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英國公獨女被妾氏欺辱,母女倆一文一武扳回大局

2020-09-04 水水追劇

看知否小說時特別喜歡英國公夫人和張桂蘭這對母女,!


英國公夫人有勇有謀,不僅在英國公府說一不二,還能救女兒於危難之中;張桂芬身為公府嫡女,為了家國利益奉獻自己,用自己一生幸福交換前朝安定,家族興盛。



英國公夫人年紀很大時才生下張桂芬,當時人們都笑她是老蚌懷珠,但她卻覺得這是上天的恩賜,她十月懷胎產下女兒,英國公唯一的女兒。這個女孩自幼勇敢正直,頗有將門虎女之風。


張桂芬當時已經和同是將門的鄭家定親,但皇帝有意為自己小舅子沈從興求娶她,一是國舅爺的身份與公府嫡女身份相配,二是英國公是三朝元老,小舅子是自己最親近的大臣,兩家若能聯姻必能促進朝堂安穩。


皇帝和英國公說起這件事時留了餘地,並沒有說一定要張桂芬嫁過去,畢竟他張家兄弟眾多,嫡女也多,哪個嫁過去都可以,但英國公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讓親生女兒嫁過去,原因有三:

一、自己襲了爵位自然該為家族做出貢獻

二、自己嫡女自幼便金尊玉貴,如今有事怎能讓別人打頭陣

三、侄女總不如女兒親


英國公夫人雖然不舍,但為大局著想還是接受現實送女兒出嫁!


張桂芬是沈從興的繼室,從她嫁進沈家那一刻起,一場宅鬥大戰便拉開了帷幕。


沈從興原配大鄒氏為保護沈皇后死在禹州,沈從興悲痛欲絕,想保住亡妻家族的榮華富貴,便娶了妻子妹妹小鄒氏為妾,皇后娘娘因為愧疚還給小鄒氏封了誥命,要知道古代妾基本不可能得封誥命,小鄒氏也算達到前無古人的成就了。


這小鄒氏仗著皇后娘娘和沈從興的愧疚在將軍府囂張跋扈,從不把張桂芬放在眼裡,更是教育姐姐的孩子仇視繼母,張氏一進門便受貴妾和繼子的氣,偏偏沈從興也還處在極其愧疚階段,絲毫不能體會張桂芬的心。


沈從興家宅不安,顧廷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番勸說,明蘭也受英國公夫人之託勸說張氏,幾番過後張氏與沈從興關係緩和,張氏不久便懷孕了。


張氏懷孕後經常有太醫過來診脈,但小鄒氏每次都要半路帶走太醫,過個一時半刻再放太醫去給張氏看診,張氏本就不在意這些細枝末節,只要小鄒氏不太過分,她也就忍下了。


可張氏的隱忍並沒有換來小鄒氏的同理心,小鄒氏越來越專橫,一次竟然扣留太醫為其兄嫂看診,絲毫不顧慮張氏,張氏大怒便到小鄒氏房中與之爭論,卻不小心被推倒,導致提前分娩。


英國公夫人收到消息及時趕到,一邊安排穩婆給女兒接生,一邊痛斥沈從興寵妾滅妻,英國公也在趕來的路上。張氏生孩子本就疼痛難忍,一度以為自己要去了,又想到自己嫁入沈家處處受委屈,便絕望大喊「爹女兒盡孝了」。


這句話剛好被英國公聽到,英國公傷心欲絕,後悔萬分,但轉而聽見嬰兒啼哭,總算放下一顆懸著的心。


其實張氏身體素質很好,這次提前產子雖兇險但遠不止於要了她的命,她只是覺得委屈才會在生產時大喊。


張氏生產完後,國公夫人大罵小鄒氏,沈從興想辯解兩句,也被國公夫人大罵,身邊的老僕人順便道出小鄒氏因自己孩子保不住便設計將沈從興嫡子推入水中再救起,以此失了孩子,以博得沈從興憐惜。



沈從興聽後再也無法為小鄒氏開脫,不久宮中傳出旨意掌摑小鄒氏,可憐小鄒氏年紀輕輕面容半毀,牙齒也被打落了幾顆。


英國公夫人又開始勸說女兒不要在與女婿冷著,要主動緩和關係博得憐惜,還下令萬不可除掉小鄒氏及其兄弟,要留著他們繼續闖禍,連累沈從興,從而讓沈從興徹底厭棄鄒家。


不得不說英國公夫人這招實在是高,如果貿然除掉鄒家,沈從興必然愧疚之心再次泛濫,只有讓鄒家人自己將這段舊情磨滅才算得上真正的殺人誅心。


張桂芬自從生了孩子,再加上母親勸導,也明白自己一定要活出個樣子,哪怕不為自己也要為孩子著想,至於小鄒氏就靜靜看她如何自取滅亡就好。


後來太后發動宮變,派人假傳聖旨召見所有武官家眷進宮,扣做人質,幸好明蘭發現端倪提前通知張桂芬,張桂芬一家無人進宮,她本想帶著全家回娘家躲躲,可小鄒氏和繼子都不願意去,她只能森嚴戒備將軍府。



小鄒氏兄長以為沈從興在外已遇難,聽得幾個狐朋狗友酒後胡言,便將將軍府令牌交出,準備洗劫將軍府,撈一筆錢財,可他沒想到,張桂芬是將門之女,她帶的陪嫁護衛也多是軍中身經百戰的將士,那些烏合之眾雖進了將軍府,但不到幾個回合便被擒獲,其中有人看府內都是老弱婦孺,便口出狂言多說不敬之語,張桂芬提劍就將那人耳朵割下,頓時小鄒氏和繼子嚇得抖如篩糠,自此再沒有人敢和張桂芬叫板!


英國公夫人和張桂芬這對母女本是善心之人如果小鄒氏恪守本分,相信母女二人不會不容她,但她恃寵生嬌囂張跋扈,害得張桂芬和沈從興感情不和,如若沒有好友相幫,沒有國公夫人設計,恐怕公府嫡女張桂芬就要折在這惡毒婦人手裡。



有了孩子的張桂芬終於體會到母親良苦用心,與夫君重修舊好,小鄒氏雖未被處置但卻漸漸失了寵,沒過幾年沈從興與原配的孩子皆長大成人,到了婚配年齡,可這幾個孩子是被妾氏養大的,高門大族根本看不上,無奈之下沈從興嫡子娶了公主為妻,再不能繼承爵位,三個女兒兩個高嫁但婚後並不幸福,只有一個明事理的女兒張桂芬侄子,婚後無比幸福。


張桂芬後來和沈從興生了很多孩子,兩人感情也越來越好,小鄒氏爭了一生沒有子嗣沒有恩寵,下場悽涼,也算是善惡到頭終有報!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沈從興妻子張氏:無愛婚姻裡的大智慧,明蘭欽佩
    知否原著中,有一些不是那麼起眼的小人物,可是卻一樣十分出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原著中沈從興的妻子張氏。張氏,英國公獨女,英國公老來得女,所以她從小被捧在手心裡,因為英國公太重視自己這個女兒了,在十七八歲時都還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女婿。好不容易挑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鄭家,和英國公家一樣,也是高門顯貴,門當戶對,兩家對彼此都十分滿意。可是突然遇到朝廷動蕩,八王爺登基。
  • 知否:英國公獨女張氏如此優秀,嫁給沈將軍到底可不可惜?
    小鄒氏和張氏爭寵,是《知否》中一個著名的橋段。原本就囂張的小鄒氏封誥命成為貴妾後更加跋扈了,完全不把正妻大張氏放在眼裡。在沒有遇到明蘭之前,耿直的張氏屢屢受挫,受了很多委屈,就連生產的時候都差點遭到小鄒氏的設計。
  • 原著《知否》海氏:三言兩語大敗林噙霜母女,一勺燴了林棲閣
    原著《知否》海氏:三言兩語大敗林噙霜母女,一勺燴了林棲閣墨蘭劃傷明蘭,林噙霜顛倒黑白;海氏巧做安排,三言兩語挽回場面,為明蘭討回公道,大敗林噙霜母女,一勺燴了林棲閣,漸收盛府內宅大權。其實原著中,海氏是極其重要的,她每場戲份也是十分精彩的,尤其在墨蘭劃破明蘭的臉那一節中,海氏表現出來的能力、手腕真真的是太高明了,巧做安排,三言兩語便替婆婆王大娘子挽回場面,為明蘭討回公道,大敗林噙霜母女,一勺燴了林棲閣,漸收盛府內宅大權,真是痛快至極。
  • 《知否》原著賀老太太:鐵血手腕鎮壓妾氏通房丨你的婚姻該有鋒芒
    《知否》原著中有很多厲害的老太太,我之前寫過盛老太太,孔嬤嬤,常嬤嬤,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功學理論,賀老太太也不例外。這種生活態度原著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接受婚姻裡丈夫的不完美,並想盡一切辦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嫁進賀家後,賀老太太發現丈夫是十分風流的,婚後一屋子的小妾通房,庶子庶女。同樣面對這樣的情況,盛老太太的處理方法是:有我無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低嫁的柳氏比高嫁的墨蘭高明多了
    電視劇《知否》中墨蘭一個人來赴宴,盛老太太見了都開起了玩笑。好像所有事情都過去了,大家都原諒了墨蘭。其實,並沒有,這一切,只不過是面子罷了。墨蘭到底是盛家的姑娘,面子上總是要過去的。而原著中,墨蘭盛家後輩的反面教材。而她自己生了五個女兒,個個低嫁。
  • 《知否》英國公獨女張氏:活得如此霸氣,何需人來同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庶女明蘭傳》,大家對這部劇也非常喜愛,對其中人物的評價也不一,尤其是對其中英國公獨女張氏,很多人對其很同情,對張氏生產當晚,英國公夫婦接女回家的舉止讚嘆不已,感慨娘家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 知否:英國公張夫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許多令人佩服的女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英國公張夫人。作為武將家屬,張夫人行事果斷且有勇有謀,可以用彪悍二字來形容她的人生。英國公在朝中地位非常高,英國公夫人在女子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真真應了顧廷燁那一句,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在女人堆裡就是老幾!
  • 《知否》小鄒氏半生荒唐,末了末了,竟是這樣的結局
    《知否》小鄒氏半生荒唐,末了末了,竟是這樣的結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中,小鄒氏衝撞懷孕的張大娘子,被太后賞了五十個嘴巴,而皇上皇后也重重地懲處鄒家,還在張大娘子孩子辦滿月酒之際強制扭送走了小鄒氏。
  • 《知否》小官家的庶女明蘭為什麼會跟英國公府獨女成為了閨蜜
    《知否》裡英國公夫人做壽宴請各家女眷賓客,獨獨沒有請明蘭。明蘭心裡很憋氣,自己做姑娘的時候也沒有受過這般奚落。 英國公沒有請明蘭一個是因為顧廷燁早年名聲不好,另一個原因是婆母小秦氏說明蘭不尊重婆母,苛待下人。
  • 《知否》原著,香姨娘不顯山不露水,卻有了一個妾室最好的歸宿
    但就是這個存在感不強的香姨娘,卻在原著所有妾室裡有了一個最好的結局,如果你了解她的所做作為,相信你也會同我一樣,認為她值得擁有得到的一切。幼時的盛明蘭曾觀察盛老爹的幾個妾室,發覺香姨娘雖不是十分豔麗,姿色動人,但身上有種溫柔的神情,讓人看著很舒服熨帖。香姨娘一直在王氏身邊服侍,她的兒子小長棟便養在王氏跟前。
  • 知否:原著中這對手帕交,一個成了永昌侯夫人,另一個嫁給英國公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在《知否》的原著中,就有提到過一對手帕交,她們年少時就是親密的好友,興趣相投,卻也在歲月的侵蝕中,需要各自面對自己在人生中遭遇的困難。她們就是永昌侯府的梁夫人和英國公張夫人。
  • 《知否》原著彪悍母親英國公夫人:罵醒張氏狠鬥小鄒氏,大快人心
    英國公府祖先跟寧遠侯府祖先一樣,是開國輔臣。真正的綿延幾百年的清貴人家。皇帝見了他們都要給三分薄面。原著裡的太祖高皇帝十分風流,喜歡賜臣子美姬。當時的英國公夫人拎了兩把菜刀站在門前,揚言那女人若敢進門就讓她血濺當場,然後,她以命相償。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相依為命的祖孫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老太太是最富有智慧的老太太,同樣也是整個電視劇中過得最悲慘的老太太,他和女主盛明蘭有著相似的命運,只不過盛老太太的悲慘命運一生都始終與她相伴,而且這份命運也是他自己最終的選擇
  • 《知否》原著盛明蘭的丫環若眉,委身做妾,結局比林噙霜悽涼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
  •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一)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一)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非死不得出,幹苦力,受婆子管教打罵,累及無辜兒女。由趙麗穎、馮紹峰聯袂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好評如潮,無論是演技、服飾還是道具等等皆是大讚,但很多人物結局改編的與原著大有出入或是不甚清楚,原著《知否》康家一家的結局如何呢?
  • 知否原著:同是大丫鬟為何有人體面出嫁,有人二嫁還是妾
    若眉的父親本是一落魄秀才,雖家境貧寒但還不忘納妾,這若眉就是妾氏所生,本來在家中還有口飯吃,但她爹不幸過世,嫡母直接將她母女二人發賣,若眉算命好被盛府買來做丫鬟,還不知道她娘被賣到哪裡去了,母女倆可能再也不能相見。
  • 《知否》:張娘子,好颯一女的
    01 得父母寵愛的人生撇開出生不談,張娘子讓人羨慕的首先是她有一雙百般疼她愛她的父母。劇裡,張大娘子受妾室衝撞而早產加難產,明蘭當機立斷著人去請英國公夫婦前來。英國公夫人先到就先開始訓女婿。女婿沈從興,是當朝國舅爺,低頭認錯,不敢一語。英國公夫人鐵面孔一副、絲毫不留情面:你以為我女兒嫁給你是高攀你家嗎?是夜,英國公匆匆趕來。剛到門口,聽見女兒慘叫:爹、娘,女兒盡孝了。
  • 《知否》原著林小娘:縱有千般不是,但這六點「超能力」該學
    看過《知否》電視劇的朋友,大多數都恨林小娘恨得牙痒痒。但是我一直認為電視劇對林小娘的解讀是不完全的,所以今天我想帶大家來認識一下與電視劇不同的林小娘,原著裡對林小娘的刻畫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後來長楓在盛紘為他選的妻子柳氏的薰陶下,也在仕途上有了發展。只可惜墨蘭一味攀龍附鳳,放棄了盛紘原本為她選的文炎敬這段大好姻緣,自毀幸福。從另一方面來說,盛紘對盛老太太,雖然做不到像親生母親一樣孝順,但在我看來,他也盡了他應盡的義務。
  • 原著《知否》顧廷燁內宅的妾室姨娘們,都去了哪裡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除了有外室曼娘秋娘本就不甚聰明,想著自小的情分,又加之有龔紅綃、鳳仙的教唆挑撥,秋娘曾多次明裡暗裡地向顧廷燁獻殷勤,表達關心與愛意,希望得顧廷燁雨露之恩,成為得寵的妾室,如去送親自做的衣服鞋襪,送燕窩點心、去書房獻媚等,但都被顧廷燁無視,甚至是惹怒了顧廷燁。
  • 知否:給多位同僚贈妾的甘老將軍,他贈送的那些妾結局如何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就如國舅沈從興和英國公張家,以及皇后的妹妹小沈氏和鄭家都有聯姻。兩派勢力在朝堂多有交鋒,私下裡甘家的小手段也不斷。甘夫人在教坊司選了很多美貌的女子,全都認作「義女」,以贈妾的方式送給了諸多朝廷大員,其中就有威北侯沈家,寧遠侯顧家,小鄭指揮使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