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能幹還是苦難?

2020-08-28 王民立


一個小鎮,人口不多,快遞站有兩家。

這家快遞站,承擔了五家快遞公司的郵件,生意越來越紅火,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忙不贏。

郵件必須自己來取,不送到家。

裡屋、外屋、門外、架子上、地上都是郵件,完全來不及擺放。

來寄郵件的,來取郵件的,絡繹不絕。

媽媽只顧著這裡那裡找郵件,取件的人在郵件上簽了名,需要用媽媽的手機掃一掃,可是媽媽完全搞不贏。

只見媽媽把手機扔過去,扔到郵件上,指揮著這個小女孩:來,把這個郵件掃一掃。

小女孩熟練的拿起手機掃一掃,取件人就可以把郵件拿走了。

取件的人多,媽媽就又指揮小女孩給這個叔叔掃一掃,再給那個叔叔掃一掃。

小女孩很認真喔:這個怎麼沒有籤字呀?

「還有沒有收庫的呀?」哈,問的很專業喔。

問她媽媽,這個小朋友很能幹嘛,多大了?

媽媽說,七歲多了,這些都能幹。有時候也偷懶,不想幹。

忙活一會兒,只見這個小姑娘和資格更小的小姑娘坐到一邊看書,一本正經的教小妹妹念詩:

春夜喜雨

[ 唐 ] 杜甫

hǎoyǔzhīshíjié

好雨知時節,

dāngchūnnǎifāshēng

當春乃發生。

suífēngqiánrùyè

隨風潛入夜,

rùnwùxìwúshēng

潤物細無聲。

yějìngyúnjùhēi

野徑雲俱黑,

jiāngchuánhuǒdúmíng

江船火獨明。

xiǎokànhóngshīchù

曉看紅溼處,

huāzhòngjǐnguānchéng

花重錦官城。


小姑娘很認真的帶讀,小小姑娘搖頭晃腦很認真的跟讀,讀完一首又一首,可惜好些讀音是錯的!

看著兩個小女孩一本正經的樣子,真的可愛又可笑。

小姑娘讀厭了,把書扔到郵件架子上,跑去玩別的了。我拿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本幼兒園的識字本,上面根本就沒有唐詩!

啞然失笑,太可愛了!

七歲多,城裡孩子撒嬌的年齡;鄉下,小朋友已經能夠幫助媽媽做事,熟練的掃碼,收庫。

這樣的經歷怎樣評價?是讚揚這個小朋友能幹,還是覺得這個小朋友苦難?

日後這個小朋友長大了,回憶這段經歷,是寫成一部控述原生家庭的痛苦經歷還是寫成一部感激爸爸媽媽所給予的鍛鍊史?


相關焦點

  • 從旁觀者的角度,他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也沒有
    這是作家餘華給他的小說《活著》所作自序裡的一段話。《活著》講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經歷,從他還是地主家少爺到他成為垂暮的老人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也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
  • 《父母愛情》歐陽懿的苦難經歷,是時代裹挾,還是個性所致?
    ,而有人則認為,與安泰相比,歐陽懿為人過於張揚,才使自己遭遇了被下放的苦難。但也有人覺得,這是時代發展的必須,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歐陽懿所經歷的苦難,比起那些長期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勞苦大眾來說,他受的那一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 餘華《第七天》:我們的社會,苦難與溫情並行
    他說剛開始還好,百分之七八十的欠帳還能結清,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很多公司倒閉了,來替他們結帳的公司越來越少,他們還是照樣來大吃大喝。當然,這種吃霸王餐、公款吃喝問題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但是,那畢竟也是曾經的事實。
  • 你經歷過苦難麼
    一個人經歷的苦難,像一根慢慢被拉滿的弦。而你的內心是弓身,你的肉體是弓箭。它是極其有力量的,即便傷痕累累,也一定要歇斯底裡的掙扎。弓越韌了,箭才飛的遠了。正如《救贖》主人公楊諾的座右銘一樣:痛苦,難道是可以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這本書是作家姚家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以其高中同學的少年經歷為靈感所創作出來的長篇小說。於2016年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 趙鎖仙原創:苦難也風流
    他是在什麼境遇下完成這一切呢?他極有天分,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卻無大追求,並不出眾。21歲患廬伽雷氏病(肌肉萎縮),導致癱瘓,醫生斷言他的生命只有兩年多的存活期,他沒有聽信醫生的話,發瘋地獻身於宇宙學研究,他在大劫難中懂得了生命的寶貴,明白了人生的要義。輪椅上的他失語,頭垂至胸前抬不起來,在全身所有的器官中,只有兩個手指頭能夠微微活動,他就是用兩個手指頭敲出一段神話。
  •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在絕望的苦難中,死是容易的,就如桂桂的死,而活下去,是去面對還是逃避這句話像釘子一樣,釘在了胡玉音心裡,鼓勵著她,帶著這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在漫漫長夜裡期待著光明的到來。在秦書田身上,謝晉導演寄託了自己對深受迫害群體的悲憫,無論命運如何黑暗,人還是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因為光明終將會來臨。走下去,活下去,不放棄,是對生而為人的生命權利的敬畏,是對未來的希望。
  • 苦難沒資格被感謝,英雄的你才值得
    老爸老媽見到我當然還是很開心。我對香菜餡的餃子情有獨鍾,他們總是會給我提前準備。就是可憐李奶了,兩個孩子還是小學,六十多歲的人怎麼把他們拉扯大。也不知道他怎麼就突然想不開了,都說是過得太苦太難了,受不了。「我聽著有些揪心,雖然許久不曾見著面,但我知道那個活生生的人,李奶人也很好,向來對我們鄰居家的這些小孩子也很照顧。
  • 《活著》:感悟苦難背後的力量,讓靈魂堅強地活著
    歌中的老者經歷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可他依然友善的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這首歌深深的打動了作者,決定寫下這篇小說,就是《活著》,他寫出了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在寫作的過程中,餘華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萬箭穿心》:苦難毀滅一些人,留下生活的勇士
    讀懂李寶莉,你會萬分心疼,也會看到生命的韌勁,也許,還能從她身上獲得一些對抗苦難的力量。當一個女人,熬過「萬箭穿心」的苦難「剽悍」,這兩個字能最直觀地形容方方筆下的武漢女人李寶莉,她模樣生得美,可性格直,嘴巴狠。
  • 《古船》:銘記歷史,拷問苦難,淨化心靈
    最近受到疫情的影響,雖然有一些單位已經開工了,但是大多數朋友們都還是只能宅在家裡。但是如果我們整天看手機刷視頻度日,對我們的身心都是極其不利的,所以還是推薦大家多讀書,為自己的知識充充電。今天,我就為大家推薦一部非常不錯的經典小說—《古船》。
  • 我們一直都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
    但加繆客觀冷靜的敘述和細緻入微的描寫,尤其是歷史學家的筆法,讓這部小說字面所描寫的事物一鼠疫——也就是這個喻體本身也有了很強的生命力,我在網上看到這本書也被列為公衛人必讀書籍之一。當我們身處類似的疫情之中,對此感觸更深。但《鼠疫》畢竟是一部哲理小說,它象徵著更深廣的內容,這也讓它有了更深遠更強大的生命力。
  • 《平凡的世界》:揭示平凡人的苦難世界和逆襲人生
    在苦難中砥礪前行,逆襲為強者"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路遙這句話,可以說是路遙自己的真實人生寫照。幼年的路遙就已經開始初嘗人生的苦難。即使後來《平凡的世界》榮獲茅盾文學獎,但他沒有去北京領獎的路費,還是他弟弟借了5000元錢給他。42歲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已經成為著名作家的他,在一家普通的醫院病房裡,孤獨地與病魔作鬥爭,同時還經歷妻子逼他在離婚書上簽字的傷害,在這裡他走向了生命的終點。
  • 《活著》|苦難中尋覓光明,才是活著的意義
    仿佛世上所有的苦難都發生在了富貴身上,直到最後,他也只能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或許從生活的苦難中尋覓光明,才是活著的意義。這本書雖然大篇幅都在講生活的悲慘,但也有星星點點的光芒照亮了富貴的心,給予他活著的勇氣。比如他虧欠的家人,他的父母,妻子,這些人對富貴都很好。比如當兵途中遇上的老全,甚至是間接害死有慶的春生,這些人對他也都是不薄的。
  • 苦難中她笑魘如花
    艱辛苦難中能努力向好就很可貴,更可貴的是苦難中她笑魘如花。從苦澀裡透出生命的熱情和從容,堅強應對,這便尤為珍貴。看著遠去的她,仔細想來,生活中的一點小坎坷,一點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麼?曾以為過不去的,撐著往前走一段,轉過拐角,便可能是滿目繁花了。
  • 網友:多半父母太能幹了
    而這些人以及下面這三種類型的人,很容易成為眾人所說的「扶不起來的阿鬥」。這招對於她來說,仿佛特別有效。有什麼事辦不下來,就會找路子託關係,而把事情辦成。真正的關係,不是託關係。而是鍛鍊自我,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託關係是一種油滑的表現,也是一種社會佞氣。這樣的人,在社會中,也會被人嗤之以鼻,諷刺他們總是借別人關係與路子,自己什麼都不會。因此,譏笑他們是「扶不起的阿鬥」。
  • 百年孤獨是如何表現拉丁美洲的不幸與苦難的
    這段歷史正隱射了16世紀時期拉丁美洲的變化。拉丁美洲服飾作者描寫馬孔多這百年來的歷史,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看到,拉丁美洲這百年所經歷過的苦難和災禍。而造成拉丁美洲苦難的來源,便是外來入侵勢力和內部的反動統治。作者還經常使用循環往復的手法來描寫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的命運。如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一代人因為近親結婚,害怕生下一個有豬尾巴的畸形孩子,在第七代人身上就應驗了,這就是一次大的循環。馬孔多的歷史也是一次循環往復,馬孔多在布恩迪亞家族的開發中,逐漸走向了繁榮。
  • 餘華《活著》:正視生命的苦難,詭異的命運就扼不住活者的咽喉
    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飽滿而鮮活,他們是這片深重而廣袤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小人物,舔犢情深的富貴母親,賢淑善良的家珍,飽經風霜的富貴,溫柔堅強的鳳霞,活波聰明的有慶,每個人都代表著行走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芸芸眾生,富貴家庭更是萬千家庭的縮影。他們在苦難中活著,在淚水中微笑,在苦難中堅強,書寫著可歌可泣的人類史詩。
  • 《戰火熔爐》:志願軍戰士的不怕犧牲,看到舊中國的深重苦難
    在觀看《戰火熔爐》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筆者被劇情中的戰爭場面所震撼,被志願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所激勵,可以說這真是一部難得的戰爭大片但是,在冷靜過後,又對劇情中所折射的現實所驚醒,那個時代的中國,有著太多的苦難歲月。恰恰就是因為先烈們,捨生忘死的奮戰,才得以挽救頹敗的民族命運。為什麼這麼說呢?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首先,常年的戰爭歲月,練就志願軍戰士的渾身是膽。為什麼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準備落後的情況下,依然敢於和裝備先進的美軍,開展英勇搏鬥。
  • 《豐乳肥臀》:承受了百年家族苦難的中國母親,讓我落淚潸然
    而《豐乳肥臀》則呈現出的是家族苦難的壓抑,這是一種降維打擊,管中窺豹、以小見大,整個民族生存的困厄,都繫於堅韌的母性一處。就像是秋日枝頭的枯葉,著意的歌頌,那是悲涼;寂然蕭蕭,它也是還是悲涼。母親將全部的無可奈何歸由天命,這是中國女性排遣悲愁的共性,是可憐而可悲的自我欺騙與救贖。
  • 漂亮而能幹的女人
    桑玉紅卻用這40方磚,請人蓋了三間「外包皮」的磚牆邊屋,莊上的人都說:「二嫂,你不用那40方磚去蓋堂屋,卻蓋了邊屋,是不是傻呀?」桑玉紅說:「那個地方暫時留著,好蓋平房用!」莊上的人都覺得桑玉紅吹牛說大話,沒有人能相信憑桑玉紅一個人的本事能蓋得起平房。那是1991年的時候,桑玉紅34歲,村婦女主任說:「二嫂,莊上誰不知道你是個能幹人!二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