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狐血燒餅

2020-08-14 靜月齋文化

新聊齋:狐血燒餅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景泰年間,廣州城郊住著一個賣燒餅的婦人,複姓南宮,人稱南宮氏。早年,她曾嫁給一個姓蘇的賣餅漢,不料第二年,丈夫在兒子出生的當天死了。

自此,家中無了頂梁柱,南宮氏只能靠一副燒餅攤擔討生活。

為了把小兒子蘇秉撫養長大,她每天三更起床,生火揉面,忙碌半天,烙出兩擔燒餅趁著黎明晨光,趕到廣州城販賣。

每天旭日東升時,廣州城的人們總喜歡走上街頭,喝茶的喝茶,買賣的買賣,而南宮氏就挑著兩擔燒餅穿插在大街小巷之中,大聲喊著:「賣燒餅咯,賣燒餅」。

可是每次縱然喊破喉嚨,勞累一天,南宮氏賣出的燒餅都少之又少,原因是她做的燒餅不好吃,淡然無味,客官們咬吃一口就搖頭丟掉了。

此情況一連數年,南宮氏做燒餅的水平依然沒有提高,導致最後的燒餅一個都賣不出去,還虧了不少錢。

一日黃昏,南宮氏繼續毫無所獲的挑著兩籮筐燒餅回家,走至半路,自己心底一悽涼,就哭了出來,哭聲悲天憫地,在曠野迴響。

此時,山洞裡一隻雌鼬鼠精,聽到哭聲,就鑽了出來,一眼就看見遠方有婦人在哭,於是瞬間化成一個老太婆,好心上前詢問。

南宮氏見有人過來安慰,一邊哭一邊將原因告訴了對方。

殊不知,這隻鼬鼠精滿肚子壞水,之前曾和山上的靈狐結過怨,一直想找機會報復對方。看到南宮氏後,就想出一條毒計來。只見鼬鼠精嘿嘿一笑道:「小婦莫哭了,我見你可憐,就傳你一種做燒餅的妙法吧,若此妙法做的燒餅,不但是人間美味,吃了精神百倍,還能讓人變聰明,準保你以後生意興旺」。

南宮氏好奇心一上來,就止住淚水忙問老婦人:「真有如此神奇的妙方?」

鼬鼠精見對方上鉤,就指著不遠的山腰說:「那裡有兩隻靈狐,一老一小,只要你抓住其中一隻,用它的血拌麵粉去做燒餅便成」,南宮氏雖有疑惑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一會兒,兩人來到山腰間,果然看見樹窩中睡著兩隻靈狐,一隻看起來年邁毛髮稀疏,另一隻則剛換了新毛。頃刻間,只見那鼬鼠精沒幾下竄到狐窩前,故意引開了老靈狐,而南宮氏就趁機把那一隻睡眠的小狐狸給抓走了。

沒多久,南宮氏就趕著夜色,回到家中,先是找了個籠子把小靈狐關起來,然後依照鼬鼠精的說法,每天劃傷小靈狐,滴下一些狐血和面做燒餅。

說也稀奇,自那南宮氏用狐血做燒餅,廣州城的百姓吃了就讚不絕口,還頓覺渾身有力,腦子頓然靈光,小孩吃之,則變得越加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

從此後,南宮氏燒餅就異常的好賣,每天一大早,排隊買餅的百姓都從城東門排到城西門,期間樂得南宮氏睡覺都笑醒了。可是吃燒餅的人們,萬萬沒想到,那燒裡滲的竟是靈狐血。

這天,南宮氏又挑著空擔子回到家,一開門就發現籠裡的靈狐死了。她不曾多想,趕緊生火燒水,用菜刀把狐狸剝皮去骨,再把狐狸肉切片,煮熟後風乾,一排排的晾了起來,目的就是想每次做燒餅時都摻點狐狸肉沫進去,以圖燒餅的美味和奇效不丟失。奇怪的是,沒了狐血的燒餅,從此就變了味。

最後,南宮氏自知這攤燒餅活自己一人是幹不下去了,就一咬牙,用蓄下來的錢,在廣州城租了個小店鋪,在牌匾上大書「南宮氏燒餅」五個金漆大字,還請來有名的燒餅師傅負責做餅,雖然做出來的燒餅,沒有了以前的神奇效果和味道,但早前的賣出名氣還在,為此每天慕名而來的客人仍是絡繹不絕。

轉眼數年過去,南宮氏的兒子蘇秉已長成一個頑皮童子,成天和城裡一群小孩四處玩耍。一天,南宮氏等到黃昏,都不見兒子回來吃飯,於是焦急起來開始尋找,問了別的玩伴,方知蘇秉被一個老婦人帶進了城外黑樹林。

南宮氏來不及多想,一下就追了過去,「秉兒,你在哪裡,快回來」

南宮氏在茂密的黑樹林叫喊尋找,只聽見不遠不近處傳來兒子的聲音:「母親,我在這,快來尋我呀,嘻嘻」。

「快來尋我...」

南宮氏尋兒聲去,看到一間竹屋,抬腳便走進詢問。屋裡有一老婦人正準備吃晚飯,南宮氏兩手合攏收在腰間,行了禮,道了一聲:「老夫人萬福」。

老婦人那本來兇狠表情一見南宮氏立馬就笑起來,輕聲的道:「免禮,快上桌來吃飯」。南宮氏道:「老夫人,我是尋兒到此,請問你可見過有孩童到來?」。

老婦人笑道:「你兒已在我房中睡著,陪我吃完這頓飯,你帶他走便是」。南宮氏聽完心中石頭才放下,於是坐到了桌前。

只見那圓木飯桌上,擺著四肉一湯,中間一盤深紅色的湯水尤為鮮豔。老婦人不等南宮氏拒絕,便盛了一碗紅湯水給她喝。

南宮氏好奇問道:「這湯為什麼這麼紅?」老婦人走近她身邊,勸道:「喝吧,這是鹿血湯,喝了對你有益」。南宮氏沒多想,一口便幹了那碗紅湯,但就感覺腸胃有點怪怪的,有些想吐又吐不出來。

月色照進竹屋,南宮氏陪老婦吃完那一頓飯,渾身都開始不舒服起來,正想問原因。突然那老婦搖身變成了一隻皺臉老狐,細看下才發現是那隻丟失孩子的老狐。南宮氏見狀早嚇癱在地,害怕的問:「你你你,到底給我喝了什麼?」

老狐露出一絲狡笑,惡狠狠的道:「你當年放我狐兒的血,吃他的肉,如今我要你血債血償,你剛才喝的就是你兒子的鮮血,哈哈哈」。

南宮氏聽罷無比驚恐,一想到自己剛才喝的那碗鮮血,心跳一下加速,突然變得劇痛無比,一口大氣接不上來,就躺地暴斃了。

老狐搖搖頭說: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我們狐族並不如人類心狠,給你喝的,也並非你兒之血,而是那鼬鼠血而已,你那兒子我已將之變成小狐,以後便讓他陪伴我吧!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新聊齋:守屍痴翁
    新聊齋:守屍痴翁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在長沙城外的寧鄉村,有一對青梅竹馬的老夫妻。
  • 新聊齋:桃花八女圖
    新聊齋:桃花八女圖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百姓安居樂業,在台州有富商王昆老來得子
  •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代正德年間,肥西縣有一個天生奇醜的莊稼漢,名字叫王拱財。於是他便開始留意新妻何花香的舉動,細心發現原來她罵人的語氣和日常行為都和死去的妻子陳丫一模一樣,有一晚何花香乾脆就取笑道自己就是陳丫,嚇得麻子財當晚就卷了被子睡入了草房。
  • 新聊齋:狐仙生子
    新聊齋:狐仙生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中期,在四川南充的蘆溪鎮,有一個姓周的接生婆。
  • 新聊齋:烏鴉娘子
    新聊齋:烏鴉娘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四川順慶府有個叫蔡洪的書生,他父親蔡簡是個商人。烏丫兒說:夫君,你若想再考取功名,就拿50兩銀子,去找新來的縣令,幫你恢復秀才資格,便可以再去參加科舉了。蔡洪想了想後,拒絕了妻子的建議,因為他覺得官場也很黑暗,有了如此嬌妻,還不如與她好好過一輩子。妻子聽了也很高興,從此兩人更加恩愛。
  • 新聊齋:黑山妖狐
    新聊齋:黑山妖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順年間,江西撫州縣附近山中有一座黑山,傳說那裡有一隻千年狐妖,早年曾化為女子,陳世雙不知黑袍女人帶他來此想幹嘛,正要思量對策,突見黑袍女人獨自走入裡屋,出來時手上便捎帶著一包粉末狀東西,接著開口道:「這是彩色花朵碾磨出來的花粉,比你那新鮮花有奇效,你且速速帶去,治好你娘親」。
  • 新聊齋:山洞女妖
    新聊齋:山洞女妖新聊齋:男子山中伐木,吃幾個紅果後做夢,夢醒全身乏力成廢人多年前,玉涼山下有一無名小村,村裡的有個叫吳平的木匠。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新聊齋:錢塘城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不久後,錢塘縣新來了一個周縣令,此人為官清正,上任不久就徹查腐敗。將錢塘府城的青樓,統統查了一遍,將那些來路不明的小女孩,全部集中到縣府讓百姓認領。沈福夫婦聽見驚喜異常,連忙趕到縣府,果真接回了自己女兒。只是這天下之大,錢塘城隍這樣的陰間好官,又有幾個呢?
  • 新聊齋:惡虎木偶
    新聊齋:惡虎木偶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山西澤州有個叫做張彥平的書生,早年喪父,家中一貧如洗。
  • 新聊齋:女鬼三變
    新聊齋:女鬼三變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康熙年間,四川保寧府鄉下,有個叫魯定一的木匠。
  • 新聊齋:狐仙情劫
    新聊齋:狐仙情劫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商洛城有一個叫宋秉子的書生,人至中年
  • 新聊齋:鬼將秦寶爺
    新聊齋:野鬼秦寶爺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泰州有一個李員外,為人心善,經常對窮人施捨錢米,且修橋補路樣樣參與,
  • 故事:新聊齋:浮屠寶塔
    新聊齋:浮屠寶塔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 新聊齋:荒嶺妖鬼
    新聊齋:荒嶺妖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海州北有一處翠峰山,山峰常年被雲霧環繞,它位於官道附近,是南北交通的要地。
  • 新聊齋:陰陽寶鏡
    新聊齋:陰陽鏡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年間,會稽有個叫崔方平的書生,出身官宦世家,祖上有不小的積蓄。
  • 新聊齋:吳老三殺狐
    新聊齋故事:屠戶殺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吳家灣有個叫吳老三的屠戶。他殺豬十幾年了,已是年過三旬的中年大漢。三年前,他娶了鄰村的姑娘劉氏阿珍為妻,夫妻間也算過得幸福,但一直沒有子女。
  • 新聊齋:鬼城七夕
    新聊齋:鬼城七夕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初期,四川雅州有一個名叫茂進的窮書生,寒窗苦讀十三年,終在科舉鄉試上榜,贏得進京考試的資格不日,茂進經過酆都縣,便順帶走上街頭遊玩一番,不想見酆都小縣處處張燈結彩,童子在竹子下騎木馬玩耍,童女一個個身穿新衣服蹦蹦跳跳,十分喜慶,就猶如過春節一般。茂進問個餅鋪老翁,方知今日是七夕佳節,乃牛郎與織女相會的節日。
  • 新聊齋:半狐仙妻
    新聊齋:半狐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四川雅州府北面青衣江邊,有個叫宋家灣的小村子
  • 新聊齋之女鬼大香
    新聊齋:女鬼蓮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南陽人楊旭,其父早年經商,家中非常殷實。 楊爸爸不允許兒子做生意,讓他讀書,楊旭從小就很聰明,但不喜歡讀書,喜歡四處旅行。贏得學者後,男孩不再繼續學習。 楊爸爸很生氣,但他必須和他一起去。 好在家裡有錢,不用擔心兒子養家。
  • 故事:新聊齋:馬王爺案
    新聊齋:馬王爺案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津門城裡客商雲集熱鬧非常,城中喧鬧地段,有一處王爺府,主人姓馬人稱馬王爺,此王爺生性開朗,喜交各方豪傑義士轉眼一年過去,經過官府出動大批人力,依舊找不到馬王爺蹤跡,而馬府因無主變成了一座荒廢府邸,之前的門客豪傑紛紛離去,家僕丫鬟另尋新主,馬王爺的夫人們也另找了新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