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我剛才做了一場噩夢——《仇池舊事》(連載)

2020-08-30 巖歌山語

楊四爺這一次罩門是七天。

門外,有楊興平精挑細選的重兵日夜層層把守,戒備森嚴,誰也不敢違禁破例。

大家循規蹈矩,心照不宣,總是謹慎了又謹慎,小心了又小心。

這一切,全都為了公主。

到了第三天,昭霞公主終於醒了。

守在身邊的除了母后之外,就只有幾個婢女,再無別人。

「山虎,山虎,我怕……」

公主迷迷糊糊地喊叫著。

母后為了女兒早熬困倒了,正斜靠在胡床旁的坐椅上丟盹,驚喜地抬起頭來,撲到了女兒床前。

她真不敢相信這是女兒的聲音,仍然懷疑自己是在夢中。

「山虎,收好,好收!」

公主動了動。

「昭霞,我的好女兒,你可醒了!」

王后揉了揉雙眼。

「母后,我……」

公主驚恐未定,睜開迷茫的雙眼,瞅著母親問道:

「我是怎麼啦?」

「好女兒,你可嚇死我了!快躺著,別動!」

「我剛才做了一場噩夢,怪嚇人的……」

昭霞渾身瑟瑟發抖,用被子捂住了頭,恨不得尋個地縫鑽進去。

她根本沒回到現實,對前些日子發生的事,依然懷疑是夢境。

「昭霞,別害怕!有娘在你床邊陪著,你就好好躺著,別動!」

母后在一旁耐心安慰著,激動的淚水溢出了眼眶。

昭霞發燒昏睡了這些日子,人們都說心脈正常,生命無憂,她總認為是別人有意寬慰自己,心裡貓抓火燎似的,盡往壞處想。

俗話說,「大人的心總是瞎的」。這「瞎」並不是壞,是對女兒的一種過分的牽掛,揮之不去、難以割捨得了的無時無刻的關愛。

婢女早熬好了雞湯,小心謹慎地端到了胡床前。

「公主,喝點湯吧!」

「我不想喝,我頭暈!」

母后接過湯碗,低聲勸道: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女兒,你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掙扎著吃一點。」

昭霞掀開被子,試著就想下床。可是,眼前發黑,渾身發軟,跟散了骨架似的,努力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你躺著,我用湯匙給你喂!」

母后俯身頭前,像在哄著一個乖小的正在吃著奶的幼童:

「乖乖好,聽話!」

「娘,我怎麼啦?咋渾身稀軟,一點力氣也沒有。」

「昭霞,我的乖乖娃,大概是你做夢受了驚嚇的的緣故!」

母后不敢告訴女兒實情,害怕再受到刺激,哄騙之後,用口吹著湯匙裡的雞湯道:

「別擔心!喝了這碗湯,補上一補,身子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昭霞確實感到餓了,一小碗雞湯,很快就喝完了。

母后和婢女臉上現出了笑容。

這笑容是連日來從未有過的。

試想,接連數日,人人的心都一直懸在嗓門上,大氣都不敢出,哪裡還笑得出聲!

尤其是在身邊伺候的婢女,走路輕腳碎步,說話低聲下氣,生怕稍有不慎弄出點差錯,她們哪敢拿自家性命開玩笑!

相關焦點

  • 【仇池舊事】第九十七章:尋親陰平道
    仇池一隅的獨頭嶺上,雞鳴狗叫,銀裝素裹,松柏樹上的雪凇在昏黃色的陽光照射下,映出了一圈圈神奇的七彩光暈。神保娘的去世,時常勾起楊山虎的思母情懷。孤身在家,母親的音容笑貌時時在眼前浮現,思前想後,揮之不去。
  • 【仇池舊事】第一一三章:女大不準留(長篇連載)
    楊盛組織這次活動,除逗昭霞開心、去晦氣之外,更主要的是祈求神佑仇池。這次昭霞公主能夠大難不死,仇池能夠轉危為安,是全託了山神及眾多神靈保佑的洪福,往後仇池的興旺發達,更離不開他們恩澤福佑。楊盛是虔誠的,廣大民眾也是虔誠的。昭霞仍有心事,讓父王、母后很犯愁。
  • 第七十四章:楊四爺罩門除邪——《仇池舊事》(長篇連載)
    仇池,是鑲嵌在甘肅大西南的一顆璀璨明珠,兼南國之靈秀,北國之雄渾,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這裡,先民們自強不息,氐楊開疆建國,親晉附魏,抑南制北,曾創下中華文明歷史的輝煌,也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人人都是自私的,但自私要分清大是大非。
  • 【仇池舊事】第一0八章 :亦真亦幻的噩夢,王后心裡有數
    母后怕昭霞再受到刺激,並未告訴實情,一切只當是一場夢。她心裡清楚,楊興平曾稟報說,那楊山虎為了救公主,不幸殘死在洞中,洞口也早被封死了。噩夢,亦真亦幻。這天,母后和丫環一起陪伴昭霞公主在歷城街道上轉了轉,回來後一直在庭院中曬太陽消遣。「母后,咱們什麼時候回王宮?」昭霞這樣發問已有好幾次了。「這裡好好的,比仇池山下要繁華熱鬧許多,你急了個啥?」母后和言細語。她一直在這裡親自照料護理著昭霞,暫時不想讓她回去。
  • 【仇池舊事】第一0九章:後秦兵犯仇池
    昭霞抹了一把淚水:「我怕父王有個三長兩短……」「娃娃家口沒遮攔盡胡說!」王后何嘗不在時時擔憂,但不願流露真情,急忙打斷話語,接口道:「有山神保佑,有玄兒、難當在身邊,小小几股毛賊,有什麼可怕的。仇池國力,今非昔比,有陰平一帶幾部護軍擋著,他們能掀起幾層大浪?王師出動,必然聞風喪膽,潰不成軍,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 長篇小說《仇池舊事》第一一0章:任性的公主
    好在仇池之境山勢險固,楊盛親臨一線,身先士卒,調集多部護軍合力拼死抗敵,才好不容易迫退強敵,保住了仇池糧倉,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勝負本是兵家常事,但沒有永遠的贏家。姚軍臨退兵時,縱兵作亂,幾乎將陰平洗劫一空。同時,也遭到仇池軍民的沉重打擊,幾乎傷亡過半。幾番浴血奮戰,仇池國土得以保全。好不容易驅走入侵之敵,昭霞公主才平安回到了仇池別宮。
  • 第七十六章:母后,覺著事情有點蹊蹺——《仇池舊事》(連載)
    「母后,這不是我的居室,這是哪裡?怎麼連女僕都換了?」公主四處打量,疑慮重重。「孩子,這是歷城你伯父曾住過的屋子。」王后一驚,忙有意岔開話題,哄騙道:「歷城正在維修,誰都知道。你離開半年多,就時常吵著要到這裡來。前些日子,我剛好有空,經你父王允許,就帶你來了。你天天只顧在外貪玩,又常常睡懶覺,怎麼一場夢後你就把這事給全忘了?
  • 【仇池舊事】第一一二章:駱谷城裡鼓聲隆(長篇小說)
    仇池羊皮扇鼓的打法有十多種,通常有開錢破紙、請神安神、交願、招亡、催神等,一種鼓點一種打法,有時鼓聲急促如急雨,有時輕緩如細流。敲打時,不僅僅是單一敲打,而且是說、跳、舞、唱的有機結合,其動作有「纏頭過腦」、「反耍鼓花」、「甩胯聳肩」等,要領是握鼓纏人不離手,雙肩顫抖胯擰動,跳躍旋轉鳳飛舞,動中見靜稜角明。
  • 第七十一章:不可告人的秘密——《仇池舊事》(長篇連載)
    「山虎是我的親兄弟,根根骨頭連著筋,讓人咋能不悲痛!但我是當哥哥的,不能眼睜睜瞅著大家惹禍上身!你們應該好好想一想,洞裡的人死的已經死了,就是沒死的也早被猛獸或精怪之類的吃掉了,還活著等著讓你吊出來嗎?
  • 【仇池舊事】第一一五章:公主,奴婢不敢
    楊盛為使仇池興盛,大半生縱橫疆場,設防抵禦,攻打殺伐,擴疆固土,實在在外樹敵過多。就是後來繼位的楊玄亦是如此。直至楊難當執政時期,這埋下的禍根依然未除。閒話休絮,一晃又過了兩年。這天,昭霞公主無事可幹,又操起古琴排憂解悶。與琴作伴,是她近年養成的習慣,晨操晚練,琴藝精進,在宮裡頗有幾分名氣。
  • 仇池舊事(123)‖公主破涕為笑 楊山虎依然是一頭霧水
    香山菩薩救苦救難,在仇池一帶家喻戶曉。可是,一般的肉眼凡胎之人,只能感知,卻難以睹其真魂法相。公主轉悲為喜,急忙從楊山虎懷中摸出了那顆寶珠,扳開緊閉的嘴唇,塞到口中。不多一會兒,只見楊山虎開始胸脯起伏,有了微弱的呼吸,繼而四肢漸漸動了起來。
  • 《仇池舊事》:第八十章 隱藏在密室裡的玄機
    龍太子神情一愣,有些不大理解:「你我素不相識,世無交情,何苦要冒此大險?」楊山虎搖手道:「此言差矣!你們龍族行雲布雨,勞苦功高,怎麼會和天下黎民百姓世無交情呢?」龍太子一時語塞,沉吟道:「這,這怎麼說呢?」
  • 【仇池舊事】第一一一章:神聖的狂歡
    昭霞擺脫了厄運,仇池也化險為夷。楊盛一激動,採納了幾位老臣的建議,便派出了幾個親信,分別奔赴各地,和當地頭領、豪酋一起,精挑細選招來了近百名祀公,於四月初八在駱谷設立壇場,專門舉辦了一次隆重的酬神活動。
  • 《仇池舊事》(連載)‖第十九章 旋黃旋割, 大寶也想吼上幾嗓
    在仇池民間,幾乎人人都能打山歌。但有一點,凡親人在場,大多數都在極力迴避。倘若有人從旁撩逗或苦苦相逼,無奈之下也只能吼幾支不鹹不淡的山歌,以此應付了事,至於情愛纏綿的和罵人的山歌,是絕對打不出口的。
  • 《仇池舊事》:第八十三章 洞外,虛無飄渺的銀色世界
    我向來體質強壯,百病不侵,能抵得了!」龍太子俯著身子,攥著楊山虎的雙手,道:「不要強撐著!是哪兒不舒服,快告訴愚兄,讓我來想辦法。」楊山虎睜了睜眼:「沒大礙,只是感到頭昏難受,身體乏力,挺一挺就過去了!」龍太子捉起手腕,把了一會脈,眉頭漸漸漸舒展開來。
  • 仇池舊事(127)以德報怨,出人意料,讓在場者無不動容。
    骨肉相殘,實在是仇池大地上的悲哀。「來人!」「有!」楊盛距楊山虎近在咫尺,面對此情此景,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聲如洪鐘,威震山谷,突然厲聲喝道:「將那冒名犯上、狼心狗肺的楊大寶帶上來,就地活埋!」人們早就義憤填膺,無不拍手稱快!君命如山倒。王上的話剛落音,幾個武士就像抓小雞似的將楊大寶提了上來。
  • 第六十九章:奇蹟出現了——《仇池舊事》(長篇連載)
    大夥你看著我,我望著你,滿臉都是恐懼,誰也不敢多言。倘若首領一旦口皮鬆動,為保全吃飯的家當,便將立馬出谷逃生。「丁鈴鈴,丁鈴鈴……」鈴聲不停地在響。「是下面有人搖繩上的鈴鐺!」不知是誰冷不丅忍不住驚呼了一聲。洞外的人全圍在篝火旁,根本沒人牽動繩索,鈴鐺怎麼會自動響呢?想必是嚇死在洞裡的人復活過來,正搖鈴求救哩!
  • 第七十二章 繁華的歷城——《仇池舊事》(長篇連載)
    (未完待續)
  • 第七十七章 :要設法活著出去——《仇池舊事》(連載)
    讓楊山虎萬萬不曾料到的是,王上的賞賜還沒有到來,卻降臨下了一場石頭雨。沒有了出路,楊山虎又陷身於絕地。他實在太累了,不知不覺中,竟然在洞中沉沉昏睡了過去。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卻遠離。石頭下落時,蛤蟆兄弟就在身後,暗中施法,及時出手,拉了楊山虎一把,才躲過大難。可他根本沒覺察到。
  • 《仇池舊事》:第九十章 人鬼殊途,躲不過去了
    他歸家心切,害怕龍太子一家仍不肯讓他離去,慌忙應承道:「我記住了,一定聽三哥的!」常言道,「宴無好宴」。楊山虎出洞後急著就想回家,沒料到被龍太子帶到龍宮滯留了些時日,只差沒急出一場病來。龍王一家的是盛情,是好意……但他依然是心事重重。這一日,楊山虎辭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