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蚌精仙妻

2020-08-30 靜月齋文化

新聊齋:蚌精仙妻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漳州雲霄縣有一個年輕的漁夫,此人名叫石足鼎,因老爹老娘早亡,從此成了孤兒,獨自住在海邊漁屋,每日靠著出海打漁為生。

但石足鼎生性很善良,總喜歡助人為樂,有時候魚打得多了,就會帶點給附近村莊的老人們。

酷暑的一天,海上烈陽高照,風雨變幻莫測,一時晴空一時陣雨,漁夫石足鼎戴著鬥笠,光著黝黑的膀子,在礁石旁打撈魚群。

其勤勞的忙碌一日,眼見夕陽西斜,海水倒映黃昏,變得海天一色,無比美麗動人,於是就收了漁網,對天感恩今日的收穫,準備返航。

未料,剛駛不遠,便看到不遠處的一塊大礁石上躺著一個女子。石足鼎見之,心生擔憂,暗想這大海茫茫,怎會有一女子躺在哪裡?莫非是遭遇了不測?

不曾多想,石足鼎便撐船靠近,爬上那溼滑的礁石,只見那女子靜靜的在沉睡,五官長得很標緻,肌膚白滑,一身乳白色衣裙,髻發上裝飾著許多珍珠、貝殼。睡女子似乎沒察覺到有生人接近,仍在甜睡。

於是石足鼎便輕輕拍了拍白裙女子的肩膀道:「姑娘為何躺在此地,若非是遭遇沉船倒黴事了?」。

頃刻間,睡覺女子眼睛睜開,露出一雙藍色瞳孔,美豔的驚人,隨即像受到驚嚇般:「啊」了一聲,便滾落了海水裡。石足鼎驚訝,以為把對方嚇落水了,自己一個挺身就往海裡跳,想救人。

未料,那女子卻遊得神速,猶如一條遊魚,譁啦幾下就向海底珊瑚堆遊去。石足鼎突然感到一絲怪異,但救人心切,還是追隨了去。

片刻,那女子便一下就鑽進一隻巨型蚌殼裡躲了起來。石足鼎見狀,驚得猛喝一口海水,感到氣息漸漸不足,便放棄了救人遊回海面。

之後,石足鼎細想,莫非遇到的是一隻蚌精,早年前他曾聽死去的父親提過這種傳說,如今有幸得見,甚是離奇。不過,那蚌精的絕世美貌和嫩如脂膏的肌膚,早把石足鼎的心勾了去。

此後數月,石足鼎每天都會來到這片礁石海域打漁,盼望再遇到那隻美麗的蚌精姑娘。或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天午後,海上一絲風都沒有卻突然捲起一個巨浪,差點把石足鼎的漁船打翻。

但是無風不起浪,石足鼎憑藉經驗知道這巨浪定是水下有大魚出沒,才會捲起浪來。於是尋跡而去,不想發現海面上冒出一條大魚,正飛速追咬著一隻巨型大蚌。石足鼎一看,那巨蚌便知道是當日的蚌精姑娘。

於是,他就拿起長魚叉去阻截那條大魚,經過一番費力,終把大魚給殺死了。

少頃,巨蚌見大魚遊遠,便浮出了水面,展開兩扇殼門,從裡面走出了一個婀娜多姿的優雅女子,正是那蚌精。

此間蚌精仙子已不再怕面前的男子,羞答答的行了禮,道:「多謝這位公子搭救,小女叫晗珠,是海底龍宮中的一隻蚌精,今日奉命來採珍珠給龍王賀壽,未料到卻被一條大魚盯上了」。

石足鼎聽罷,忍不住誇讚到:「仙子,你真美,鄙人當日驚擾了你,還望仙子海涵」。晗珠見石足鼎如此憨厚善良,噗呲一笑,便飛上了漁船,接著輕聲而語:「小女知道公子是附近漁村的漁夫,還尚未娶妻,今日相救無以為報,若是公子不嫌棄,小女便以身相許」。

話完,晗珠一瞬間就羞紅了小臉蛋,唯唯諾諾的摟住石足鼎一躍就潛回巨型蚌殼之中,接著兩扇蚌殼緩緩合上沉進了海底。

此間,石足鼎進入到蚌殼之中,竟不缺氧,反而整個人越發精神起來,看著閃閃發光的殼壁,沾滿了大大小小的珍珠,而蚌精姑娘早已小鳥依人般依附在他懷中,他瞬間激動,把持不住的便與那美麗的蚌精歡愉糾纏起來。

只見清澈的海底裡,魚兒成群遊來遊去,珊瑚礁石美觀異常,而巨蚌則在水中緩緩翻轉,不時動蕩出一波波漣漪。

良久之後,石足鼎被蚌精仙子送回岸邊,他上岸時雙腿顫抖,萬分不舍,問何時再會,那仙子卻是不言,一笑後返回蚌中,沉入海中不見。

只這一次後,石足鼎便再沒有遇見過蚌精晗珠。縱然他萬般思念,痴情得去問魚兒、海龜,這些動物只是對他吐水泡泡,毫無結果。

眨眼又是半年,石足鼎如常拿海鮮送給村裡的老人,其中有一個盲婆婆,多次受石足鼎的照顧,於是便好心的告訴了石足鼎真相。

原來盲婆婆也是一隻蚌精,當年因冒犯了龍王,受到了刺目懲罰,此後便來到漁村隱居,但她聽得懂一些魚言和龜語,因此便知道了晗珠的下落。

當日,晗珠和石足鼎辭別後,回到龍宮不久,便被龜丞相的孫子龜三郎相中了,強搶她過去當了小妾,此後晗珠就一直深住在海底龜府裡,無法再離開。

石足鼎聽完真相,悲傷的熱淚滿眶,瞬間就下跪求盲婆婆幫他救出晗珠,無奈盲婆婆有心無力,只從衣兜裡掏出一顆避水珠,叮囑了石足鼎一番,便讓他自己出海救人去了。

這晚月色撩人,海面寂靜,石足鼎撐著漁船來到盲婆婆指出的地方,便含著避水珠潛入了海底。不知遊了多久,只見深遠有一座如龜殼般的府邸現於海底,其通體發著幽幽青光,府門前的燈籠還亮著。

於是,石足鼎戴上一隻準備好的大魚頭,假扮成一隻魚兵潛入了龜府。

尋了一會,便在側殿東廂房內找到了晗珠。兩人隔久不見,相擁啼哭,晗珠哭著把龜三郎強迫自己的事情說了出來,石足鼎擁抱著晗珠抹乾了她臉蛋的淚水,安慰道:「別擔心,我這次來,就是為了帶你離開這裡」。

隨後,兩人趁著蝦兵蟹將打盹之際,便悄悄逃離了龜宮,回到海岸。

從此後,晗珠便沒有再返回龍宮,一心在漁村居住了下來,和善良的石足鼎結為了夫妻,婚後倆人為報答盲婆婆的恩情,便認對方做了乾娘,且接過來一起生活,後來他們又生下一對兒女,一家五口的小日子過得無比歡心。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金豹仙妻
    新聊齋:金豹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泉州青城山下有一個小縣,縣裡有個名叫王華的書生。可是鄉鄰們都沒見過王華的妻子,只聽他說過自己有一個仙妻,倒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 新聊齋故事:毫毛仙妻
    新聊齋故事:毫毛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早些年,四川順慶府有個叫羅松的木匠,他手藝精良,在鄉下做木工為生,經常要很晚才回家。後來這毫毛仙妻果真為羅松生了幾個兒子,個個都聰明能幹。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 故事:新聊齋:白狐仙妻
    新聊齋:白狐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常州有一個孝順的書生,名叫張繁。
  • 故事:新聊齋:鶴女仙妻
    新聊齋:鶴女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揚州高郵有一位叫張年的獵戶,他的父親早年做過官,不過為人正直清廉,自己在任上不幸早逝
  • 新聊齋:墳中仙妻
    新聊齋故事:墳中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 故事:新聊齋:虎精仙妻
    新聊齋:虎精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蓋山村有個叫何猛的小夥,小夥身強力壯,善於打獵。最重要的是,他還練過武功。
  • 故事:新聊齋:皮影仙妻
    新聊齋:皮影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湖南彬州鄉下,有個表演皮影戲的藝人,名叫吳清。第二天,吳清上街購買了許多物品,又請來工匠,將家裡裝修一新。
  • 故事:新聊齋:魔女仙妻
    新聊齋:瓶中魔女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廣東新安縣靠著海邊,有個叫深圳的漁村,村裡有叫朱十八的打漁小夥。他家中貧窮,30歲還沒能娶回妻子。朱十八是個能幹的小夥,他很善於捕魚,只是他父親早逝,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朱十八打漁掙回一點錢,全拿來給母親買藥看病了。
  • 新聊齋:包子郎挖出巨蜈蚣,臨死心善放生,數年後娶美貌娘子
    新聊齋:百足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泰昌年間,在兗州南城門外有一個寧家村,村頭有一間簡陋的包子攤,攤主叫寧昌。能娶這樣一個百足仙妻,寧昌也非常滿足了。
  • 新聊齋:書生與美貌狐仙成親,妻子被嶽父帶走,經歷三劫再相聚
    新聊齋:玉狐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明熹宗時期,江南丹陽縣有一個叫吳壽的書生,自幼就喜歡舞文弄墨
  • 聊齋:家有仙妻
    這是《聊齋志異》中《辛十四娘》的故事。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PS:聊齋故事,均為虛構,意在藉故事諷現實,揚善懲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切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 故事:新聊齋:賣酒郎半路遭劫,老母牛勇鬥惡賊,傷好娶美貌女子
    新聊齋:牛精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 新聊齋:窮秀才夢結姻緣,僧人說萬分危險,十年後夢境成真
    新聊齋:夢中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四川保寧府有個叫餘平的書生,生得白淨帥氣,一表人才。
  • 新聊齋:男子入山採藥,遇蛇與狐狸爭鬥,3年後娶美貌雙妻
    新聊齋故事:狐蛇二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青陽山下的村子裡,有個叫吳群的漢子。過了十幾年,吳群也結成金丹,就隨著兩位仙妻入山,再也沒回過村子。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 新聊齋:妻子江邊失蹤,3天後突然回家,8年後一和尚上門除妖
    新聊齋:花鰱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啟年間,江西贛江邊上,有個叫三拐灣的地方,此處江水湍急,往下衝刷出一大片江壩,
  • 新聊齋:守屍痴翁
    新聊齋:守屍痴翁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在長沙城外的寧鄉村,有一對青梅竹馬的老夫妻。
  • 新聊齋:桃花八女圖
    新聊齋:桃花八女圖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百姓安居樂業,在台州有富商王昆老來得子
  •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代正德年間,肥西縣有一個天生奇醜的莊稼漢,名字叫王拱財。於是他便開始留意新妻何花香的舉動,細心發現原來她罵人的語氣和日常行為都和死去的妻子陳丫一模一樣,有一晚何花香乾脆就取笑道自己就是陳丫,嚇得麻子財當晚就卷了被子睡入了草房。
  • 新聊齋:狐仙生子
    新聊齋:狐仙生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中期,在四川南充的蘆溪鎮,有一個姓周的接生婆。
  • 新聊齋:烏鴉娘子
    新聊齋:烏鴉娘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四川順慶府有個叫蔡洪的書生,他父親蔡簡是個商人。烏丫兒說:夫君,你若想再考取功名,就拿50兩銀子,去找新來的縣令,幫你恢復秀才資格,便可以再去參加科舉了。蔡洪想了想後,拒絕了妻子的建議,因為他覺得官場也很黑暗,有了如此嬌妻,還不如與她好好過一輩子。妻子聽了也很高興,從此兩人更加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