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婆媳關係自古難題。明蘭更慘,她的婆婆是小秦氏。
論全劇最惡毒的人,她稱第二,沒人夠格稱第一。一幅菩薩面容,臉上堆笑、嘴上抹蜜、心裡卻藏著刀。
小秦氏對顧廷燁是以養廢為宗旨、自幼捧殺,她聯手顧家嫡長子挑撥老侯爺與顧廷燁的關係、敗壞他在京城的名聲、更是將他在老侯爺過世的當天趕出了侯府。
所以,她對顧廷燁的大娘子——明蘭怎麼會手下留情。
況且,被趕出門去的顧廷燁硬是真刀真槍為自己拼出一身榮華、成為當朝新貴,小秦氏心裡的這口惡氣,更是要一股腦地拋向明蘭。
怎一個慘字了得!
可明蘭,到底是在老祖母跟前養大的,遇事沉穩有盤算,早練就一顆玲瓏心。婆媳關係這些事,她全能搞得定。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明蘭和如蘭在出嫁前,姐妹倆躺床上說著姐妹之間的悄悄話。
一向直腸子的如蘭提醒她:顧家那些親戚妯娌多半都會嫌棄你是庶出的,會給你臉子看,你可要小心啊。
明蘭笑著說:不要緊,我不看她們的臉就行。
等新婚第二天,要聽婆母嬸嬸們訓話前,夫君顧廷燁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告訴她不用在意這些虛禮,但是明蘭說: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她重禮數,一是為著盛家在外的名聲,二是為著夫君在內的顏面,就算心裡有些發怵,她還是選擇面對。
要說也算是無知者無畏,但是這心態是真的好。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面對婆媳關係這件事上,明蘭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顧廷燁就是她的幫手。
更確切地說,因為顧廷燁與小秦氏過往有太多明爭暗鬥的撕裂,反而是明蘭成為了他顧廷燁巧鬥繼母的幫手。
顧廷燁在最後那天求娶明蘭時,就問到她為什麼遲遲不同意婚事。明蘭說出了心裡話: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時的顧廷燁立即表明:可以分府別住,絕對不讓她受那些汙糟事的煩擾。
要說婆媳關係的好壞,絕大部分在那個兼顧兒子、夫君這兩身份的男人身上。
恰巧顧廷燁認清顧家內宅那群人、尤其是他繼母小秦氏的嘴臉,所以他對明蘭即將面對的境遇感同身受,他早就盤算,只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有兩處細節,值得品一品。
顧廷燁與明蘭大婚當天,跪拜是向著老侯爺和生母白氏的牌位,小秦氏雖陪坐一旁,可她並沒得到明蘭這個新婦的敬茶。
新婚第二天,丹橘著急叫醒明蘭洗漱好去拜見小秦氏,可顧廷燁卻說有他在,明蘭想睡到日上三竿,也沒人敢說她什麼。
他承諾明蘭絕不讓她再受委屈,他真的就盡力去做到了。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內宅到底是女人的天下,雖有顧廷燁在外替她撐腰,但終究是要明蘭自己能立得住。
第一天,婆母聯合嬸嬸們要往新婚的顧廷燁房裡塞一個美嬌娘,還硬要明蘭把人帶回去。
就說這麼噁心人的事誰能想得出來?女人偏要為難女人。
明蘭用了三招。
第一「假傳旨意」,當眾就說頭天昨晚夫君就有交待暫時不納妾,直呼「兒媳真的不敢啊」。
第二自請懲罰。一邊是顧家長輩的責難,一邊是美嬌娘要撞牆,沒等事態擴大,明蘭立刻就跪下,主動求罰。
第三甩鍋顧廷燁。當婆婆小秦氏親自到祠堂時,明蘭裝著可憐說沒準她夫君也願意納小娘,要不等他過來,您跟他說說。這一句話就堵住了婆婆的嘴。
明面上,明蘭立了個家裡大小事她不能做主的可憐人設;暗地裡,她以守為攻,明明白白宣告我明蘭也不是吃素的。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雖然第一回合,明蘭扮弱贏了一局,但是架不住婆婆小秦氏在外對她的各種抹黑。所以,最開始,在京城的高門貴婦圈裡,明蘭和她夫君一樣,名聲不好。
大姐華蘭提醒她得想點辦法,但她的態度是管天管地都管不住人的嘴,隨她說去。
風向轉變,從她與張大娘子成為朋友開始。
張大娘子,三朝元老英國公之嫡女,起初也是聽信了小秦氏的挑唆誤解明蘭。
能交到張大娘子這個朋友,明蘭憑的是膽大心細有實力。
在面對新舊朝臣聯姻可能要變冤親這個棘手的問題上,是她大膽提醒皇后並幫著想出解題的法子,也是她推心置腹勸慰張大娘子掙扎向前。
當英國公夫婦都對明蘭稱讚有加,那些抹黑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與婆婆小秦氏相處的這一路,明蘭走得也並不輕鬆。畢竟小秦氏一心想使他們夫婦離心而用盡手段,甚至最後在明蘭生產時縱火,引康姨母前去刺殺。
只是,明蘭次次都能化險為夷,她能把婆媳關係始終控制在她的準算之中,這在於顧廷燁與她無懼風雨、始終夫妻同心。
更重要的一點是,她盛明蘭根本就不怕事兒。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