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樓上有個「北京大媽」,熱心大氣名聲響亮

2020-07-20 老羅說笑

「北京大媽」在全國名聲響亮,熱心大氣,有口皆碑。

可住在我家樓上的一位北京退休大媽好管閒事,經常讓我氣急敗壞,不勝其煩。

幾年前她在食堂邊吃飯邊盤問我這個外地人如何買到的學院房,當時我半開玩笑地告訴她,我與學院領導很熟啊。這位大媽立即不滿起來:「那個領導是貪官!」——我聽著逆耳,便不再理睬她。

後來她見我老是一個人在食堂吃飯,又盤問我是幹什麼的?哪來這麼多錢買得起房?媳婦呢?孩子呢?……我惱火地站起身離開座位:我吃飽了,您慢用!

有天在電梯裡碰到她,她得意地跟我炫耀,她們一家為裝修方便都搬到學院賓館住去了,「學院系統家屬160元/日,像你們外來戶要240元/日!」我被她弄得莫名其妙,心裡又著實煩躁起來。

中午在食堂裡,她又竄到我跟前大驚小怪:「大清早你家老爺子一個人下樓,你也不好好管他——公廁裡燈壞了!」我剛去過臨時公廁,那燈是聲控燈,老爺子咳嗽一聲就亮了。但我懶得搭理她,只說男廁所裡的燈是好的。她聽後立即抗議:那女廁所裡的燈怎麼沒人修理呢?——她馬上放下飯碗,嘟嘟囔囔地找物業去了!

父親說這位大媽大清早跟在他屁股後面大聲嚷嚷,「我又聽不清她說什麼,莫不是上廁所要收費?」

呵呵,老頭兒越來越幽默!

北京冬天氣溫零下10度,好不容易等到送暖的那一天,結果因為一場意外,管道壞了需要緊急維修。那幾天沒有暖氣,我們只能開著空調。在北方冬天開空調製熱並不舒服,就像我們南方人寧願守著火爐子也不習慣空調的熱風一樣。

電梯裡又碰到大媽,她一副憤憤不平的模樣,嘴裡又在嘟囔著什麼。她一見我就問我家老爺子如何過冬,千萬別凍著。她家裡還有件厚實的軍大衣呢,拿來給老爺子披著吧?

我望著她滿臉的焦慮和真誠,忽然覺得這個好管閒事的大媽甚是親切。

第二天,她帶著施工人員到我家裡來,幾乎是用命令式的口氣在指揮,優先將這家的暖氣檢修好!南方人不扛凍,千萬不能讓老人凍病!

暖氣管不一會兒就檢修好了,滋滋地響動了幾下,滿屋的溫暖開始逐漸瀰漫開來。

我們父子連忙對施工隊表示感謝,回頭發現大媽不見了。

我不知道她姓什麼叫什麼,只是經常在電梯裡碰到她提著菜籃子出門去買菜,猜度應該是我們這一棟樓的。

從此以後每次見到她,我都親熱地招呼她:阿姨好!她總是點頭大嗓門回應:老爺子身體好點了嗎!有時還當著滿電梯的人壓低聲音問:原來你還沒有成家啊,阿姨給你找一個!

這就是北京大媽。

我家樓上有個「北京大媽」,熱心大氣名聲響亮

相關焦點

  • 大媽的報復(幽默故事)
    有天晚上,兩人正在客廳親熱,小娟突然聽到門外有響動,她衝過去打開門,發現隔壁大媽居然就在門口!小娟氣呼呼地問:「你幹什麼?」大媽也不惱,笑笑說:「我聽到屋裡有響動,看看又沒亮燈,怕是小偷哩,就過來看看。」
  • 奶奶剛咽氣,大媽就扯走奶奶的金耳環,不料八個月後傳來大媽死訊
    奶奶走的那一刻,我家和大伯家徹底決裂了。奶奶幹活麻利,做事公平,街坊鄰居誰家有了矛盾,奶奶上去說一句話,對方總是心服口服。後來我爸還是為了奶奶有個好的晚年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有任何來往,他們實在是做得太過分。
  • 小小說丨樓上有租戶
    樓上是一位老幹部,不抽菸不喝酒,肯定不是他。再樓上的人家不熟悉了,幾乎沒見過面,聽說去海南過「候鳥生活」了,房子出租了。近來偶爾在電梯裡見到過一些經常提著大包小包的不認識的青年男女,難道是租房子的人?看著他們一個個衣著鮮亮、時尚,會做出這麼齷齪的事來?
  • 智破仙人案8:梁大媽
    李二伯,短短兩年間,從一個普通的釣魚翁,一個熱心幫助自己的長者變成了眾人敬仰的神仙,又在更短的一個星期之內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出於職業敏感和與身俱來的愛管閒事的尿性,魏明明覺得這事透著玄,事出蹊蹺必有妖。那麼妖在什麼地方?這是他內心渴望的答案。「梁大媽!梁大媽!」幾乎就在腦袋思考到這一環節的同時,魏明明的嘴裡冒出了呼喊:「梁大媽!我魏明明來看您了。」
  • 農村大媽進城打工,老闆卻這樣對待她?
    想到做到,王大媽收拾收拾背著個包就來到了縣城。縣城不大,只有幾條街道,其中一條街道有好幾家飯店,王大媽想,幹力氣活不行,刷碗刷盤燒火做飯什麼的難不倒我,就進了一家叫喜來鳳的飯店,找到了女老闆,問招不招工人。女老闆40多歲,很和藹地說:「飯店正好缺一個刷碗的人,不過超過60歲就不用了。」王大媽撒了個謊說:「我59歲。」
  • 熱心的鄰居
    剛剛被一陣敲門聲驚醒,(因為昨晚沒睡好,睡個回籠覺),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樓上的老阿姨,問什麼事,老阿姨笑嬉嬉地遞過來一個黑袋子,說是給我買的前腿肉,用來炒菜吃,看看到底哪個好吃。哦,原來是這樣,前兩天,阿姨到我家來竄門,不知怎麼說起來的,我一直認為後腿肉是好肉,所以生活中一直買後腿肉,但阿姨硬是強調前腿肉才是最好的,為此,我倆一直爭論不休,為此,才有今早送肉之事,我可愛的老阿姨啊,我會好好品嘗的。
  • 關於保潔大媽
    我家是開夜場的,保潔大媽有十幾個。我負責財務方面的。每個月發工資。服務部和安保部的都是年輕人,大家都安靜的在財務室外面排隊,領完一個進來一個。而這些大媽,七八個直接亂鬨鬨的衝進來。還帶著不知道是自己的孫子孫女還是什麼,直接抱著就放我桌子上哇哇大叫。怎麼說都沒用。每次給她們發工資我都要折壽十幾年,對話如下。「憑什麼她比我多20塊?!」
  • 農村大媽65歲外出打工,卻四處碰壁,結局卻很感人
    想到做到,王大媽收拾收拾背著個包就來到了縣城。縣城不大,只有幾條街道,其中一條街道有好幾家飯店,王大媽想,幹力氣活不行,刷碗刷盤燒火做飯什麼的難不倒我,就進了一家叫喜來鳳的飯店,找到了女老闆,問招不招工人。女老闆40多歲,很和藹地說:「飯店正好缺一個刷碗的人,不過超過60歲就不用了。」王大媽撒了個謊說:「我59歲。」
  • 樓上的,能不在半夜剁餃子餡嗎?
    樓上住著一家老兩口,日子相安無事,自從她家小外孫出生,我的噩夢就開始了!今天,是孩子一歲半左右的日子,剛才我給他們罵了一頓,為啥呢?我先說明一下,本人大專畢業,在幼兒園做管理工作,自認素質不錯,可我為啥發瘋一樣的開口大罵了呢?
  • 北京地下室的日子:男女混住,衣服晾在馬路上
    一個個房門在眼前略過,我們才驚覺,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地下室」。好像從這一刻起,我再也不是小山村裡孤陋寡聞的農民了,而成了高人一等的「北京人」。在我們心底,默默為「北京」二字注釋著:不管它待我們如何,我們都會無條件接納它、欣賞它,以它為榮耀,為炫耀的資本。這是小地方人對北京的盲目崇拜,在今天看來,是那麼讓人羞愧、可笑。
  • 樓上的那個胖女人
    裝修完成那一天,二強請來了所有的親朋好友,拿出了珍藏了十餘年的好酒,和朋友們喝的歡天喜地,有家了!自從有了新家,二強工作更加努力了,目標更加明確了。二強今年已經虛歲31了,還沒有成家,父母一直在催,奈何相親好幾個,人家一聽沒有房子,姑娘們扭頭就走了。如今,房子已經準備完畢,栽下梧桐樹、只待金鳳凰了。
  • 和女朋友去酒店,竟然被大媽抓走教育了一頓,太羞恥了吧?
    今日話題作者:一葉知秋我不知道怎麼看待的,反正我第一次開房,被一北京大媽好好教育了一頓~鏡頭一下子回到我大一的時候了,嗯,過去很久了。我說過,我的初戀是我的師姐,我的第一次也和我師姐。前臺是位戴老花鏡的大媽。講真,我當時挺緊張的,但是男人不能露怯啊!我不能先慫了!於是就故作鎮定走過去,說:阿姨,您好!我開間房~大媽抬起頭看看我,又看看我女友,說:有身份證嗎?我趕緊把身份證掏出來,大媽一邊登記,一邊嘟囔:才20啊(其實還不到20呢)!你說現在這年輕人都著什麼急?
  • 樓上的女人 | 作者:遠岫
    再四處巡視,發現客廳牆上好幾處都有水漬,有的地方正在往下滴水珠。韓小青這才慌了,穿著睡衣就往樓上跑。敲了兩下,門很快就開了。女人穿著一件鮮豔的玫紅色吊帶睡裙,正在拖滿地的水。「我家水管壞了,早上起來一地的水,幸虧家裡有人,不然不知道泡成什麼樣呢......」女人一臉不好意思的笑。「我說呢,早上起來家裡到處滴水,以為怎麼了呢。」韓小青公事公辦的語調。
  • 女司機將大媽一直逼到臺階上,大媽惱怒,她尬笑:我是個二花師傅
    不巧的是,剛好有一輛大貨車停在左邊路邊。她將車停了下來。副駕上的女伴說:「不是還可以過嗎?」她說:「過不了,太窄。讓這輛大車走了我們再走。」右邊,正好一個大媽蹬著三輪跟上來,見車不走,準備自己先走。副駕上的女伴說:「大車看樣子不走了,我們過吧。」
  • 可憐的大媽
    今天,同村的一個本家大媽出殯。話說,這個大媽挺好的,活著的時候,每次在早點攤遇見,都熱情的和我說話。大媽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那個兒子,遠在省城生活,幾年也不回來一趟,有和沒有差不多,這回大媽晚上去世,都第二天臨近中午了,那個兒子才遲遲到來。幸虧兩個女兒都嫁的不遠,時常照顧大媽的生活!
  • 午夜樓上傳來踢踏聲
    我家住三樓,剛搬進去經常半夜聽到樓上有小孩跑步聲,本打算上去說,由於自己早出晚歸比較忙一直沒上去,後來二樓搬來了鄰居,又有一天半夜我正在看電視,聽見樓上動靜挺大,過一會那女的又來敲門,我打開門讓她進屋,她一看屋裡就我一個人,於是自言自語說,「究竟是幾樓的孩子天天晚上瞎折騰,吵得人睡不好覺。」我就告訴她已經好長時間了,應該是四樓或著五樓的,我沒時間去,你去給說一下。
  • 從前,北京有個小酒館兒叫「東方列車」
    ,講一個女人與七個男人的故事。那面牆上,畫著世界地圖,地圖上有真正的「東方列車」K3的行駛軌跡,從北京到烏蘭巴託,從新西伯利亞到高爾基,再到莫斯科,跨越了亞歐大陸,三個國家,歷經大大小小38個站。我們常常覺得吳哥是個骨子特文藝的人,閒時在已存之不多的胡同兒裡,拍一些我們讀不懂的北京精神、北京味兒;忙時又會腳步離地為我們做炸洋蔥圈、做宮保雞丁蓋飯、做披薩、為我們醒酒。
  • 梁山好漢個個綽號響亮霸氣,為何只有武松的綽號平淡無奇毫無個性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個個都有一個響亮的綽號。他們的綽號有的反映出他們個性,有也反映他們的技能本領。還有小李廣花榮,綽號聽起來便知是一個弓箭高手,百發百中,有百步穿楊之技能。而同樣是出家人的魯智深,被冠以花和尚的名號,就顯得比較有個性,也意在指明這個和尚身上有紋繡,不戒葷腥,不戒酒肉。
  • 我家保姆的故事(畫家冉崇君)
    (二)  小龔(十多年前的事)  小龔從大城市回家不久,提著禮品專來看我們,她對我說:「冉叔叔,有件事情我至今不忘,你對我做錯的一件事的處理方法,我都用來作榜樣,來處理我家保姆做的錯。」愛人也生氣說:「我知道她不錯,畢竟她這麼大歲數了,她又每晚必到社區跳舞,萬一有什麼事,怎麼得了,她子女們都會找我們家麻煩的。」  兩個月後,李婆婆從宜賓打電話來:「小冉,你給我介紹的北京的同學聯繫上了,後天我就去,謝謝你!」第三天,她給我電話:「小冉,我到北京了,是你同學派車來接的,放心!」
  • 銀川曾經開過烤肉攤的賈鬍子說:他吃過一次傷心的北京爆肚
    小時候看小說有一個情節:老爺子臨去世前有個心願,就想再吃一碗爆肚,孝順兒子騎著自行車找了半個北京城(文革末期吧,商業凋敝)給端來了,老爺子心滿意足的走了……後來這篇小說的篇名和作者都不記得了,只想著將來去北京了一定要吃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