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顧廷燁的信念是非嫡女不娶,最後卻娶了庶女的明蘭。很多人覺得因為愛情的魅力,其實顧廷燁的婚戀觀從來沒有改變。他和明蘭的結合有了解後的真情,更多的是雙方的實力均等,利益牽扯。
表面看來,盛家作為五品官員,是遠遠配不上有爵位繼承的顧家的。就是嫡女都是高嫁,更別說庶女了。可別忘了,顧廷燁和盛長柏是知己,有過命的交情。長柏了解顧廷燁的為人,在別人都相信他的胡作非為時,仍相信他的人品,願意跟他深交。如果顧身上沒閃光點,長柏怎麼與他成為摯友。顧廷燁又何嘗不了解長柏的才華呢。連齊小公爺這種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從小就優秀好學的人都沒有一次就中進士。長柏能,可見長柏的前途。
再者說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顧家為了償還朝廷的欠款,娶了一個商賈之家,這在古代對豪門大戶是侮辱,可見顧家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得聖寵了。顧廷燁又是新貴,在皇帝那裡沒有建立威信。連國舅爺沈家都要揣摩親姐夫的心思,就別提顧廷燁了。原著中有提到顧廷燁一朝得勢,想要報復之前對不起他和他母親的人,可軍師不讓。說他才剛得勢,就得罪那麼人,縱然有些人知道真相可以理解,但大部分不知道真相的人會誤解。弄得顧廷燁眾叛親離的。
皇帝作為一個親王時,有顧廷燁這樣的猛將當然高興,但當他成了皇帝之後,對武將就會有忌憚。別忘了,皇帝一登基,就給國舅爺和小姨子訂了高門大戶,如果皇帝真的那麼愛重顧廷燁,為什麼不給他也一起定門好親呢。所以顧廷燁當時不能選擇太高門的,那樣會引來皇帝的猜忌。
劇中和原著都有提到皇帝知道顧廷燁要定盛家的姑娘,很是高興,說讀書人家,家風好,跟行武的顧廷燁剛好配。全然沒說五品官員的女兒怎麼能配上堂堂侯府的嫡子。
當然顧廷燁曾經說過非嫡女不娶,但他要娶的不是身份,而是嫡女應有的見識和教養。明蘭是勇毅侯府嫡女親自教養,除了出身,談吐氣質教養學識,完全不輸任何高門的嫡女。如果明蘭不是養在祖母名下,縱然她天姿國色,傾國傾城,也不會引起顧廷燁的目光。他們幾次的交際,都是因為明蘭在見識不俗的祖母的教養下,對問題的認知,對家族的維護,對婚姻的態度…吸引了顧廷燁,由認識到熟悉到了解,到讚賞。
顧廷燁欣賞那個有謀有略,聰慧過人的女子。他的家庭別人不了解,他卻是清楚的,一般的女人嫁給他,是做不了賢內助的。就小秦氏那種笑裡藏刀,喜歡借刀殺人的虛偽,邵氏那樣的人一輩子都懂不了,更別說對付了。而明蘭進門第一次聚餐,就知道了個大概。她更是溫水裡煮青蛙,揪出了一個個不安好心的人。
顧廷燁固然也聰明,了解小秦氏的虛偽和這個家裡的齷蹉,甚至那些奴才的行為。但他是位武將,所學的就是斬草除根,可內宅不比行軍打仗。女人間的鬥爭都是在暗處。尤其小秦氏那種陰損的人。除非一刀斃了她,否則她永遠不會停止作惡。但這個人又沒辦法直接解決,只能見招拆招。顧廷燁給了明蘭榮華富貴不假,但明蘭也對得起這份榮耀。換個人,就是張大娘子那樣的人,怕是也對付不了小秦氏。畢竟小鄒氏的惡是那麼張揚,不瞎的人都可以抓住把柄。明箭易擋暗箭難防,小秦氏這種笑面虎,真不是一般人對付得了的。
大多數的婚姻其實都是實力均等的,就像人家說的,靠嫁娶來改變家庭的等級是很難實現的。美女成功的機率固然大,但這個美女絕對除了美貌,還有更多吸引人的資本,才能得以長久的維持這場婚姻關係。空有外表沒腦子的人,都走到結婚,遇到的大抵都是暴發戶。
所以不要總埋怨你身邊的人不夠優秀,他的檔次取決於你的檔次。灰姑娘能遇到王子,是因為灰姑娘的爹本來就是當官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加王子的舞會。當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但有能力過好的人,都有即可止損的勇氣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因為認可自己,就不怕重頭來過。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要遇到什麼人先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別總想著哪天遇到一個白馬王子拯救你於水火,白馬是龍宮的太子,騎他的人也只能是唐僧這樣的人,唐僧這樣的王子也只對女兒國國王這樣的女人動過情。
高門大戶最最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如果如明蘭一樣出身不夠,就得用才華才湊。只有你足夠優秀,才能吸引到同樣優秀的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