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經典影視,解讀劇中人物。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個個都有一個響亮的綽號。他們的綽號有的反映出他們個性,有也反映他們的技能本領。
像我們最熟悉的林衝綽號為豹子頭,聽起來便讓人覺得十分的威武霸氣。
雖然林衝在對待事情上縮手縮腳、瞻前顧後,但卻武功高強,因此戰場殺敵如豹子一般勇猛。
再一個就是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的綽號讓人聽後就會想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出家僧人,而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忌葷腥的花和尚。
還有小李廣花榮,綽號聽起來便知是一個弓箭高手,百發百中,有百步穿楊之技能。
另外還有及時雨宋公明,託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陸雲龍公孫勝,玉麒麟盧俊義,黑旋風李逵等等。這些人的綽號都很能體現本人的一些特點。
但在梁山108將之中,單單只有武松的綽號,最平淡無奇,叫行者。這樣的綽號同武松嫉惡如仇,耿直率真的性格一點也不般配。
行者,指的是行腳僧人,就是苦行僧頭陀。而同樣是出家人的魯智深,被冠以花和尚的名號,就顯得比較有個性,也意在指明這個和尚身上有紋繡,不戒葷腥,不戒酒肉。
其實梁山上每一個人的綽號都是別人給起的,後來慢慢喊得多了,也就成了綽號。一個綽號往往概括了本人的特徵和特點。包括本人性格上的,品行上的,相貌上甚至一些技能本領上的。
綽號不一定全是誇讚的,也有貶義的綽號。比如像炊餅武大郎就有一個綽號,叫做三寸丁。很明顯這個綽號是別人起了用來嘲笑武大郎的。
看電視劇《水滸傳》我們知道,其實武松在心裏面已經給自己起過一個響亮霸氣的綽號。血濺鴛鴦樓時,武松殺張都監一家的時候,最後在牆上提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招安後,在杭州擒拿方臘的時候,面對方臘武松自報名號:吾乃打虎武松也。
可見武松在心裏面還是頗為自己當初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引以為傲的。本想著為自己取個綽號叫打虎武松,但卻不曾想很早就在江湖上賣跌打藥,大力丸的打虎將李忠強先把這個綽號給佔了。就像是被李忠搶註了專利一樣,但是也毫無辦法。
最後無奈,也只能用這個毫無一點個性的行者來作為自己的綽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