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故事:兩心痴蟲

2020-08-10 靜月齋文化

新聊齋故事:兩心痴蟲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永樂年間,泰州有個叫段林的寒門秀才。他有些才學,16歲時就中了秀才,但連著兩次鄉試落榜,讓他更窮困潦倒。

第二次鄉試考完,發榜之日,他站在榜單下發呆的看了半天,終究還是只能失望離去。從府城回他家有數百裡路,要步行好幾天。他是徒步來趕考的,他家窮得連一頭驢子也沒有。

他回到落腳的破廟中收拾包裹,匆匆往家裡趕。

段生一路餓著肚子,在翻越一座荒山時,餓得實在走不動了,打算在周圍找找有沒什麼野果充飢,肚中無食,便只能餓死。

他運氣不錯,不久就找到一株果樹,上面結著許多雞蛋大的紅色果子,散發出陣陣香味。段生大喜,連忙跑到樹下,就要往上面爬。

可是,肚子太餓根本無力爬樹。

沒奈何,只好從地上撿了幾塊石頭,勉強朝樹上果子扔去,好不容易打下來幾個。段生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果子又香又甜,勝過山珍海味。

突然,不遠處一個女子大叫,哪來一個小賊,竟敢偷我家靈果?

段生一驚,順著聲音看過去,一個丫環,伴隨一漂亮的小姐從前方走來。那丫環看見他吃果子,立馬叫罵起來。

小姐卻面帶笑容,並沒有太大的怒意,連忙喝住丫環。那小姐說:公子是讀書人,不得無禮,看樣子實在餓極了,吃幾個果子也無妨。

段生連忙站起來陪禮,說自己飢餓難耐,不得已為之,並不知道這果樹是有主之物。小姐看他是個讀書人,且還知禮,就還禮說無妨,請他多吃幾個。

小姐說她叫青玉,並非人類而是山裡的狐仙。說此處數十裡無人,與公子相遇也是有緣,不若去妾家吃上一餐,也可向公子請教文章。

段秀才聽說她是狐仙,非常吃驚,看那女子生得極為美貌,便答應了。

步行數裡有一處院落,房間雖不多,但收拾得乾淨異常,外面還有許多花草。青玉吩咐丫環去準備酒菜,自己帶著段生進了左側一間書房。

房間靠窗架子上,放著一排排藏書。二人在書桌前坐下,談詩論文。青玉想看段生文章,段生便取出幾篇,青玉看後稱讚不已,罵那些考官不識人才。

二人聊了許久後,竟相互傾慕起來,視為知己。

吃過飯後,段生也不提離去,就在青玉家住了下來。每天都談詩論文,一天夜裡,月下共飲後,終於住到了一起,做了夫妻之事。

青玉說:我是狐仙本不該動情,但與郎君姻緣也是天定,仙人並不在乎功名,但做官乃君之所願,妾會鼎力相助,只盼郎君日後不要負我。

段生拍著心口保證,說此生只愛青玉一人,違誓不得好死。青玉點頭笑笑說:既然如此,妾有一法,可保你我夫妻永不違誓,郎君可同意?

段生心想,這青玉狐仙如此美貌,又對自己有大恩,自己今後不可能負她的,不管她有什麼手段,想必也不會對自己有傷害。他點了點頭,讓青玉施法。

青玉取來一隻紅色的小瓶,瓶中有兩條半寸長的白色蟲子,竟還生著晶瑩的羽翅,兩條蟲相互依偎,看起來很是可愛。

青玉說:郎君,這是上古奇蟲兩心痴,它們同生共死,二者永不背叛。現在你和我一人一條,種於心間,若誰相負,這蟲即會發作,郎君你同意嗎?

段生有些心怵,但此時無法拒絕,也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青玉先取出一條小蟲,放在手掌中,那蟲便從她掌心處咬開一個小口,鑽進去消失不見了,奇怪的是竟然沒有流一滴血。

青玉將另一條蟲倒在段生手心,那蟲也咬開一個小口,鑽進去消失不見。

段生覺得胸口處有些酥麻,解開上衣一看,那條小蟲,隱隱盤在心臟處,有一個白色的蟲形印記,但身體卻無任何不適。

青玉說:郎君,有了這對兩心痴,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你放心,只要我們深愛,此蟲非但無害,還大有益處,它們在體內吞食殘毒,可改善體質。郎君的身體,因為有此蟲之助,日後還可慢慢轉化為仙體,等郎君功名百年之後,我們夫妻再結伴修仙,在世間永生。

段生此後就在山裡讀書,靜待3年後考試,二人日久情深,過著仙人般的日子。在這樣安靜的地方,他衣食無憂,吃的都是山中的靈果美味,這讓他才學大進,寫出來的文章比以前好了許多。

時光匆匆,轉眼又到了鄉試時間。這次段生順利考中會試頭名,還得到主考官舉薦。隨後準備一番,赴京考進士,沒想到,在殿試時高中探花。

當朝宰相家裡有一女兒,其行為不太檢點,未婚先孕。宰相看上了一表人才又學識過人的段生,有意招段生入贅,說保他一世功名。

此時,段生名利薰心,便答應了。但他又害怕青玉找上門來,也擔心那兩心痴出問題,說先回家告知父母再來成親,宰相同意了。

段生回泰州後,先到附近的青龍山,找到青龍觀裡的王道長。

他聽說王道長有些神通,能降妖除怪。段生解上衣讓道長看他胸口,並說這是被一個狐妖害的。至於他和青玉的夫妻之事,他一點也不說出來。

那道長皺著眉頭看了半天,認不出這是什麼法術,說這可能是一類蠱蟲,用符咒可以將其鎮死。段生大喜,讓道長施法,道長便畫了三道符,上面金光燦燦,點燃後一巴掌拍在段生心口,段生被燒得嗷嗷直叫。

不一會,那符紙燒光後,段生去洗淨胸口一看,那白色蟲印變成黑色了,也沒有其他什麼感覺。道長說,這蟲已被鎮死了,段探花聽了大喜,請道長去除掉狐妖,道長欣然同意。當朝探花爺,還是要給面子的。

段生帶著王道長來到那小山谷,他不敢向前,讓道長前去降妖。

道長來到院前,掏出一柄木劍拋至空中,木劍飛漲至數丈大小,射出金光罩住了整個院子。拉著一道劍光射向那丫環,她頓時倒地身亡。

又連著幾道光射向青玉,青玉苦苦抵擋,但無奈這道長法力高深,最後被幾道劍光穿體,倒在地上也死了,青玉和丫環死後,都變成了狐狸。

看見二女皆死,段生鬆了一口氣。這樣,他就可以安心去做宰相女婿了,日後的功名富貴,還不手到擒來?

段探花去了縣府一趟,那縣令對他相當客氣,拿出200兩銀子作為賀禮。段生取出百兩給了王道長,那道長滿意的告辭離去。

段探花回鄉看望父母,給父母留下80兩銀子,就再度進京了。

不久後,宰相府中,段探花和宰相女兒結為夫妻。

​當天晚上,二人入了洞房。宰相女兒雖然以前行為不端,但很喜歡這個才貌雙全的夫婿。兩人在洞房小飲一番後,就相擁著上了新床,拉下了床幔。

夫妻正魚水之歡時,段生突然捂著胸口大叫起來,接著倒在床上四肢抽搐,新娘嚇得面無人色,連忙下床躲開。

只見那段秀才的胸口,發出一團團白光,突然一下炸開,出現一個拳頭大的血洞,一隻白色的蟲子振翅飛了出來,它嘴裡慘鳴著,往窗外飛去。

新娘嚇昏了,屋外的人聽見了,忙撬開門進來查看,段探花此時已經氣絕身亡了。只是他的臉上,還掛著一串悔恨的淚珠。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皮影仙妻
    新聊齋:皮影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湖南彬州鄉下,有個表演皮影戲的藝人,名叫吳清。土匪們來到吳家時,見院牆高大房屋寬敞,認為他家很有錢,逼著吳父拿50兩銀子。頓時鮮血噴湧,濺入兩個被土匪們打開的箱子裡,將那些皮影人都染得一片血紅。土匪們見箱中沒錢,將染血的皮影人扔了一地,揚長而去了。土匪們來時,吳父讓兒子進後屋,躲在一個滿是雞屎的廢雞圈裡,這才躲過一劫。
  • 故事:新聊齋:女鬼伴娘
    新聊齋:女鬼伴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雅州府有個姓盧的寒門秀才,名叫盧玉雙。因為盧家只拿了半兩銀子聘禮,那劉家也不請轎子,到結婚那一天,在村裡找兩個大漢幫忙,用兩根竹竿扎了一個滑竿,讓他們將劉女抬過來。
  • 故事:新聊齋:隱仙三妻
    新聊齋:隱仙三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弘曆年間,陝西寶雞府城郊,有一個相貌十分俊朗的書生,名叫陳隱,因為他唇紅齒白分外俊俏,鄰裡們便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賽潘安這種快活神仙的日子,一度就過了一個季節,轉眼秋天來臨,城裡有一位陳隱的好友叫王君,他自感陳隱入山谷隱居多有時日,出於想念故友,便沽了兩壺美酒
  • 故事:新聊齋:雙狐報恩
    新聊齋:雙狐報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泰昌年間,安徽廬州有一個養狐人,名喚秋郎。自跟了秋郎,兩狐狸十分的乖巧聽話,怕生人,有人靠近且懂得立馬溜逃。這年,秋郎得媒婆牽線,迎娶了縣上陳員外家的大女兒陳氏。
  • 故事:新聊齋:冒牌嫦娥
    新聊齋:冒牌嫦娥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金華秀才楊雲安,父親是個生意人,常年在京城做生意,因此家中頗富。小女子決定了,從今天起,忘掉過去,忘掉五千年前的情感,來到人世間,陪公子喝兩杯,樂一樂,和公子相依相伴,開始新的生活,你看可好?
  • 故事:新聊齋:木匠與水鬼
    新聊齋:木匠與水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嶽陽鄉有個王木匠。那條河只有兩丈餘寬,但水深又急,也是比較危險。河上有一座木橋,河兩岸的人們都靠此橋通行。王木匠走到橋頭時,突然看見橋上有一個人影,還是一個女人。那女人長發披散肩頭,扶著橋上的木欄,嘴中傳來嚶嚶的抽泣聲。王木匠心頭一驚,難道這是哪家的媳婦被夫家打罵了,來這裡尋短見?
  • 新聊齋故事:賢妻焚鬼
    新聊齋故事:賢妻焚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嶽州府有個叫陸安的寒門書生,在當地雖然有些才名,但因為家貧,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妻子。王舉人是個善人,為怕女兒受苦,也順便提攜女婿一把,非但沒有要他家的聘禮,反而還陪嫁了百兩銀子。
  • 故事:新聊齋:狐仙閨蜜
    新聊齋:狐仙閨蜜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景泰年間,江南的蘇州有一大戶人家,主人姓朱,名崇德。兩老人聽罷,感動得流出淚了,想到朱家從此後繼有人,香火有續,且朱真可以光明正大的參加科舉了,便開心的趕緊弄了燒豬香燭去祭拜祖宗去了。後來,朱真因變男兒身,順利參加科舉,且高中進士。衣錦還鄉後,第一件事就是被各路媒婆登門說媒,可均為父親朱崇德被拒絕了。
  • 故事:新聊齋|狐妖皇傳說
    新聊齋|狐妖皇傳說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金狐口吐人言:「吾將命不久矣,族人深陷泥沼,希望你能用仁愛之心待他們。」說罷,金狐用僅存的法力,將自己的妖丹融入神樹,催熟妖靈果。當果實變成金色的時候,金狐將果實凝練成丹。
  • 故事:新聊齋:黑白狐仙
    新聊齋:黑白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青峰山下,有個叫李子龍的小夥,他是一個採藥人。小夥生得高大健壯,相貌英俊。李家拿出20兩銀子下聘後,就忙著回家籌辦,將新房裝飾得漂亮而溫馨。
  • 故事:新聊齋:雙魂嬌妻
    新聊齋:雙魂嬌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時,登州有一個叫司徒扁的書生,長得英俊瀟灑,才高八鬥。兩老人問及她昨晚之事,李荷花只稱不知情。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 故事:新聊齋:狐仙宮奇緣
    新聊齋:狐仙宮奇緣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順治年間,江南蘇州城有一個叫陳白的秀才。陳白多看幾眼竟心生歡快,心想:想必這位就是狐仙娘娘了。逐上前自薦道:「小生叫陳白,是一個秀才,給狐仙娘娘請安」。
  • 故事:新聊齋:粉蝶娘子
    新聊齋:粉蝶娘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古時候,白石村有個叫白老五的人。他父母生了五個兒子,前四個都夭折了。這天,白老五到山裡砍柴,在一棵巨大的灌木上,發現了一條巨大的豬兒蟲,這豬兒蟲約半尺來長,全身青綠外皮,還生著紅黃兩色花紋,非常萌人可愛。白老五大喜,如此好蟲,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 男人是臉盲,狐狸精才是真愛——新說聊齋故事
    我們今天就來講一個《聊齋志異》裡面有關「臉盲」的故事。男人是臉盲,狐狸精才是真愛——新說聊齋故事話說遼寧海城有個小夥子劉子固,去蓋縣舅舅家的時候但這一個月僕人天天被趕出去,怎麼會不心生疑竇?於是有一天僕人就偷偷的回來,縮在暗處偷看。很多事情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看之下,僕人嚇壞了。白天找了個機會跟劉子固說:「阿繡住的地方我也去看過,荒廢很久了。我記得以前她臉上還有兩個酒窩的,現在也沒了,而且這麼多天她連衣服都沒換過,臉色又是蒼白的……主人,你該不是碰到鬼了吧?」劉子固一聽嚇壞了:「這個怎麼辦?」
  • 故事:新聊齋:浮屠寶塔
    新聊齋:浮屠寶塔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風起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 故事:新聊齋:秀才斷指
    新聊齋:書生斷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四川保寧府有個叫田伯龍的商人,早年做絲綢生意賺了很多錢,後來回到家鄉,買下數千畝良田,娶了嬌妻過日子如果公子肯舍一指,救小女之命,足可見你心之誠,小老兒也萬分感激,今後這田家交給你,也就放心了。楊炎聽完田父之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這可給他出了個天大的難題。
  • 故事:新聊齋:金劍鎮鬼
    新聊齋:金劍鎮厲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嘉慶年間,山西連年大旱,無數的人為了生計,開始紛紛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縣令聽完這個故事,並沒有太在意,可如果不把這個洞穴給清除了楊六郎就將賀蘭鬼為害的事情說了出來,那人聽罷,也是搖搖頭說道:「想不到這妖怪又能活了,妖怪固然可怕,可你們為了求財連妖怪都不怕,把它放出來禍害眾生,與鬼怪相比,貪婪的心才是更可怕啊
  • 故事:新聊齋:鬼妻與狐仙
    新聊齋:亡妻與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王秀才萬分傷悲,朱氏過門才半年多,還沒有生孩子,就這樣陰陽兩隔了,夫妻二人感情極深,妻子死後,他意志消沉,感覺就像個活死人一般。女子說:夫君,你還真是個老實人,奴家剛才編個故事來哄哄你,沒想到你還如此愛著妾身。
  • 新聊齋:蚌精仙妻
    新聊齋:蚌精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漳州雲霄縣有一個年輕的漁夫,此人名叫石足鼎,因老爹老娘早亡,從此成了孤兒石足鼎見之,心生擔憂,暗想這大海茫茫,怎會有一女子躺在哪裡?莫非是遭遇了不測?不曾多想,石足鼎便撐船靠近,爬上那溼滑的礁石,只見那女子靜靜的在沉睡,五官長得很標緻,肌膚白滑,一身乳白色衣裙,髻發上裝飾著許多珍珠、貝殼。睡女子似乎沒察覺到有生人接近,仍在甜睡。
  • 新聊齋:守屍痴翁
    新聊齋:守屍痴翁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在長沙城外的寧鄉村,有一對青梅竹馬的老夫妻。自己趁著夜黑,悄悄到河裡挖了兩擔冰塊,挑回家中鋪在床邊,以便冷凍李氏的屍體。此後每天,陳老翁都會河裡補充冰塊,還順路採摘一些鮮花野草,回去給李氏打扮。那死去的李氏,臉色發白,屍體在冰凍下並沒有腐爛。但時間一久,不免會傳來陣陣屍臭。陳老翁為了掩蓋這種臭味,隨到鎮上買來幾袋濃鬱香料,散給在李氏身體周圍,以此欲蓋彌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