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蘇州的楓橋鎮,客商聚集,糧船來來往,每天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旁邊有一個小村莊,村莊的盡頭有一座古廟,古廟裡住著一個姓屈的乞丐,乞丐雙腳患病,行走不便。每天出門乞討,這天撿到一袋銀子
每天早出晚歸,出外乞討,活動範圍就在鳳橋附近。有一天早上,乞丐像往常那樣,出門乞討,走不多遠,看到廁所門口,有一個布袋,他走過去,拿起來查看,沉甸甸的。
解開一看,裡面竟然是白花花的銀子,有幾百兩之多,他想,一定是路過的客人丟失的,我是一個薄命的人,是無法享受這個巨大好處的。
況且這一大批銀子,也不知道失主是幹什麼的,一旦他因為丟失這筆銀子,不知道有多著急,有時候會要了他的命,想到這裡,他就放棄乞討,回到廟裡,在門口等待。
到中午的時候,果然有一個人跑著過來,急著在門口直跺腳,狠狠捶打自己的胸部,顯出很焦急很懊惱的樣子。
乞丐心裡想這個可能就是失主了,主動問他因為什麼事這麼著急?是丟了東西嗎?
那你說:「是的,難道你拾到了嗎?」乞丐說:「我是拾到了,如果你說的一文不差,我才能還給你」。
那人顯出很高興的樣子,急忙說出銀子的數量顏色,新舊,什麼包裹,什麼顏色,說著一絲不差,完全符合。
乞丐相信了他,把一袋子銀子交給那個人,那人看到失而復得的銀子,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願意拿出一半作為酬勞,感謝。
乞丐謝絕了說:「你是不是有點傻?我不收你的全部銀錢,難道還會貪圖銀子的一半嗎?況且你少了一半銀錢,又不能辦成大事,請你趕快離開吧,不要耽誤我的乞討。」
那人再三拜謝,拿出十銀子,強塞給乞丐,離他而去,乞丐沒有辦法,只好收下。他懷裡揣著銀子又出去乞討,走到街上,忽然看到一個幼年女子,容貌秀麗,靠在父親身上啼哭,許多人圍觀。
乞丐走上前就問眾人,是何緣故?有人告訴他,是曹家來討債的人,想把這女子奪走抵債,所以女子哭得很悲慘。
乞丐問,欠多少錢呢?有人告訴他:「十兩銀子」,乞丐一聽大怒,憤憤不平的說:「高利貸盤剝,放債,竟然兇惡到這種地步,實在是太過分了,況且十兩是個小數目,為什麼為了幾個臭錢,就殘忍到這個天地?」
不料債主就在旁邊,聽到乞丐說這番話,很為惱火,指著乞丐的鼻子大聲罵道:「像你就要快餓死,拋在荒郊野外的賤胚,你有什麼資格講仁義呢?居然口說大話,你能為他們還債嗎?」
乞丐二話不說,馬上從懷裡掏出客人送給他的十兩銀子,替那位父女還了債,取回了欠債的契約。
眾人看到沒什麼熱鬧可看了,一鬨而散。那個姓曹的本意要搶奪那個女子,並不在乎銀子,一看乞丐壞了他的好事,非常痛恨他。
就花錢賄賂衙門捕快,把乞丐當成竊賊,抓進官府,關了起來,當時,吳縣縣令陳大人,懷疑乞丐是受到冤枉,準備好好調查一番,剛好丟失銀子的客人聽到這個消息。
趕忙趕到官府縣衙,代乞丐申訴,陳縣令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非常高興,他說:「這是一個有節有義的乞丐」,當下依照誣告反坐的條例,重懲捕快差役。
傳令鳳橋各米行的老闆,來縣衙門聽令,對他們說:「你們米行每天收的米樣,都要賞給這位有節義的乞丐,以免他早晚沿街乞討。」
還給乞丐披紅掛彩,坐上轎子,禮送他回去,從此以後,乞丐坐在家裡每天都享有一石米的收入,慢慢的他倆有了餘錢,他請名醫治療。
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道士,贈給他幹荷瓣、茅、術等各種藥,煎水洗腳,幾天之後腳上的病就好了,走路和普通人一樣,正常了。
不上十年功夫,居然成了富翁,購置了房產,娶了妻子,生了孩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心有好報,乞丐雖然貧窮,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不貪婪,有節有義,有一副熱心腸,老天眷顧他,把他腿上的病治好了,也讓他有了錢,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富翁,有資格買房子,娶妻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乞丐成為一個有錢人。
感謝您閱讀評論,點讚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