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初看倚天屠龍記時我大約十二三歲,當時以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最不喜歡甚至是最討厭的兩個人物,就是紫衫龍王黛綺絲和光明右使範遙。
一個是太狠辣,活該;另一個,還是太狠辣,可怕。
同樣,也不怎麼喜歡光明左使楊逍,第一次出場的描寫看起來陰鷙而涼薄。(忘記當年看的什麼版本了)
隨著年齡增大,腦補的能力越來越強,這三個人最終都完成了在我心目中的逆襲:
楊逍是靠孫興完成徹底的逆襲,然後再去看書,雖然表面完全不同,倒也氣韻暗通。
範遙的逆襲,大約是因為自己遇了不少挫折,很羨慕這人行事狠辣決絕中帶著俏皮機智的勁頭,活得通透,尤其是永遠【渾身是膽】四個字,讓人心馳神往。
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他是書中除了紀曉芙之外,唯一能讓又冷又臭的楊逍【潸然淚下】的人。
紫衫龍王的逆襲是在這些日寫同人小說理思路時才完成的。
原來的目光:
這個女人簡直無腦兇殘至極,就因為胡青牛不給她老公治病,便殺了她兩口子;為了試探胡青牛,一出手害得幾十個江湖人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為了屠龍刀和當初【唯一欣賞的】謝遜反目;為了韓千葉,叛出明教,把光明頂上一干人包括對她情深一片的範遙貶的一文不值;最後,讓自己的十幾歲的女兒去臥底偷秘籍;最後為了自己活命,讓女兒做了總教主,與張無忌東西永隔。
現在的目光:
胡青牛或許有些無辜,但他有個實在變態至極的老婆,王難姑,才是這本書裡永遠無法讓我喜歡哪怕一點的女人,連滅絕都比王難姑可愛得多!有個這樣的老婆,胡青牛就像現在常見的熊孩子的媽,黛綺絲簡直就是替天行道,胡青牛不過是誤傷。
至於那些被黛綺絲下毒的江湖人士,別說他們沒有死,只是用來試探胡青牛的標尺(對了這裡不能忘了常遇春,所以胡青牛又多了幾分活該)除了紀曉芙,又有幾個是無辜的?
謝遜,我很喜歡這個角色,大恨大惡,殺人無數,比起黛綺絲來罪孽重得多,他根本不能作為評判他人的標準。
至於叛出明教,這才是黛綺絲最可憐的地方,人家本來就是臥底好嗎?而且這並非她自己的選擇,而是她的命運,作為總教聖女,她一出生就被烙上了【職責】兩個字。
在光明頂上的黛綺絲,過的恐怕是提心弔膽的日子。當陽頂天向她為範遙提親時,她的拒絕不能簡單判斷為因為驕傲、或因為沒感情或純粹的討厭,恐怕更因為純粹的害怕,害怕破戒,害怕有感情糾葛,反應強烈到以死相拒。甚至可以參考94版紀曉芙被楊逍表白而去答應殷梨亭提親的心情。
還好在這種煎熬中沒多久,韓千葉來了,波斯總教是牢籠,中土明教是另一個牢籠,黛綺絲在膽敢挑戰陽頂天的韓千葉身上,看到了蔑視權威反抗強權的智慧勇氣,和逍遙監外的可能,沒準跳下碧水寒潭時,她抱的恐怕不僅是取得陽頂天更多信任的想法、更有肆意揮灑打敗強敵的願望,說不定還有不成就求解脫的死念。
結果她贏了,贏得了陽頂天的信任和其他法王的尊重,在這個取得重大成功的關頭,她卻把這一切放棄了。她追隨韓千葉離光明頂而去,易容改裝成一個相貌普通的婆婆。這其實不但是背叛中土明教,更是背叛波斯總教,為了這份自由逍遙,她放棄了自己的美貌,賭上了自己此後的一生。
此後她依然要盜秘籍和搶屠龍刀,不為別的,只為自保。
她把才十幾歲的女兒送去足智多謀的楊逍身邊臥底,送去的方法也是簡單粗暴,利用了楊逍喜歡救助弱小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根本不當心如果她女兒暴露會不會有生命危險,說明她了解楊逍的弱點,也就說明她對於整個光明頂,並不是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毫不在意和全無共情的貶低。
最後,小昭不得不成為總教聖女教主,帶上她脫下來的束縛,可這也是她母女兩個活下去的唯一辦法,以這樣的勇氣和智慧,誰又能保證有沒有哪一天,她們可以再次回到中土呢?
她不是一個簡單的叛徒,只是一個沒有歸屬並全力付出以尋找自己位置的飄零之人。
原著中小昭唱的歌,當然是作為母親的她教的,唱的就是她的心情。
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展放愁眉,休爭閒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至今覺得94倚天是最佳改編,演出了一個真正的江湖,每一個人都肆意張揚,然後黯然銷魂。小昭唱的歌被改編如下,更加通俗易懂,聽來令人心馳遠方: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變換
到頭來輸贏又何妨
日與夜共消長
富與貴難久長
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眉間放一字寬
看一段人世風光
誰不是把悲喜在嘗
海連天走不完
恩怨難計算
昨日非今日該忘
浪滔滔人渺渺
青春鳥飛去了
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
風瀟瀟人渺渺
快意刀山中草
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
這樣決絕勇敢的美人,配得起同樣決絕瀟灑的範右使。
構思中,預知後事如何,【相關連結】裡或許有分解《翠嶂橫煙逍魂道》逍芙同人小說連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