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邂逅,漫長的告別

2020-10-03 凌博V步

蘇聯電影《兩個人的車站》用幽默又不乏深度的筆調書寫了一部冰與火相交融的俄式浪漫愛情小說。

火車餐廳服務員薇拉的日常,像大多數底層人民一樣,瑣碎而心酸。不是端著油膩膩的盤子在大廳跑來跑去,就是到喧鬧的市場叫賣偷運來的貨物以補貼微薄的薪水。

上有老下有小,不靠譜的丈夫整日不見蹤影,一家人全靠這個不幸的女人苦苦支撐。

日復一日,她的心仿佛死了一樣。但就在這個小小的車站裡,中年人酸澀卻溫情的愛之花悄然綻放了。薇拉遇到了屬於自己的戀人,一個浪漫的落魄鋼琴家,普拉東。

普拉東有一個虛偽的妻子,他犧牲自己以保全妻子的事業,卻依然得不到她的任何憐憫。「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路易十六曾輕慢地說出這種話。鋼琴家的妻子也一樣,只要自己活的好,其他人怎樣都無所謂的。在她冷漠的目光裡,丈夫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只是一個她人生的墊腳石,一個倒黴透頂的可憐蟲。

兩個身上背負著故事的中年人邂逅在車站,他們一起放肆地大笑,蜷縮在一起講起彼此的心事,愉快地漫步在大街小巷。

有句話說:與一朵美麗的花共享孤獨,但無數的孤獨都特別美麗,因為有機會見到傾國之色。普拉東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大雪茫茫前路坎坷的絕境中,還能邂逅薇拉這朵美麗的花,與她一起穿透彼此的靈魂,分享各自的孤獨。

薇拉自卑的說:「我只是一個庸俗的餐廳服務員,在油膩的生活裡摸爬打滾。而你是臺上高雅的鋼琴家,我又算得上你的什麼呢?」但他連連否認,真誠地說道:「薇拉,您是如此美麗,善良,樸實,您是我見過最好的,最高尚的人。我無比欽佩您。」

當他以誠摯而熱烈的語言讚美薇拉時,她原本暗淡的眼神一下亮了,像銀河的星光一樣閃爍起來。她低下頭,像個嬌羞的少女,臉頰上泛起紅暈,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

這一刻,心酸與感動相互融合交匯。只一句熱烈的讚美,就仿佛她這些年的辛勞得到了一個大大的肯定。從他的話裡,她讀到了:薇拉,你的人生是有價值的,你真的是一個很值得別人為你驕傲的人。

毫無疑問,他懂她。在遇到他前,她被殘酷的生活壓榨到心如死灰,在他到來後,她全身的血液再次緩緩流動,將暖意輸送到她的心房。她的心,又活了,它帶著愛與希望砰砰跳動起來。

漫天飛雪,大地母親都被凍的閉上了眼睛,俯下了身子。剛從監獄裡出來的普拉東不情願的走向小木屋,據說,他那虛偽自私的妻子來看他了。

走進木屋,裡面燃著柴火,暖意融融,桌上擺著豐盛的菜餚。他驚訝的四處張望,他那自私自利的妻子怎麼會為他做這麼一桌好菜呢?一回頭,他看到了眼前的女人。

那竟然是薇拉,一個只與他呆過三天的女人! 她走過來抱住普拉東,緩緩道:「我才是你的妻子。」

沒錯,她才的確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妻子。普拉東內心最柔軟的一塊被觸碰到了,他沒想到,自己能被如此溫柔地而熱烈的愛著。向來習慣為別人付出犧牲的他,也終於能被一個註定的人溫柔以待了。

愛情擁有多偉大的力量呀,卑微的小人物薇拉,跑到遙遠的西伯利亞來,只為了見到那個只與她相處過三天的男人。那個男人在坐牢,她也不可能總呆在西伯利亞,他們的愛看起來絕望而脆弱,隨時可能枯萎在著冰天雪地裡。

但她還是來了,義無反顧的來見她的愛人。她的愛像一汪柔和的春水,西伯利亞的冰雪都將被這美麗的情感溫暖融化。這樣的愛情太過癲狂浪漫,甚至有點傻,大部分人肯定是這麼想的。

現代的婚戀,大多都講究個「經濟合理」,「市場原則」,愛情是明碼標價的商品。你我條件都差不多,我們就組建一個家庭,哪管什麼心裡愛不愛,靈魂契合不契合呀。

在這個時代,真正的愛情成了奢侈品,有的人甚至都懶得費勁去追求它。不顧一切,像火一樣熊熊燃燒的浪漫愛情,像風一樣永恆追逐 ,纏纏綿綿的信念已逐漸消退,人們使勁避開真心,害怕愛情燒來的大火灼傷自己。

害,這個時代,大概已沒有羅密歐和朱麗葉那種非你不可,一眼萬年,寧死也要不顧一切相愛的感情了。人們一方面渴望被愛,另一方面卻又畏畏縮縮,不肯付之真心,這是時代的悲哀啊。

我還記得邯鄲美女秦羅敷拒絕了高官太守的求愛,願在這山野鄉間與丈夫相守。《孔雀東南飛》裡的那個劉蘭芝,明明有那麼多高官貴人求娶,卻還是為愚拙懦弱的焦仲卿舉身赴清池。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這種愛情是瘋狂,不值得的。差不多點就行了,何必非要不顧一切的去追逐那虛無縹緲的事情?

在俄語書中,有一篇課文,講了一個小夥子奔赴戰場,不幸被毀容的故事。從戰地醫院回來後,他拖著殘破的身軀回到了家鄉。他那美麗的愛人急迫的拉住他,問:「您可曾見過我的愛人?我很想他。」

他痛苦的捂住了臉,默默不語的逃走了。他在回鄉時,父母來迎接他。那美麗的姑娘也來了,她站在那裡等他。

小夥子問:「你怎麼來了?」姑娘說:「我答應過要等你回來。」他皺著眉頭,憂鬱的說:「可你答應的是以前那個完整的我,而不是現在站在你面前的這個醜八怪。」

姑娘溫柔的望著自己的愛人,口氣嚴肅的說:「這有什麼關係,我就是愛你。」

這是俄羅斯式的愛情,瘋狂,生死相依的浪漫。這就是我們心嚮往之的愛情。

導演梁贊諾夫並沒有將這一對中年人的愛情處理地至純至簡,他同時刻畫了愛情的艱難和美好。薇拉上有老下有小,得靠著微薄的薪水養活一家人。普拉東深陷牢獄之災,前途盡毀。他們似乎是兩個沒有未來的人。可在冰天雪地中,薇拉帶著熱乎乎的飯菜跑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亞,給了愛人一個有溫度的擁抱。普拉東也擁抱著薇拉,兩顆飽受生活折磨的心緊緊依偎。

在西伯利亞鋪天蓋地的大雪裡相依相偎,風是冷的,你卻是暖的,俄羅斯冰與火式的極端浪漫。

作者:輝耀姬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e67c47eb6b14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漫長的告別》書評——告別是重逢的開始
    在他與馬洛相遇的短暫時光中,他們喜歡一起去酒吧喝一種英國特定叫做螺絲起子的酒。 馬洛,冷血而又溫情。他為一個一起喝過幾次酒的人擔下風險。惹怒惡棍,得罪警察。只因為他覺得這個喝酒的人身上有種打動人心的東西。 我們見多了或身份顯赫或破案無數名聲在外的偵探,他們也都有形影不離的好夥伴。馬洛不是,他是一個比起其他偵探來說不那麼成功的偵探。
  • 《漫長的告別》讀後感:學會告別,讓我們活得更灑脫
    每當生活陷入困境,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都會打開《漫長的告別》這本書,從其中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村上春樹認為《漫長的告別》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本書之一,他曾經高度評價這本書:「毋庸置疑,《漫長的告別》是部完美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如果允許我用誇張的表述,那幾乎達到了夢幻的境界。
  • 《漫長的告別》:人生長河中,你應該珍惜自己的菲利普.馬洛
    《漫長的告別》,是雷蒙德錢德勒最重要也最有名的作品,這本書是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的四大傑作之一,另外三部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太陽照常升起》、《在路上》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如此評價這本書:「《漫長的告別》是部完美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
  • 漫長的告別: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
    ✨ 《漫長的告別》是雷蒙德·錢德勒的經典著作,這本書屬於推理小說或者說是偵探小說。承載了很多榮譽,包括最佳小說獎和最佳推理獎等,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村上春樹對這部小說的推崇,這部作品村上春樹一遍一遍的反覆閱讀,稱其是一部完美的傑作,並說自己的寫作也受其影響很大。
  • 《漫長的告別》裡關於失去和珍惜的思考:上車下車,揮手告別
    在雷蒙·錢德勒1953年寫的小說《漫長的告別》>中,曾說過人生就是在不斷的告別。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告別,這趟長途客車中,不斷有人上車,也不斷有人下車。在雷蒙·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中,主人公的一生都是在告別中度過的,即使一路上跟無數的人相遇,但是最終的結果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告別
  • 漫長的告別 | 記憶會消失,幸好愛不會
    《漫長的告別》改編自日本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母女三人在七年間如何與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告別的溫情故事。阿爾茲海默症是一場逐漸失去記憶的漫長告別,讓人熱淚盈眶的親情之作",是院線對《漫長的告別》的推薦語。
  •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解讀《漫長的告別》的獨特魅力《漫長的告別》這部影片由中島京子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影溫情感人,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普通的家庭。影片全長127分鐘,橫跨七個年度。認知障礙症還有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漫長的告別「,意思是病人和家人,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用來告別。
  • 如果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告別》我希望能酷酷的等它慢慢來
    我們不斷的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和過去的朋友告別,和過世的親人告別,最後與這個世界告別。這看似的漫長的告別,從始至終都穿插著悲涼的底色,但這就是現實人生。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最終告別世界的結局,卻可以主宰這個漫長過程中的色彩。這本被村上春樹讀看了12遍的《漫長的告別》,就讓我們看到了告別的另一種方式。
  • 《漫長的告別》——說一聲再見,就死去一點點
    《漫長的告別》是錢德勒無可爭議的代表作,也是他至為得意的作品,斬獲1955年愛倫·坡獎。錢德勒的7部長篇小說均以馬洛為主人公:《長眠不醒》(The Big Sleep)《再見,吾愛》(Farewell, My Lovely)《高窗》(The High Window)《湖底女人》(The Lady in the Lake)《小妹妹》(The Little Sister)《漫長的告別》(The
  • 薦讀|《漫長的告別》之後,有些話錢德勒開始不再說了
    《漫長的告別》錢德勒:與君此別,雖生猶死李偉長我更喜歡出沒在《漫長的告別》裡的馬洛。光是這個書名就有一種恆久而普遍的憂傷。從有了文明起,人類對告別這兩個字就有著非同尋常的情結。為虛幻的榮譽,為存在過的愛情,為遠走高飛的朋友,也為捲入的各種是非。漫長的意義正在於告而不別,因為發生過的事情,變作記憶以後無法被徹底刪除,它們總是略隱略顯,時常冒頭,擾亂人心。還有就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 《漫長的告別》中那些人性的墮落與堅守
    《漫長的告別》,美國作家雷德蒙·錢德勒最後一部小說,曾獲愛倫·坡最佳長篇小說獎,是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最重要的傑作之一。但在我最初閱讀時,發現這是一本極具娛樂性的偵探小說,由此產生一個疑問:錢德勒是如何將娛樂和藝術結合在一起的?我們通常認為,類型小說在藝術性方面必然落後於純文學作品。然而錢德勒這部《漫長的告別》,不僅僅是一部傳統的推理偵探小說。
  • 《漫長的告別》:她是殺人兇手,可她卻比任何人都清醒
    《漫長的告別》是雷德蒙.錢德勒的代表作,錢德勒有多牛呢?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以偵探小說寫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大家。那《漫長的告別》有多牛呢?該書一出版就斬獲了愛倫坡獎,是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四大傑作之一,是與《了不起的蓋茨比》、《太陽照常升起》齊名的經典。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就曾把本書讀了12遍,而且還曾評價說:「《漫長的告別》是部毫無瑕疵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如果允許我用誇張的表述,那幾乎達到了夢幻的境界。」
  • 我們該如何與世界相處‖《漫長的告別》
    但《漫長的告別》和《暗黑者》完全不是一個風格,前者敘事很慢,或者說是很平淡,平淡得你好像已經預測到了結果一樣,然後轉念一想,誒居然是這樣。這是我閱讀這本書的感受。書中無處不透露著作者的諷刺,時不時冒出發人深省的金句。其中我印象最深品了很久的一句話是這樣的,「犯罪不是疾病,而是症狀」,細品。下面簡要說一下這本書的情節,故事情節很簡單,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原著,感受一下這個作者的幽默和智慧。
  • 漫長的告別|與生命的告別式,靠時間來完成
    而從那時候開始,我心中便默默開始了一場與奶奶的告別,這個儀式,只有我自己知道,沒有告訴爸媽,也沒有告訴兄弟姐妹。在縣城讀高中,每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要先去奶奶家看一看,看她最近的變化,看她有沒有不舒服,並用儉省下來的生活費,給奶奶買點好吃的。有時候是幾個生煎包,有時候是幾個剛出爐的燒餅,帶給奶奶,她都高興的笑不攏嘴。
  • 《漫長的告別》你知道,故事的結尾並不重要
    有人說,每次告別都是一種死亡因此,每一次告別死亡有時候,簡單的告別就像春風拂過樹梢,也許從下一秒鐘開始,也許再也見不到。生命有限,事物無常,珍惜每一次相遇就很好!
  • 原創小小說 邂逅
    邂逅 文/紫荊花開遇到他,是在出差的日子,在一個遠方城市賓館,二人不期而遇。 原來,一切都抵不過生活的磨礪,漫長的歲月和實在的生活早已將這些化作幸福,一點一滴溶進他們彼此的生命,而他們卻都不自知。這次偶然邂逅,只不過是生活給對方的一種提示。警示雙方,他們的葉脈都溢滿了另一半長久的浸潤,習慣已站成一道亮麗的風景,根深蒂固地瘋長在各自的心中。
  • —《漫長的告別》錢德勒
    多告別一次,便是向死亡接近了一步。最後的真相我不能告訴你,推理小說知道了結局就毫無樂趣了,我唯一能說的是,那杯琴蕾馬洛直到最後也沒有喝到。
  • 貓眼看戲第八期,探班《餘生,請多指教》,邂逅關於愛情的約定
    我與你,初初邂逅是無意,相知相愛是天意,餘生相守是情意。柏林石匠小說《餘生,請多指教》上市兩個月就高居青春書榜第一名!這個都市愛情IP有著怎樣的爆紅魔力?【貓眼看戲】第八期,將帶您走進這部同名小說改編舞臺劇《餘生,請多指教》,提前邂逅這場關於愛情的約定。這部舞臺劇像是芸芸眾生的縮影,有著初初相見的悸動,有著誤解爭辯的心痛,有著終成眷屬的感動。它讓我們相信:在這平凡的世界裡,你會因為某個人的出現,而收穫不平凡的人生。大膽表白,勇敢說愛!
  • 故事:告別與回歸
    告別與回歸原創 藍襪子 藍襪子說 昨天一一個漫長、寂寞而華麗的夢。夢裡有那麼多真實的、深沉的哀愁!究竟哪一個是夢呢?但是,再多的準備,都不能抵消告別的惆悵。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告別的過程啊。人的一生中,究竟要面對多少次的告別呢?告別熟悉的事物,去擁抱陌生的世界。
  • 《靈魂擺渡》之奇蹟: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終於有一天,那個男孩把自己脖子上的圍巾取下來圍到了浮川的脖子上,那條鮮紅色的圍巾,是她小說裡面的情節,像是從她小說裡面走出來的男孩一般,這奇蹟般的邂逅,小說名也是《奇蹟》,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遇見,沒有寫完的小說,故事有結果,現實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