • 《三國演義》中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陸遜誰是三國最強軍師
    三國時期能人謀士層出不窮,能在歷史上留上一筆的都是非凡之人,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智囊團,其中最為出彩的算是各方軍師了。曹魏方前有郭嘉,後有司馬懿,蜀漢方有諸葛亮,東吳有陸遜,那麼郭嘉、司馬懿、諸葛亮和陸遜誰才是三國最強軍師呢?
  •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屢屢跳槽卻都受到重視,隱忍勝過司馬懿
    古代批評家毛宗崗在《讀三國演義》中指出,三國時代有三絕,即諸葛孔明的「智絕」、關雲長的「武絕」和曹孟德的「奸絕」。誠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人物刻畫上花了不少時間,但為了烘託人物形象,有時也有點「誇張過度」。
  • 和老三國一比,新三國真的只是一部「陰謀論」嗎?
    本來我看新三國的時候只是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00後的小朋友聊天,當聊到劉備的時候,他居然直接說劉備是個假仁假義的小人,滿肚子的壞水,到處招搖撞騙,扮豬吃老虎。明知道關羽是劉備過命的兄弟,明知道不管殺了誰劉備都會起兵徵討東吳,那幹嘛不留著這個有能力的大將來對抗劉備呢?先把他殺了,不是相當於告訴了劉備,我東吳沒人了,躺平了讓你欺負嗎?
  • 三國演義死的最可惜, 最慘的三個人、一個能救蜀、一個能興魏!
    三國是一段傳奇的歷史,經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虛化,更讓這段歷史撲朔迷離,讓無數專家學者研究不止。一般人認為,三國裡有四個人死得最可惜,只要他們不死,每個人都能改變三國歷史的走向。第二、郭嘉郭嘉被稱為鬼才,是曹操手下最厲害的謀士,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