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活死人墓與現實中瓦罐墳,文學源於生活,卻遠沒有生活殘忍

2020-09-27 陸也讀史

金庸小說中,終南山下的活死人墓可以說是書中的一大亮點。林朝英、王重陽、楊過、小龍女都曾住過其中。

而現實中的活死人墓,位於古都西安市重陽宮邊。如今還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著「活死人墓」幾個大字。

活死人墓


相傳,王重陽早期曾經在活死人墓中修煉兩年,還寫了一首《活死人墓贈寧伯功》的七絕詩,描繪了這種特殊的修煉方法。

詩中說「活死人兮活死人,風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塵。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閒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等句。

現實始終沒有小說中那樣神乎其神,金庸小說中的活死人墓中沒有活死人。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曾經出現過一種殘忍的喪葬習俗,稱之為「瓦罐墳」。


現實中的活死人墓——「瓦罐墳」

瓦罐墳的風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母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瓦罐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後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母。

相傳起源於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下了一道命令:「六十還甲。無論仕庶男女,活到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

因有規定「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因此也稱之為「花甲葬」。


影視作品中的瓦罐墳


「瓦罐墳」的由來

在實際的正史中,沒有「瓦罐墳」的相關記載,只有唐朝韓鄂所作的《歲華紀麗》說道:「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青磚,頂部用磚發券,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此得名。」

當時人看來,父母的壽命一旦超過六十歲,就是在享受後世子孫的生命。況且由於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老人老了根本都沒有勞動力,還要去享受這些有限的資源,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減少社會上的無用人口。

《歲華紀麗》


這樣的傳統甚至流傳到了日本、韓國,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靜寂的墓場》中,便提到了日本古時流傳,將年邁的母親背負至棄母山丟棄的故事。

據清朝的史書《閱世編》記載,當時開封府接到一個案子,就是山中有怪物經常騷擾民眾的生活,長期不得安定。最後經過查案探訪,包拯在進入深山尋找怪物時,發現是瓦罐墳墓中的一個老人,也成功將這一怪物抓獲。後來包拯上書宋仁宗,最終廢除了這一制度。

《楢山節考》中被丟棄的老母親

古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也有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但是這樣一種違背人倫習俗,在某個時間段卻能在封建落後地區盛行,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

相關焦點

  • 《神鵰俠侶》中的「活死人墓」
    幾乎所有其武俠小說皆有所本——人物,地點,時代,事件均可以在真實的歷史中找到對應的真跡。在其著名的代表作《神鵰俠侶》中,不但王重陽及全真七子這些人物以及人物所處的宋末元初的時代全部都契合史實;就連與劇情極其相關的「活死人墓」也是真實存在的。
  • 王重陽活死人墓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對王重陽的活死人墓印象深刻。但是大都認為活死人墓只是小說中虛構的,然而,活死人墓卻是真實存在的。在去重陽宮參觀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座明動江湖的活死人墓。在重陽宮東北方向大約兩公裡的地方,成道宮院子一角,活死人墓寂寥地待在那裡。比起重陽宮裡人頭攢動,這裡卻是遊人鮮至。聽裡面的道長講,活死人墓的地宮曾打開過,深不見底。王重陽在下面生活了了7年,終於悟道。
  • 金庸小說絕非虛構,「活死人墓」真實存在,專家:王重陽確認此人
    眾所周知,電視劇《神鵰俠侶》中的男女主角是楊過和小龍女,主要講述了南宋末年兩人經歷一番悽美的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而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在古墓中。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經典語錄:「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 陝西:發現金庸書中所說的「活死人墓」,與王重陽有關
    墓就墓,還有活死人墓,真是奇怪!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有這樣一處描述「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描述的就是楊過和小龍女退隱江湖後,來到了這裡過餘下的詩意人生。然而最近卻有網友真的發現了「活死人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距離重陽宮五公裡左右的地方,這一發現令很多網友感到驚奇。
  • 神鵰中尹志平為何會出現在活死人墓?答案藏在倚天中的張無忌身上
    說到射鵰三部曲中的道士,就不得不提及全真教與武當派。道士本該守著清規戒律的,然而無論是全真教,還是武當派,他們的門徒中,都出現半夜偷窺的不恥行徑。武當派中的則是宋青書,他在倚天屠龍記後期,三更半夜跑到峨嵋派這個姑娘派的寢室埋伏,為的就是想偷看周芷若一眼。當然,武當派的掌門張三丰相對開明,對於清規戒律要求沒有全真教嚴格,武當派七個首席弟子中,能夠成家生子,貪戀女色的至少有三個。
  • 2016自由行之:陜甘青自由行~活死人墓
    我轉身欲離重陽宮,見老者也已經穿好衣服,坐上他的三輪車要走了⋯按照我的直覺判斷,他可能知道,於是馬上衝上前攔住他:「師傅,您知道「終南山下,活死人墓」嗎?這位黃衫女子聞言,有點蹙眉道:「沒有微信沒有頼,你也不是我的菜,勸你不要常把妹,憂柔寡斷改一改」,張無忌一聽,就臉紅退下了。黃衫女子說完,隨即施展輕功離開。半空中,黃衫女子還是回復張無忌:「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曾發現地宮卻無人敢進入,故封閉不開放
    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應該這道這座非常出名的活死人墓,而活死人墓本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的修行之地,後來被林朝英打賭贏來,成為古墓派的地方,也就是楊過和小龍女從相識到相戀在到後來隱居的地方當然了這只是小說,而金庸所創造的人物很多都是從歷史中來的,王重陽也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是宋朝的一位道士,且這活死人墓也確實是他的修煉之所。
  • 為何古裝劇中常常出現的複姓,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遇到?
    說到他的小說,不得不提的就是小說中的武俠角色們,喜歡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這位老先生最愛用「複姓」命名筆下的角色,在他的武俠小說中,複姓幾乎「隨處可見」。小說中頻繁出現的複姓,現實生活中為何很少?真實原因其實很殘忍!
  •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到底是何人?
    劇中並沒有詳細的介紹,只不過是在她離開時有提到過:"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那麼黃衫女子真的是楊過和小龍女後人嗎?從《神鵰俠侶》中我們得知小龍女用九陰真經上的解穴大法解開過穴道,是沒有"九陰白骨爪"這門武功的!
  • 好的小說以有溫度的方式與現實生活相遇
    面對當下中國不斷變化的現實,部分小說創作有些不盡如人意,這不是現實主義的失語,而在於社會生活本身的複雜性。也就是說,生活遠比文學的虛構更具想像力。如何文學地表現現實,是當代小說創作迫切需要面對的時代任務與藝術命題。好的小說要在生活的基礎上開拓出一個富有張力的人性空間。
  • 《我是餘歡水》:每一個人中年人都是現實生活中的「餘歡水」
    當身居高位,身邊都是兄弟、朋友;當落魄,肝膽相照的朋友全不見;我們就像活在塵世的螻蟻,為了一張嘴,一皮囊而被現實的市儈鞭打著、驅趕著…二、每一個中年人都是生活中的「餘歡水」,背負愛與責任負重前行很多年青人都願在朋友圈曬「歲月靜好」的文字,曬喝茶看書度假吃美食的悠閒。
  • 《生》|在生活中扮戲,在黑暗中落淚
    小說不直接寫老漢的悲慘遭遇,而是以熱鬧的老北京市井生活為開頭,引出扮傀儡戲的老漢,通過大學生、普通民眾、巡警等不同的人看傀儡戲的反應來反映當時社會人情的淡漠,最後才揭示老漢戲中真正的意味,達到很好的警醒效果。
  • 網絡文學的現實書寫要有深度追求
    不少優秀的網絡小說跳出虛幻走向現實,努力與時代同頻共振,從各個角度書寫時代變遷與蓬勃向上的新風尚,呈現出一種可喜的新氣象。現實題材網絡小說成為方向標近年來,網絡文學發展最引人注目的一個變化,就是現實題材的網絡小說創作漸成潮流。在2018年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佔比達65%,同比增長24%。
  • 三「孝」子爭墳
    老王之所以斷定這座墳是畢董事長父親的墳,原因是在這座墳的周圍找到了許多碎了的墓碑石塊兒。老王把這些石塊兒堆在一起,雖然殘缺,但是,還是能隱隱約約地看到「畢國寶之墓」幾個字。 但是,這座墳不是無名墳,而是張小驢父親的墳。張小驢給這座墳添墳已經幾十年了。老王憑著這些殘缺的石碑,斷定張小驢添墳是有預謀的。再說,墓碑周圍的地塊兒他都勘察過了,這座小山丘就這一座墳。他想:誰對誰錯,讓死人作證。
  • 《鬼吹燈》中的陪葬的童男童女,為何千年不腐?原因現實而殘忍
    在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中,詳細介紹了盜墓行當的一系列規矩與神仙操作。雖然天下霸唱在《鬼吹燈》中有戲說的部分,但是大體還是基於歷史事實,為我們還原了盜墓賊的真實狀態。尤其是胡八一在探索古墓的過程中,發現了陪葬的童男童女,屍身歷經千年不腐敗。這讓讀者很是鬱悶,屍身為何能夠千年不腐?這裡邊的原因現實而殘忍。
  • 魔都郊區沒有中產生活
    不會有人來郊區住的,房子大有什麼用,外面既沒有可以漫步的山間小道,也沒有愜意散步的海灘,只有大卡車轟隆隆開過,揚起一馬路的灰。走一公裡左右,就能遇到郊區生活四大金剛,沙縣小吃,牛肉麵,黃燜雞米飯,東北餃子。
  • 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將故事和人物融入時代生活洪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介紹,三個榜單並重,就是要全方位展示網絡文學一年來取得的成就,凸顯網絡文學在影視、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領域的內容源頭作用,以及在海外傳播方面的重要導向。從不同生活剖面書寫我們這個時代上榜的10部網絡小說作品,涵蓋了現實、歷史、科幻、玄幻、仙俠等題材類型,其中現實題材作品佔半數,反映了當前網絡小說創作的基本狀況和大致走向。
  • 現實生活中陳江河駱玉珠的愛情會有嗎
    另一個片段就是在兩人的生意做的比較大,做到國外的時候,有一次為了建立海外倉,陳江河和隨行被算計,最後被歹徒扣押換取金錢,之後放走了隨從回去籌錢,可是駱玉珠無法在短時間內籌到那麼多錢,最終駱玉珠頂替陳江河,讓陳江河回去籌錢,陳江河為了救出駱玉珠,把所有的公司資產全部變賣,最後選擇報警,在警察的部署下,成功的救出了駱玉珠,而駱玉珠在快要昏迷的時候說出了一句話,這輩子只活三個字,那就是陳江河
  • 人點燭,鬼吹燈:奇特的盜墓文學
    盜墓四大幫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本為扎格拉瑪後人,因受精絕女王詛咒,族人都活不過50歲,血液會變成黃色,按照現代醫學分析就是一種奇特的血液病,因此,搬山道人就是為了尋找解除詛咒的雮塵珠而努力。
  • 《神鵰俠侶》中,裘千尺靠棗樹活了10多年,現實世界裡有可能嗎
    最後在楊過的幫助下逃出後,她設計誘殺公孫止未成,一氣之下燒毀了整個絕情谷,帶著公孫止跌落到絕情谷厲鬼峰早已設下的陷阱中摔死,與其同歸於盡,了了此生心願。二、現實世界中靠棗樹存活的可能性武俠世界中重重江湖往事、恩怨情仇令人唏噓嘆惋,然而裘千尺能夠靠著一棵棗樹生存10多年,這在現實世界裡可能發生嗎?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