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延禧攻略》時,一直為嫻妃的一生感到挺惋惜的。在後宮所有的女子之中,大概只有她對皇上始終懷著一顆真摯的心。
嫻妃,人如其名,大方賢惠,她在15歲時嫁給皇上當側福晉,可是皇上對於她始終感情一般,但她卻從來都不計較,認為只要自己付出真情就好。
可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如她所願的那樣發展,後來她被迫黑化開始復仇之路,但始終沒有改變的是她對皇上的真心,甚至最關鍵的時候,她放心不下皇上衝進火裡救他。
等到她醒來才知道皇上早有防備,而在最危急的時刻皇上要保護的是令妃,而不是她這個皇后。到了最終,皇上留給她的一句話是「老死不相往來」。
明明最愛皇上的人是她,可是皇上的心裡卻只有令妃一個人。
嫻妃實在心有不甘地問令妃:我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去愛皇上,卻也得不到他的心,你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讓皇上如此痴迷於你呢?
令妃告訴他:你愛他,為什麼一定要讓他知道呢?先說出口的那個人已註定輸了。
嫻妃的一生都是為皇上而活著,哪怕他並不在意她,可是她卻把十足的愛情給了他。
她默默地為皇上親手做衣服、納鞋子,把她的心意全繡在其中,這就是她表達愛的方式。但皇上卻差人轉告她:「以後這些東西不要做了,宮裡有繡坊和織造。」
皇上畢竟要以國事為重的,他根本沒有功夫去也沒有耐心從其中感受嫻妃對他滿滿的愛意,同時也因為得來的太過容易,所以他並不會多考慮一點嫻妃的感受。
而後宮的女人,又有哪個像嫻妃那樣,把所有的感情都用在皇上身上呢,大多數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籌謀吧。
放到現代社會來說,嫻妃就是典型的戀愛腦,所以註定她的愛情是要落空的。
像孝賢皇后愛自由勝過愛皇上,高貴妃愛高家勝過皇上,純妃從來愛的人不是皇上,其他人的眼裡更多的是和前朝剪不斷的瓜葛和自身的榮華富貴......
即便是被皇上盛寵的令妃魏瓔珞,心裡也始終給傅恆留了一席之地,她從來沒有坦誠地對皇上說她愛他,而是和他說用一生來告訴他。
但是無論是哪個年代,女人太過戀愛腦的話,最終只能傷害到自己。
嫻妃就是太把愛情當回事,從而忽略了自己生命中更多的東西,她一直謹小慎微,連疼愛自己的阿瑪都不敢去保護,最終連真正可以依靠的人也沒有。
即便是黑化後,她的心裡所惦記的仍然是對她不怎麼樣的皇上。
反觀魏瓔珞,雖然她一直獨得皇上盛寵,但是她卻從來沒有把愛情當作生活的全部。
曾經她深愛傅恆,可是他卻被爾晴算計結為夫妻。當他們大婚的那一刻起,魏瓔珞便在心裡放下了那段戀情,把傅恆當成了前塵往事。
她在感情中是個很拎得清楚的女人,懂得不屬於自己的就不要太過勉強,她的內心有自己的底線。並且她的理智會提醒她,絕不要衝動和感情用事。
魏瓔珞當了皇上的女人後,無論皇上冷落她還是寵幸她,她都一如既往地生活,並且把自己的小日子安排得非常多彩。
她從不會像其他妃嬪一樣只是圍著皇上轉,像嫻妃那樣總想著要怎麼樣才能為皇上付出,為他做些什麼討他的喜歡。
因為魏瓔珞從來不把希望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即便他是寵愛她的皇上。因為她懂得恩寵這種事情,如果你越在意,反而越容易失去。
像魏瓔珞這樣的女人,放在哪個時代,和什麼樣的人結婚,都不會過得太差的。
因為她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像有些女孩子一樣一旦遇到愛情就變成了戀愛腦,原本很聰明的人,可是談戀愛時智商便降低為零。
她聰明有心思,懂得利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情。為吸引皇上的注意,她會在孔明燈裡放入紙鼓和葦簧,讓它發出琴瑟之聲。
為了給皇上一個臺階,她假扮成侍衛在皇上面前當值,又故意露出破綻。
魏瓔珞的腦子裡總有用不完的點子,並且她雖然知道自己聰明,但也懂要勤奮。
她剛進長春宮服侍富察皇后的時候,雖然是新人但做事卻最積極,皇后交待她的事情,都會做得妥妥噹噹,甚至連讀書寫字,也力爭做到第一。
「三更睡,四更起,為了贏一場比賽,練習穿針四個時辰。」正因為魏瓔珞的好學和積極,她很快就取得皇后信任並成為她的得力助手。
就連嫻妃也曾說過魏瓔珞:「她無論何時何地何境遇,她都能夠別出心裁、力爭上遊,靠得就是身上那股勁兒。」
可是很多的女孩子呢,一旦戀愛了便把整個心思全撲在愛情之上,最初因為身上的特性吸引對方的喜歡,卻在愛情中淪落為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特點。
有哪個男人會對一個讓人感覺不到激情的女人永遠保持著最初的熱戀呢?真的太難,尤其男人們在感情這件事上,出於生理特性的方面,最容易見異思遷。
所以當女人徹底淪陷於愛情之中,往往是男人想抽身而退的時候,因為你對於他沒有了吸引力,他已經開始厭倦了。
其實女孩子們都應該學習一下魏瓔珞對待愛情的態度,倘若懂得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懂得愛一個人時要為自己保留幾分,最重要的是先學會愛自己。
這樣的話,才可能會得到對方的長久珍惜。而你的獨立,就是你的底氣。
並且還要善於不斷地以學習來充實自己的人生。這樣無論生活再艱難,也能讓日子開出一朵花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