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嫂子,五十多歲的年紀,卻因為過度的操勞,看起來分外的蒼老。
大字不識幾個的她,卻是十裡八鄉的名人,因為她的驕傲——那個在娶了城裡媳婦、在大城市安家落戶的兒子,是周遭幾個村子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
提起金花嫂子,就不得不說起她給兒子買房的事情,我們這些鄰裡都耳熟能詳,金花嫂子的老伴年輕的時候在山裡開採石頭,長年的重體力勞動,落下了暗疾,陰雨天腰疼的站不起來只能躺著,時不時的還要躺在家裡簡陋的床板上拉拉牽引,年紀大了以後更是幹不了什麼重活,全靠金花嫂子忙裡忙外,又是做農活,又是跟著村裡人去磚窯搬磚,才勉強供完兒子大學。
兒子大學畢業也算爭氣,在大城市裡找了份體面的工作,後來找了個城裡姑娘,女方家裡也算開明,能夠幫著出一半的首付,這在當時的村裡,已經算是炸開了鍋,比較農村娶媳婦,加上彩禮前前後後也得老幾十萬,可金花嫂子這個城裡的兒媳婦不僅沒要彩禮還幫著出了幾十萬,真是新鮮,感嘆這就是讀書人的世界吧。
可現實依舊很難,另外一半首付,也不是金花嫂子這個有些貧困的農村家庭出得起的。
金花嫂子老伴自己賺不什麼錢,是個幾棍子悶不出一句話的莊稼漢子,遇到事情就知道悶頭抽菸,最後還是金花嫂子摸了一夜眼淚,拍了板:兒子有出息,咱不能拖他後腿,沒錢咱就借。
後來,聽說金花嫂子把親戚朋友挨家挨戶借了遍,加上自己為數不多的家底,還把自己母親留下的老宅基地賣給了村裡人,湊出了小二十萬,一把全給了兒子。
後來,兒子結婚了,聽說在城裡酒店辦的,很是風光,就是沒請幾個村裡的親戚,就找了個麵包車,把父母、近親拉過去吃了頓飯,可能是嫌棄老農民丟了他的面子。
從那以後,金花嫂子幹活更不要命了,種了幾畝地,還去山裡水泥廠、磚廠打零工,村裡人都勸她注意身體,五十多歲的人了,別累壞了。
她說:要幫兒子快點把錢還清,兒子在城裡生活壓力大,不容易。
別人問她去沒去兒子新家住過,金花嫂子頓了頓,神色有些暗淡:俺兒子孝順著呢,一直讓我們去住,我怕住不慣,沒去。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金花嫂子兒子回來過了,早些年,逢年過節還會開車回來看一眼,拎些吃的,留點錢,也從來不吃飯、不過夜,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應該是吃不慣農村的土菜,睡不了農村的床了。
最近這幾年,每到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熱鬧的準備吃食,只有金花嫂子一點都不上心,老是坐在她家門口的石頭上,望著巷子口,期盼著兒子可以突然出現,可是總是天色都黑了下來,也見不著人影。
然後,金花嫂子佝僂著身子回到家裡,開始刷鍋、生火和老伴一起湊活吃些。
金花嫂子,生活不太如意,我們這些鄰居,家家戶戶都起了樓房,即便是子女不在家裡住了,最不濟也要翻新幾間平房,添置新家電,唯獨桂蘭嫂子家裡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也許,是她的兒子從農民變成了城裡人,確實生活壓力很大,需要開支的方面很多,暫時還沒有餘力幫助老家改善下生活。
可是,我的金花嫂子和老伴,都五六十的人了,身體又不好,她們還能等幾年呢?
憑藉著不懈努力,走出農村,走進城市的孩子,你們是值得欽佩和讚揚的,但是,請不要忘記了生你們、養你們,為了你們辛苦一生的老父母。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