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親自把關的科幻小說,如果你家裡也有小天文迷,不要錯過它

2020-10-30 jason媽咪有辦法

霍金一直是兒子的偶像!

昨晚,兒子一口氣把霍金和女兒合著的《喬治的宇宙》全部讀完,然後興奮地跑過來和我說了四十多分鐘。其實,這套書到貨有幾天了,兒子學業比較忙,晚上還有打球等,一直沒抽出時間來看,昨兒放學時告訴我,他把作業都努力在學校裡做完了,想開始看這套書了。


我希望他先看完1-2本後就打住,但是昨晚幾次喊他,他都哀求地說:媽媽,讓我再看一會吧。
沒辦法,他最後就一口氣都讀完了。
ps:因為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所以他看書一向很快,而且因為少年時期天然的優質記憶力,也都能記得住。我每次有點擔心他走馬觀花時,問他書中一些細節時,他都能對答如流,所以對他的看書速度,我也就說不出什麼來了。
兒子之所以這麼喜歡這套《喬治的宇宙》,是因為他是個小天文迷,我們從小也是有意識地培養他喜歡科學,愛好天文的的習慣。


♥每周末都會帶他出去旅遊
從小,我們每周末,都會帶他去郊區玩,晚上住在山區,會帶著望遠鏡陪他去看星河。放假時也會帶他全國各地玩耍。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暑假去武功山,因為住宿不方便,正巧又遇到一個帳篷團,我們索性也租了一個帳篷在裡面,沒想到歪打正著,傍晚時,下了一場雨,晚上被雨衝刷過的天空格外明亮,我們也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星河,又多又密集,有種手可摘星辰的感覺,我們找北鬥七星,找獵戶星座,牛郎星,天女星,天鵝座,天琴座......兒子說,那一夜簡直太興奮了。
有句話說,人在哪個方面花費的時間多,就會在哪個方面成就的高!
如果,你希望孩子愛上科學,愛上宇宙,就要多帶孩子去大自然中,去欣賞一年四季的季節更迭輪換,去見識璀璨星空的浩瀚,只有在那種境界中,人才會體會到自己的渺小,才會知曉這世間有這麼多美麗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觀賞。
喜歡大自然的孩子,心胸會更寬廣,性格也會更溫暖,同時也會明了自己需要努力,去接觸更美好的事物。


♥除了去旅行,平日裡各種科幻類小說也是必不可少。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就讀過一本關於百慕達三角的科幻小說,忘了名字,但裡面的情節讓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我每年都會給孩子定我愛科學之類涉及到宇宙,天文和科技類的雜誌。
還有就是一些科幻類小說,劉慈欣的《三體》兒子已經讀過很多遍。

美國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經倡議: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八九歲就可以開始了。

開學之後,兒子已經書荒很久了,這套《喬治的宇宙》來得恰到好處,兒子看得相當滿足。
ps: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每天對著課本,孩子也會心生厭倦,要適當給孩子放鬆。

《喬治的宇宙》

這套《喬治的宇宙》是霍金和女兒合著的兒童版的「時間簡史」,這本專門給孩子們寫的科幻小說,在霍金去世後,曾經一度被賣斷貨

霍金雖然被禁錮在輪椅上40多年,但思維確實橫跨宇宙,他給3個孩子的建議是:

永遠記得仰望星空,不要只顧得看腳下。

他的女兒露西,多次獲科學大獎,並巡迴全世界做科普演講。

這套書起源於一個小男孩問霍金,如果我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

霍金幽默地回答:你會變成義大利麵。

在選擇科幻小說上,我也是有所考量的,畢竟,現在孩子學業重,如果不加以辨別,什麼書都給孩子看的話,一方面是浪費時間,另一方面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和錯誤的知識。

這套《喬治的宇宙》:

  • 主要以喬治和安妮兩個小朋友去太空冒險的故事,把宇宙知識融進了故事中,很吸引孩子們;
  • 這套書一共有6本,既是科幻類書籍,也是知識類書籍,書中涉及到的科學理念,都是霍金親自把關才敢呈現給孩子們的;
  • 每本都很厚,平均每本有250頁,融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真知灼見和知識;
  • 每本都巧妙地內含讓孩子們極為興奮的科技:蟲洞和時間旅行、量子計算機,相對論,宇宙膨脹、黑洞等;
  • 《紐約》雜誌稱之為「科盲父母的及時雨」;

原價288元,現價178元,厚厚的6本,不是那種靠各種圖畫湊頁數的書籍啊,含金量滿滿,一頓飯錢給孩子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很划算!

結語:

劉慈欣曾經講過,他之所以對科學感興趣,主要是源自小時候讀過一本《海底兩萬裡》,他說:想像力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似乎只屬於神的能力,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都排列出來,讓我們擁有一個更開放的大腦,能夠面對未知世界的各種可能性。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特拉斯的CEO馬斯克,從小就都是科幻迷!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人,就要刻意把孩子往那上面去引導,而書籍大概是划算的,極有可能因為一套不到一頓飯錢的書籍,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相關焦點

  • 2019年最不可錯過的科幻小說,你讀過了嗎?
    >霍金認為人類不可能回到過去,因為會違反「祖母悖論」,即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自己年輕的祖母,那麼就不會有未來的你存在,那現在的你又是誰?《東邪西毒》裡有一句臺詞:「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邁過能夠穿梭時空的「年門」,生命的答案盡在其中。人們在氣體站掏出一對「空肺」,然後換上充滿氣體的肺,如果有時間的話,再把換下來的空肺充滿空氣,以便下一個人使用,氣體站成為了人們交談見聞的場所,新聞與八卦在這裡傳播。
  • 科幻和科學非得劃清界限嗎?是否可以對科幻進行科學挑刺?
    但問題是科普因此就不能指出科幻小說的錯誤了嗎?專業就不能指出科普的錯誤了嗎?為什麼不呢?為什麼要把科幻與科學和科普如此割裂?其實我倒不認為所有科幻迷都是科學愛好者,有很大一部分純粹就是喜歡那種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感覺,科學愛好者只佔科幻迷的一部分,而我們科普作者寫關於科幻小說裡的科學(無論是延伸科普還是挑刺)的目標對象都是這部分科學愛好者
  • 如果你是機器人機甲迷,推薦10部不可錯過的電影
    科幻小說種類繁多,包括無數的創意,從太空海盜到巨大的機器人應有盡有。在日本,有一種獨立的科幻小說類型,稱為「機甲」,著重於大型戰鬥機器人帶來的樂趣。這不僅僅是為了享受特效帶來的樂趣,也是這一類型的魅力之一。這裡真正的問題是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它可以是令人寒心和不祥的,也可以是樂觀和美好的。機甲類型既涵蓋了巨大的機器人和能將普通人變成超級英雄的機械裝備,或者至少是超級士兵。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盔甲」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 5本從頭到尾都很精彩的科幻小說,全程無尿點,科幻迷不容錯過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從頭到尾都很精彩的科幻小說,全程無尿點,科幻迷不容錯過!科幻類型的巨作,可以說是科幻文學中一部不可或缺的裡程碑式的小說!不想當將軍的小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唐龍便完美詮釋了這一點,從新兵訓練營,再到兵權在握的大元帥……劇情很是給力!作為一名新讀者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部作品,但就作為老書蟲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它。
  • 歐巴馬都曾親自催更過
    能讓歐巴馬親自催更,並動用國家力量的一本書,到底有多厲害?如果你讀過的話就不難理解了。《三體》的時空觀、宇宙觀,別說是一位美國總統了,就算是整個銀河系都可以渺小到不及一粒塵埃。歐巴馬也稱三體背景宏大,而相比這部小說,他平日和國會的纏鬥就顯得分外渺小,畢竟他不需要擔心外星人入侵。不僅是歐巴馬,扎克伯格、馬化騰、雷軍等等都是《三體》的忠實粉絲。
  • 「三體」在國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扎克伯格都非常喜歡的三體
    現身《三體II》上海首演現場,終於給出不要拍攝答案。如果你有中國的歷史,現實虛幻,熱衷於科幻小說,你會喜歡這本書。」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2017年7月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和記者聊起了科幻小說這個話題,楊振寧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幻小說,其中有一部《神秘的宇宙》,激起了他對物理最初的興趣,甚至可以說科幻小說是自己的物理啟蒙。
  • 科幻迷歪批《西遊記》之二:天界與人間。
    縹緲的雲端是無法建造亭臺樓閣的,用科幻迷的眼光看,所謂「天界」,應該是一艘超高科技打造的巨型宇宙飛船,或者一座太空城市。上一篇文章說的是孫悟空的力量,胡侃了一下筋鬥雲。孫悟空可以用一次筋鬥雲從地面直達天界,中間沒有重複施展。但吳承恩並沒提及中間是否有滑翔階段,所以「天界」與地球的距離是個未知數。我們只能知道距離最近的可能性也得有一個筋鬥雲——5.4萬公裡遠。後文會有相關推論。
  • 「南柯一夢」你了解多少?它將中國科幻史推進1200多年,史無前例
    實際上,《南柯太守傳》最根本的藝術價值在於它是我國第一篇,成功的而且具有完全意義的科學幻想小說。過去,科幻文學研究者們認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有科幻因素,而沒有科幻作品。中國科幻文學純屬泊來品,其源頭在西方,而最具影響的是凡爾納。什麼是科幻文學?
  • 歐巴馬親自催稿的科幻小說《三體》為何未開拍已經備受爭議?
    如果有留意國內小說的書迷到現在認識劉慈欣這位當代科幻小說大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等獲獎無數,繼去年《流浪地球》被翻拍後,《三體》馬上亦要登上國際影視舞臺了,書迷定必不要錯過。
  • 這些科幻小說你絕對不可以錯過
    最近,經常有讀者問小K,圖書有那麼多,到底怎樣才能找到一本好書呢?其實,挑選書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小K就想和大家分享一種小K自認為最方便又快捷的方法——看名人都推薦哪些書。今天小K就為大家奉上大神劉慈欣推薦的科幻懸疑小說合集,相比《三體》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那麼連「大劉」都拍手叫絕的書想必大家也一定很感興趣吧~那話不多說,咱們趕緊看起來吧!
  • 這是2020最後一個情人節了,請不要再錯過它
    今天是七夕,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話,不要錯過,不僅是一句深情告白,它以一段愛情為載體,描述了時間的分量。hi,2020,你還好嗎?)在一次又一次的時空穿越中,林格和邱倩總是不斷錯過彼此,在無間輪迴裡,他們總在問一個問題:我們還會再見嗎?
  • 劉慈欣、郝景芳、米歇爾·法柏等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專場
    劉慈欣、郝景芳、付強,也有國外的考德維納·史密斯、米歇爾·法柏、莉迪婭·約克納維奇,科幻迷每一本都不想錯過。2006年開始從事寫作,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獲得國內外作家和讀者的讚譽。 同時也收錄了郝景芳在2010年至2016年間發表的一些科幻小說,首次的集結成冊。
  • 不可錯過的經典—中外科學家故事
    後來,張衡長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眾,把他召到京城擔任太史令,主要掌管天文曆法的事情。 為了探明自然界的奧秘,年輕的張衡常常一個人關在書房裡讀書、研究,還常常站在天文臺上觀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製造出一種儀器,上觀天,下察地,預報自然界將要發生的情況,幫助人們預防災害,該多好啊!
  • 把中國科幻文學突破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你是否知道這樣一本書?好看到讓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催更,看過的人都表示,自從看了這本書,思維和格局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突破。因為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設立的,在全世界科幻迷的心中,都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說:我本人就是看著雨果獎的作品長大的,過去的獲獎作品,幾乎100%都是英語作品,翻譯的作品幾乎沒有,特別是長篇小說,《三體》是第一部。
  • 我們的科幻盛夏,就在這21本小說裡
    我們的SF盛夏,有科幻的書香。終於!攢了半年的書單,是時候在這個盛夏假期看完了。很多科幻迷早已立下flag,這個夏天一定看完《三體》。或者把《三體》又雙叒溫習一遍。擊敗史蒂芬·金和喬治·R.R馬丁軌跡獎、坎貝爾獎、世界奇幻小說獎、英國科幻小說協會獎、《衛報》最佳科幻小說獎、日本星雲賞得主橫掃13家媒體年度選書 7年拿下16個國際科幻獎項如果你想知道科幻小說在未來十年會是什麼樣,看它就知道了。
  • 被書友吹爆的三本連載小說,全是大神新書,書荒千萬別錯過!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今天跟大家要聊的小說是——被書友吹爆的三本最新連載小說,全是大神新書,書荒千萬別錯過據說這本書從書名到內容,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的,現在起點對於改編這一面看得很重,漫畫、動漫、電視劇、遊戲,尤其是大神級作家,他們都會嚴格把關,把每一種都規劃出來。
  • Netflix和《三體》的碰撞,包含著影劇迷的期待和擔憂
    這可能是中國美劇迷在未來短期內最期待的美劇了。剛剛,Netlix和《三體》版權方聯合官宣表示:他們將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撰寫的科幻小說《三體》拍攝成英文自製劇。儘管這個人類和外星文明第一次接觸的故事並不陌生,但基於中國作家劉慈欣把科幻融入小說的能力,他筆下的未來以及和外星人的接觸比我讀過的所有科幻小說都更真實。「Netlfix 原創劇集部門副總裁Peter Friedlander在公開信中表示。除了這個本身就很讓人振奮的消息外,他們還公布了這部劇集大量的主創名單。
  • 20本優質小說,書荒導讀書單,你值得收藏
    「與你分享好書,陪你共勉書荒」大家好,這裡是【書荒蟲】。都市類目裡,《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這本書,想來大家都不陌生,一本高人氣小說,最開始看的時候它才幾十萬字,沒想到現在會取得這樣優秀的成績,贊!其他都市小說不算熱門,但是書很不錯,值得品一品。科幻類目小說《末世之深淵召喚師》是一個書友推薦的,一本精品末世流小說,喜歡這類的不可錯過。
  • 「三體」迷們迷了:觀眾有了,作品在哪?
    未來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來。這句話用來形容「三體」迷們這幾天的心情,恐怕頗為貼切。近日,美國知名的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三部曲改編成劇集,由《權力的遊戲》兩位主創親自操刀,劉慈欣本人也將擔任顧問。消息一出,國內「三體」迷們一片譁然。有人說,等了10年,竟然這個結果;還有人直言:主角還能是中國人嗎?能拍出內在的中國元素嗎?
  • 《三體》只是一本科幻小說,但很多人神化了它,把它當成科學寶典
    《三體》是一本不錯的科幻小說,這一點沒有人否認,但是網上不少人將他當作科學寶典,去解讀各種科學問題,那就有點過了。在森林中,食物鏈上的強者只是要生存而吃弱小者,如果老虎吃得飽飽的,就是一群野羊、野鹿在它面前跳舞它也不會去攻擊。還有人類文明也一樣,如果都擔心別人毀滅自己,現在最強大的國家完全可以使用核彈自損800,消滅其他所有的種族。另外,假如這個法則成立的話,只要有能力廣播坐標的文明,都可以抱這種同歸於盡的心理了,誰怕誰?這個法則也就失效了。當然,作為科幻小說設立的準則,卻也是一個難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