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山村
小時候,我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背靠大山,面對小山,通向村外的路就星羅棋布的田埂。
蟲鳴鳥叫響徹黑壓壓的夜,抹黑走路是每一個村民都有的特異功能,而我,每次出門,總覺得後面有人在追我,所以,我比別的小朋友更善於走夜路,因為我不是走,而是跑。
05年的夏天,高考畢業後的我無所事事,每天除了幫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就再無其他,兒時的夥伴早也外出打工,所以整個假期我都只能待在屋裡。
晚上吃完飯,弟弟妹妹跟著媽媽去鄰居家串門,屋裡又剩我一個人了,那時候的我,其實是害怕的,所以,每當我一個人在家時就足不出戶。
聽著各種玄幻故事長大的我,每到夜晚,就會天馬行空的想像各種可能,雖然,我知道,那些靈異事件都是虛無縹緲的,但也總是害怕的。
又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堂嫂和堂姑在院子裡聊天(我們家老宅和堂姑家老宅並排而立,我們共用一個院子)。夏天的蚊子跟趕趟兒似的攻擊著我們,為了驅趕蚊子,媽媽在院裡點燃了一盆火,火勢正旺時,像上面加點穀子殼,大火立馬變成了炊煙,蚊子也隨著嫋嫋炊煙飛到了別的地方去了。
這樣的夜,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我不用一個人蜷縮在床上看書打發時間,也可以加入到大人們的聊天之中了,大家開懷暢談,不時有爽朗的笑聲劃破寧靜的夜。
農村人的聊天自然也少不了講講村裡或者鄰村的一些怪異雜談,那也是我最愛卻又最怕的故事。哪一天晚上,堂嫂和堂姑都說,我們家的老宅很恐怖,因為半夜三更,他們聽到漆黑的屋裡有人掃地或者是說話。
(二)老宅故事
老宅是爺爺修建的,年代不算遠,那時候也就50多年的樣子,爺爺生命的最後旅程就在老宅渡過。而爺爺離世時應該是帶著怨氣而走的,還記得爺爺臨走前對我媽媽說:「是你的東西,誰也別想爭,若誰拿走了你的東西,就後繼無人」。
爺爺的一生有3兒一女,爺爺年輕的時候,夥著叔叔、伯伯將爸爸打出家門,說要脫離父子關係。此後的日子,爸媽就遠走他鄉,成了最早一批外出打工的人,而我也就是那時成了留守兒童(大概4歲的樣子吧!),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奶奶走後,爺爺一個人生活在一起,而家裡的變故也催生了爺爺的病情,我上高二的時候,堂哥(大伯的長子因為一些小事與人發生衝突,致使對方終結了年輕的生命)也將自己年輕的生命畫上了句號,爸爸和叔叔也因堂哥的事情而受牽連,嬸嬸那時候在浙江打工,因為她要用她的雙手養活一雙兒女,媽媽就更苦更累了,她要養我們兄妹7個人,當然也是自顧不暇的,那時候除了姐姐不需要媽媽超心外,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需要媽媽料理。
爺爺的家產留給了大伯和叔叔,爺爺的生活也有他們來負責,嬸嬸外出務工,只能把所有生活費折算成錢,她定期匯給爺爺;大伯他們在老家,輪到他們負責的時候,不是不給錢糧,就是煮粥敷衍,還記得那時候,妹妹剛剛上小學,每天回家都要負責給爺爺生火做飯。
生活在農村的我們,很多生活用品都是自給自足,所以,只有5天一次的趕集才會上街採購點東西,那時候自顧不暇的媽媽每次上街都會給弟弟妹妹們買些水果或者小零食,也會順帶給爺爺買點東西送過去,所以,才有了爺爺臨走前對媽媽說的那一翻話語。
爺爺走後,經過村裡領導協商,大伯、嬸嬸、和媽媽共同料理了他的後事。按村裡的協商,分了1/3的老宅給我們,從此,我們就生活在老宅裡,而也是從那時起,我們家老宅成了外人不敢去的地方。
(三)憶老宅
雖然我們從來不曾在老宅遇到任何靈異事件,但一貫膽小的我,還是有些害怕。如今和妹妹聊起當年的事,妹妹也會說:「我在老宅也沒有遇到過他們說的事」。現在,嬸嬸在老宅前面的院子裡建了樓房,老宅已經空置很久無人居住,而伯母卻至今不敢靠近老宅。
老宅因無人搭理已經成了危房,但老宅卻裝著我們小時候的故事,哪裡有我和姐姐的嬉笑,也有奶奶做的各種好吃的農家小菜,還有兒時夥伴的各種吵鬧。
(四)寫在最後
山村老宅是融進農村人骨子裡的東西,即便是殘垣斷壁也永不褪色。
回不了的過去,憶不完往事,唯有活在當下,用心生活,才能不負時光。
你有哪些老宅故事?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