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回水滸中,武松不但救了魯智深,還擊敗鄧元覺

2020-09-22 宇宇看水滸

文/主任


有關武松和魯智深誰的武功更高,這樣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過。有人力挺武松,覺得武松能在十字坡走出來,而魯智深就被孫二娘用麻藥給放倒了,光是這一點,魯智深就不如武松。

也有人力挺魯智深,認為魯智深的戰績更有說服力,而武松上了梁山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表現,在之前所交手的對手中,無論是什麼西門慶,還是蔣門神,都是無名小輩,根本不值得一提。

事實上,在水滸傳中,這倆個人是作為步戰一等一的高手來進行定位,兩人在二龍山的時候就是頭領,上了梁山,也是位列步軍頭領前兩位。兩人都好打抱不平,兩人都有一身常人難以企及的力氣。只是性格上有所不同,武松不愛說話,不善言辭,比較木訥。而魯智深是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為人十分豪爽,有帶頭大哥的氣質。

這兩人的感情十分好,魯智深在徵方臘的戰場上曾經從法師包道乙手中救過武松,如果不是他,已經暈厥的武松,不是流血而亡,就是被人幹掉。而武松曾經在魯智深和鄧元覺交手的時候,也不顧自己的安危,一個人衝出戰場,去給魯智深助陣,生怕魯智深有失。

可以說,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兩人是水滸中的CP,是一對好搭檔好哥們。對於他們的武功,其實更多人贊同一個觀點,那就是武松的實戰能力更強,而魯智深武功更系統。

而在115回合的水滸傳中,有一個情節卻直接了當說明,武松的武功要高於魯智深,因為是在魯智深不敵對手的情況下,武松出場,他不僅救了魯智深,還殺了對手。這個對手,就是鄧元覺。

書中寫道:忽飛馬報北門關外又有兵到,石寶隨即去。那武松見魯智深戰寶光鄧元覺不住,恐他有失,舞雙戎刀直取元覺,元覺敵他不住,直接拖禪杖便走,武松趕去,忽降出一員猛將,此人乃貝應夔,挺槍躍馬敵住,武松閃過,放了左手戎刀,搶住他槍桿,只一拖連人和兵器,一刀斬了。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兩點,魯智深和鄧元覺交手,魯智深打不贏對方,雖然書上沒有直接說,但是如果魯智深真的是佔據上風,那麼武松是根本沒有必要自己出場去救魯智深。第二點,當武松出場,只用了一招,鄧元覺就扛不住武松的進攻,馬上拖著兵器就走,打不贏就跑,不跑不是好漢。不過,貝應夔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直接被武松砍了。

所以,僅僅從這個情節,我們絕對可以得出,武松的戰力要遠高於魯智深。

相關焦點

  • 都是和尚,魯智深和鄧元覺,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在這些好漢中,又有不少道僧形象,比如行者武松,就是一個頭陀;被武松斬殺的飛天蜈蚣,是一個道士;花和尚魯智深和寶光如來鄧元覺,則是小說中著名的兩大和尚。魯智深和武松要說在這些道僧人物中,最值得一說的便是魯智深和鄧元覺。
  • 同為和尚,魯智深和鄧元覺誰的武藝更高?且看觀戰者武松的反應
    《水滸傳》中有兩個格外引人注目的大和尚,一個是梁山陣營的花和尚魯智深,另一個則是方臘陣營的寶光如來鄧元覺。一直以來,讀者們對這兩個大和尚的武藝高低有著較大的興趣,不禁發問,同為和尚,那麼魯智深和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勝一籌呢?
  • 新水滸為何抹黑魯智深武松?細看之後才明白:是為了洗白四個惡人
    水滸》電視劇中,魯智深被抹得比李逵還要黑上十倍。除了魯智深,被抹黑的還有打虎英雄武二郎——從豪氣幹雲的青年壯士,變成了鬍子拉碴的邋遢大叔。這時候我們就不禁要感到奇怪了:新水滸為何要抹黑魯智深武松?我們把水滸原著和新版電視劇比較之後才明白:原來抹黑魯智深武松,是為了洗白四個惡人。
  • 魯智深能在馬上跟呼延灼交手四五十回合,如果是武松,他能嗎?
    魯智深是梁山馬步水三軍中的步軍大帥,宋江之所以把他安排到這個重要的崗位,當然是有其深思熟慮的,一是因為魯智深名滿天下,人緣極好,由他擔任步軍大帥應當是沒有人會反對的;二是因為魯智深武藝高超,尤其是步戰功夫一流,當步軍大帥自然合情合理。
  • 魯智深、燕青、武松都是直男,李逵居然不是
    按著歷來的英雄救美套路,女人遇見長得好看的英雄,就是奴家要以身相許報答恩公;遇見長得不咋地的,就是奴家來世做牛做馬也要報答恩公!魯智深長得不錯,金翠蓮自然就有點想法了,是以身相許還是做牛做馬呢?魯智深這腦迴路,我也是醉了。
  • 拋開影視作品的吹捧,武松在原著《水滸傳》中的實力如何?
    行者武松:天傷星,梁山排名第十四,步軍頭領之二由於各種影視作品的緣故,武松光輝萬丈的英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比如說新老水滸都有「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情節,但其實原著中是魯智深擒的,而且易如反掌 「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
  • 水滸中武松的都頭、林衝的教頭、魯智深的提轄,誰的官職高?
    《水滸傳》中的好漢不少是大宋朝原體制內職員,其中有都頭、教頭、提轄、知寨、統制等等,各種層級,紛繁複雜。下面就老施最喜歡的三個好漢武松、林衝、魯智深的原官職做一個分析,以供聊資。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 梁山最厲害的武將排名:魯智深上榜,武松位列第四,第一實至名歸
    梁山最厲害的武將排名:魯智深上榜,武松位列第四,第一實至名歸文/ 圖/網絡第五、花和尚魯智深,上榜理由:神拳無敵。魯智深,本名魯達。武松的嫂嫂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姦情敗露後合謀毒害了武大郎。於是武松為兄報仇,殺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算是因人命官司被逼上梁山。他也位列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像景陽岡上打虎、怒殺西門慶,夜走蜈蚣嶺等都是他的英雄事跡。
  • 為什麼宋江第一次公開提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第二次提就反對
    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宋江當寨主宋江見大多數人沒有反對他招安,一會兒又質問武松,我招安是為兄弟們尋個好歸宿,怎麼就冷了兄弟們的心?武松無話說,魯智深出來為武松解圍,說當今朝廷已經壞透了,招安這條路不行。說得有理有據。宋江只得搬出一些陳詞濫調來搪塞。
  • 董平命喪獨松關,如果換成打虎武松,能否凱旋而歸呢?
    董平的武藝是有目共睹的,曾五十回合殺退徐寧,而徐寧是深受林衝讚賞的猛將,更為難得是,董平曾數次避開張清的飛石,這在梁山水泊是非常罕見的現象,要知道即便是關勝、魯智深、呼延灼都拿張清的石子毫無辦法。此外,董平號稱「董一撞」,位列馬軍五虎之末,是五虎中最善於衝鋒陷陣打頭陣的猛將。深受宋江倚重,位列天罡星第十五位。這樣的一個猛將,卻因獨松關失利,命喪敵將之手,仔細品來,令小編感到非常惋惜。
  • 表現平平的朱仝憑什麼排到魯智深和武松之前?也不看他當的什麼官
    ,而魯智深和武松相繼其後,分別排到了第十三位和第十四位。論武藝,魯智深和武松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朱仝的武藝雖然不差,但跟魯、武相比,多少有些差距;論名氣,魯智深和武松聲名滿天下,一個是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大和尚,一個是景陽岡的打虎英雄,而朱仝的名氣顯然沒那麼大;論功勞,魯智深攜二龍山歸順梁山,使梁山更加壯大,大功一件;論交情,武松是宋江的結義兄弟,情深意重,非一般人所能及。
  • 魯智深偷襲宋營,朱仝寨門相迎,扈三娘勸說武松(梁山驚變177
    再說魯智深、武松、李忠等人帶著人馬下山之後,直奔宋營的左寨。但是令他們詫異的是,宋軍營寨上燈火通明,寨牆上站立著一排排的士卒,正嚴陣以待。魯智深疑惑不已,對武松說道:「武松兄弟,看來對方早有防備。偷襲肯定是不可能了,你看我們是撤回去,還是繼續進攻?」
  • 打虎英雄武松因何被稱為「天人」?看一看武松性格就有知道了
    梁山共108個好漢個個身懷絕技,為何只有武松被稱為天人呢?只有武松自己站起來說:今日招安,明日也招安,怕是冷了兄弟們的心。當著眾人的面敢直接硬懟大哥宋江,這種事梁山上只有武二郎才做得出來。林衝和武松都被押解過,押解林衝的是董超薛霸,企圖幹掉林衝。押解武松的是張都監手下,也企圖幹掉武松。可是林衝根本看不出來董超薛霸想幹掉自己。還傻乎乎地跟著他們倆進了野豬林。
  • 他們回鄉後當地多了禍害:這三個梁山好漢咋沒被魯智深武松打死?
    宋江李逵吳用花榮曾經享受一天榮華富貴都嫌多,我們看水滸原著,還會很遺憾地發現有三個本應死掉的「梁山好漢」居然沒死,雖然他們沒有入朝為官,但卻也只不過是朝廷少了貪官,而地方多了禍害——這三個傢伙本應被魯智深武松楊志打死,但卻能繼續回鄉作惡,這究竟是誰的不幸?
  • 盧俊義武松林衝,誰才是水滸第一高手?施耐庵寫水滸時是怎麼想的
    理論上排第一當然是兵部尚書王寅,又有方傑、有司行方,包括鄧元覺,一個個都絕不在石寶之下。但為什麼一說起來徵討方臘,就覺得南離大將軍石寶這傢伙格外厲害呢?相信許多人的理解中,梁山武藝當以玉麒麟盧俊義為首。因為書上說:此人身高九尺,慣使一條棍棒,天下無對。曾頭市力擒史文恭。
  • 有多少人喊著要做灑脫的魯智深,卻在現實中活成了窩囊的林衝
    林衝坐第六把交椅,排五虎將第二名,把守正西旱寨;魯智深坐第十三把交椅,步軍頭領之首。這兩人還是結拜兄弟,魯智深救過林衝的命,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似乎二人之間也有了隔閡,可能是因為性格原因吧。兩個人都是暴脾氣,但一個做事快人快語,似乎有點莽撞,一個猶猶豫豫,有點放不開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