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婚外愛情,認真你就輸了

2020-10-03 騷年老Li

作者:騷年老Li

寄語: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希望永遠保留著份愛,我希望終生都能這樣的愛你。——《廊橋遺夢》弗朗西絲卡。

這是弗朗西絲卡對羅伯特的愛情宣言,一個中年人妻對一個中年情人的愛情宣言,愛這種東西許多人窮其一生都在追求,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樣子,就像鬼魂之說一樣,說不清道不明。

很久以前就聽說了《廊橋遺夢》這部電影,在我原本的世界《廊橋遺夢》是一部道德倫理片,對於婚外感情站在道德層面上他是不道德的,但是今時今日再次看到《廊橋遺夢》卻不知為何內心深處有那麼一絲哀傷。

在影片的開始,麥可和卡羅林正在收拾自己母親的遺物,律師告知麥可和卡羅林,弗朗西絲要求火葬,並且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下,麥可非常不解,但是當卡羅林發現了自己母親的書信和日記時,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解釋。

在麥可知道自己母親有婚外情感的時候非常的不理解甚至是憤怒,但是當他看完母親的日記之後卻釋懷了,似乎是明白了母親的真正用意,麥可回到家緊緊擁抱自己的妻子,卡羅林和自己的丈夫熱情溝通了起來。

一個中年女人的現狀

大家都不了解,女人決定結婚生子時,她的生命一方面開始了,另一方面卻結束了。生活開始充斥瑣碎的事,你停下腳步,呆在原地,好讓你的孩子能夠任意來去。他們離開後,你的生活就空了。這就是弗朗西絲卡,一個中年女人的現狀。

弗朗西絲卡原本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義大利女孩,她渴望浪漫、渴望愛情,對自己的愛情充滿了憧憬,同時也對繁華大都市充滿了嚮往,而理察的出現,成了他承載夢想的契機,她嫁給了理察。

但是理察並不喜歡大城市的喧囂,所以他們婚後生活在麥迪遜縣的一個鄉村,而她和丈夫每天都忙於經營農場,忙於生計和一雙兒女,這讓弗朗西絲卡覺得婚後的生活和婚前所憧憬差距太大,但是卻無法跟自己的丈夫訴說,因為婚姻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一場意外的邂逅,卻成了餘生的羈絆

一九六五年八月,在理察帶著一雙兒女去伊利諾州參加博覽會之際,留給了弗朗西斯卡難得的幾天獨處時光,而在這個時刻一輛雙座的小卡從十一號國家公路突突的闖入了弗朗西斯卡的世界。

從車上下來一個中年男人他就是攝影記者羅伯特,羅伯特在尋找廊橋,他看到了小木屋旁的女人他上前詢問廊橋所在,這個女人非常樸實,不僅為他指路,而且要親自為羅伯特親自帶路,其實在弗朗西斯卡鑽進羅伯特車裡的那一刻,她已經知道這幾天即將發生什麼。

弗朗西斯卡的這種寂寥、枯燥乏味、一眼望到頭的中年生活,在羅伯特的到來重新點燃了弗朗西斯卡心中的舊夢,儘管短短四天的愛情,卻讓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深陷情網之中不能自拔,而這四天的愛情卻成為他們彼此一生的羈絆。

儘管這份戀情看似叛道離經,但是這份愛卻是感人至深,四天的愛情卻用了彼此的一生在守護,這份愛是那樣的純潔和純粹,同時也引人深思,愛情和婚姻是不盡相同的,愛可以僅憑一腔激情,但是婚姻卻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

一次次近距離瞬間,讓兩個中年人溫度上升

在羅伯特取煙手臂擦過弗朗西斯卡的大腿邊的瞬間;在羅伯特為弗朗西斯卡點菸的瞬間;在兩人一起聊起過往的瞬間;在羅伯特踩點的瞬間;在羅伯特採花送給弗朗西斯卡的瞬間;弗朗西斯卡那顆寂寥的心被點燃了。

在羅伯特站在水井下擦拭著自己的身子時,弗朗西斯卡站在二樓的窗前偷看著羅伯特的身影,不知不覺間弗朗西斯卡心中那份悸動越來越明顯,兩個人一起準備晚飯更是她心中所想。

中年女性的那份寂寥在一頓晚飯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弗朗西斯卡渴望新鮮的事物,渴望與當下生活不同的東西,而羅伯特的見多識廣,恰巧讓弗朗西斯卡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兩個人有著共同的話題,彼此之間相談甚歡。

但是當晚卻不歡而散,弗朗西斯卡面對羅伯特的提問有些慌亂,這就是面對婚外情人的慌亂吧,但是第二天她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廊橋,並且留下紙條邀請羅伯特共進晚餐。

而當羅伯特告訴弗朗西斯卡怕遭到別人鎮上人們流言蜚語時,弗朗西斯卡是堅定地,肯定的,她想要和羅伯特在一起,相對於流言蜚語她更渴望擁有一份愛情,就這讓兩個人發生了關係,但是美好都是短暫的,轉眼四天過去了,她的老公該回來了。

兩次離別的抉擇,凸顯婚姻的意義

在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分開的前夕,羅伯特想讓弗朗西斯卡跟著他一起走,但是弗朗西斯卡最終選擇了留下來,其實她的內心深處是渴望跟他一起走的,但是這一刻理性戰勝了感性。

儘管愛情很美,很浪漫,但是婚姻更多承載著責任和義務;她不想讓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還成為別人閒餘時間的談資,也不想讓自己的丈夫處於這種尷尬的境地,更多的是還有孩子的存在。

當第二次再次見到羅伯特的時候,羅伯特仍然在等弗朗西斯卡跟他走,弗朗西斯卡在車上猶豫著,痛苦著,她想要一起走但是理智告訴她不可以,她不是一個人,她還有家庭,有丈夫有自己的孩子。

婚姻當中每個人的都無法獨善其身,因為身份角色的不同,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打破了這種美好,當然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權利,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要記得這個家也是你自己的家。

婚姻中沒有了愛情,但卻有親情

儘管理察沒有像羅伯特那樣懂得風情,但是在弗朗西斯卡的心中她理察是一個很好的丈夫,一個稱職的父親,弗朗西絲卡把他當作自己最親的人來愛,所以她選擇留下來繼續和理察一起生活。

理察說:弗朗西絲卡,我知道你也有過自己的夢,很抱歉我沒能給你,其實他又何嘗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和弗朗西絲卡生活了幾十年卻從未走進弗朗西絲卡的精神世界。

現實婚姻中能有幾對夫妻能夠做到完全了解自己另一半的想法,少之又少,其實每個人都缺少陪伴,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只是很多時候因為生活我們忽略了彼此的真實感受。

中年人的婚姻都是一地雞毛,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去逃避問題,亦或是說另闢蹊徑,尋求他法;夫妻之間要經常溝通,相互體諒相互諒解,婚姻沒有那麼多的激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實一份美好的婚姻,最初的愛情在歲月的洗禮下都會變成親情,這也是婚姻的偉大之處,將兩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人變成了兩個最親近的人。

對於今天的內容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內容的朋友記得點讚·轉發·收藏·最後記得關注我喲

本文由騷年老Li 原創,歡迎關注,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情感#

相關焦點

  • 婚外情《廊橋遺夢》:完美的愛情,並不是至死不渝
    《廊橋遺夢》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創作的中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在四天裡發生的刻骨銘心婚外戀情。《廊橋遺夢》不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其價值還在於向讀者指出生活的選擇和理想的生活。《廊橋遺夢》在被改編成電影之後,成為最能代表愛情倫理的電影之一。這部片子冠以家庭道德大片之稱,電影在放映之初引發了美國的離婚狂潮。
  • 《廊橋遺夢》:安慰了沒遇到愛的人,鼓勵了遇到愛的人
    一部《廊橋遺夢》完美地把遭唾棄的婚外情和美好的愛情結合在一起,看的人各取所需。《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
  • 《廊橋遺夢》: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戀,說明你還年輕
    這部電影就是《廊橋遺夢》。說起《廊橋遺夢》,我這一次算是三刷了,直到現在,電影中那句「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依然令我動容。《廊橋遺夢》這部電影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目前在豆瓣評分8.6,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電影。
  • 《廊橋遺夢》真正表達的不僅是愛情,更是女性追求夢想的意識覺醒
    由此可見,此作品非常迎合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但若你僅僅把它看作是一部關於浪漫愛情的電影,則顯得有些淺薄了。它之所以能引發女性的廣泛思考,是因觸動了女性內心追求夢想的精神覺醒。《廊橋遺夢》的時代背景,物質空前富足,女性對精神的迫切渴求上世紀90年代,全球普遍經濟增長,人類生活的物質空前富足。據馬斯洛五層需求理論,當物質滿足需要之後,人類會逐漸渴求精神的追求。而當時,有很多女性日復一日的忙活家庭瑣事,拘囿於家庭,才能無法施展,感情無法安放,更別說對夢想的追求了。《廊橋遺夢》的女主角西斯卡,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的主婦。
  • 廊橋遺夢:揭露「愛與責任」的博弈!
    文|寥星塵語(專注原創,抄襲必究,歡迎熱烈分享)《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每天為了丈夫與兩個孩子而忙碌得沒有喘息的時間,生活重複而瑣碎。當平靜的湖水被微風吹過,必然會泛起的漣漪。
  • 《廊橋遺夢》: 中年女性的出軌是重拾殘夢,最終敗給了自己
    女性結婚以後,大多數被丈夫、孩子捆住了手腳,她們過著忙碌繁瑣的生活,漸漸失去了自我,但是她們時常心有不甘,總還懷念著「從前的夢」,《廊橋遺夢》的女主弗朗西斯卡就是一個這樣的女人,其實所有人都是這樣。《廊橋遺夢》劇照 佛朗西斯卡「她必須操持所有的家務,拋棄屬於自己的生活,盡心盡力地把孩子撫養大
  • 《廊橋遺夢》VS《安娜·卡列尼娜》:所有的離開都是一場早有預謀
    《廊橋遺夢《廊橋遺夢》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筆下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一段發生在4天時間裡的中年人的婚外情,雖然短暫,卻讓人刻骨銘心。影片在1995年公映後曾獲得轟動一時的強烈反響,儘管外界對它褒貶不一,但經典始終經得起歲月的洗禮和歷史的沉澱,直到今天,《廊橋遺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仍舊受到大家的熱烈追捧和喜愛,其魅力可見一斑。
  • 《廊橋遺夢》婚外情:愛是成全,愛是克制
    那麼我建議你看《廊橋遺夢》這本書,或許不會有這種糾結和苦惱了。長期以來,依舊被人們熱捧的世界名著《廊橋遺夢》,是對婚外情最佳詮釋。如果你正經歷著這些困惑,我建議你好好地去看這本書,我相信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 《廊橋遺夢》:我是你心裡的摯愛,你卻是我愛而不得的痛
    電影《廊橋遺夢》在1995年上映,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由著名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影片中的男主角也是他親自出演。電影上映後引起很大反響,收到一致好評,我國的影迷也非常喜歡,一直到現在都被奉為經典。
  • 《廊橋遺夢》:婚外戀的背後,是對婚姻的堅守與責任
    這是《廊橋遺夢》中男主人公羅伯特.金凱對弗朗斯西卡說的話,一部講述四天婚外情的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我想絕非是故事本身。 作家想通過一段浪漫悽美的愛情告訴我們:自由與責任、激情與平淡、短暫與長久、該如何取捨的問題。
  • 《廊橋遺夢》有感:婚外情不一定是因為第三者
    最近在看《廊橋遺夢》這本書,連著看了好幾遍,心裡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從問世以來,發行量一直都很好。《廊橋遺夢》這本書,是對婚外戀最好的詮釋。電影把婚姻出軌拍得讓人恨不起來。裡面的結局很完美,弗朗西斯卡回歸家庭,羅伯特至死也沒有再找別的女人。很符合觀眾的心裡預期。
  • 淺析《廊橋遺夢》中弗朗西斯卡的情感歷程及現實思考
    前言:《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女主角弗朗西斯卡去世以後,她的兩個孩子從母親的遺囑和日記了解到,母親弗朗西斯卡曾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 ,兩個人在經歷了短暫的4天浪漫纏綿後,最終母親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痛苦地分手,餘生他們彼此懷念的故事。
  • 再看《廊橋遺夢》,卻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年輕時看《廊橋遺夢》,覺得為女主不平,惋惜。女主戀愛結婚後過著平淡的生活,心裡亦有無限的壓抑。一次機會,老公孩子都有事外出,她獨自一人在家偶然邂逅了一位攝影師,短短四天的時間,她感覺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並約好了準備與攝影師一起奔向遠方,可最後理智終於戰勝了激情,為了親情,責任和義務,她留在了家裡,繼續過那種平淡如水的日子。小說把兩人這四天的相遇相知定義為愛情。
  • 《廊橋遺夢》:催人淚下的婚外情
    花了一天時間,讀完資中筠譯的《廊橋遺夢》——60年代中期發生在美國一個稍縱即逝的真實愛情故事。 52歲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金凱德開著一輛與他一樣老但依舊強健的皮卡,因問一座名叫羅斯曼的廊橋與弗朗西絲卡偶遇。他感覺「她風姿卓越,或者曾經一度如此,或者可能再度如此」,這段文字的張力和暗含的可能性與懸念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
  • 《廊橋遺夢》:一場動人的婚外情,讓我們看到比道德更真實的人性
    (文/水無香)時隔多年之後,重看經典的愛情片《廊橋遺夢》,我比第一次更加動容。「給自己的孩子講述我的婚外情,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啊,尤其是在你們只會抱怨我沒把你們培養得更好的情況下。」難怪有網友說,她在看《廊橋遺夢》時,影片結束後,發現一個女人在衛生間裡嚎啕大哭。為何這麼一部講述婚外戀的電影,竟能如此讓人動容呢?我想,那大概是因為,它比冰冷的道德更符合人性吧。1,他挖掘出了中年人在婚姻和生活的重壓下的感情訴求。
  • 《廊橋遺夢》:你留下火焰般的回憶,在我記憶的孤燈裡
    其實,我很早開始就接觸這個內容,大概是高中,在地攤上買到了這本書《廊橋遺夢》。對於那個年紀的我來說,不理解男女主人公之間那種糾纏的情感,也不明白女主人為什麼不追求自己的愛情,而是依然守在自己的家裡。一直到自己成年以後,有了家庭和孩子,才慢慢明白她的無奈。
  • 《廊橋遺夢》:道德不能衡量和解答一切
    《遇見你之前》,藏得很深,女主確實一心二用了,但你看了百分百會原諒她的。然而,還是沒有甜到底,就不劇透了。 也許你可以把以上幾段截圖發給伴侶,附上一句話:你看,出軌沒有好下場!今天要給你們推薦的,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寫的《廊橋遺夢》,也是講出軌,可跟前面幾種情況都不一樣,清新脫俗。 這本書豆瓣評分高達8.7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時代周刊評論道:沃勒... 寫出了初戀的感覺。
  • 《廊橋遺夢》| 是誰不給女人自由?
    《廊橋遺夢》這部電影的偉大和迷人之處是他做到了不偏不倚,不讚美、不貶損。用客觀的態度講述了一個婚外情的故事。​女人的情感故事總是帶著道德批判,無論中外,女人為愛情殉道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不僅男性觀眾喜歡,連女性觀眾也默認了這種神邏輯。
  • 《廊橋遺夢》:很多年輕人看了都覺得遺憾,實則不然
    他也曾想過是不是丈夫對待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和她不一樣呢,不過既然有了孩子,她就應該安安靜靜的待在家裡,慢慢的他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故事發生在這裡,這一天弗朗西斯卡覺得非常無聊,所以她到門外去拍打門上面的墊子,這個時候就來了一個問路的人,這個人就是當時有名的國家地理雜誌社的攝影師羅伯特問眼前的弗朗西斯卡要去一個有廊橋的地方進行拍攝,不過弗蘭西斯卡本來就是一個路痴,所以她為羅伯特的描述也就似懂非懂,所以說後來就由弗蘭西斯卡親自給羅伯特帶路 。
  • 《廊橋遺夢》:引發離婚狂潮,令無數人潸然淚下,它的魔力何在?
    可1995年上映的婚外情題材電影《廊橋遺夢》,卻是個例外。這部電影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廊橋遺夢》改編而來,電影上映之後,熱度經久不衰,還曾經在美國社會引發了一陣離婚狂潮,並破天荒地打破了人們對於婚外情的歧視和局限的認知。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曾看過這部電影,那時候為男女主角在雨中分離的鏡頭淚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