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2020-07-06 靜月齋文化

新聊齋故事:秀才兄弟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永樂年間,四川順慶府有兩個秀才,一人叫孫剛,一人叫李玉。他倆是同村人,孫剛年長一歲,兩人從小在一塊讀書,是最好的朋友。

李玉腦子聰明靈活,孫剛則較為遲鈍,為人憨厚誠實。

私塾先生也更喜歡聰明孩子,李玉13歲時,那先生便說,李玉可以去考童子試了,他能通過三試成為秀才。但孫剛嘛,讀三年再做打算。

孫剛很是難過,李玉便安慰他說不要緊,童子試咱倆一起去參加,你不去我不去。哥哥認真讀,不懂的我來幫你!

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經此一事,兩人的感情比親兄弟更好。在李玉的幫助下,孫剛的學問也一天天進步。孫剛17歲時,和李玉一同參加縣試,雙雙考中秀才。

那個年代,男子一般早早就結婚了。他倆又是秀才,雖然是普通百姓人家,但不斷有媒人上門說親。他們志在功名,兩人都推脫了親事,用心讀書參加科考。他們的科考並沒有那麼順利,兩人結伴到府城參加兩次鄉試,皆榜上無名。

回鄉後,二人商議一番,決定先娶妻成親了。

他倆找媒人去女方提親,不久後,孫剛便娶了東村女子阿秀,李玉則娶了同村的姑娘阿梅。這一成親後,兩家都更加貧窮了。

婚後沒多久,李玉突然染上重病,不到三天就病發身亡了。李玉父母早逝,留下一個妻子阿梅,又逢上了荒年,家中經常無一粒米。

孫剛便不斷接濟阿梅,家中的糧食但凡還有一點,都會讓阿梅吃上飯。可是他家本來也是貧窮,不多久兩家人都時常餓肚子。

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阿秀說:夫君,你這樣讀書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現在還要接濟阿梅,我們的日子怎麼能過得下去呢?孫剛認為妻子說得在理,必須要想辦法賺錢。

他打算外出去經商,可是又沒有本錢。

這天晚上,孫剛突然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李玉。李玉對他說:哥哥,明天一早天沒亮時,你去村後山埡口上的黃葛樹後等著,能撿10兩銀子。你去到我的墳頭一躺,我跟你出去經商。

孫剛非常吃驚,雖然做夢,他也明白李玉不是死了嗎?

李玉說:哥哥不用懷疑,實不相瞞我命不該絕,上次死亡是死於意外。死後陰間並無名錄,城隍老爺並未將我送往地府,而是給了我一枚轉生令,讓我可擇機轉生。現在我們兩家都家境貧困,我既為鬼,可以做一些人力無法做到之事,我們倆有了本錢,到外地去經商賺一些家產,再回來過日子。

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孫剛醒後,對此夢深信不疑,穿好衣服一個人摸到了後山的埡口上,在樹叢後躲著。果然不久後,從另一個村子上來三個黑衣人,腰間還掛著長刀。幾人盤坐在樹下商量一陣後,各自往不同的方向散去了。

三人走遠後,孫剛從樹後出來,見地上有一布袋,打開一看果有十兩銀子。

孫剛又去了李玉的墳頭,墳前有一個虛影,正是李玉。兄弟二人在墳前說了一陣後,李玉往他身上一撲,就完全消失不見了。

孫剛在家裡留下2兩銀子,又把2兩銀子送到了阿梅家。

孫剛別了妻子,外出做生意。孫剛去了成都府,在這裡做各種生意。李玉因為是鬼,來無影去無蹤,牆壁也無法阻隔,他每天外出打探各種情報,得知什麼物品缺貨,他們就立即想辦法買入,再轉手交易。

就這樣,一年時間下來,幾兩銀子變成了一百多兩。過年的時候,孫剛滿載而歸,為妻子和阿梅買了許多禮物,兩家人都很開心。

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過完年,初三孫剛又從家裡出發,這一年時間,一人一鬼合力,竟然賺足了五百兩銀子。回到家中時,已成了當地最富有的人。

有了這些錢財,後半生也可以衣食無憂了。孫剛買入了百畝良田,重新修整了房舍,成了富有的人,他打算再次讀書,考取功名才是他的夢想。

李玉因為大多時間附在孫剛身上,所以無人知道他的存在。

這天,李玉對孫剛說:我的魂魄只能在世間維持兩年,再不轉世就會消散。現在時間已快要到了,但我又不忍和哥哥分別,我看嫂子一直沒有孩子,這輩子我就做哥哥的兒子吧!阿梅是個好妻子,麻煩哥哥幫我照顧十幾年,等我到十七歲的時候,就娶她回來做兒媳吧!

孫剛聽了很是高興,與妻子阿秀更加努力的恩愛。不久阿秀就懷上了,十月後果然生下一兒子,和當年的李玉竟然有八九分相似,起名為孫玉。

新聊齋:兩秀才親如兄弟,弟弟死後託夢,人與鬼結伴經商成富翁

​這孩子極其聰明,讀書過目不忘。但李剛試探了他多次,經過轉生後,他完全沒有前世的記憶了。父子倆一塊讀書,後來孫玉11歲就考上了秀才。

16歲時,孫玉與父親一塊到府城鄉試,竟然雙雙中舉。

回家後,孫剛跟兒子商量,問他是否喜歡阿秀,若喜歡就娶她回來做媳婦,沒想到他一口答應,看來這還有些前世姻緣的影響。

不久他們就辦了親事,一家人和和美美,也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孫玉後來考中了進士,在京城做大官,一家都遷到京城享福去了。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秀才斷指
    新聊齋:書生斷指吳生是個童生,他讀書不行,秀才也沒考上,最後跟著父親外出經商,這些年家中也還頗富裕。吳生一見楊秀才,非常高興的拉著他去喝酒,楊炎推遲不過,只好去了。楊炎看了後直搖頭,現在這整個保寧府,也沒有一個年輕進士吧,舉人倒有幾個,但也都不年輕了,而且成了舉人,別人也是老爺,又豈願到你商人之家來入贅?估計有意的,也就是那些年輕秀才了。
  • 新聊齋故事:兩心痴蟲
    新聊齋故事:兩心痴蟲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泰州有個叫段林的寒門秀才。青玉說:郎君,有了這對兩心痴,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你放心,只要我們深愛,此蟲非但無害,還大有益處,它們在體內吞食殘毒,可改善體質。郎君的身體,因為有此蟲之助,日後還可慢慢轉化為仙體,等郎君功名百年之後,我們夫妻再結伴修仙,在世間永生。
  • 新聊齋:男子嗜酒如命,半夜被請到山上喝酒,酒醒發現睡在墳頭
    新聊齋故事:酒鬼秀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康熙年間,四川敘州府有個叫沈安的秀才,此人很有學問,但他有個大毛病,就是好酒。有一年他在州府參加鄉試時,因為喝多了酒,迷迷糊糊跑到考場,那監考官聞著他滿身酒氣,當場大怒,讓人將他趕出去,差點連秀才資格都給剝脫了。後來娶妻後,沈安更加嗜酒如命,妻子王氏每每苦勸,可他總是不聽。用沈秀才的話說,哪個文人不喝酒?李太白那些千古名篇,都是酒後寫出來的。妻子拿他沒轍,經常給他熬些養胃的湯藥之類,怕他有個三長兩短。
  • 聊齋故事《富翁》:富翁慧眼識賭徒,少年舉手露形藏
    某天出門,有個少年一直尾隨在富翁身後,富翁停下問他怎麼回事?少年答道:「想向您借錢。」富翁答應了,帶他回到家中,剛好桌上放著數十枚銅錢,少年隨手抓起來把玩,嫻熟地疊成了高低不等的數摞。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富翁富翁瞧在眼裡,當即找了個由頭,將少年打發走了。
  • 《聊齋》裡細思極恐的故事合集,看完讓你脊背發涼
    因此,他創作出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洋洋大作《聊齋志異》。講的看似是神仙鬼狐,其實是人間之事。下面的三個故事裡面就有很多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聊齋 張鴻漸》翻譯過來就是:張鴻漸,是永平郡人。年方十八歲,是永平郡有名的秀才。
  • 新聊齋:半狐仙妻
    新聊齋:半狐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四川雅州府北面青衣江邊,有個叫宋家灣的小村子時間一長,這狐狸就把宋秀才當親人一樣。宋秀才每隔幾天來釣魚時,它早就在一邊等著了,它還會跳到宋秀才身上磨蹭,非常親他。宋安第三安鄉試落榜歸來時,心中非常難過,已經年近三十了,現在功名之路遙遠,家也未成,這樣下去怎麼辦呢?
  • 新聊齋:縣令為官清廉,卻遭誣陷身死,託夢好友終沉冤昭雪
    新聊齋:縣令申冤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啟年間,揚州城有兩個摯交書生,年齡稍大的叫胡生,稍小則叫蔣生。兩人自小一同讀書,同考一屆科舉,皆是當地有名的秀才,二人感情深厚。後來二人結伴到府城參加會試,胡生高中而蔣生落榜。胡生便落寞的回了老家,而蔣生不久後,又到了京城參加會試。結果胡生考中進士,被朝廷派到滁州當了縣令,蔣生回到老家後,家中也很貧窮,只能在村裡設館教書。
  • 明月說《聊齋》之《王六郎》:人鬼一家親
    許義甚為詫異,問六郎為何這樣,六郎考慮再三,才說:「你我既然親如兄弟,我說了你也不必驚訝。如今將要分別,無妨如實告知:我實際是一個鬼,只因生前好飲酒,醉後走到河邊溺水而死,這已經好幾年了。以前你之所以捕到比別人更多的魚,都是我暗中幫你驅趕,以此來酬謝哥哥奠酒之情。明日我的期限已滿,將會有人來代替我,我將要重新去投生,你我相聚只有今晚了。」
  • 忍看朋輩成新鬼
    於先生在大學時是體操隊員,國家二級運動員,後來在什剎海體校做過一段時間教練,在田先生鼓動下下海經商,在昌平辦了個服裝廠,後來據說賠錢轉讓給了朋友。於先生喜歡術數,精通風水,但並不以此牟利,閒暇之餘,如果他心情大好,會送一兩句讖語,常常都靈驗。
  • 新聊齋:男子被悍妻罰跪,隻身逃入深山,騎上老虎遇兩絕美女子
    新聊齋故事:白虎秀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中期,四川廣元府有個叫李江的秀才。他家貧寒,但因為頗有才學,被周舉人賞識。那周二小姐看了他的文章後,覺得這秀才不錯,主動要求嫁給他。就這樣,寒門秀才,娶了一個娘家富有的周小姐。周小姐初時對李秀才也不錯,她指望丈夫能早日考中功名,她的願望是成官太太,享受榮華富貴,以證明她比另兩姐妹更有眼光。可是,李江連著兩次鄉試不中,家中益發貧困起來。
  • 新聊齋:狐鬼客棧
    新聊齋:狐鬼客棧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順年間,建寧縣溪口村有一個書生,叫趙豐。他生活來源全靠村民接濟,為此趙豐十分的乖巧懂事,經過勤工苦讀,寒窗十幾載,入縣學成了秀才,得到了到州府參加鄉試的資格。臨行時,全村人都到村頭給他踐行,趙豐喝了酒水,領下盤纏時已經感動的熱淚滿眶,還發誓稱,一定不負眾望,必定考取功名,衣錦還鄉,回報眾鄉親。
  • 新聊齋:秀才赴京投親,半路結交知己,三年後一生一死淚滿天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秀才多難閬中秀才盧子良,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盧秀才聽了妻子的話,便振作起來。周氏又說:相公現在留在家中,實在有些危險,聽說二伯父在京城,你不若親去投奔他,也便留在京中參加考試。盧秀才看著妻子滿臉苦笑,現在家中別說錢財,值點錢的東西都被查抄了,自己如何才能去京城?且留妻子一人在家,他也不放心。周氏說:夫君不必憂心,我明天回娘家,找父親幫襯一二。第二天一早,周氏就回了娘家。
  • 故事:新聊齋:金劍鎮鬼
    新聊齋:金劍鎮厲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嘉慶年間,山西連年大旱,無數的人為了生計,開始紛紛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他經過一番殊死搏鬥,這才成功斬殺了賀蘭鬼,將它的屍體分成了五部分,仍在了山中,可沒想到,賀蘭鬼死後卻又復活,比之前更加兇殘。俠士便再度入山,這次他打敗賀蘭鬼之後,將它的屍骨埋在了一起,並用自己的寶劍插入它的胸膛鎮壓此邪,打那以後,賀蘭鬼便再也沒有出現過。
  • 重溫聊齋《金生色》:他死後不久,妻子就與人通姦,姦夫還是
    金生色父親早亡,又無兄弟姊妹,母親好容易將他拉扯成人,不想他恁的短命,他是命騫之人,金母一個婦道人家,丈夫兒子相繼亡故,更是苦命至極,幸賴家中還有薄產,生計不愁。木氏母親前來弔喪,舉哀之後對親家母說:「老天不長眼,我這寶貝女婿怎麼就這麼撒手去了呢?可憐我女兒年紀又輕,身子也弱,今後可怎麼過活?」
  • 故事:新聊齋:富小姐設局招親,窮秀才自斬一指,斷指後小姐哈哈大笑
    新聊齋:書生斷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吳生是個童生,他讀書不行,秀才也沒考上,最後跟著父親外出經商,這些年家中也還頗富裕。吳生一見楊秀才,非常高興的拉著他去喝酒,楊炎推遲不過,只好去了。二人在酒樓中吃喝一番,趁著酒興,吳生又拉著楊秀才去看戲,他說前些天,有個外地來的戲團唱得很好。
  • 新聊齋:狐仙生子
    新聊齋:狐仙生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中期,在四川南充的蘆溪鎮,有一個姓周的接生婆。周阿婆跟著青袍人,不知不覺走了十餘裡山路,來到了一座偏僻的荒山中。遠遠就看見有一處燈光,近前一看是兩間低矮的草屋。走近屋前,就聽到屋中有一女人在痛苦的叫喚著,周阿婆一聽聲音不對,連忙衝進了屋中。只見一個女人,面色慘白地躺在床上,兩手死死扣住床沿。
  • 新聊齋:窮秀才山中遊玩,遇巨蛇與靈狐死鬥,隔年娶美貌雙妻
    新聊齋:秀才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英宗年間,江州有一個窮秀才,叫胡伢。可胡秀才為人很想得開,有事沒事就愛到處遊覽名勝風景,自得其樂。這一日晴空萬裡和風習習,胡秀才又來到一處高山遊玩。遊至正午太陽如烈火,胡伢便在一個洞口前歇息起來,這時周圍的蟲子鳥兒仿佛消失一般,不再鳴叫,整個山間壓抑得異常寂靜起來。
  • 故事:新聊齋:秀才遊園逢佳人,找尋玉簪得功名,不忘前恩結美緣
    新聊齋:商女湘雲她經常隨父親外出經商,此番她跟著父親來到澤州做生意,可自己在路過這裡的時候,意外丟失了父親給她買的玉簪。這些人見晉王有吩咐,自然就滿口應承。事情辦妥之後,湘雲便找到了張彩,把這件好事告訴了他。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據統計,《聊齋志異》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為女鬼。不知道大家有無發現,蒲松齡筆下的鬼大都與民間傳說中的鬼不同,她們不僅沒有一絲兇殘恐怖,而且楚楚可憐,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例如香港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她的原型便是《聊齋志異》篇章中的女鬼。
  • 《聊齋》開篇《考城隍》:秀才在陽間屢試不中,在陰間一舉中城隍
    《聊齋志異》開篇第一則故事,不是人鬼情未了的《聶小倩》,不是至孝至誠的《田七郎》,不是以笑對待世俗的《嬰寧》,更不是詭譎怪誕的《畫皮》,而是這篇寓意滿滿的《考城隍》。接著關帝神又勉勵了張秀才幾句,兩個考生便磕頭後一起離開了大殿。秀才握著宋公的手送到郊外,並自己介紹說是長山縣人,姓張,臨別還給宋公寫了一首送別詩,其中有一句是:「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