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是廢寢忘食地搞科研。在街上碰到,聊了一會天,他說他們當老師的比社會上不是做老師的同齡的人看上去要老,因為操的心比較多。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沒有研究過,也許,就是他說的這樣子的吧。
校區裡還是老房子多新房子很少。但是,有時,建一棟新房子,速度是非常的快的。湖大的土木工程和建築應該還是個比較牛的專業。好像是土木工程院建了一棟鋼結構架玻璃的房子,真是三下兩下就建好了。建築學院的院子裡還有用紅磚建的小屋以及用新材料建的小屋。汽車學院聽說也比較好,可以看到拆了了市面上發行的車子,也偶爾看到學生駕了那種非常低矮小型輕量的車子在校區裡轉。至於計算機學院,應該牛逼,後來建了一個國家級的計算機中心,圓圓柱柱的房子,很大型的。至於法學,至於生命科學,至於新聞,至於外國語,這些都是過得去的學科。
我是個律師,很多的行業的講座有段時間在法學院進行,我又住在這個學院附近,但是,我只是聽過其中的極少的。我已經過了擠破衣服聽講座的年齡了。記得在湘大,在爭取211的那段時間,全學校到處是講座,我真是聽講座擠破過衣服,一場也不願落過。後面,我們選擇在網上學習,後面,我們自己辦講座相互聽,我還是覺得點睛網的講座做得專業。
校園裡有小菜市場,校區附近的少量山地還住著部分農民,有一些他們提供的菜可供購買。再遠不多遠,王家灣,是個好的菜市場。我們經常在那買菜,菜便宜又好,那裡的滷牛肉,雞爪很好吃。
十五了,夜晚的江邊,人很多,天上的月亮很亮很圓,有一些人在架了大型的望遠鏡欣賞月亮,江中島嶼、樹木清新可人,我感受到了恬靜和柔美和舒適。
我的女兒那時不在長沙生長,她把她經常去的那個這個校區的一套房子認為就是長沙,後來,我們換了另外一套房子,她衝著長沙而來的,卻不是原先的房子,她哭了,她要去她心中的長沙。這是個插曲,現在,小姑娘已經在長沙生活了很多年了,熟悉了很多事物,對於長沙的概念,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曾經擺了鮮花做記號叫我們去租房的房東每個學習都在漲房租,一次,漲得太猛了,我們就換了另一個房子,房子比原先還大,從民主村換到了天馬新村,靠山,更涼爽,更接近食堂和商店,也更便宜,房東非常和氣隨便。
這裡的房子一直很翹,但是,只要認真聯繫,還是可以租到比較稱心如意的房子的。
前幾天,幾個朋友在討論,有朋友就是在這個天馬新村的房子都出租價達到了三千元每月,房子的租金確實是一直在漲。
有一天,一群朋友在以前生活過的城市聚會,大家都要去長沙買房子。有的說,買一個房子,當去更大的城市的時候,這個房子可以作為基礎,付個首付。也有的說,自己的城市的房子收不起租金,長沙的房子還是租的滿意一些。
原先城市的鄰居、朋友,有一些在長沙買了房,有一些,在北京買了房,聽說,各有各的小圈子了,長沙一個圈子,北京一個圈子。我是個從不趁圈子的人,我是突然之間了解到別人這麼說的。
也許,就是這樣吧,鄰裡守望,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從小地方到了大地方的人都是有過一番努力的人。這裡面,將產生天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