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神女的傳說

2020-08-20 孤獨寂夢人

洞庭山帝二女


洞庭山 這是一座寶山,山中礦產豐富,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黃金,山下則蘊藏著豐富的白銀和鐵。山上被森林覆蓋,鬱鬱蔥蔥林中的樹木以祖樹、梨樹、橘子樹、柚子樹居多,到了秋天,樹上都碩果纍纍。樹下簇擁生長著一叢叢的蘭草蘼蕪、芍藥、芎勞( qiong)之類的香草。這裡是天帝的兩個女兒居住的地方,二女做淑女裝扮,美麗飄逸,在滔滔江面上遨遊。她倆常在長江水的深淵中遊玩。她們乘著澧水和沅水吹來的清風,在幽清的瀟水和湘水的淵潭上暢遊,往返於九條江水之間,她倆出入時必定有旋風急雨相伴隨。這兩位帝之女,就是帝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帝堯把她們許配給了自己選定的接班人舜。

帝堯去世後,她們曾經幫助舜帝機智地擺脫了弟弟象的百般迫害,而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後還建議舜以德報怨,寬容和善待以前的那些死敵。她們的美德因此被記錄在冊,受到民眾的廣泛稱頌。舜帝登基之後,曾與兩位心愛的妃子泛舟海上,傳說他們的船用煙燻過的香茅為旌旗,又以散發清香的桂枝為華表,並在華表的頂端安裝了精心雕琢的玉鳩,華美之極。舜帝晚年,洪水也已經被能幹的大禹制服,四方鼎定,於是舜帝便巡察南方,不料在蒼梧突然病故,葬在九嶷山。他的兩個和他共患難的妻子娥皇和女英聞訊後,悲痛得肝腸都要斷裂了。她們在奔喪到南方的路上,一路失聲痛哭,眼淚像泉水般湧現出來,灑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麗的斑紋,世人後來稱之為「斑竹」或「湘妃竹」。

當她們走到湘水時,不幸風波驟起,打翻了船,她們也就遺恨地淹死在江中,成了湘水中的神靈及洞庭山的山神。當她們心情和悅時,就在秋風徐徐、落葉紛紛的美景中,到淺灘上漫步閒聊,遠遠就可以看見她們閃閃發亮的美麗眼睛。但如果她們心情不好,勾起了從前的傷心事,她們就會怨恨上天沒有給她們再見夫君一面的機會,因此出入時必定有旋風驟雨相伴,仿佛要把這股怒氣發洩到人間。

《山海經》當中的記載,孟婆就是帝堯的二女兒娥皇。

再堯帝去世之後,他將自己的皇位禪讓給了舜。並且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賜給舜為妃子。但是奈何天妒英才,舜帝再登上皇位之後不久便去世了。而他的兩位夫人娥皇,女英。相思成疾,最後投湘水自盡,追隨舜帝二去。後人感念其娥皇,女英對舜帝的深厚感情,把娥皇稱為湘君,女英稱為湘夫人,真乃是一段感人的神話愛情故事。

相傳洛水之神也是美麗的女神,如同洞庭之神的帝二女一樣,三國文學家曹植,描述了他與洛水女神相遇的動人愛情故事。洛水中的女神,身邊圍繞著一些奇異的生靈.如長著一對長長鹿角的海龜,還有長著豹頭的怪魚。它們雖然奔馳在江水之上,卻沒有飛濺的水花,如同騰飛於空中一般。這烘託出水神超群的神格.同時增強了故事的傳奇性和神秘感。

今天就講到這裡吧!同時謝謝大家的閱讀和支持。

喜歡記得關注 更多有趣的神話傳說

相關焦點

  • 掌故傳說│望兒山的傳說
    來源:營口春秋望兒山的傳說望兒山有個催人淚下的傳說。很久以前,熊嶽城郊是一片海灘。海邊有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為供兒子讀書,白天下地耕種,晚上紡紗織布,辛苦勞作。兒子也很聽話,日日苦學。母子苦熬十幾年。這年,朝廷舉行大考,兒子決定趕考。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七夕與傳說
    七夕是要有傳說的,這種傳說不是躺在床上在手機上輸入兩個字點一下搜索就輕易找到的那種資料;然後手指一划,它又消失在浩渺的信息大海裡。網際網路的記憶太過短暫,這個小小的傳說很快就會被其他更多的信息湮沒,傳說不能這麼傳。傳說的場景最好是在一個秋天的葡萄架下,一個奶奶領著一個孫子。孫子指著天上的星星問奶奶那些星星的名字,旁邊再臥上一隻貓或一隻狗。
  • 民間傳說:棋盤巖的傳說
    這裡邊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自古至今,方圓百裡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幾乎人人都知曉這一傳說。這個美麗的傳說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無限的憧憬。每當明媚的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遙望著棋盤山,渴望一睹眾仙的風採,雖是可望不可及,但無數人度過了一個個嚮往神、淨化心靈的美好聖潔的夜晚。
  • 鑽木取火的傳說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像出來的。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
  • 【達斡爾傳說故事】戰馬返故鄉的傳說
    戰馬返故鄉的傳說是清乾隆年間的傳說。傳說清乾隆時,部分達斡爾族人奉調遠徙新疆伊犁時,從家鄉騎走的一匹戰馬,在一年以後自己返回了家鄉。 清乾隆年間戰事頻仍,較大戰事都有大量達斡爾族子弟離家遠徵,此傳說反映出達斡爾族人對無休止的戰爭的無奈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丨催耕鳥的傳說
    圖為:銅鼓嶺圖為:催耕鳥 催耕鳥的傳說 兄化催耕鳥的傳說,因此,一直相傳至今。特別是文昌人,一聽到催耕鳥的叫喊,立即早起下地耕作,保證季節糧食豐收。 此仙龜島(海南島)東土山(銅鼓嶺)嶺下之催耕鳥的美麗之傳說,一直的在文昌、瓊海、定安、瓊山、海口等地流傳而至今而不息。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丨七月十四燒紙的傳說
    圖為:燒紙 七月十四燒紙的傳說 符策精 據傳,在古代,銅鼓嶺下方圓百裡人家,一到黃曆七月十四這一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自家的廳堂上燒紙。 這時他之爺爺即向他那個向他問話的孫子,說著這麼一個傳說故事。 據傳說,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是我國民間漢族傳統的中元節,又叫鬼節。一到鬼節,家家戶戶的祖宗廳堂都燃燒大堆的紙,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民間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
  • 珍珠的傳說故事
    1 鮫人的淚水我國古代傳說,南海有鮫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人魚」,她們像魚一樣在大海中生活,當鮫人悲傷哭泣時,滾落的眼淚變成美麗的珍珠。在傳說中,鮫女原是月亮女神嫦娥的侍女們,因為做錯事被罰到海裡織綃。傳說每逢月圓之夜,她們常常站在礁石上,遙望月亮,傷心落淚,淚水就變成了珍珠。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根據這個傳說以及珍珠的圓潤與月亮的盈虧關係,即月圓之夜珠亦圓,月缺之夜珠亦缺的情況合併該傳說,寫進了其七律《錦瑟》詩中,即我們耳熟能詳的「滄海月明珠有淚。」
  • 神話傳說:忘川河孟婆湯的傳說
    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主要負責把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流傳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比較切合一點現實。第三種說法是:孟婆是西漢時期的人,自小熟讀儒家書籍,長大後,便開始念誦佛經。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龍王公的傳說
    圖為:東海龍王(龍王公)敖廣雕像 龍王公的傳說符策精 在遠古的時候,銅鼓嶺有這麼一個傳說,嶺下有幾個青年人下海打魚,遇上海變,沉了船。龍王公自古一直的傳頌至今,成為了方圓百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之傳說。圖為:東海龍王敖廣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丨聚龍坡的傳說
    圖為:聚龍坡 聚龍坡的傳說 符策精 據傳,仙龜島(海南島)上有座嶺,名叫東土山(銅鼓嶺)。嶺的西北邊,有條抱陵河,河的入海口,名稱抱陵港。 東土山(銅鼓嶺)龍樓之聚龍坡之聚龍的傳說,就因此緣而自古相傳至今。這個傳說在文昌,瓊山,瓊海,定安廣為流傳。圖為:天鵝坡注:圖片來自網絡
  • 口口相傳的傳說
    傳說村裡人需要炊具時晚上在家裡燒份燒紙再後來就成了口口相傳的傳說了,究竟怎樣也不得而知。
  • 寶藏的傳說
    各種有頭有尾厲毛厲色的的傳說,比百慕達更恐怖、更嚇人。 不知多少年了,遠近的山民們誰也不敢走近「死亡谷」半步,連山谷附近的水果都不敢去摘,遠遠地看著它們長大、熟透,年年爛在樹上。 甚至在當地,孩子一會跑,便被大人們及時而嚴肅地告知:「死亡谷」千萬不能去,那是一處絕對的禁地……就這樣代代相傳著。
  • 瓦房店民間傳說"狐仙洞的傳說!
    在瓦房店西山上,有個狐仙洞,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這西山腳下住著劉員外。 劉員外有房,有地,有財產,收租放債攢糧食,不愁吃,不愁穿,只愁老來無人養,好在榴園外 在瓦房店西山上,有個狐仙洞,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這西山腳下住著劉員外。
  • 焦州城消失的傳說
    傳說,城陷落前,城內一孝子夢中見一白髮蒼蒼的老翁告訴他:「焦州城將地陷,你看東門外石獅子眼紅了,快背起老母往西南跑,切勿外傳。」。誰知孝子心腸好,就把此事說了出去。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全城人都知道了,不少人天天去看石獅子的眼睛變紅與否。
  • 關於薰衣草的傳說
    薰衣草之所以被賦予這樣的話語,其實還和薰衣草的傳說有關。下面就給大家分享關於薰衣草的兩則故事。故事一:薰衣草女孩傳說古時的普羅旺斯有個美麗的女孩,一天,她獨自在寒冷的山谷中採著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在回家的途中,遇見一位來自遠方受傷的旅人向她問路。
  • 蔡山的傳說
    蔡山傳說,秦始皇在位的時候聽說從東海過去有一座仙島(就是現在的日本),那島上生長著一種仙草根據傳說,徐福的故鄉正是今天江蘇省連雲港郊外的徐阜村。廬山據傳說,那次趕廬山時,秦始皇每抽一鞭,廬山上就留下一個凹,而鄱陽湖湖邊上就留下一個汊
  • 巫溪民間文學 | 萬古寺的傳說
    故事 ➤➤ 地方傳說萬古寺的傳說在萬古鄉境內,有一座巍峨的大山,遠遠望去,象一尊羅漢盤腳打座,人們取名叫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萬古山上古木參天,綠蔭蔽日。密林深處,有一座古寺,叫萬古寺。古寺高出群峰,敲鐘擊鼓,峽谷鳴應,周圍幾十裡都聽得見鐘鼓聲。寺內的長老和尚,年逾百歲,鬢如秋霜,發似冬雪,名叫千秋長老。長老在寺裡天天燒香拜佛,念經敲鐘。他耐不住古寺的寂寞,邀了一堂學生來寺讀書,還常與人行善,為山民採藥、治病。
  • 林彪家鄉回龍山的傳說
    還聽說很多關於林彪及其家鄉回龍山的民間傳說。回龍山原來叫九龍山,其實更早一點這個地方叫棗刺兒嶺。傳說有九條觸犯天條的小龍被東海龍王囚禁在棗刺兒嶺巨石之下,所以得名九龍山。龍王有言:只有嶺上鐵樹開花,九龍才能得返東海。終於嶺上鐵樹開花,九龍返回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