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甄嬛傳》中最三觀不正的人,實現夢想全靠臉皮厚!
《甄嬛傳》裡面的後宮中人就像《紅樓夢》裡的人物一樣,似乎與生俱來就帶有悲劇色彩,主角基本上是死亡的死亡,傷心的傷心。就算甄嬛最後成為了太后,餘生依舊要留在想念果郡王的回憶了,午夜夢回的時候,可能還會後悔不夠小心,讓皇帝發現了他們的關係,以至於果郡王慘死,自己最終孤獨一生。
不過有一個人雖然最後的結局是死亡,但是她卻是唯一實現夢想的「後宮中人」,她就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浣碧這個角色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母親是戴罪之人,父親不敢將其納入府中,雖然是小姐的命,卻只能做甄嬛的貼身婢女。如果她一直不知道也就算了,偏偏浣碧一直都知道,難免心裡不平衡,漸漸就變成了一個三觀不正的人。
甄嬛選秀時結識了出身貧寒的安陵容,當她到了甄府後,浣碧就打心眼裡看不起她,覺得安陵容小家子氣,這也讓她心裡更加不平衡了。安陵容長得不夠漂亮,出身也不高,也能成為宮裡面的主子,而她只能做奴婢。這種情緒在皇帝誇她長相的時候,更是到了極致,就連瑾汐都看出來她的野心,提醒甄嬛提防浣碧。
後期浣碧果然背叛的甄嬛,絲毫不顧及姐妹情深和一起長大的情分,差點兒置甄嬛於死地。配合華妃取了木薯粉,陷害甄嬛給溫宜公主吃木薯粉,導致公主身體不適。甄嬛得知一切後,依舊原諒了她,姐妹一番談心,也沒能糾正過來她的三觀。
一直以來,浣碧做的所有事都有目的。一開始接近皇上,也不是因為喜歡,只是想得到恩寵,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主子。後來跟華妃一起陷害甄嬛,也是因為華妃能提攜她,而甄嬛沒有想過幫助她獲得皇帝的寵幸。姐妹談心之後,看似有了改變,也僅僅是因為甄嬛答應日後幫她找一門好親事。再到後來,因為喜歡上果郡王,經常對甄嬛表現出吃醋的語言神情。
最後在宴會上,完全不考慮會連累甄嬛,設計讓果郡王不得不娶她。無論浣碧的三觀如何,做法如何,最後她的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能實現夢想,全靠自己臉皮厚,一般人能做到剛陷害完別人,還能和她聊天,甚至還能談些條件。後來明知道果郡王愛得是自己的長姐,還每天跟在倆人中間當電燈泡。回到宮中後,還經常用打扮、能出宮照顧果郡王等方式,提醒甄嬛這些她都做不了了。最後,明知道果郡王不想娶她,還和孟靜嫻一起入府也沒覺得不好意思,反而怪甄嬛為何給她名字從玉不從女。
浣碧這種人就是典型的蹬鼻子上臉型人格,如果不是甄嬛心善,她遇見一個像皇后一樣的姐姐,可能都活不長,估計一進宮就想辦法解決她了。如果是你,你願意讓浣碧這樣的人在你身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