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平平的朱仝憑什麼排到魯智深和武松之前?也不看他當的什麼官

2020-08-28 沙場冬點軍

我們必須承認,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座次排名,是宋江個人意志最直觀的體現,所以其中有些好漢的排名,難免讓人覺得不公,比如朱武、孫立、時遷等好漢,他們所處的座次排名實際上跟他們的能力和功勞是不相符的。

有靠後就有靠前,在不少讀者看來,名氣不大,表現平平的朱仝的排名似乎稍微靠前,他竟然力壓名滿天下的魯智深和武松,排到了第十二位,而魯智深和武松相繼其後,分別排到了第十三位和第十四位。

朱仝何以力壓魯智深和武松,排到第十二位?論武藝,魯智深和武松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朱仝的武藝雖然不差,但跟魯、武相比,多少有些差距;論名氣,魯智深和武松聲名滿天下,一個是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大和尚,一個是景陽岡的打虎英雄,而朱仝的名氣顯然沒那麼大;論功勞,魯智深攜二龍山歸順梁山,使梁山更加壯大,大功一件;論交情,武松是宋江的結義兄弟,情深意重,非一般人所能及。似乎魯智深和武松有足夠的理由排到朱仝之前,可實際狀況卻是兩人都排到了朱仝之後,其中當然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第一,朱仝對梁山兩任寨主晁蓋和宋江有救命之恩。上梁山前,晁蓋和宋江都因犯事吃過官司,如果不是時任都頭的朱仝義氣深重,放他們一馬,恐怕兩人早就被關進大牢,生死難斷了。江湖人最重義氣,何況宋江需要靠義氣招攬人才為他所用,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理由不把朱仝往前排,因為他要給其他兄弟釋放一個信號:我宋江是義氣之人,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對那些幫助我的人,我不會虧待。這樣一來,宋江既報答了朱仝的恩情,又起到了收買人心的效果,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第二,宋江需要依靠朱仝自身的優勢來打造梁山的「忠義牌匾」。朱仝自身有什麼優勢?很簡單,他長得像關羽,所以才得了一個「美髯公」的綽號(關羽也被稱作「美髯公」)。關羽是忠義的化身,為後世人敬仰。梁山大聚義時,宋江把「聚義廳」改成「忠義堂」,意在宣揚梁山的「忠義」精神。宋江把長得像關羽的朱仝排到第十二位,就是要藉助他在外貌上的優勢,向世人宣告:我們梁山兄弟個個都是忠義的好漢,不要拿看待強盜草寇的眼光來看待我們。

第三,朱仝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梁山好漢中配得上英雄之名的,恐怕寥寥無幾,朱仝就是其中一個。梁山上,沒有做過殺人放火,傷天害理之事的,大概也只有朱仝。朱仝私放晁蓋,晁蓋贈以金銀,朱仝分毫不取,同為都頭的雷橫卻見錢眼開,可見朱仝不貪錢財,是個做好事不圖回報的大好人;朱仝吃官司被發配滄州充軍,不僅沒有坐牢,反被滄州知府賞識,覓得一份照料小衙內的美差,可見朱仝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不然何以從一個罪犯成為知府的心腹;宋江為賺朱仝上梁山,唆使李逵殺害小衙內,以斷朱仝的歸路。朱仝得知小衙內身亡的消息後,不顧一切地找李逵拼命,可見他十分痛恨濫殺無辜的行為,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朱仝身上顯露出來的濃厚的人情味,是其他梁山好漢所不具備的,這也是他位居前列的重要原因。

宋江確有一雙慧眼,當初在柴莊,柴進不識大英雄武松,而宋江一眼就能認出面前這個患病的年輕人是個大英雄,還跟他同床而睡,繼而結為兄弟。後來,宋江又通過他的慧眼,識出了朱仝這個大人才。梁山接受朝廷招安之前,朱仝的確表現平平,沒立過什麼功勞;而當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四處徵戰之後,朱仝的能力就表現出來了,他多次斬殺敵將,屢立戰功,徵方臘結束後作為倖存頭領之一回朝廷受封。更值得一說的是,後來朱仝還當上了太平軍節度使,率領大軍徵戰金國。要知道,嶽飛也當過節度使。照這麼看,朱仝排到魯智深和武松之前,似乎沒什麼奇怪的。

相關焦點

  • 魯智深偷襲宋營,朱仝寨門相迎,扈三娘勸說武松(梁山驚變177
    再說魯智深、武松、李忠等人帶著人馬下山之後,直奔宋營的左寨。但是令他們詫異的是,宋軍營寨上燈火通明,寨牆上站立著一排排的士卒,正嚴陣以待。魯智深疑惑不已,對武松說道:「武松兄弟,看來對方早有防備。偷襲肯定是不可能了,你看我們是撤回去,還是繼續進攻?」
  • 武松率部罵陣,嶽飛梁紅玉請戰,朱仝勸說行者(梁山驚變122)
    武松和孫二娘關係一直很好,聽說孫二娘被殺,氣得哇哇大叫,喊道:「宗澤惡賊,竟敢殺我梁山如此多好漢!我這就下山,去找他們報仇,諸位兄弟,誰願意和我一起去,這就下山!」說著,轉身大步而出。魯智深、楊志、史進擔心武松有失,急忙跟著出去。
  • 魯智深能在馬上跟呼延灼交手四五十回合,如果是武松,他能嗎?
    魯智深是梁山馬步水三軍中的步軍大帥,宋江之所以把他安排到這個重要的崗位,當然是有其深思熟慮的,一是因為魯智深名滿天下,人緣極好,由他擔任步軍大帥應當是沒有人會反對的;二是因為魯智深武藝高超,尤其是步戰功夫一流,當步軍大帥自然合情合理。
  • 新水滸為何抹黑魯智深武松?細看之後才明白:是為了洗白四個惡人
    他們抹黑不知道魯智深和武松是梁山數一數二的大英雄嗎?他們不遺餘力的抹黑和洗白,這種做法有何深意?我們把水滸原著和新版電視劇比較之後才明白:原來抹黑魯智深武松,是為了洗白四個惡人。除了魯智深,被抹黑的還有行者武松:一個二十剛出頭的棒小夥,一出場就像四五十歲了,而且不修邊幅——衣衫破舊與邋遢骯髒是兩回事,也是兩種人格的展現,很不幸,武松在新水滸裡表現出來的是後者。
  • 115回水滸中,武松不但救了魯智深,還擊敗鄧元覺
    也有人力挺魯智深,認為魯智深的戰績更有說服力,而武松上了梁山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表現,在之前所交手的對手中,無論是什麼西門慶,還是蔣門神,都是無名小輩,根本不值得一提。只是性格上有所不同,武松不愛說話,不善言辭,比較木訥。而魯智深是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為人十分豪爽,有帶頭大哥的氣質。
  • 同為和尚,魯智深和鄧元覺誰的武藝更高?且看觀戰者武松的反應
    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洒家教那廝吃俺一百禪杖!」 也不打話,掄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併。魯智深和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 「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 石寶答道:「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 手。」
  • 為什麼宋江第一次公開提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第二次提就反對
    盧俊義當然不敢當,反覆謙讓,宋江說道:「尊兄有如此才德,正當為山寨之主。他時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官爵升遷,能使弟兄們盡生光彩。宋江主意已定,休得推託。」宋江在謙讓時強調了將來要在盧俊義帶領下歸順朝廷,這是宋江第一次公開提出梁山要接受朝廷招安,之前也在許多小場合說過,並且是勸說降將時。
  • 都是和尚,魯智深和鄧元覺,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不急,我們接著往下看:且說城下宋軍中,行者武松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寶光見他兩個並一個,拖了禪杖,望城裡便走。,觀戰的武松站不住了,他「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請看武松的這一系列反應,非常值得揣摩。
  • 第二章水泊梁山排座次
    豹子頭林衝是梁山的第一功臣,不是他火併王倫哪裡有水泊 今天,而且林衝武藝高強,多次徵戰,屢立戰功,奈何他卻與太尉高俅不共戴 天,一直反對招安。大刀關勝雖然到山寨時間不長,但他原為朝廷上將,又是 水泊梁山排座次 ·5· 名門之後,切素懷忠義,贊同招安,便議定關勝排在第五位,讓林衝排在了第六 位。
  • 朱仝義釋晁宋,卻要他們當面領情,少數得到善終的梁山好漢之一
    比如說花和尚魯智深,放著好好的提轄不做,為救金氏父女,最終落得個顛沛流離。魯智深的古道熱腸,一百零八個英雄當中,也是排的上號的。還有及時雨宋江,聽諢號就知道,以救濟百姓為已任的。很多梁山兄弟都是從他手下逃生,才得以保命性命,其中就包括梁山的兩位魁首託塔天王晁蓋和及時雨宋江。
  • 武松和李逵也曾聯手,衝入萬人敵陣,三進三出
    雙方對壘廝殺,這個時候就要表現出主要大將的本事和勇猛了。衝入敵陣,殺人取物,這樣的場面不在少數,比如盧俊義騎馬披掛,衝散一千沒有將官的遼兵,表現出盧俊義的武功和勇猛。再比如武松和魯智深,也曾衝殺進敵陣。在這裡要多說一句,很多人覺得武松加入梁山後有點消極怠工,其實這個評價對武松十分不公平。武松只是不像之前未上山時那般愛表現罷了,他更多是參與到集體作戰過程中,所以感覺他好像不積極罷了。
  • 他們回鄉後當地多了禍害:這三個梁山好漢咋沒被魯智深武松打死?
    宋江李逵吳用花榮曾經享受一天榮華富貴都嫌多,我們看水滸原著,還會很遺憾地發現有三個本應死掉的「梁山好漢」居然沒死,雖然他們沒有入朝為官,但卻也只不過是朝廷少了貪官,而地方多了禍害——這三個傢伙本應被魯智深武松楊志打死,但卻能繼續回鄉作惡,這究竟是誰的不幸?
  • 魯智深、燕青、武松都是直男,李逵居然不是
    後來「直男」的詞義擴大到「不懂女人心的男人」、「不順我心意的男人」等等。說魯智深是直男,主要還是指責他不懂女人心,來看這組截圖:魯智深這腦迴路,我也是醉了。你們也不看看,梁山上哪個男人不直?浪子燕青:我不和你結拜兄弟,結拜姐弟怎麼樣?話說這一段和魯智深有啥區別?李師師見燕青一表人才,然後就動了心思,結果燕青當即拜了八拜,跟李師師結為姐弟!
  • 宋江很害怕:包括好兄弟武松在內,有四夥人惦記著我金燦燦的腦袋
    梁山不接受招安行不行?這個問題要是讓宋江來回答,那是一點都不會猶豫的:必須招安,如果不招安,包括我那好兄弟武松在內,有四夥人都在惦記著我這顆金燦燦的腦袋!如果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宋江在梁山的日子過得確實很危險:有四夥梁山好漢各懷心事,已經盯上了他那金燦燦的首級,只要時機到來,這些人就會毫不猶豫地下手。
  • 為什麼實力平平的李應力壓魯智深排名第十一(梁山排名玄機10)
    論武藝,他肯定不如魯智深。論實力,魯智深是三山派系的老大,麾下有武松、楊志、史進這樣的高手,自然不是只有一個奴才杜興的李應可以相比。 可是李應偏偏壓魯智深一頭,梁山排名第十一,李應也算不上宋江的心腹,卻能排名前茅,這是什麼原因呢?當然其中大有玄機。
  • 水滸中武松的都頭、林衝的教頭、魯智深的提轄,誰的官職高?
    下面就老施最喜歡的三個好漢武松、林衝、魯智深的原官職做一個分析,以供聊資。都頭,武松的職務。他景陽岡打虎成功之後,被陽穀縣知縣任命為都頭。可見,都頭是個相當大的官,宋代承襲五代官制,都一級統兵官,馬兵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兵是都頭和副都頭,在副兵馬使和副都頭之下,尚有軍頭、十將、將虞候、承局和押官。按照規定,一都應有一百人,這與實際編制人數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宋仁宗時,尹洙說:「諸處馬軍每一都槍手、旗頭共十三人,其八十餘人並系弓箭手;步軍每一都刀手八人,槍手一十六人,其七十餘人並系弩手。」
  • 打虎英雄武松因何被稱為「天人」?看一看武松性格就有知道了
    梁山共108個好漢個個身懷絕技,為何只有武松被稱為天人呢?林衝和武松都被押解過,押解林衝的是董超薛霸,企圖幹掉林衝。押解武松的是張都監手下,也企圖幹掉武松。可是林衝根本看不出來董超薛霸想幹掉自己。還傻乎乎地跟著他們倆進了野豬林。
  • 梁山最厲害的武將排名:魯智深上榜,武松位列第四,第一實至名歸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不喜勿噴,謝謝。第五、花和尚魯智深,上榜理由:神拳無敵。魯智深,本名魯達。原本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初因為民女金翠蓮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所以被官府追捕,不得已逃到了五臺山做了和尚,然後改名魯智深。後又因搭救林衝,而落草為寇,他的主要事跡有:拳打鎮關西、醉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他勇猛無比,是典型的的勇士。後加入梁山,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
  • 「水滸」宋江為啥不讓柴進當副手?
    員外力敵萬人,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服。如果只看三點,實際上,梁山上已經有一位大咖,總體上要比盧俊義更突出。他就是柴進。他當做一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地幹。(我們真不知道,這位前朝的皇子皇孫這麼幹,是幾個意思。不過,請注意這一點,這與柴進合不合適當梁山頭也有極大的關係。)他不僅「三五十個養在家中」,還到附近酒店做招商廣告。王倫、林衝、武松、石勇這些後來叱吒江湖的紅人,都曾得到柴進的幫助。他們可都是口碑用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