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利津行|智聯農創現代農業示範園:大數據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

2020-11-1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呂康麗 劉炎 東營報導

11月13日上午,「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來到了位於鳳凰街道的智聯農創現代農業示範園。

走進園區,記者們首先觀看了宣傳片。園區總投資1.6億元,佔地面積1200畝,建有58棟日光溫室和2棟智能溫室,種植品種主要有尖椒、大小西紅柿、甜瓜、無花果、葡萄等,年產綠色果蔬4800噸,實現產值4600萬元。目前,二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9000萬元,規劃總佔地面積約1972畝,建設日光溫室大棚43座、科研中心1座、農博館1座及其附屬建築,建成後,年可銷售優質綠色無公害蔬菜350萬公斤,年均營業收入3000萬元。

進入展示棚內,大片的無花果和葡萄展現在記者們面前。據工作人員介紹,園區全面採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大數據農業」軟硬體系統,實現選種、種植、收穫、銷售等的全過程、可視化智能信息採集管理。同時,引入鳳岐茶社最先進的創服體系,構建「雲上農場」「雲上農校」等業務系統,吸引和服務農戶、企業入駐,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每個高溫大棚都配備了環境傳感器、智能放風機、植保機、補光燈、二氧化碳發生器、水肥一體機、智能噴淋系統等智能設備,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智能化控制,通過運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對生產現場的氣象、土壤、水源環境等進行實時監測,並將各類數據及時上傳至伺服器或雲端,顯著提升了生產自動化和標準化水平。」工作人員說。

另外,園區還探索出了一個特殊的「合伙人」模式。種植戶前期所需要的種苗、農資等農投品都由公司墊付,園區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產品檢測、品牌包裝等保姆式、管家式服務,並且產品銷售時公司將高於當地市場價0.1-0.2元/斤回收,待農產品上市銷售後,再結算公司墊付的資金,實現了「合伙人」零投入、高回報、「拎包入住」,讓產業工人無後顧之憂。此舉解決了小農戶分散生產效益較低、設施農業發展水平落後以及現代化農業園區發展「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的三大痛點問題,將分散的小農戶從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中解放出來,集中從事蔬菜種植,享受智聯農創工場提供的先進機械裝備與管理方式,提升了農業生產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智聯農創工場是恆蔬無疆集團第4代數字園區,在這裡我們用工廠化思維做農業,園區的每個棚都是一個設施設備配套齊全的車間,在這裡產業工人嚴格按照恆蔬無疆81道標準工序進行蔬菜全流程標準化種植管理。」智聯農創工場總負責人常欽榮告訴記者,「『合伙人』模式,讓部分積極轉變思想的農戶率先致富,我們就是要建立『物業式』帶農聯農利益聯結機制,為入駐農戶提供保姆式服務,推動種植戶逐步轉變為現代農業產業工人。」

利津縣按照統一規劃、科學實施、政府主導、模式創新、共建共享、數據驅動的原則,全面落實智慧社會、數字鄉村戰略,大力推進智慧利津建設,推動全縣經濟運行、公共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數位化程度越來越高,智慧利津建設穩步推進。

「數字鄉村」不僅增強了社會治理能力,也為鄉村產業賦能。利津縣不斷推動數字農業與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建設了智聯農創示範園等重點項目和一批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打造了一批觀光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科院鹽鹼地農業示範園:鹽鹼地生態種養循環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湛江市坡頭區蓮藕產業園:立足蓮藕特色產業 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湛江市坡頭區蓮藕產業園是2019年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轄乾塘鎮、坡頭鎮、南調街道3個鎮街3萬餘畝。產業園立足蓮藕特色產業,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抓手,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導向,以提高蓮藕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促進蓮藕一二產業融合,推動坡頭區蓮藕產業全面升級。
  • 微視頻丨農業插上「高質量發展」翅膀會怎樣?
    『高質量發展』翅膀會怎樣,拿我們這個園區2019年的銷售情況來說,除了向市場銷售農產品,還有旅遊、採摘、餐飲、住宿等收入,去年銷售額5653多萬元,訂單總額4190萬元,年接待遊客42萬人次,輻射帶動周邊6個鄉鎮30個自然村,轉移農村勞動力3800餘人……」  說起2019年的發展情況,滄州市青縣大司馬現代農業園區總經理李志彬難掩自豪。
  • 農業農村部:全國生豬產能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
    15日發布,截至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據對全國規模豬場全覆蓋監測,11月份,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由年初的16.1萬家增加到17.7萬家,去年空欄的規模豬場也有超1.5萬個復養。
  • 霑化冬棗高質量發展系列評選暨全國最美星推官頒獎晚會圓滿落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9月30日晚,濱州市霑化大劇院熱鬧非凡,掌聲不斷。「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濱州·霑化冬棗高質量發展系列評選暨全國最美星推官頒獎晚會在霑化大劇院隆重舉行。」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第二屆大棚冬棗「棗王爭霸賽」一等獎、「棗王」獎;第十三屆冬棗「棗王爭霸賽」一等獎、「棗王」獎頒獎,同時中通快遞、山東農村廣播、霑化區農業農村局、霑化區冬棗產業發展中心籤署冬棗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 「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啟動
    在臨沂客戶端10月20日訊 10月20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啟動儀式舉行。本次採訪活動組織邀請了中央和省、市重點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知名「兩微一抖」帳號、網絡評論員等組成採訪團,將深入蘭陵縣、費縣、蒙陰縣、沂南縣等基層進行實地採訪,充分運用全方位、多樣態、全時段
  • 做大做強株洲特色農業品牌
    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近年來,株洲市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建設,以品牌引領產業發展,共打造各層級農業知名品牌30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10個、企業品牌10個、產品品牌10個。株洲茶祖三湘紅、神農茶油、炎陵黃桃、醴陵玻璃椒、攸縣香乾等特色農業品牌,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新引擎。
  • 視頻丨《工作落實面對面》:市交通運輸局 市農業農村局接受鄉村振興專題問政
    由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泰安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電視問政節目《工作落實面對面》今天錄製完成並播出,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接受鄉村振興專題問政。【解說】問政現場,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就群眾關心關注的種植戶維權、耕地地力補貼、農藥市場監管、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農業保險、農村道路三通等問題與問政代表和現場觀眾對話交流,現場解疑釋惑,給出答覆。
  • 鄉村振興看沂蒙丨挖經驗、找亮點、採典型 媒體大咖點讚媒體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梁紅國 臨沂報導10月20日,「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在臨沂啟動美麗的風景和動人的故事,給媒體大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來聽聽他們心目中的大美新臨沂吧。
  • 「產業升級大家談」厚橋街道:以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厚橋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周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打造「產業高端、創新活躍」的產業升級引領區這一目標定位,聚焦壯鏈、牢鏈、強鏈,挖掘優質資源、集聚高端資源、用好市場資源,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增強發展實力。
  • 發掘千年文明瑰寶,振興現代中藥產業,廣東省第二屆南藥產業大會今日在雲浮召開
    大會旨在加快推動中國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時代廣東南藥金字招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進一步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規格高,全國盛會助推南藥產業提質增效此次大會由中國中藥協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中醫藥局和雲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國中醫科學院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的指導
  • 農業專家「把脈問診」解農憂
    11月26日上午,在龍泉鄉微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種植示範基地,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正在向菜農們詳細講解如何應對冬季氣候變化對蔬菜的影響、如何加強冬季蔬菜管理,確保大棚蔬菜豐產豐收。葉縣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115萬畝。2016年以來,該縣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成立了縣、鄉、村三級網絡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定期發布科技信息,接受群眾科技諮詢。同時,該縣依託農業專項技術培訓、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活動載體,相繼開展了送科技、送技術、送信息「三下鄉」活動,擴大了科技覆蓋面,解決了科技棚架、「怎樣種好地」等問題,為農業增產打下基礎。
  • 荒誕的《農業報》故事引發的教育思考
    荒誕的《農業報》故事引發的教育思考故事改編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約翰編輯農業報》)《農業報》的編輯史密斯先生要出外休假,他請了鄰居約翰,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擔任臨時編輯工作。傍晚時分,窗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約翰向外望去,只見路上湧來許多人,他們手裡都拿著一份農業報,眼睛都望著二樓編輯部的方向,看到自己編的報紙引起這樣大的關注,約翰心裡美滋滋的。這時,一位長鬍子的老先生走了進來,拿著農業報問約翰:「你就是新來的編輯嗎?」「是的。」「你對農業有過什麼實際經驗嗎?」「沒有,可以說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