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永樂年間,四川順慶府有兩個秀才,一人叫孫剛,一人叫李玉。他倆是同村人,孫剛年長一歲,兩人從小在一塊讀書,是最好的朋友。
李玉腦子聰明靈活,孫剛則較為遲鈍,為人憨厚誠實。
私塾先生也更喜歡聰明孩子,李玉13歲時,那先生便說,李玉可以去考童子試了,他能通過三試成為秀才。但孫剛嘛,讀三年再做打算。
孫剛很是難過,李玉便安慰他說不要緊,童子試咱倆一起去參加,你不去我不去。哥哥認真讀,不懂的我來幫你!
經此一事,兩人的感情比親兄弟更好。在李玉的幫助下,孫剛的學問也一天天進步。孫剛17歲時,和李玉一同參加縣試,雙雙考中秀才。
那個年代,男子一般早早就結婚了。他倆又是秀才,雖然是普通百姓人家,但不斷有媒人上門說親。他們志在功名,兩人都推脫了親事,用心讀書參加科考。他們的科考並沒有那麼順利,兩人結伴到府城參加兩次鄉試,皆榜上無名。
回鄉後,二人商議一番,決定先娶妻成親了。
他倆找媒人去女方提親,不久後,孫剛便娶了東村女子阿秀,李玉則娶了同村的姑娘阿梅。這一成親後,兩家都更加貧窮了。
婚後沒多久,李玉突然染上重病,不到三天就病發身亡了。李玉父母早逝,留下一個妻子阿梅,又逢上了荒年,家中經常無一粒米。
孫剛便不斷接濟阿梅,家中的糧食但凡還有一點,都會讓阿梅吃上飯。可是他家本來也是貧窮,不多久兩家人都時常餓肚子。
阿秀說:夫君,你這樣讀書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現在還要接濟阿梅,我們的日子怎麼能過得下去呢?孫剛認為妻子說得在理,必須要想辦法賺錢。
他打算外出去經商,可是又沒有本錢。
這天晚上,孫剛突然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李玉。李玉對他說:哥哥,明天一早天沒亮時,你去村後山埡口上的黃葛樹後等著,能撿10兩銀子。你去到我的墳頭一躺,我跟你出去經商。
孫剛非常吃驚,雖然做夢,他也明白李玉不是死了嗎?
李玉說:哥哥不用懷疑,實不相瞞我命不該絕,上次死亡是死於意外。死後陰間並無名錄,城隍老爺並未將我送往地府,而是給了我一枚轉生令,讓我可擇機轉生。現在我們兩家都家境貧困,我既為鬼,可以做一些人力無法做到之事,我們倆有了本錢,到外地去經商賺一些家產,再回來過日子。
孫剛醒後,對此夢深信不疑,穿好衣服一個人摸到了後山的埡口上,在樹叢後躲著。果然不久後,從另一個村子上來三個黑衣人,腰間還掛著長刀。幾人盤坐在樹下商量一陣後,各自往不同的方向散去了。
三人走遠後,孫剛從樹後出來,見地上有一布袋,打開一看果有十兩銀子。
孫剛又去了李玉的墳頭,墳前有一個虛影,正是李玉。兄弟二人在墳前說了一陣後,李玉往他身上一撲,就完全消失不見了。
孫剛在家裡留下2兩銀子,又把2兩銀子送到了阿梅家。
孫剛別了妻子,外出做生意。孫剛去了成都府,在這裡做各種生意。李玉因為是鬼,來無影去無蹤,牆壁也無法阻隔,他每天外出打探各種情報,得知什麼物品缺貨,他們就立即想辦法買入,再轉手交易。
就這樣,一年時間下來,幾兩銀子變成了一百多兩。過年的時候,孫剛滿載而歸,為妻子和阿梅買了許多禮物,兩家人都很開心。
過完年,初三孫剛又從家裡出發,這一年時間,一人一鬼合力,竟然賺足了五百兩銀子。回到家中時,已成了當地最富有的人。
有了這些錢財,後半生也可以衣食無憂了。孫剛買入了百畝良田,重新修整了房舍,成了富有的人,他打算再次讀書,考取功名才是他的夢想。
李玉因為大多時間附在孫剛身上,所以無人知道他的存在。
這天,李玉對孫剛說:我的魂魄只能在世間維持兩年,再不轉世就會消散。現在時間已快要到了,但我又不忍和哥哥分別,我看嫂子一直沒有孩子,這輩子我就做哥哥的兒子吧!阿梅是個好妻子,麻煩哥哥幫我照顧十幾年,等我到十七歲的時候,就娶她回來做兒媳吧!
孫剛聽了很是高興,與妻子阿秀更加努力的恩愛。不久阿秀就懷上了,十月後果然生下一兒子,和當年的李玉竟然有八九分相似,起名為孫玉。
這孩子極其聰明,讀書過目不忘。但李剛試探了他多次,經過轉生後,他完全沒有前世的記憶了。父子倆一塊讀書,後來孫玉11歲就考上了秀才。
16歲時,孫玉與父親一塊到府城鄉試,竟然雙雙中舉。
回家後,孫剛跟兒子商量,問他是否喜歡阿秀,若喜歡就娶她回來做媳婦,沒想到他一口答應,看來這還有些前世姻緣的影響。
不久他們就辦了親事,一家人和和美美,也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孫玉後來考中了進士,在京城做大官,一家都遷到京城享福去了。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