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安慰了沒遇到愛的人,鼓勵了遇到愛的人

2020-09-22 鹿之獨立思考

一部《廊橋遺夢》完美地把遭唾棄的婚外情和美好的愛情結合在一起,看的人各取所需。

《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該片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

影片開始時,洛琳和邁克姐弟兩人都面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這時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的消息將他們召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在母親留下的一封長信中他們了解到了母親深埋在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1965年的一天,一家人都去了集市。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的車停在了門前。他向她打聽曼迪遜橋的所在。弗朗西斯卡上車親自帶他到了橋邊。

羅伯特忙著觀察造型、選取角度,最後採了一把野菊花送給弗朗西斯卡以表謝意。弗朗西斯卡心中泛起了一種特別的滋味,於是邀請他去喝冰茶。兩人互相講起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夜色降臨,弗朗西斯卡在送走羅伯特後竟有一種依戀的心情。她終於下定決心驅車前往羅斯曼特橋,將一張紙條訂在了橋頭。

第二天,工作了一天的羅伯特終於發現了紙條。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請,兩人在橋邊一起工作,拍照。夜色再次降臨,兩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進晚餐,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兩人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後一起走進了臥室。以後的兩天兩人整日廝守在一起。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捨棄家庭,兩人痛苦地分手了。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

在1982年3月,她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並收到了他的項鍊和手鐲以及當年訂在橋頭的紙條。她把它們放在木盒中,每年生日翻看一次。1989年弗朗西斯卡過世了,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目前的家庭,放棄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和孩子去集市的幾天時間裡,和外地來工作的攝影師羅伯特發生了一段充滿情慾的愛情,這個時候弗朗西斯卡的形象並不美好,至此不過是一個婚內出軌的故事。然而她後來的行為改變了故事的性質,為了家庭她選擇了痛苦地分手,而且斷得很徹底,沒有藕斷絲連,在未來直至死亡的時間裡也沒有再和羅伯特有任何聯繫。如果她的感情漸漸淡漠,也就罷了,可事實上她的內心裡對他的感情從未減過半分,她一直在忍受內心的煎熬和思念。這種對比完善了弗朗西斯卡的形象,她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婚內出軌的女人,而是一個對愛情堅貞對家庭負責的高尚的人。被世人厭惡的婚外情和世人嚮往的美好愛情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在流傳很廣很經典的文學作品中,追求婚外愛情的女人都是很悲慘的結局,比如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在這些作品裡,愛情都是虛幻的,經不起現實和時間的考驗的。

但是也有少數的例外,比如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小說《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在工業革命席捲英國,人被當作機器來使用,傳統的生活方式被摧毀,查太萊夫人和她的情人以原始的熱烈的愛情對這種缺乏人性的把人機械化的生活進行了無聲的反抗和控訴,兩人最終擺脫束縛走到一起。而他們的愛情故事則來源於勞倫斯和他妻子的真實故事,青年作家勞倫斯遇見他未來的妻子時,她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過著安逸的生活,她最終選擇了和勞倫斯一起離開,雖然後來的生活是艱辛的,然而他們的愛情依然是美好的。

在大多數沒有遇見愛的人眼裡,弗朗西斯卡一輩子將愛埋在心裡,她的這種堅忍和隱忍使她的愛情得到了升華。在他們看來,如果她無法抵抗愛情的力量,跟羅伯特一起離開,那麼也頂多是普通的愛情。正是她聖徒般的美德使她的愛情成了偉大的愛情,偉大的愛情就該是無私的,而不是自私的。

在少數遇見愛的人眼裡,看到的是弗朗西斯卡在漫長歲月中思念的痛苦以及最終的遺憾。這就是為什麼《廊橋遺夢》播出後,很多美國人紛紛選擇離婚,電影裡對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的愛情是肯定的,電影裡兩個人不能在一起是因為弗朗西斯有家庭,否則的話他們是可以幸福圓滿的。電影讓遇見愛的人更相信自己的愛情,鼓勵他們鼓起勇氣去堅持自己的愛情,不要跟電影中的人物那樣耗儘自己的一生在痛苦的思念中度過,畢竟人生只有一次,與其成全別人眼中的形象,不如成全自己。這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放到現實中,卻是必然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廊橋遺夢》婚外情:愛是成全,愛是克制
    婚後,假如遇見了喜歡的人怎麼辦?那麼我建議你看《廊橋遺夢》這本書,或許不會有這種糾結和苦惱了。長期以來,依舊被人們熱捧的世界名著《廊橋遺夢》,是對婚外情最佳詮釋。如果你正經歷著這些困惑,我建議你好好地去看這本書,我相信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 廊橋遺夢:揭露「愛與責任」的博弈!
    文|寥星塵語(專注原創,抄襲必究,歡迎熱烈分享)《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每天為了丈夫與兩個孩子而忙碌得沒有喘息的時間,生活重複而瑣碎。當平靜的湖水被微風吹過,必然會泛起的漣漪。
  • 《廊橋遺夢》:我是你心裡的摯愛,你卻是我愛而不得的痛
    電影《廊橋遺夢》在1995年上映,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由著名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影片中的男主角也是他親自出演。電影上映後引起很大反響,收到一致好評,我國的影迷也非常喜歡,一直到現在都被奉為經典。
  • 婚外情《廊橋遺夢》:完美的愛情,並不是至死不渝
    《廊橋遺夢》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創作的中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在四天裡發生的刻骨銘心婚外戀情。《廊橋遺夢》不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其價值還在於向讀者指出生活的選擇和理想的生活。《廊橋遺夢》在被改編成電影之後,成為最能代表愛情倫理的電影之一。這部片子冠以家庭道德大片之稱,電影在放映之初引發了美國的離婚狂潮。
  • 《廊橋遺夢》:婚外戀的背後,是對婚姻的堅守與責任
    這是《廊橋遺夢》中男主人公羅伯特.金凱對弗朗斯西卡說的話,一部講述四天婚外情的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我想絕非是故事本身。 作家想通過一段浪漫悽美的愛情告訴我們:自由與責任、激情與平淡、短暫與長久、該如何取捨的問題。
  • 《廊橋遺夢》真正表達的不僅是愛情,更是女性追求夢想的意識覺醒
    1995年一部電影《廊橋遺夢》風靡全球,曾引起大量社會人的重點討論和反思。據說,上映時曾在美國掀起離婚狂潮。它的原著曾連續3年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並翻譯25種語言在全球出售。此書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改編成電影,成為了他一生最佳作品之一,並提名第21屆法國凱撒獎。
  • 廊橋遺夢影評:這麼明確的愛,一輩子就一次,惟願生不同寢死同穴
    《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經歷了短暫的浪漫纏綿後,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金凱痛苦地分手。但是對金凱的愛戀卻縈繞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 。在夢菲同學看來,真正的悲劇,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美。這種撕心裂肺的力量在於:一面是激烈的愛,一面是巨大的克制。
  • 再看《廊橋遺夢》,卻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年輕時看《廊橋遺夢》,覺得為女主不平,惋惜。女主戀愛結婚後過著平淡的生活,心裡亦有無限的壓抑。一次機會,老公孩子都有事外出,她獨自一人在家偶然邂逅了一位攝影師,短短四天的時間,她感覺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並約好了準備與攝影師一起奔向遠方,可最後理智終於戰勝了激情,為了親情,責任和義務,她留在了家裡,繼續過那種平淡如水的日子。小說把兩人這四天的相遇相知定義為愛情。
  • 《廊橋遺夢》:當覺醒的愛與身負的責任衝突,該如何抉擇?
    電影《廊橋遺夢》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並於1995年上映,獲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2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提名;第5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廊橋遺夢》有感:婚外情不一定是因為第三者
    最近在看《廊橋遺夢》這本書,連著看了好幾遍,心裡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從問世以來,發行量一直都很好。《廊橋遺夢》這本書,是對婚外戀最好的詮釋。電影把婚姻出軌拍得讓人恨不起來。裡面的結局很完美,弗朗西斯卡回歸家庭,羅伯特至死也沒有再找別的女人。很符合觀眾的心裡預期。
  • 《廊橋遺夢》: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戀,說明你還年輕
    這部電影就是《廊橋遺夢》。說起《廊橋遺夢》,我這一次算是三刷了,直到現在,電影中那句「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依然令我動容。《廊橋遺夢》這部電影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目前在豆瓣評分8.6,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電影。
  • 《廊橋遺夢》: 中年女性的出軌是重拾殘夢,最終敗給了自己
    女性結婚以後,大多數被丈夫、孩子捆住了手腳,她們過著忙碌繁瑣的生活,漸漸失去了自我,但是她們時常心有不甘,總還懷念著「從前的夢」,《廊橋遺夢》的女主弗朗西斯卡就是一個這樣的女人,其實所有人都是這樣。,等到他們成了家,她的使命才算完成,能開始自己的生活了,可那時候男人對她沒要求了,而且連她自己也會忘記……以前的夢」。
  • 《廊橋遺夢》:婚外愛情,認真你就輸了
    ——《廊橋遺夢》弗朗西絲卡。這是弗朗西絲卡對羅伯特的愛情宣言,一個中年人妻對一個中年情人的愛情宣言,愛這種東西許多人窮其一生都在追求,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樣子,就像鬼魂之說一樣,說不清道不明。
  • 《廊橋遺夢》:相愛的人必定要符合三個條件
    文:小龍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這是《大話西遊》中最讓人淚目的一句話,也是至尊寶帶上金箍之前對這段感情的懺悔。
  • 淺析《廊橋遺夢》中弗朗西斯卡的情感歷程及現實思考
    前言:《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女主角弗朗西斯卡去世以後,她的兩個孩子從母親的遺囑和日記了解到,母親弗朗西斯卡曾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 ,兩個人在經歷了短暫的4天浪漫纏綿後,最終母親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痛苦地分手,餘生他們彼此懷念的故事。
  • 《廊橋遺夢》:最刻骨銘心的愛情是,還沒愛夠就戛然而止
    圖/網絡《廊橋遺夢影片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在經歷了短暫的浪漫後,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痛苦地分手。但是對他的愛戀卻縈繞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美化了婚外情的電影。這部電影曾在美國掀起了離婚狂潮。很多人羨慕弗朗西斯卡能夠遇到「真命天子」,卻又慨嘆於她太懦弱,不敢大膽地追愛。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
  • 品《廊橋遺夢》之愛像流星划過
    廊橋遺夢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對中年人偶爾之間遇上了,兩個人之間產生了愛情,然後為了家庭又分開了。於是,女主人的兩個孩子就上門講訴了關於她母親的這段感情經歷…所以廊橋遺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羅伯特.金凱德是國家地理拍照的一位攝影師,拍那些宏大的照片,很美的照片…野外的…山川的、野嶺羊的照片等等。65年8月8日的早晨,他鎖上了自己公寓的門,拎著器材背包和衣箱走到樓梯,上了他的卡車。
  • 《廊橋遺夢》:道德不能衡量和解答一切
    ④被出軌的人死了比如毛姆的《面紗》。醫生沃爾特深愛著凱蒂,可凱蒂卻出軌了。沃爾特知道後,憤怒地把凱蒂帶到了疫區,那裡瘟疫爆發,成片成片的人死去。飽受情傷的沃爾特,絕望之下以身試藥,最後殉職而亡。今天要給你們推薦的,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寫的《廊橋遺夢》,也是講出軌,可跟前面幾種情況都不一樣,清新脫俗。 這本書豆瓣評分高達8.7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時代周刊評論道:沃勒... 寫出了初戀的感覺。
  • 《廊橋遺夢》:婚後如果遇到真愛,是否要離婚?不妨看看這部電影
    前言在綜藝節目《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結婚後遇到今生摯愛是否離婚?作為嘉賓的大S和金星都聲稱自己會離婚。而我今天分享的電影《廊橋遺夢》中的女主,卻選擇離開自己的摯愛,將婚姻進行到底。它讓人們開始審視自己的婚姻,也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婚後遇到真愛,是否要離婚?
  • 《廊橋遺夢》:一場動人的婚外情,讓我們看到比道德更真實的人性
    (文/水無香)時隔多年之後,重看經典的愛情片《廊橋遺夢》,我比第一次更加動容。「給自己的孩子講述我的婚外情,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啊,尤其是在你們只會抱怨我沒把你們培養得更好的情況下。」難怪有網友說,她在看《廊橋遺夢》時,影片結束後,發現一個女人在衛生間裡嚎啕大哭。為何這麼一部講述婚外戀的電影,竟能如此讓人動容呢?我想,那大概是因為,它比冰冷的道德更符合人性吧。1,他挖掘出了中年人在婚姻和生活的重壓下的感情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