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萬曆年間,在長沙城外的寧鄉村,有一對青梅竹馬的老夫妻。
男方叫陳漢書,娶妻李氏。李氏出身於大家閨女,知書達理很賢惠,但身子嬌弱頗為多病。兩人從小相識,成年後結為夫妻,二人恩愛無比,一起攜手到了白頭,可惜畢生無兒無女,老來孤獨,僅能互相依靠度日。
這年的冬天非常冷,天空下著鵝毛大雪,整個寧鄉村被霜雪覆蓋,鮮少有人出門。而李氏抵禦不了這冬季的嚴寒,遂在臘月凍死了。
李氏死後,陳老翁如同受到晴天霹靂,他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於是不想把李氏死訊公開。自己趁著夜黑,悄悄到河裡挖了兩擔冰塊,挑回家中鋪在床邊,以便冷凍李氏的屍體。
此後每天,陳老翁都會河裡補充冰塊,還順路採摘一些鮮花野草,回去給李氏打扮。那死去的李氏,臉色發白,屍體在冰凍下並沒有腐爛。但時間一久,不免會傳來陣陣屍臭。陳老翁為了掩蓋這種臭味,隨到鎮上買來幾袋濃鬱香料,散給在李氏身體周圍,以此欲蓋彌彰。
可好景不長,村民老不見李氏出門,便憂心詢問起來,陳老翁只說:「我老伴,年事已高,走不動了,整日躺床上需我服侍她」。村民知道陳老翁夫妻的情況,也不好多問下去,為此日子就這樣過一天是一天。
可陳老翁的為愛藏屍的行為,終是紙包不住火。一天,有個叫王良的酒鬼,酒癮上來,卻沒錢沽酒,便打起了偷竊的主意。
他摸著摸著就進入了陳老翁家中,此時,一陣臭味傳來,王良捂住鼻子,走進了寢室,一眼便看到,陳老翁在把抱著死去的李氏熟睡。而李氏的皮膚早就成了乾屍,此番驚悚,嚇得王良酒意全消,驚叫了一聲便奪門逃跑了。
這一回,陳老翁私藏愛妻李氏遺體的事情,不脛而走,傳的人盡皆知。
村民們紛紛上門勸說陳老翁及早把李氏入土為安,一來可以讓她九泉之下得到安息,二則避免引發瘟疫。
可陳老翁性子倔強,無論誰說都不聽,一些漢子乾脆就想進門奪屍,未料被陳老翁持刀攔住,怒喊:「誰敢動我妻子,我就與他拼了老命,若是我妻離我而去,我也死了算了」。
村民見陳老翁以死相逼,遂不敢再強求他,紛紛各自散去了。
時隔夏季到來,河裡早沒有了冰塊,那香料已不足以掩蓋屍臭。村民紛紛抱怨起來,有的還罵起了人,但陳老翁始終捨不得愛妻的遺體,整日陪在她身旁哭泣。這夜,涼風習習,陳老翁在夢裡,遇見了李氏,兩人見面已哭成了淚人。
李氏挽著他的手道:「老頭兒,別再執著了,人死不能復生,你還是把我的屍體埋入土裡吧,這樣我的陰間才能投胎做人」當夜,陳老翁醒來,已哭紅了眼睛,這次他終於釋懷,不再留戀。
翌日,陳老翁才依依不捨的命人把李氏的遺體入殮,舉行了葬禮,之後在村北墳地找了一塊風水尚好的位置入葬了。
此後,村民本以為陳老翁會好過一點,紛紛過來安慰他。未料他從那一天起,便一夜間掉光了白髮,整個人變得有氣無力,失了魂似的,再無半點生存氣息。就這樣苦熬數月,陳老翁終究還是撒手人寰了。
人們每當談起這一對恩愛的老夫妻,都會忍不住落淚。
陳老翁死後,來到陰間,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想找到李氏。可小鬼告訴他,李氏早已投胎轉世,陳老翁不甘心,遂追隨李氏而去。
未料這投胎到哪一個人家,由不得鬼魂決定。一切聽天安排,但陳老翁始終想與李氏來世再當夫妻,在百般哀求下,終感動了負責值守輪迴六道的鬼差。於是,偷偷告訴他,李氏已投胎到粵西茂名縣的陳家,名喚陳菊梅。
十七年後,轉世的陳老翁,成了一個俊朗書生叫李先良,由於前世他對李氏的那份愛太深刻,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指引他去到粵西地界,找到了茂名縣,最終還是娶了陳菊梅為妻子。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