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2020-09-10 耳朵裡的樹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東方已泛魚肚白,寧州刺史府依然燈光通明,狄仁傑、喬泰、馬榮等徹夜未眠,反覆推演案情,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報,王廷守知縣到!」 一衙役通報。

「狄刺史,喬校尉、馬校尉。」 王廷守進入刺史府邸議事廳,隨即拱手說道。眾人亦是回禮。

「王知縣,昨日之事想必你已知曉,這般早請你過來,想共同商議下一步如何處置。」 狄仁傑開門見山說到。

「狄刺史,昨晚讓刺史及家眷受驚,都是下官治理失職,深感慚愧。」

「王知縣,事已至此,唯有儘快破案,以敬周衡全家9口在天之靈,給全城百姓一個交代。」

「周衡縣尉與我18年同僚,好似兄弟情義,又是縣府衙重吏,於公於私不敢怠慢,我已命所有衙役捕頭全城緝拿兇手,一旦拿獲,定當儘快法辦……」

「王知縣,18年前修建寧州刺史府監工劉全你可了解?」 狄仁傑打斷王廷守,問道。

「劉全?下官不甚了解,在刺史府新修時,有過幾次相識。聽聞其近年在長安和吐蕃邏些之間販賣商品,也是多年未謀面。」

「兩年來,寧縣300多人失蹤,發案數百起,王知縣可曾想過何故?」

「這……稟告狄刺史,近年寧縣治安混亂,確是本官失職,但朝廷撥付糧餉遲緩,天氣乾旱少雨,不少農民生活悽苦,流落他鄉者不在少數,今後下官定當夙夜在公,為民鞠躬盡瘁。」

「好一個,天旱少雨,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狄仁傑面有怒色道。

「呃……。」

「桂花山情況你可掌握?」狄仁傑又問道。

「下官已近70,身體多病,多有不便,明年年底即致仕(退休),日常縣衙瑣事多由周衡縣尉代勞,多年不出巡縣城外,桂花山更是十餘載未至,情況確實不知……」王廷守低頭答道。

「縣衙工作繁糅,衙役捕頭稀缺,近年朝廷撥付庫銀有限,想面面俱到,也是為難知縣。」狄仁傑略一思索,悅色說到。

「狄刺史明察,乃吾萬幸。下官年事已高,諸事力不從心,疏漏之處,還望刺史海涵。」

「你我都為同僚,皆食朝廷俸祿,治理一域,今縣域案件多發,更需勠力同心。」

「狄刺史,所言極是。」

「王知縣,根據近日情況,我等初步推測,柳樹巷集市口口留香包子鋪或有疑犯藏匿,欲今晚子夜前往緝拿,還請知縣調度府衙捕快合力處置,此事重大,還望保密行事。」

「請刺史放心,定當周密安排!請問刺史還有其他安排否?我可否先行告退,及早安排。」

「有勞知縣了。」狄仁傑拱手道。

「喬泰、馬校尉,你們做何感想?」待王廷守離開刺史府後,狄仁傑問道。

「周衡一家慘遭滅門,篤定是走漏風聲,多年縣域案件頻發,與縣衙重吏脫不了干係。」

「敵暗我明,府衙之內或藏有耳目,匪徒橫行,或與不法官吏沆瀣一氣,有意縱容使然。」

「恩,此案複雜程度可比一般,敵我難辨,甚是棘手,今晚柳樹巷集市包子鋪緝拿疑犯,爾等更需倍加小心。」

「報,刺史府門外有一蓬頭垢面行乞的老者求見狄大人,說有要事稟告。」一衙役急來通報。

「那位可是……狄仁傑,狄大人?」老翁進議事廳後,跪在屋正中,臉色驚慌問道。

「快請起,見本官有何事相告。」狄仁傑道。

「昨日下午,我照例在距縣府衙不遠處行乞,有一穿官服之人,神色慌張從府衙走出,交與我一錦囊,託我今日晌午務必親手交予狄仁傑,狄大人之手。」

「可有其他物品一併轉送?」狄仁傑接過錦囊。

「這……,」老翁頓時驚慌失措。

「還交於我一兩碎銀……」

「那不礙事,往後好生照顧自己,今日之事,切莫告知第三人。」說罷,狄仁傑吩咐洪亮拿幾兩碎銀,交於老翁。老翁千恩萬謝出了刺史府。(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公元686年,狄仁傑因遭酷吏來俊臣誣告​被貶為寧州刺史,即刻赴任。中秋前幾日,狄仁傑帶少數家眷長途跋涉,經三日舟車勞頓,到達寧州。 到寧州刺史府衙內,已經太陽西落。狄仁傑暗自一驚。 「刺史,實不相瞞,刺史府邸修建時因監工技藝不精,正廳曾坍塌,據說是不祥之兆。」 「修建房屋發生坍塌,各地未必少見,重新修整即可,不礙事」 「話是如此,,,有三任刺史住府邸不足三月,或得病而亡或精神失常,不得善終,方才嫂嫂及刺史家人在場,不便多言」知縣壓低聲音說到。 「那之後歷任刺史可否安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想來周衡料定自己將有殺身之禍,又知身邊衙役不足信,故提前將此圖送出府衙,委託一行乞之人,真乃良苦用心。」狄仁傑打開錦囊,取出一張圖,閱後黯然說道。 喬泰、馬榮、洪亮看完手繪的桂花山地形圖後,愈發為周衡一家遇害深感悲痛。 用過午飯,喬泰、馬榮又安排知府幾個親信衙役輪流蹲守於柳樹巷口口留香包子鋪周邊,著便裝隱於鬧市。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逢旬休,各知縣也無緊急公文。清晨用過早膳 ,狄仁傑邀喬泰、馬榮、洪亮在堂屋飲茶。狄仁傑坐正中,喬泰、馬榮一左一右坐兩邊,洪亮居左手。 「新來寧州已經十日,諸位也是勞累,今日難得空閒,請大家品茶,嘗嘗武后親賜的上等普洱。」狄仁傑笑著給大家添茶。紅褐色茶湯鮮豔明亮,油麵醇厚,茶蓋一開,滿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濃香。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縣尉,這是何故?」狄仁傑問道。 「狄刺史,小官糊塗,自那日去訪菜園村後,小官思前想後,深感慚愧,無臉面對寧縣父老鄉親,辜負朝廷隆恩,特來辭官請罪。」 「周縣尉,請起,有話盡可道來。洪亮快快為縣尉備椅。」 洪亮搬來椅子,喬泰扶周衡起身坐下,狄仁傑親自沏了茶。 「謝,刺史大人。」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6)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6) 狄仁傑等四人回到刺史府已日起三桿,將張富貴交於醫官勘驗,洗漱用膳,換上乾淨官服,一同到後院巡檢。府邸後院,十口大鍋,一字排開,熱氣騰騰,牛肉塊上下翻騰,溢香無比。洪亮及家丁將陀羅花粉投入煮七份熟的肉湯鍋中浸泡,爾後將肉塊撈起晾乾後,逐個密封裝袋,滿滿兩大車。 「狄老爺,這般多牛肉,可有何用?」一家丁問道。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5)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5) 「何人在窗外?」狄仁傑大喊一聲。 無人應聲,人影依然站立門外,左右晃動。狄仁傑披衣,提起亢龍鐧,闊步向前,打開臥房正門。此時風雨驟停,一輪明月掛在當空,四處如死一般寂靜。 「狄大人,並非不願轉世,只因劉全那斯貪圖先前我掙得二十兩工錢,又擔心事情敗露,反誣告小民半夜偷府衙正廳裹樑致屋頂坍塌後,畏罪逃命他鄉,暗將屍首賣於柳樹巷肉鋪,慘遭分屍剔骨,閻王見我骸骨不全,不收亡魂,無法超度轉世,只能暫居於此。」說罷,人影又是抽抽泣泣。 「如若實情,卻屬冤屈,但你一面之詞,何足為信?」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2)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2) 柳樹巷朱家宅院甚是闊綽,亭臺樓閣一應俱全。想來前幾任刺史已把朱宅當成刺史府邸,逐年修繕,越發齊整,華麗在寧州縣域數一數二。 狄仁傑對於暫住朱宅一事,總感不妥,不待天亮,簡單洗漱完畢, 著便裝出了宅門。 「老爺,這麼早,這是要去何處?」狄仁傑剛出門,身後傳來洪亮的聲音。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馬榮相視一眼,勒住馬韁繩,迎著追來的妖僧一字擺開。追來眾妖僧也停住馬,在對面排出一列。 「狄仁傑,終於又見面了!哈哈,我刀下又能沾染你們這些無用朝廷狗官之血了。」為首妖僧大笑說道。 「狂妄之人,報上名來,我從不殺無名之將!」狄仁傑喊道。 「告訴你們這些將死之人也無妨,讓你們死的明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3)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3) 縣衙府內後院已空無一人,守門衙役報王廷守妻女等下午已乘車往城東方向去。馬榮及眾衙役對府衙後院進行徹底搜查,並無所獲。不覺,已是子時三更,狄仁傑安排眾人散去歇息,明日再議。 下午申時,喬泰、馬榮第三次到刺史府後院狄仁傑臥房門外,依然被告知狄仁傑還在安睡,並讓一衙役守門,任何人不得打擾。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7)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7) 狄仁傑一行車隊出城東約三裡地,路遇九孔石橋。橋頭有一高三尺石墩,刻「菜園村」三字。剛過橋不足百米,遇一上身著深棕色外褂,藍色粗布裙,腰帶兩三個補丁的老嫗。老嫗提一個空竹籃,往石橋方向走,見官府車隊,慌忙閃躲到一旁。 「請問,本村王有財可否知曉,不知現家居何處?」狄仁傑見老嫗,叫停車馬,俯身下車問到。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本想敬重你是英雄,居然暗箭傷人,等候受死!」劉全喊道,說罷扶劉忠消失在門樓。狄仁傑、杜佑、馬榮轉身到指揮臺。 「箭!」杜佑一揮手。前排持盾軍士列陣,弓箭手點燃箭頭火焰,並拉滿弓。 「放!」無數火箭划過夜空,刺向聚義山莊城牆內外。數個護城牆上的嘍嘍應聲倒地,山寨內燃起星星點點火苗。 「鼓!」
  • 狄仁傑巧斷惡鬼吃人案
    狄仁傑曾因小人誣陷被女皇武則天貶到彭澤縣做縣令,在任期間,他破過一個惡鬼吃人的奇案。一天,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婦來報案稱,他們親眼所見,一隻兇殘的惡鬼把他們的兒媳和兒子都吃了,連屍體的殘渣都吃乾淨了。&34;陳壽把骨頭遞給了狄仁傑,狄仁傑看了一會兒,疑惑道:「這的確是人的骨頭,不過這人已死去好幾個月了。&34;元芳,你怎麼看?&34;大人,此案確有疑點。請問老丈,令郎和妻子關係如何?」陳壽說:「小兒智力低下,凡事需人照顧,所幸兒媳小鳳甚是賢惠,相貌也是極美,照顧得小兒無微不至。&34;陳壽想了半天說:「應該沒有吧,小鳳嫁到我家之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王者榮耀:短篇故事之盛世長安風雲再起,新的案情(一)
    在王者峽谷這樣一個盛世之地,這裡風景優美,寂靜華麗,那就是——長安城,這裡擁有著眾多天才,其中,狄仁傑、李白更是城中為首的青年才俊。李白從小學習詩詞武學,吟詩作對,手中一柄三尺長劍,腰上掛著一酒葫蘆,好不瀟灑。
  • 神探狄仁傑之西西可裡迷案)連載2)
    狄仁傑正和如燕、元芳幾人坐在院子裡的石桌旁閒聊,忽然聽到門口一陣喧囂。狄仁傑問:狄春,什麼事啊。狄春跑了過來:大人,你的老朋友甄大人來找你「甄士寅,他不是在劍南道任職嗎,怎麼到洛陽來了,快快有請」不一會兒,一個中年男人走了進來,一見到狄仁傑就附身下拜,狄仁灰趕緊上前攙起:小甄啊,你怎麼有空到我府上來了。哎,你眼睛怎麼紅了?甄大人說:哎,閣老有所不知,小女英蓮今年科考發揮不佳,心情煩躁,想要出去散散心。
  • 詭秘奇案,撲朔迷離,好看的古風歷史懸疑小說,讓你不想放手
    從早期火爆的包拯、狄仁傑、宋慈斷案,到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好看的歷史懸疑小說,總教人愛不釋手。而新派的古風歷史懸疑小說,在大的歷史背景下,融合諸多流行元素,令人為之眼前一亮。在這其中,有不少精品佳作,這裡,為大家介紹幾本好看的小說:並且可以通過頭條搜索,免費暢讀的紙質書(本文末尾有搜索框)《大唐闢邪司.1》
  • 神探狄仁傑之西西可裡迷案(連載1)
    神探狄仁傑之西西可裡迷案第一章甘南古道,葫蘆谷驛站。正午,無風。太陽慷慨地把溫暖傾洩在這片戈壁荒漠上,戈壁上的礫石和沙粒貪婪地享受著紅太陽的恩賜,又把溫暖轉饋到大氣中。大唐社會經濟結構已經不同於秦漢單純的農業文明,經濟出現多元化,人們不再固定在一片土地上,大唐的商隊沿著絲綢之路遠涉波斯印度等地,背井離鄉別妻離子謀求發展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夫妻長久分離,教坊的存在可以緩解下他們的思鄉之苦,長安近些年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氣象,教坊是功不可沒的。但是這些人不敢說,因為他們說出來,天后就會指著他們說:你們是不是覺得關了教坊,你們沒地方嫖娼了
  • 葵花講故事:《聊齋志異》之《折獄之二》費縣令巧斷奇案
    今天再給大家講個費縣令巧斷奇案的故事。說山東淄川縣有個叫胡成的人,一天,他與鄰居馮安一塊喝酒,二人喝的有幾分醉意時。這個胡成開始吹牛說:「別看我沒什麼本領,但隨便弄個百八十兩銀子也不是難事!」馮安知道胡成並不富裕,便譏笑他吹牛。胡成則一本正經壓低聲音對馮安說:「實話告訴你,我昨天在路上遇見一個大商人,他趕著一輛車,車上裝著很多財物,我就把他扔進南山的枯井裡,輕易就得了很多銀子。」
  • 你可能玩過王者榮耀,但你了解王者大陸的歷史嗎(七)?
    (1)奕星的祖父是英國公,但奕星卻淪為明世隱的棋子。(2)李信是大唐王族,卻一樣當了很長時間明世隱的傀儡。(4)玉城城主的侄子蘭陵王失去家鄉,化身為復仇者,他很有可能是明世隱最早撫養長大的孤兒。(1)花木蘭之所以會成為「叛徒」,顯然就是明世隱看不慣她與長官之間的信任和羈絆。(2)蘭陵王一心重建家園,卻被一再利用而不知。
  • 3部懸疑小說中,狄仁傑、唐伯虎、徐霞客粉墨登場,打破傳統記憶
    《最後的狄仁傑》其中的《最後的狄仁傑》系列更是經典,在這部小說中,大家印象裡那個冷靜睿智的狄仁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垂暮的平凡老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老者,卻肩負著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的命運、甚至一個國的命運,用一種責任感取代了往常的聰明才智,這樣的狄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