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楊過可以亂軍叢中擊殺蒙古大汗蒙哥,洪七公可以隨意進出皇宮,那麼為什麼他們不去刺殺皇帝,刺殺主將呢?要知道郭靖守襄陽十多年,丐幫一直在抗金。他們與北方夷狄可是血海深仇。為什麼沒人這麼做呢?
我的一家之言:武俠一旦描寫到朝堂和江湖的必定崩,武俠中的江湖與朝堂實在是驢頭配馬嘴。
現代人都聽過一句話:下層經濟決定上層政治,我們印象中的武林中人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會輕功, 可以有神奇的內力,會點穴,打著打著就飛起來,在《天龍八部》中甚至有長生功這種返老還童的功法,已經能夠控制人生死的生死符,那麼問題來了,朝廷有什麼呢?
武林和朝廷的衝突點即在於此,任何一部武俠小說中朝廷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金庸作為武俠小說的大拿同樣不敢多描寫朝堂,《笑傲江湖》中直接沒描寫朝堂,只有隻言片語寫到了朝堂,例如劉正風買參將,令狐衝冒充吳天德。
蕭峰曾經與遼國大軍大戰,郭靖,楊過差點死在蒙古兵手中。如果是正常設定,大俠們確實是不如軍隊的,近則接陣迎戰,遠則弓箭標槍,大俠們除非是遇到靶子,才有可能打贏的。
然而問題在於作者為了強化主角,誇大了功法,使得小說力量體系崩壞。例如楊過萬軍從中擊殺蒙哥就是如此。
明中期的倭寇之亂其實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倭亂最嚴重的時候,100來個倭寇打到了南京,少了明孝陵。上千衛所兵打不過幾十個倭寇。倭寇們經歷了戰國時代,武藝高;這年頭敢出海的,必定膽子大。他們的刀好,不像明軍多數被貪汙,用不起寶刀;他們就是完美的大俠。然而在戚家軍的鴛鴦陣下,大俠們潰不成軍,戚家軍往往死傷幾人就殺掉上百倭寇。
有一種說法是大俠們擅長於騰挪閃避,軍隊則是直來直往,大俠們無處閃避。可是輕功呢?內力呢?
黃蓉也直言:「武功就是要騙,十招裡面有八招必須是騙人的。」所謂的實招虛招,虛實結合,其實就是騙招。
教員曾經說過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更有後期的遊擊戰。而這正是大俠們對陣朝堂的最佳方法。
以射鵰為例,如果郭靖選擇帶人,或者自己去蒙古草原一頓亂殺,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蒙古人拿什麼南下?遇到糧倉就燒,遇到蒙古人就殺。試問誰能追上郭靖?誰能打得過郭靖?
這點在《雪中悍刀行》中同樣如此,徐驍率北涼鐵騎清理武林。神奇的是所有的武林人士通通打陣地戰,盡力守住山門,就沒一個人想到衝去北涼,將北涼的普通人一頓亂殺。不是說北涼戶戶縞素嗎?那就滿足你。
一個大俠只要他願意,他遲早可以殺光一個國家的人。沒人可以追上他,沒人可以發現他。所以你該如何制衡這有思維的核武器?
現實中和平全靠大家都手握核武器,你敢扔大家一起完蛋。可是大俠不如此,大俠們個個都是有思維的,他這核武器想滅世,只要可以避開比他強的,你拿什麼來制衡?
除非武俠世界大俠們具有立刻發現其他大俠的能力,哪怕他易容了,你都能發現,可是這就過於玄幻了。
一些下毒的同樣如此,歐陽鋒在海裡下毒,居然能毒死上千隻鯊魚,試想如果誰惹他不高興,他直接去一個城市的水源下水,你咋辦?
你惹她不高興,他直接去你們家下毒,毒不死你,毒不死你們家下人嗎?毒不死下人,就下在你們家井水裡,讓你們不得不搬家,純粹噁心死你。
如果真的有大俠,那麼真的會是文官制度嗎?窮文富武,什麼冰山雪蓮,郭靖吃的那條藥蛇都是要錢培養的。
而學文和學武,同樣的情況下那個更賺呢?
學武之人有內力,長壽的也不少,皇帝會不練嗎?各個世家會不練嗎?皇帝只要不是傻子,肯定會有一批會武功的禁衛,門派如果不傻,肯定有人投靠皇室,畢竟皇帝地盤最大,資源也最多,門派再富,比得上國家?
文官制度能不能存在,這是要打個問號的。書讀的再好,扛得住武林大俠一掌?大概率是文武雙全。
朝堂的根基在民,大俠們則沒有根基,後者可以隨便毀滅前者的根基,這兩者如何共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