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滿足的是私慾,帶來的卻是傷害

2020-08-30 無戒學堂


有多少球迷熬夜見證拜仁強勢問鼎歐冠


隨著拜仁1-0擊敗巴黎聖日耳曼,本賽季歐洲足球的最後一戰落下大幕。


拜仁以不可思議的11場全勝戰績奪得歐冠冠軍。從小組賽一路走來,拜仁11場打入43球丟8球,6次零封對手,成為歐洲首支勝率100%的冠軍球隊。


同時,拜仁成就三冠王(德甲、德國杯、歐冠),證明他們是歐洲目前最出色的球隊。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決戰場地葡萄牙裡斯本光明球場,因為疫情的緣故,看臺上少了球迷的吶喊。在被稱作陽光之城的裡斯本,成就了歷史上最為特殊的歐冠狂歡之夜。


當拜仁將士的歡慶迴蕩在裡斯本的上空時,我們無比懷念賽場上整齊劃一的歌聲、顏色斑斕的旗幟……



01

無聲的裡斯本


裡斯本光明球場,是葡萄牙豪門本菲卡俱樂部的主場,也是2004年歐洲杯決賽場地。


2014年,歐冠曾經在這裡上演「裡斯本奇蹟」。


那一年,皇馬和馬競的西班牙德比在光明球場廝殺。皇馬在90分鐘落後1球的情況下,拉莫斯在補時第三分鐘神奇地將比分扳平。


之後的加時賽,貝爾梅開二度,C羅在自己的「家門口」鎖定勝局,皇馬4-1完成了隊史歐冠第十冠,也開啟了球隊5年4冠的王朝。


6年後,歐冠決賽再次回到裡斯本。這一次,有些不一樣。本賽季歐冠決賽原計劃5月在伊斯坦堡舉行,因為疫情,延後至今。


6月,歐足聯宣布歐冠的6場淘汰賽(4場1/4決賽和2場半決賽)和決賽都將移師裡斯本。



但,在葡萄牙首都的街道上,除了羅西奧廣場中央的巨型大耳杯模型,很難再尋覓這項世界最高水平和最具影響力的俱樂部賽事的跡象。


疫情較輕的裡斯本成為舉辦地,也只有幾百人被允許進入光明球場,其中還包括通過新冠病毒檢測的球員和官員。


更讓人詫異的是,在裡斯本的光明球場周邊,沒有任何標誌顯示這是一場全球數億人會通過電視和網絡平臺觀看直播的比賽。



這換以往,簡直無法想像。


他本該是這樣的場景:主辦城市的廣場和街道擠滿熱情的各國球迷,啤酒飛濺,歌聲嘹亮,酒吧、餐館、旅遊景點,除了人還是人……


足球少了這些,似乎就不是足球。因為疫情,歐足聯只能把熱情的球迷拒之門外。


儘管都知道,這種無聲球賽讓人難受,但過去10天裡斯本進行了6場淘汰賽,似乎已經有些習慣了,包括一路闖進決賽的拜仁和巴黎聖日耳曼。


其實在哪裡都一樣,疫情使裡斯本、葡萄牙,以及整個歐洲旅遊的人數驟降。即使歐冠沒有到來,市中心或許也就像平日一樣無比安靜。



當地一位女士在羅西奧廣場上出售紀念圍巾,但一個上午,只賣掉了一條。


「生意太糟糕了,呆在這裡毫無意義。」


廣場另一邊,一家商店出售官方足球商品,但更多的還是葡萄牙國家隊隊長C羅的紀念品,歐冠8強球隊的,一件都沒有。


「其他國家沒有球迷來裡斯本,我們賣其他國家球隊的紀念品沒有用。」


所有的一切,讓我們更加懷念曾經這個被稱為「陽光之城」的歐洲美麗城市。要知道,以往的裡斯本,可是在朋友圈裡曬圖的最佳選擇之一。


裡斯本 圖/B站 Chiwah-LAW


02

穿越裡斯本

沒有任何華麗的詞彙,足以用來讚美裡斯本。


如果硬要說,那麼它一定是歐洲最會發光的城市。作為葡萄牙的首都,它也是城城眼裡歐洲最美的那一座城。


裡斯本,位於歐洲大陸最西端,在七座山丘之上,依山而建。

此起彼伏的紅色屋頂,星羅棋布,就像一個層層疊高的圓形大劇場。面向大海,毫不吝嗇地展示著它的萬般風情。


即便是老城的彩色房子逐漸褪色,略顯斑駁。

但裡斯本的陽光,千百年來,會在每一天清晨如約而至。回饋以最大的熱情,將城牆屋頂重新鍍亮,光芒散落在老城街道,定格在街上行駛中的黃色有軌電車內。


隨著歐冠夢回歐洲,穿越裡斯本,坐上有軌電車,就像是一場浪漫的、回溯舊時光的日光旅行。

在裡斯本的街道,你會感受到與歐洲所有城市截然不同的氣質。

它沒有巴黎的高調張揚、羅馬的浮世繁華、也不似柏林的嚴肅堅韌。


哪怕是在快要被滿世界遊人擠爆的馬德裡和巴塞隆納面前,裡斯本也很好地留存著古城靜謐。


裡斯本的日落。圖/圖蟲創意


裡斯本,常年碧空如洗。


映照下的淺色石頭房屋,起起伏伏、錯綜複雜的石灰石路面,以及不遠處傳來的電車叮叮聲……


就像是放緩了整座城市的腳步,有種讓人身處上世紀歐洲城市的錯覺。

裡斯本的電車。圖/圖蟲創意


如果你想找個地方閒逛,那裡斯本的街區再合適不過了。

不管是在羅西亞火車站溜達,還是走進一間有年代感的小酒吧,向年過六旬的酒保點一杯葡式櫻桃白蘭地。「閱讀」裡斯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這裡慢慢逛。


光是街道上的藝術字,就夠人端詳許久。


廣告牌、鐵軌列車、霓虹燈上,有張貼的畫報,油漆手寫的標語,隨意塗鴉的字畫,讓裡斯本的城市風格更加鮮活。

街道上閒庭信步的鴿子、曬著太陽喝咖啡的人群,還有被夕陽浸染的大海,傳來聲聲吟唱。


在阿爾法瑪老城,走上個大半天,一定會捨不得離去。


這種隨性,是裡斯本人刻在骨子裡的,不驕不躁、不慌不忙。他們的生活含蓄而沉默,在一片雲淡風輕之下,又潛藏著絲絲憂鬱。

任何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有它的「代言人」。


這些從他們的音樂和詩歌中,便可感知一二:卡夫卡與布拉格,海明威與巴黎,川端康成與京都..……而費爾南多 · 佩索阿和裡斯本,則牽絆了一生。


葡萄牙詩人、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1888-1935)


在成為葡萄牙的「國家詩人」前,佩索阿首先是裡斯本的「城市詩人」。


在他咒文般細碎的詩句中,你會發現裡面藏著一個你看不到的裡斯本。

裡斯本 圖/B站 Chiwah-LAW


我又一次看見你;

我那令人恐怖的丟失了童年的城市;

幸福而又悲哀的城市,我再一次在這裡做夢;

一個飄過追憶殿堂的鬼魂;

朝著老鼠的啃噬聲、地鐵碎裂的吱吱聲而去;

在那個被詛咒而又不得不活下去的城堡裡;

——《重回裡斯本》

裡斯本 圖/1995年維姆.文德斯執導的電影《裡斯本的故事》


「電車在霧氣中沿著一線節節編號的黃色車轍,一節節駛去了。隨著時間分分秒秒地消逝,街上開始有了更多的人影和人氣。」

——《抵達生活的旅行者》

框框噹噹響了兩個世紀的28路電車,1873年開始運行,是歐洲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也是佩索阿坐過最多的電車。


從詩歌到生活,佩索阿已經是裡斯本的最佳代言人。


在這裡每個街角、咖啡館,不經意一抬頭,就能猝不及防地與佩索阿的畫像和塗鴉相遇。


裡斯本最古老的街區是阿爾法瑪,也是佩索阿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

這裡曾經是貴族的住宅區,自從1755年被大地震夷為平地之後,一夜散盡繁華,成為了貧民區。

曾留學於裡斯本的龔沁伊,是這樣形容阿爾法瑪街區的。


她說,這裡是最「裡斯本」的地方,像古老酒吧裡的女侍,身上帶著油膩的煙味和嗆人的酒氣,但又甜蜜潑辣得讓人挪不開眼睛。


「走在蜿蜒錯綜的街巷,時而傳出悠揚的法朵歌聲,歌裡勾畫著錦緞的長綢裙,蕾絲的黑髮網,黃金的馬鞍和首飾,宮殿裡的水晶吊燈、銀質燭臺,海邊壯志凌雲的水手,屋內愁思滿腸的妻子...」

這樣的愁緒,多半是遊人們初次觸碰裡斯本的故事篇章時,油然而生的感概。



03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另一個「閱讀」裡斯本的方式,要從這裡的大海說起。

15至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是葡萄牙人難以忘懷的榮耀。正如佩索阿曾說:「無盡的大海都是葡萄牙人的」。

20多年前的裡斯本。圖/電影《裡斯本的故事》


有過多麼輝煌,就會在跌落時承受多大的挫敗。1755年大地震,摧毀了裡斯本80%的城市和建築。

這或許,就是裡斯本自帶憂鬱卻不又自哀的根源。



和如今裡斯本在歐洲首都圈裡沒有啥存在感相比,它幾百年前獲得的榮光,早就被淹沒在滾滾浪濤的時間長河裡。


在裡斯本,坐上15路有軌電車,從老城南端沿著特茹河穿行市區,途徑貝倫站,可以達到貝倫塔。


這裡是航海家們的起點。


站在歐洲大陸最西端,看著海天一色的湛藍,迎面大西洋來的風,在激情洶湧的海浪裡,仿佛還能嗅到曾經的腥風血雨和壯志豪情。


一下車,在貝倫塔旁,還能看到發現者航海紀念碑,它就屹立於海邊的廣場上。


它是葡萄牙航海事業最重要的裡程碑,為了紀念航海家恩裡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碑上33個人物,其中就有最著名的麥哲倫、達伽馬。

時間回到1497年,達伽馬從這裡出發,繞過好望角、發現印度大陸,將世界的殘缺拼圖推翻,書寫新的世界歷史。


1915年,麥哲倫環繞全球,也是從這裡出發,此後正式踏入了改變未來世界格局的大航海時代。

是榮耀,也是罪惡。因為航海帶來的貿易和黑奴,讓裡斯本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平地飛金城市。


財富,從大海飄來,像風吹來的沙一樣堆積。然而轉瞬間,又像沙一樣被吹走。


那些流金歲月,早就幻化成過往雲煙,被濃墨重筆地刻在了歷史的篇章裡。


剩下一座斑斕而古老的城,雖時光不言不語,卻讓我們在城牆街道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這裡曾經的風採。


發現者紀念碑旁邊,有一座熱羅尼莫斯修道院。這裡是達伽馬出航前禱告的地方,仿佛這裡才是一切的起點和終點。

達伽馬以及許許多多的航海家們,終長眠於這所修道院。功成名就、萬世追索,也都終歸於這裡。



在裡斯本一座臨海的石碑上,刻著一句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的名言:「Onde a terra seacaba e o mar come c a.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恰如其分的概括了葡萄牙開始於裡斯本的航海時代。世界輪迴,裡斯本,又似乎迎來了第二次「大航海時代」。


只不過方向逆轉。


現在,是世界正越來越多地看向裡斯本。


也許,歐足聯把這次最特殊的歐冠決賽放在這座歷史古城,也是希望在這裡能沐浴最溫暖的陽光,開啟新的時代。


就像裡斯本當地居民所說,「沒有人會來看比賽,但我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好。」


參考資料:

1. 《裡斯本:安東尼、奧黛特和我》 龔沁伊

2. 《在裡斯本,與佩索阿對視》 文匯筆會

3. 《裡斯本,大航海時代從這裡開始》 嬉遊

4. 《裡斯本的故事》 電影


版權聲明:

文中圖片來自《裡斯本的故事》劇照、圖蟲創意、尾圖來自於B站 Chiwah-LAW,以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喪盡天良」趙華光:一個惡意之舉,傷害了兩個人
    文|阿莎普《以家人之名》劇照趙華光的突然出現,讓人很難接受《以家人之名》劇照在這個世界上,與賀子秋有同樣經歷的孩子有很多,如果親生父母真的找上門,只要沒有惡意,都可以理解。《以家人之名》劇照趙華光經過十多年的磨礪,秉性還是一樣的壞。
  • 《以家人之名》:父母當著孩子面吵架,到底會給他帶來多大傷害?
    看了《以家人之名》幾集後,就實在忍不住要說幾句了,對於凌霄的家庭,看的有點壓抑,陳婷當著孩子的面與凌和平吵架,帶給凌霄的就是巨大的打擊。劇中,凌霄幾乎是每天都在面對著父母親的吵架。剛搬到李尖尖家的樓上,陳婷就因為凌霄在偷偷看全家照而生氣,兩次說讓凌霄躲開些,當著凌霄的面把照片撕爛了,還把玩具等扔掉了,看著凌霄僵硬的身體立在那裡,眼眶裡含著淚水,眼神黯淡無光的模樣,真的令人心碎。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倉促,強行洗白陳婷,卻意外給凌霄留了遺憾
    《以家人之名》的結局太倉促了,很多重要人物的發展和走向都沒有說明。比如,凌霄和李尖尖的最終感情走向是什麼樣子?齊明月有沒有去北京,她遠離了爸媽一個人在北京的日子是不是過得很自信,不再自卑?唐燦的話劇演得怎麼樣了,她最終有沒有和莊北在一起?
  • 看過了《以家人之名》,對不起,我想到了你們
    01《以家人之名》,是一部讓我感到沉重的劇。看完之後,你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有很多我們的親人,在以家人之名幹著傷害親情的事。雖然劇終安排了一個近乎圓滿的結局,但是我依然不得輕鬆。因為,傷害的終究傷害了!
  • 以家人之名-母親帶給孩子的傷害
    陳婷,我們看看她到底做了什麼,給凌霄帶來了傷害&34;,這個劇播完有二周多了,可是一想到陳婷就恨得牙癢,想想還是要一吐為快。首先說這個劇的劇名起得太好了,&34;包含了太多的意境。有父子父女關係的、有母子母女關係的、有兄妹關係、有……。可以有血緣、也可以只有親情,可以相互治癒也可以互相帶來傷害。
  • 《以家人之名》我可以更好的愛你,也可以更肆無忌憚的傷害你!
    最近看《以家人之名》心裡很是有感觸!個人覺得,這個片子立意很好,從多角度,對家人之間關係進行了呈現。最典型的應該是李海潮對李尖尖的好,與陳婷對凌霄的「惡」形成了鮮明對比!以家人之名我可以更好的愛你,也可以更容易傷害你。
  • 《以家人之名》:請停止血緣的傷害,程婷這樣的人,註定不幸福
    最近,在追《以家人之名》。說實話,這部劇,吉吉看得好難過。彈幕上一直在說心疼凌肖。真的,從小到大凌霄的生命中承受太多了。而他的大多數不幸,是他的母親陳婷帶給他的。陳婷這樣的女人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她把痛苦給了自己,也給了最親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陳婷。
  • 《以家人之名》:子秋的一句話,暴露出原生家庭的傷害有多痛
    很喜歡《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該劇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以家人之名》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凌霄為了照顧出車禍的母親和尚未成年的妹妹,去新加坡學習、生活,子秋為減輕養父李海潮的壓力,認了親爸,去英國留學。一晃九年過去了,兩個哥哥都回來了,李尖尖已經長成了大姑娘,可當年兩個哥哥的不辭而別,到如今的突然出現,都讓李尖尖覺得很彆扭,和兩個哥哥的感情也不如小時候,不再是三小無猜的樣子。
  • 《以家人之名》:抱團取暖和冷血血親,誰才是真正的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已經大結局了,它還是擺脫不了高開低走的命運。原生家庭和重組家庭之間的情感糾葛是這部劇高開的原因,而複雜混亂的愛情線則是這部劇低走的原因。這雖然對孩子是一個巨大的傷害,但也使得這個家庭有了喘息的機會。凌霄雖然失去了母愛,但在這個重組的家庭裡,李海潮和李尖尖的開朗、溫暖和熱情,開始讓他受傷的心靈漸漸癒合。然而十多年之後,陳婷的再一次出現,打破了這美好的一切。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讓凌霄重新接受她,然而習慣了重組家庭的溫暖,他又怎麼能接受那個冷漠的媽媽。
  • 《以家人之名》:陳婷故意冷漠弄哭李尖尖,凌霄終於怒罵反抗
    文|五月的晴天《以家人之名》已經快走向大結局了,故事的發展也都趨於圓滿的一面。笑裡藏刀,控制欲極強,言語諷刺,討厭凌爸,李爸,李尖尖一家人,毫無感恩之心,對自己的兒子凌霄更是缺乏關心。害得凌霄燙傷,逼得凌霄身患抑鬱症,且一無所知。就算是這樣,還要回國住在凌霄附近,表面上說得好聽,想要陪在兒女身邊。但是實際上呢?只是想滿足自己的私慾,完全不顧旁人感受,就是來添麻煩的。
  • 以家人之名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以家人之名原著小說結局揭秘
    以家人之名原著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三個桔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蠅庭遭遇過不沂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湊在一起成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個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高中畢業後,兩個哥哥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一邊是彼此認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邊是無法選擇但關係淡漠的親生父母,他們在兩個家庭中迷茫徘徊。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三家人終合體。劇情有多虐,結局就有多暖
    《以家人之名》前面劇情有多虐,結局就會有多暖心。被媽媽拋棄留下心理陰影、從小被迫懂事的子秋,因意外失去媽媽、卻向陽生長的尖尖,活在媽媽陰影裡、倍受折磨煎熬的凌霄。美其名曰是為了給凌霄一個生日驚喜,實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而來。生日宴上不停宣告凌霄不是李爸的親兒子,指責凌爸也對凌霄不管不問,甚至在凌霄所在的小區選房,在凌霄的工作單位扮演慈母……每一樣,都在加深凌霄內心的恐懼。她是凌霄的噩夢。
  • 《家人之名》子秋被父母遺棄: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後來怎樣了
    01今天一口氣看了九集《以家人之名》,劇中的三個孩子,相比於凌霄,子秋其實才是最不幸的那一個。被自己的親生父母傷害,這些糟糕的經歷都會給孩子留下太多痛苦的記憶和遺憾。原生家庭確實會對一個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會留有傷口,但原生家庭的傷害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一個成熟睿智的人,在成人之後,都會走出這種痛苦的陰影,活出自己的價值。
  • 《以家人之名》未來婆婆陳婷欺負李尖尖,凌霄狂懟母親霸氣護妻!
    《以家人之名》未來婆婆陳婷欺負李尖尖,凌霄狂懟母親霸氣護妻!陳婷觸到了凌霄的底線,他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到尖尖。5、為了自己私慾可以犧牲周圍一切,知道兒子患有抑鬱症後,不顧兒子安危也硬要拆散他跟尖尖。當年離婚拋下凌霄父子,也是因為自己走不出喪女的心魔,就拋家舍業遠走異國他鄉。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別再罵編劇了
    文:碧空月 /解鎖更多內容,點擊關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結局了。最後一家六口整整齊齊的拍了張全家福。每一個人都那麼可親可愛。《以家人之名》中的每個人物都很治癒。全劇最暖的暖男,當屬李海潮。他也是全劇最大的贏家。最後兒女雙全,還有個帥氣女婿。有妻子賀梅,還有丈夫凌爸。
  • 《以家人之名》| 用愛治癒童年
    或是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玩具的快樂最近一部主打親情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佔據了各種熱搜頭條話題持續不斷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就是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麵館相依為命;於是,就是這樣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
  • 《以家人之名》陳婷:人生的兩次意外,她,無能為力
    文|阿莎普陳婷是《以家人之名》中,最自私,最惹人恨的媽,她先是不負責任,害死女兒芸芸,又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崩潰,毀了凌霄的童年,甚至長大後的凌霄,也因為在她長期的折磨下,精神受到傷害。一直在黑暗的世界裡找不著逃脫的方向,陳婷在僅存的一絲理智下,選擇了逃跑,幸好,她的離開治癒了自己,也治癒了被她傷害的人。可是,人生中永遠都不會只有平靜,人生即使不夠跌宕起伏,但發生的那些風浪,也足以把人一次又一次推向黑暗的深淵。
  • 以家人之名,結局有硬傷
    這讓我懷疑其實小哥對尖尖一直是對妹妹家人的愛,並沒有達到凌霄對尖尖愛人的那種感情。這都說明凌霄小時候的心靈受到過極大的傷害。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雖然有硬傷,有瑕疵的地方,但並不影響這是一部好劇。家人,不僅僅是有血緣關係的叫家人。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原生家庭,究竟會怎樣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近爆火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也就此結束。其實《以家人之名三個各具故事的孩子,兩位性格迥異的爸爸,重組為一個治癒家庭,彌補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幸運的是他們遇見了活潑開朗的李尖尖,溫暖善良的李爸、凌爸,才使得最終凌霄與賀子秋,慢慢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在愛與關懷中獲得重生。
  • 《以家人之名》狠心母親陳婷:千萬別讓孩子成為你「洩憤的工具」
    一《以家人之名》,陳婷一出場,就表現出了,她自私的一面。陳婷搬家,丈夫凌和平開著一輛,裝滿了家具的貨車,從遠處駛來。在路過海潮麵館時,椅子從車上掉了下來,正好落在了李尖尖的身旁,差一點就砸到了孩子。她給幼年凌霄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陳婷這一走,就是十年。整件事,從始至終,她都沒有在意過凌霄的感受,她只是把孩子當成了宣洩情緒的工具。以至於,凌霄長大後,性格變得內向,這都是陳婷作為媽媽,留給凌霄傷害的印記。十年過去,孩子長大後,陳婷又想認回孩子,但感情真的是,想認回就能認回的嗎?這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