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農村神秘的守村人

2020-10-29 沒有顏值的顏值哥

不經意間從網上的小說裡看到了關於農村守村人的故事,故事說守村人都是前世大惡之人,死前幡然醒悟自願來世三魂去其一,七魄去其二,鎮守一方。以報前世之罪孽,受今世苦難,享來世齊天之福。對於這種說法當然是無從考究,不過在農村確實幾乎每個村裡都會有一個符合守村人角色的人存在,這裡就和大家談談我們村的守村人的故事。

要寫我們村的守村人這才發現我竟然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問了幾個村裡的小夥伴竟然沒有一個能說出他的全名的,估計村裡大部分人都已經記不清他叫什麼名字了吧。好吧,暫且叫他傻根吧,其實我也不清楚他的名字裡帶不帶「根」字,因為他們同輩的人的名字裡大部分都有一個「根」字,似乎他的名字裡也應該有個「根」字吧。之所以叫傻根因為在大家的眼裡他的智力確實是有問題的,至於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是真的記不清了。

每次回村裡一進村口看到的第一個人肯定是傻根,如果他沒有守在村口,那一定是村裡有人家辦白事。其實在農村辦白事的氣氛並不都是特別哀傷的,尤其是辦一、二、三周年祭奠的時候,也只有有人去世的時候親人會比較悲傷。大部分白事除了主家人,其他大家還是有說有笑的,而傻根的到來肯定會承包大部分的笑點的。而傻根從來不會缺席任何一場白事,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蹲在一旁不斷的傻笑。除了傻笑之外傻根還會承包一些髒活、累活,比如倒垃圾、刷盤子、收拾座椅等等,而他所要的回報不過是一頓飯菜外加一包煙而已。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傻根的記憶力,從我的印象裡一直覺得他是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腦子不好使,而一件事卻讓我對於他是不是真的傻產生了懷疑。由於我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交際,再加上常年在外所以村裡很多人都不認識我,當然我也對村裡很多人都沒太深的印象。而傻根卻能很自然的認識我甚至知道我的大致家庭情況,這就令我很是震驚。每次回家他都是坐在村口道邊衝我傻笑,我也以為他是對所有人都會傻笑的。而鄰居卻告訴我:「要說誰最能認清是不是咱們村裡的人,最清楚的不是村長而是傻根。別看他整天坐在那裡傻笑,其實村裡每天都來了什麼人他心裡清楚的很。」一開始我權當鄰居是一句玩笑話而已,沒想到一次經歷讓我相信了他說的居然是真的。

一次我有急事回家由於太累在火車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到家了,而家裡父母只知道我今天回家,並不知道具體的時間。等我想起給老媽打電話,卻發現電話沒人接聽。我的父母年紀大了又不習慣隨身帶手機,等我急急忙忙回到家裡,卻發現家裡大門緊鎖。由於我這次回家要用戶口本去辦事又比較急,我一時間就亂了方寸,東走西顧不斷的打父母的電話卻毫無效果。而正巧趕上農忙鄰居家裡也都沒人,這可讓我不知所措了。

正當我火急火燎的奔著村裡的小賣鋪走去的路上遇到了傻根,他正傻笑著跟著幾個村裡的人在搬運辦酒席用的桌椅,由於我不經常在家和傻根一塊搬運桌椅的幾個人並不認識我,而傻根卻一眼就認出了我,衝我傻傻的笑著。當時我正著急找我父母並未在意傻根,而傻根看見我著急的樣子竟然猜到了大概緣由。他傻笑著攔住了我,結結巴巴的問:「叔,你...你是不是進...進不去家了。」聽到他喊我,我也是一愣,我都弄不清按輩分算他是不是該叫我叔了,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能夠理解,農村的輩分是很複雜的,尤其是不同姓的輩分。像我這種不經常在家的人除了我們本家血緣關係比較近的關係,其他的輩分對於我來講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我停下腳步看了看傻根說:「來的時候忘了給家裡打電話了,不知道我老爸老媽幹嘛去了?」傻根依舊是傻笑著擦了一下快要流下來的鼻涕說:「俺二爺去...去村東頭給人家幫忙去了。」我一愣,我老爸排行老二,如果他喊我叔,那卻該喊我老爸二爺。好吧,論起輩分來我倒不如一個傻子了。於是我跟著傻根就去了村東頭,傻根走在突然又傻笑著問了一句:「俺嬸子又上班去了,侄女跟你一塊回來了嗎?」當時就給我整蒙了,「沒有,你嬸子上班去了,孩子上學去了。」我不可思議的看著他回答道。

果然在傻根的幫助下我在村東頭一家辦喪事的人家找到了我父母,回到家中我不解的問我老爸:「傻根真的傻嗎?」我老爸告訴我:「傻根從小腦袋不好使,整天就知道傻笑,一天到晚連臉都不知道洗,如今30多歲了都數不清十個手指頭,你說傻不?」聽了老爸的話我更加不解了,要說傻根認識我倒也算正常畢竟他和我年紀差不多大,一個村的以前也算經常見面。要說他連我媳婦上班不經常回老家都知道,還知道我有個女兒就不科學了。可能我們村裡除了我本家族的人和我家的幾個鄰居能知道的這麼清楚,其他大部分人都不清楚我們家的情況了。

從此以後每次我回家再遇到傻根總要停下來讓根煙給他,或許他真的像小說裡說的是我們村的守村人吧!農村的朋友們如果你們村是不是也有一個像我們村傻根一樣的守村人呢?




相關焦點

  • 家鄉的記憶,村中的「守村人」,亮叔
    聽說,每一個村子都會有一個「守村人」,紅白好事他都會主動上前幫忙,不請自來,給口飯吃就行,報酬從不太計較,給與不給、給多少全看主人家我們村也不例外,亮叔就是一位這樣的「守村人」。據說,「守村人」一般都會有點痴傻,但亮叔是個例外,他看上去和普通人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並且還會一門手藝,人也勤快。只是常年鼻涕不斷,一天到晚傻呵呵的,並且命運多舛,生活也過得很是艱難。
  • 「守村人」天亮
    從我記事起,村裡就有一個蓬頭垢面的人,村前村後都有他的身影。不管春夏秋冬,只是一件破棉衣,既不知道冷,也不知道熱。聽父母說,他生下來就傻。我後來才知道有「守村人」一說。守村人仿佛每個村都有,智力殘疾,又本性善良。傳說他們是為了保護村落,替村子抵擋災禍,註定要一輩子受盡苦難。
  • 守村的九哥
    堂兄九哥,是時下熱詞裡說的「守村人」。智力是沒問題的,勞作和買賣都清楚得很,但永遠是一個破敗的模樣和傻傻的印象。和其他村的「守村人」不同,九哥不但沒有成為眾人的笑點,反倒贏下了村裡村外十裡八鄉勤勞孝順、善良正直的口碑。
  • 30年前在農村留下神秘預言的「賒刀人」,為什麼沒再出現收帳?
    ,經常可以看到「賒刀人」的身影,他們走街串巷,留下很多神秘的預言。如今三十年過去了,那群「賒刀人」,為什麼沒有再出現來收當年的留下的帳呢?賒刀人,顧名思義,把刀子賒給你,後面再拿回去。據說他們自稱是鬼谷子的傳人,顯得更加神秘。
  • 每個村都有守村人:槐樹精擄掠女子被雷劈
    《三國演義》中曹操伐梨樹樹流血,而明清志怪小說中常有老樹成精禍害百姓的故事,現代則有守村人的說法,本篇根據這些改編。,村民認為樹老成精,於是建了個小廟開始供奉,偶爾求問吉兇有些靈驗,因此十裡八鄉的人也來祭拜,一時香火不絕。
  • 守村人,有錢才出去打工,沒錢就回家待著,他說拼命打工的才傻
    人們把農村生活困難,身體有疾,命運坎坷的人稱作守村人。很多人對守村人是充滿同情和尊重的,這也體現了人們善良的品質和對生活的尊重。我們莊上也有一位守村人,他少年時因為母親離家出走,所以他的童年只受到了父親粗暴的教育,從未有過母親溫暖的教導。他的性格越來越叛逆,脾氣越來越暴躁,挨打多了身體也越來越健壯。
  • 致敬守村人(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
    這平常人不在意鸚鵡尿的氣味,唯獨老會叔和鸚鵡自己分辨出來了,自古異性相吸,同性相斥,不分人畜,鸚鵡也不脫俗。如果這是雕蟲小技的話,接下來的事老會叔是顯真本事了。村西林國防家三丫頭,叫春妮,自打生下來就多病,一歲時一連高燒好幾天,那時候咱們農村醫療條件不是多好,家裡又不多富裕。國防帶著丫頭在鎮衛生院看了幾天,錢也花完了就是不見好轉,只好回家聽天由命。
  • 又是一年開學季,農村70歲的表叔,一個人守著一個家
    農村我這才想起,不知不覺,暑假就要結束,小學也就要開學了,我們村的這些農村老人,又要接起陪孩子讀書的接力棒。表嬸和孫女走後,表叔就一個人守著農村的家。表叔是一個老木匠,平時除了種水稻、種菜,有木匠活幹的時候,不要看他年紀大了,他還是會去接木工活幹的,用表叔的話來講,他做一天木工,夠他吃幾天的豬肉了。對的呢,就憑表叔一雙碗筷,幹一天木工活,夠他吃半個月的肉了。表叔是一位勤勞的老人,雖然只有一個人在家,但種的、養的,一樣沒有落下。
  • 村人村事之霍嬸
    上次我講過了霍奶奶地故事了,接下來講的仍是她家的事,不過,今天咱們主人公切換到霍嬸嬸。各位看官們,我們都知道人生如戲這句話。可我們聽別人的事總覺得像看戲一般,是虛無飄渺的故事,其實當你身處其間,發現這不過就是生活的真相。霍嬸,長相上不說是大美女級的,但絕對也是很拿得出手的。後來那些的故事應該與此有關,且讓我慢慢道來吧。
  • 致敬守村人(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
    大家摸著摸著就不覺不覺的走遠了,來到村外邊的跑馬坑邊,一般水塘邊的樹產爬蚱多。這跑馬坑也有點來歷,老人說是原先大地主張老發修的跑馬場,那時候遊擊隊還用過地這練過兵打過鬼子。時間長了就變成跑馬坑了,以前磚窯廠燒磚又挖的更深了,平時洗澡不敢一個人跳進去。
  • 故事:村裡那個叫三奔摟的守村人,因為八塊錢,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三奔摟是個男人,長相平凡,個子矮小,遇人愛笑。上面有兩個哥哥,他行三。腦袋前面大,故名三奔摟。按說,奔摟腦袋在民間被人說成聰明,這本來源自滿族,最早可以追到12世紀的女真人。但黑嫂實在想不通,為啥說這個奔摟腦袋就聰明,是因為前面額頭大所以腦容量多?這個沒有人給我答案,但三奔摟自打從小就被人當成個「傻子」。為啥呢?
  • 橫峰地名故事之徐村
    遂在脈山腳下結廬而居,成為橫峰青板脈山徐氏之始祖,譜稱脈山徐家,外呼徐村。衍至三代,兄弟分家,兄留徐村,弟遷3裡外的何山塢西面灣裡,建村後叫西山灣,當地人習慣把這兩個村子叫上徐村和下徐村。徐村地肥人勤,民風淳樸,建村以來,族人勤儉持家,崇文尚書,安居樂業,有不少故事在民間流傳。
  • 清明節湘西農村發生的事情
    咱們今天要說一個關於清明節的小故事。這是一個發生在湘西農村的真實故事。關於湘西的傳說有很多,例如趕屍放蠱之類的,作為湘西人,我得說相信啊,真的是個神秘的消息。至於有多麼的神秘,各位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感受湘西苗家土家的邪術。
  • 東北巨富傳奇——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故事
    在這裡,筆者務必要補充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故事——並非茶餘飯後的傳說!暫且把這故事,擬定為「韓樹寶——少四東家的軼事」吧!從這個故事裡,或許能折射出一種人性的自然屬性……說起這段軼事,還是二零零九年的冬天,當時正處在撰寫這部《東北巨富傳奇》紀實文學遭遇嚴重「卡殼」中!寫東西的人都知道,作者在創作一部作品過程中,有時會被一個情節或一個細節或所涉及到歷史斷層和斷裂而「寫不下去」了。
  • 農村傳奇故事——石村的由來
    石村有三姓,除了石姓,還有周姓和李姓,三百多戶人家,一千五百餘人,其中石姓佔一千餘人。 周姓是這的原居民,世世代代都居住於此,那時候石村不叫石村,而是叫周家拗。 李姓是在石姓之前遷居於此,石姓和李姓沒來之前,周姓只能在家族內部繁衍生息,一般是堂兄娶了堂妹,侄女嫁給了自己的叔叔。
  • 村人閒事集
    疫情封閉隔離在家,無事閒聊,想起這麼多年經過,見過、聽過的村人村事,與大家聊聊,略略解悶!父母四十歲上有我,在當年也算是晚來得孑,自然是寶貝得很,但我家成份不好,父親又邪病纏身,光靠母親一人掙工分支掙家庭,可想家景多爛包。不過當時農村基本上都那樣,除了在村委當官的好點。聽母親講,我家是地主成份,備受欺辱。
  • 故事:農村故事:捕蛇人的江湖
    小時候的農村蛇多,土磚房裡,屋頂,廚房,床底下,菜園裡,棉花地裡,房前,屋後,到處都有蛇。青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綠色的,土黃色的,彩色的各種顏色的蛇都有。其中以水蛇最沒毒,水蛇是青色的,水蛇喜歡吃青蛙,水蛇吃青蛙是吞整個的。青蛙進了水蛇肚了,青蛙還在呱呱的叫。
  • 民間故事:被戲弄的守村人,深知無助的痛苦,所以拼了命也要救人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村裡的貓看見他也要避著走,更別說人了。村裡的好人會給他一碗粥半碗飯,可是碰到不好的人,不幫不說,還怕髒了自己「乾淨」的衣裳。他就像是無人管的野狗一樣,到處覓食,但是也只是殘羹剩飯。他想讓村裡的大人接納他是不可能了,因為大家對他的固有印象就是「瘋子,流浪漢」等等。所以他想著,讓村裡的孩子對他有個好印象吧!
  • 小說:村中神秘老人從不出門,重病時門口停豪車,村民驚覺他身份
    村中人都說他是個神秘的老人。老衛也沒什麼固定的職業,來到村子的第三年正趕上分地,費盡周折得了那兩畝三分地。之後的日子,他都是靠著這地種一些糧食,維持著自己的生活。他住的房子不大,門口有一方小小的園子,裡面種一些蔬菜,也算是貼補家用了。村裡的人剛開始還沒對他有什麼敵意,後來人們逐漸富裕起來,他便逐漸成為了異類。
  • 農村故事:一根田埂引發的……
    農村在很多人的眼裡都是淳樸善良憨厚的印象,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真實的農村往往是你佔我一尺,我侵你一丈。在90年代我們老家這邊,一個村的兩戶人家就因為一根田埂而打的你死我活,差點演變成鬧出人命。事件發生在90年代初,我就以張三和李四代表文中兩戶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