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什麼茶?!這麼難喝!朕喝不慣!」乾隆皇帝皺眉,擲茶杯,不悅地抿嘴,仿佛全身的每一根毛髮都在抗拒著這杯茶。可笑的是,如今討厭的這杯茶,竟是他曾經最愛的龍井茶。這般的物換情移,皇后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除了震驚,更多的是對曾經那個少年郎的失望……
曾經愛得有多熱烈,如今就能變得有多冷漠。四目相對的兩人,曾經無話不談到可以徹夜長談,如今卻兩兩相望,唯有失望……重溫《如懿傳》,周迅頗具特色的嗓音「你知道什麼是蘭因絮果嗎?」這一問,飽含多少蒼涼……
眾所周知,康、雍、乾這三代皇帝,對茶都頗為痴迷。乾隆帝不但最喜龍井,還頗有研究。六下江南,乾隆都會去實地考察。在他的茶詩中,多次提及「穀雨前」、「臨明朝」採摘的龍井為最好。對龍井的製作更是觀察得細緻入微:炒茶的火候不宜過猛,應「續續添」;炒茶也非隨意揮揮鏟,而應「旋旋炒」,方能將龍井的香炒出來。
龍井茶因深得乾隆帝的喜愛,茶界地位也是水漲船高。豪門望族與後宮嬪妃都可用得到乾隆帝欽賜的龍井茶來顯示身份之尊貴。可就是這樣「芬芳溢齒」的龍井茶,何曾想過也會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新寵」,竟是名不見經傳的寒部「沙棗茶」。
不可否認,每種茶都有自己特點。「沙棗茶」也有其獨特功效,它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延緩衰老的特殊功效。然而,乾隆帝從拋棄「龍井茶」到愛上「沙棗茶」,卻非因沙棗茶口感甘甜爽口,或因其具有延緩衰老的特異功效,而是因為一個女子——寒部公主寒香見。
喝到沙棗茶的乾隆帝,難掩自己心中的喜悅,停不下對沙棗茶的讚美。「皇上,您這是愛屋及烏……」如懿的一雙眼睛,看透的實在太多太多:對龍井茶這般鍾愛的乾隆,只因一個寒部公主寒香見,便徹底迷失了自我,甚至對龍井茶發出了「這是什麼茶」的質問。
一杯茶的爭執,一對眼前人的零碎交談。眼前人早已不再是那個少年郎了。變的難道僅僅是茶嗎?曾經緊握雙手深情款款的凝視,還在嗎?曾經兩兩相對句句感人的誓言,還能信嗎?「蘭因絮果」,幾十年的夫妻情分說散就散,曾經的美好終究隨風而逝……厭了,煩了,疲了,倦了,都只是藉口罷了。寒了,冷了,漠了,淡了,人未走,茶已涼了……
撐著油紙傘,回頭望向宮牆瓦,明白逝去的終將逝去,不論是茶還是情分。跨過一道道宮門,漫漫長路上,清瘦的身影,一聲輕嘆,極盡「蘭因絮果」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