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到底拜的誰?

2020-10-04 影評貓

在中國傳統中,幾個要好的兄弟結拜,那自然是要對著關公的像起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云云。但是,劉關張三兄弟結拜的時候,他們又是拜的誰呢?總不會拜關公吧?

不論是新版的《三國》,還是老版的《三國演義》裡,對此有著一段極為豐富的描述。甚至,還被廣大網友們做成了表情包。

話說,張飛莊後有一桃園,正是春暖花開時,就要劉關兩位兄長於明日結拜。此時,bgm響起。劉歡老師的《這一拜》,唱的是激動人心,讓人心潮澎湃。配著桃園花開的畫面,與劉關張三兄弟的結拜,聯想著此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的影響。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這個時候,在音樂裡,我們可以看到,三兄弟在案桌上擺放的東西,有谷穗、麥穗等,應該就是一盤五穀,三兄弟對此拜了一拜。無獨有偶,在新版裡,三兄弟也是對著案板上盛著的糧食,進行跪拜。

這就讓人感覺到納悶了,為什麼這劉關張不拜神像,拜起了糧食呢?

其實,這是有說法的,就是拜五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著農業糧食,有著很深的崇拜情節,至今流傳的許多神話人物,也多和農業有關。穀神,在古代的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供奉穀神,也是那時以食為天的人們,所必須有的精神信仰。

或許,也會有人說,那供奉的鼓舞,也可能是祭天用的。當然了,三兄弟結義,必不可少的也要向天起誓,然而,祭天用穀物一類的,顯然是太小氣了。張飛家裡,有的是肉,咋不拿肉來拜?

劉關張結拜的時候,最大的可能就是,拜社稷,拜天。也正是這一拜,結下來三兄弟此後三十年的情誼。

劉關張三人,既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還是被人稱頌。畢竟,他們的故去,也都是因兄弟有關。

人人都稱關二爺忠義,是英雄好漢們的榜樣。這一點,關公做的確實非常的好,然而,還是因為他,三兄弟奔波一生的目標給毀了。

由於自己的傲氣與大意,建安二十四年,丟了荊州不說,連性命也丟了。這次丟掉荊州,對於剛剛穩住陣腳的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一方面嗎,是己方失去了一員虎將和人員勢力,另一方面,就是失去了荊州這個可進可退佔有地理優勢的大城市。諸葛亮的兩軍進擊中原的計劃,就此泡湯,變成了以後只能偏師北伐。

而且,為了兄弟情,張飛這小暴脾氣哭著嚷著要報仇,結果得罪了手下的人,自己也喪了命。眼看著兩位兄弟接連離開自己,先主豈能獨自苟活於世。猇亭之戰後,蜀漢軍隊大傷元氣,從此就再也沒有像樣的實力了。

關羽之死,對於前期的蜀漢負面效應是連鎖的,也就此,釀成了蜀漢環境先天不足的惡果。二爺名於忠義,卻陷於大意。有點坑隊友的節奏。

劉備以犧牲整個蜀漢的代價,來成全桃園結義的兄弟情,過大方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除了桃園三結義,還有哪些義氣兄弟情
    第一、桃園三結義——劉關張雖然在正史裡面,劉關張並未有結義的記載這也或許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給他們兄弟三人加了一場桃園三結義,讓他們在小說裡能真正的結拜為兄弟。《三國志》中記載和《三國演義》裡面一樣,關羽對曹操說:「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 現代版桃園三結義
    高中快畢業的一個晚上,情商最高的二李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提議要結拜為最好弟兄,我和大李一致表示同意,雖然沒有「桃園三結義」那樣的正式和隆重
  • 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不拍滅吳之戰呢?原來是因為4個原因
    1994年在央視播出的《三國演義》,又被稱作94版《三國演義》,一共分成群雄逐鹿、赤壁鏖戰、三足鼎立、南徵北戰、三分歸一這五部分,主要從桃園三結義拍攝到了蜀國滅亡。那麼,94版的《三國演義》,為什麼只拍攝到蜀國滅亡,而不把最後的滅吳之戰拍攝出來呢?
  • 央視版《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
    看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朋友們能發現,周瑜在劇中的扮相看上去比諸葛亮要年輕。但根據史書記載,周瑜要比諸葛亮年長近六歲。那麼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呢?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是根據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的,但並不是一板一眼地完全照搬原著。
  • 央視《三國》五虎大將死亡片段,關羽看哭觀眾,趙雲讓諸葛神傷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在無數國人的心中,《三國演義》是毫無疑問的大IP,關於三國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而這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1994年播出的央視版《三國演義》。
  • 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好在哪裡?
    近日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重新在B站放出,引來不少人重溫。在豆瓣,央視版四大名著裡《三國演義》評分為9.4,僅次於88版《紅樓夢》。對如今的許多觀眾來說,欣賞這版《三國演義》其實是有一定門檻的——相較之下,其實98版《水滸傳》是影視劇化更現代的一部,以後有機會再寫。之所以說《三國演義》有門檻,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徵,是因為大家也能明顯覺察出央視版《三國演義》與我們看過的主流電視劇完全不同的許多地方.
  • 央視版《三國演義》有唐僧師徒,最驚奇是有「達康書記」
    這些日子重看央視版《三國演義》,發現了幾處驚奇。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演員中有唐僧師徒,有老版關羽斬殺新版關羽,最讓我驚喜的是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見到了「達康書記」。 張遼,魏營中和關羽關係最好的著名將領。您知道這位大戰逍遙津的張遼張文遠是誰演的嗎?是唐僧徐少華。
  • 你心目中高希希版新三國有沒有比94央視版三國演義好?
    雖為三國演義,實為群雄割據,大家都為了大漢子民打工,盔甲一個色實屬理解了三國之真蒂,萬一殺錯了人,還可以說是敵軍,不用換盔甲了,直接厚葬。此為具勝4.鏡頭幹練,明明兩個鏡頭來回切就可以表達的一場戲。老三非得各種長短鏡頭,旋轉鏡頭,繞的觀眾頭都暈了。詳情參考兩版舌戰群儒,高下立判。
  • 劇情不輸豆瓣9.4分的《三國演義》?這部國產權謀劇被嚴重低估了
    因此,這段歷史也一直都是影視界的寵兒,作為三國愛好者,司令我幾乎看完了全網的三國影視資源,發現26年過去了,最好的三國影視依然是94年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受限於技術條件,94版《三國演義》的清晰度遠遠比不上現在的電視劇,但是它的每一幀場景都是絕美的,因為導演和編劇懂英雄
  • 從「溫酒斬華雄」這場戲分析,為什麼央視版《三國演義》堪稱經典
    其實,以如今的眼光來看,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雖然在拍攝技術、戰爭戲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但導演和編劇忠於原著,對三國人物有極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不僅拍出了漢末三國的那份大氣與滄桑之感,且許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諸葛亮、曹操、關羽等都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甚至有人將此版《三國演義》稱為「藝術品
  • 《三國演義》(94版)——真正的為中華民族而拍戲
    說到歷史神劇,絕對首推央視94版的《三國演義》(以下簡稱《三國》)。此」神「非所謂的奇葩雷人之神劇,而是出神入化之經典。閒話少敘,請容我粗淺的帶您從不同角度,領略關於《三國》的故事。讀完之後,任誰都會驚呼一聲:」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奉它為經典!
  • 「拜把子」的變遷史:千古佳話桃園結義,為何轉變成了社會禁忌?
    94版《三國演義》首播的時候,銜筆正是懵懂無知的年紀。雖然天天陪著大人們追劇,但什麼天下大勢、權謀鬥爭,是全然不懂的。讓銜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關張一個頭磕在地上,便成了一輩子的兄弟,山高水長、生死不改,再配上劉歡老師慷慨激昂的BGM,感動得銜筆鼻涕一把淚一把。
  • 別讓94年老版《三國演義》忽悠,讓我科普下東漢皇帝在位時間
    在1994年老版《三國演義》中,第一部 群雄逐鹿中第一集桃園三結義開頭部分介紹,古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之際,五霸爭雄,戰國之時,七雄並立,紛爭戰亂五百餘年,最後統一於秦。秦朝滅亡之後,楚漢之爭又起,而最後又統一於漢。東漢章和二年,公元88年,年僅10歲的漢和帝即位之後,利用宦官勢力一舉擊垮竇太后,及其兄長大將軍竇憲,宦官直接參與朝政,這便是東漢末年宦官幹政的開始。
  • 三國「萌男」天團由你定義,《桌上桃園》系列盲盒驚喜來襲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經典: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加上連年饑荒,百姓生活十分艱苦。劉備見狀心下不忍,決心做一番大事業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中,張飛、關羽見狀,願意同劉備一起。於是三人志趣相投,選定張飛莊後一處桃園。
  • 《桌上桃園》系列盲盒驚喜來襲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經典: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加上連年饑荒,百姓生活十分艱苦。劉備見狀心下不忍,決心做一番大事業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中,張飛、關羽見狀,願意同劉備一起。於是三人志趣相投,選定張飛莊後一處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十分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人按年歲長幼認了兄弟,這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三國典故「桃園三結義」。
  • 虛構的貂蟬,真實的陳紅,央視《三國演義》打造古裝第一女特工
    由於小說家和戲曲家們的不斷加工和潤色,貂蟬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越來越好,而經過央視《三國演義》的改編,貂蟬幾乎成為古裝劇的第一女特工。綜上,《三國演義》原著中王允的連環計其實跟現在那些諜戰神劇一樣不太經得起推敲,不過央視版《三國演義》對原著進行了重新改編,讓這個連環計合理多了。
  • 還要被《三國演義》騙多久?這十個經典歷史你必須知道
    「天下大勢,分局必和,合久必分」一部《三國演義》讓我們知道了那轟轟烈烈的紛亂年代,那個年代英雄輩出的年代,那個被人們傳頌了千年的年代!可是,你是否知道《三國演義》是出了名的「七假三真」,今天不妨跟著小編一起盤點那些欺騙你的經典故事吧!桃園三結義?
  • 央視版《水滸傳》三女將陣亡瞬間,誰的死曾讓你感覺揪心般疼痛?
    在央視根據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改編的作品中,1998版《水滸傳》雖然是其中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8.8分),但我們仍不可否認,這是一部極其成功的作品。它對於原著「水滸精神」的還原以及宛若清明上河圖一般的北宋風貌,即便是放在20多年後的今天,也依舊可以吊打同類型一切作品。
  • 《三國演義》暗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曾是山賊?
    劉備,三國裡的二號人物,在《三國演義》中的分量佔比很重,羅貫中對其是褒多貶少。「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連曹操對他也是刮目相看。或許你也認可劉備,認可他社交的能力、用人的能力、創業的能力,但你未必知道,他創業之初幹得可能是不可告人的勾當。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他的創業資金來的比較詭異!
  • 真假三國:羅貫中到底給我們灌了什麼迷魂湯,讓人只把小說當正史
    《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在大眾之中風靡開來並且被人當成歷史深信不疑,跟《三國志》這個正史太高大上有關係,深奧的文字老百姓看不懂。而且陳壽其人太過於惜墨,能少一個字說明白的決不多寫,《三國演義》於是有了肥沃的土壤,進而發芽生根逐漸成勢。來讓我們看看,羅貫中到底在歷史長河中撒了怎麼樣的迷魂湯,讓人沉浸其中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