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地方生活,小孩子之間難免有些矛盾,不過,這些矛盾一下子也就化解了,誰不是這樣呢,小學六年總會發生一兩件這樣的事情。
至於大人,友誼是牢靠的,你給我送炸好了的魚,我親自給你書寫字畫,相互間經常喊對方家的小屁股吃飯,當然,飯菜比平常豐盛。
有幾個人陸續在我這兒實習,有時,他們會過來,在肯德基或麥當勞請我吃個便餐。有時,我和他們去師大那邊一個叫三棵樹的飯店吃飯,這個飯店在師大那一塊應該是小有名氣。還有的時候,我會帶他們去好的餐館,去運達廣場或飯怕魚或五一廣場的高原姑娘。
至於別人經常喊我去的湘府路的炊煙時代,菜品還好,但人太多,要排很長的隊,裡面也是過於熱鬧。我也許是年紀大了一點,我越來越喜歡寬鬆清淨的地方。
非常感嘆,現在的外語書籍太缺了,曾經在湘大千禧年時應有盡有的有外語書的盛況一去不復返了。我走遍了中南大學和附近的師大的很多書店,還有中醫藥大學附近的書店,發現,現在的人更喜歡國語書籍,已經沒有多少人給外語書籍以出路了。一書難求,不過,也是自然,我們又有多少時候用得著呢,又有多少人需要呢,這就是外語書籍的命。
幾年小學下來,幾年初中過去,一群小屁孩就奔向了各個高中,什麼會師一中的,什麼在附中孤單的,原本小學一般的班級有十幾個上了四大名校的高中,說長沙的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吧,還是要好於地州市的。
管理一個讀書的孩子,要花費一個大人全部的精力。我們把下一代看得太重要了,以致忽略了自己,一般家庭總是終年忙忙碌碌,我不知道是否有輕鬆快樂的。要是那些大人都要上班的,家中沒有一個老人,玩不轉的,叫天叫地都是沒有的。
現在,又說高中必不可少報班,高中最好是陪讀,真是刷新了我一貫的認知。我們真是在培養經世濟用的人才,可這些人才怎麼這麼難以獨善其身,一定需要我們陪著走推著走呢。
被動學習的不少啊。不被動不主動的不少啊,主動的也有,不是特別多啊。一個人的學習是一家人的事業。
當聽到一個孩子特別優秀的家長在群裡慶祝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成績好的孩子在會師一中,會師某某地方,而幾十人的群就只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人參與互動時,我知道了什麼是家長們的幸福。
我看淡這些幸福,我更加關注我的全面的幸福,小孩子是獨立的,是我幸福不幸福的一個因素,不是唯一的因素。
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自有自己福,每一樣,都是重要性。至於未來一代,他們應當更加自理,更加自覺,他們更加要靠他們自己。本事,都是磨練出來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