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睢恩仇錄:秦國丞相只是一個副業,快意恩仇才是我的理想

2020-08-28 平凡人讀史記

秦國丞相範睢,一生只做了兩件事:復仇和報恩。

範睢一生,有三個仇人——魏國中大夫須賈、魏國丞相魏齊、秦國武安君白起,也有三個恩人——秦昭襄王嬴稷、河東太守王稽、茅廁將軍鄭安平。

範睢的命運,跟這六個人是分不開的。他一生的盛衰,都伴隨著復仇與報恩在起伏。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範睢

一、仇人出於嫉妒,恩人來自茅廁

範睢,魏國人,出身很卑微——後人無法考證他的家庭出身,或許父母都忘了他的生日。因為卑微,範睢的青年時期,留給後人的是一片空白。

俗話說,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這句話正好可以用到範睢身上。範睢曾經到很多大企業(列國)應聘過,但是都吃了閉門羹。

一個男人不管多麼渣,只要長得帥,天生就是一個優勢。活好技術硬,那都是其次的。

由於人醜家窮,沒有活動資金,成年之後的範睢,回到魏國,並沒有找到一個體面的工作。但是他的理想一直很執著,鐵了心的要考公務員,入編制。

於是,範睢跟隨魏國中大夫須賈混事,端茶倒水跑跑腿,聽人家給訓訓話。

範睢的第一個仇人——須賈,大秦帝國影視形象

那一年,範睢跟著主子須賈到山東(齊國)出差,在那裡住了好幾個月,山東老闆齊襄王看範睢口才不錯,就送了他一些黃金和酒肉。當然,範睢真心不敢收,畢竟員工私自結交同行企業的老闆是職場大忌。

由於商談時,範睢不小心搶了主子的風頭,須賈對範睢懷恨在心,回到魏國之後,就給範睢扣了一個大帽子:違反保密守則、破壞信息安全、出賣商業機密……並把這個報告了魏國丞相魏齊

這在今天任何一家大小企業裡面都是死罪,甚至可能負法律責任。

這是範睢的第一個仇人——魏國中大夫須賈,因嫉妒範睢的才能而誣陷他。

魏國丞相得知後大怒,讓手下人用竹板和荊條,將範睢打得皮開肉綻,肋骨斷了幾根,牙齒掉了幾顆。範睢明知求饒無用,乾脆一動不動裝死。

範睢的第二個仇人——魏齊

範睢真的沒錯,他只是醜了一些,形象猥瑣,長著一張欠揍的臉,讓人看見覺得很討厭。然而,範睢卻深知人醜多讀書的道理,由於太有才了才被須賈、魏齊嫉妒。

魏齊叫人用蓆子卷了範睢的「屍身」,丟在了廁所裡,大家喝醉了去撒尿,就直接撒在了範睢身上。眾所周知,傷口上撒鹽,是非常痛的,但是傷口上撒尿,應該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吧!

範睢永遠記住了這兩個魏國的老上司:日後找兩位復仇,這就是我活下去的動力。

這是範睢的第二個仇人——魏相魏齊,因聽信讒言,將範睢毆打至傷殘,並對他進行了難以想像的侮辱(向他身上撒尿)。

看守廁所的鄭安平,發現範睢沒有死,就偷偷地把他當「死人」扔掉了,並帶著範睢逃走,藏了起來。

這是範睢的第一個恩人——鄭安平,他對範睢有活命之恩。

範睢的第一個恩人——茅廁將軍鄭安平

  • 二、智鬥穰侯,艱難入秦
  • 範睢與鄭安平藏在大梁,化名張祿,並等來了第二個恩人—秦國使者王稽,他將範睢秘密帶到了秦國,並舉薦給了秦昭襄王嬴稷。

    表面上,王稽的公事是出使魏國,秘密任務卻是來大梁尋找賢者大才,就像如今的獵頭來挖人一般。

    範睢的第二個恩人——王稽

    當鄭安平壯起膽子,死皮賴臉地求見王稽,說有大才推薦給他,但是必須只能晚上來見。

    於是,兩個男人約好了晚上見面。鄭安平將範睢帶來時,王稽起初以為這是個尾隨而來的乞丐,猥瑣醜陋。範睢只用了一句話,就逗樂了王稽——

    只求大人帶我去見秦王,保舉大人日後飛黃騰達,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然而,看著範睢信誓旦旦、滿懷信心的樣子,王稽終於耐不住他的死纏硬磨,答應帶他入秦。王稽的心態,就像是買張彩票——反正就是兩塊錢,中不了五百萬也沒多大損失。

    很快,王稽就開始佩服範睢了。

    王稽的使團剛入秦國,就遇到了巡邏的穰侯魏冉。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秦國丞相,大權獨攬,最痛恨說客來秦國瞎嗶嗶。

    《大秦帝國》中的穰侯魏冉

    魏冉詢問王稽是否使團夾帶說客前來,王稽回答沒有。範睢在車中聽到問話,料定魏冉會追回來搜索,就等魏冉走遠之後,下車步行,約好與王稽在十幾裡外的山口相聚。

    果然,使團前進了十幾裡之後,魏冉派人前來搜查,範睢成功躲過了一劫。王稽漸漸開始相信,自己買的這張彩票,可能真的會中獎。

    • 三、位居秦相,成功復仇

    在鹹陽,範睢見到了他的第三個恩人——秦昭襄王嬴稷,他給了範睢兩樣東西:權和錢。

    《大秦帝國》中的秦昭襄王嬴稷

    範睢與秦昭襄王的第一次見面,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司馬遷一字不落地記了下來,讀起來都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明明說是兩個人密談,司馬遷卻清楚地好像那天在場一樣,真是自相矛盾。

    範睢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口若懸河、鞭辟入裡,把嬴稷說得是一愣一愣的,跪拜了一次又一次。

    範睢用了五年的時候,幫嬴稷除去三貴,強幹弱枝,加強了中央集權,將軍隊牢牢掌握在了君王的手中。

    這是一場沒有流血犧牲的平穩政變,秦國集團高層大換血:嬴稷的生母宣太后被廢,兩個舅舅華陽君羋戎、穰侯魏冉,以及兩個弟弟高陵君、涇陽君被驅逐出鹹陽。

    嬴稷將應城封給範睢,封為應侯,出任秦相。君臣二人所作的一切,像一場默契地等價交易。

    集錢權於一身的範睢,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他的眼睛盯上了魏國的須賈和魏齊。剛剛好,秦王嬴稷也想打壓一下魏國——私仇,往往是引爆國恨最好的導火索。

    不久之後,秦國大軍攻魏,魏王派使者入秦求和。冤家路窄,使者正是範睢的第一個仇人須賈。範睢開始了快意復仇的第一步,扮豬吃老虎。

    他穿著乞丐服,化裝成一幅慘兮兮的樣子,去見須賈,騙他說自己是秦相府中的車夫。須賈念及故人之情,就送了範睢一件破舊的絲綢外衣,正是這件衣服,救了須賈一命。

    範睢駕著馬車,帶須賈來到了秦相府,就不見了。須賈等了許久都沒見到秦相,當他得知範睢就是秦相時,嚇得屁滾尿流,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前來請罪。範睢讓下人必須賈吃草料,百般羞辱了他一番,聲稱不見到魏齊的人頭,秦軍會踏平大梁。

    須賈在秦相府百般受辱

    須賈撿回來一條命,狼狽不堪地滾回了魏國。須賈的經歷告訴人們,自古以來,脫掉衣服請罪,總能解決很多難題。

    這是範睢向第一個仇人的一次成功復仇。

    • 四、從個人恩怨到秦趙的外交較量

    須賈回到魏國,添油加醋地向魏齊說了在秦國的經歷。須賈把範睢吹噓地如何如何厲害,只為給自己找回一點顏面。

    魏齊得知後,大驚失色,王族之後,一國丞相,竟然嚇得瑟瑟發抖,他不是怕範睢,而是怕魏王。魏王為了保住魏國,討好秦國,很有可能一刀砍下他的腦袋送到鹹陽。

    須賈趁機勸說魏齊逃走,因為魏齊走了,才能把丞相之位空出來給須賈。他惦記這個位子好久了。

    魏齊連夜逃到了百裡之外的邯鄲,躲到了平原君的家中。

    範睢想復仇,秦王想打壓趙國,這一次不僅僅是個人恩怨,而是兩個強國的較量。

    秦昭襄王以布衣之交的身份,邀請平原君來鹹陽喝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秦昭襄王開門見山地說,秦相像寡人的叔父一般,現在他的仇人魏齊躲在你的府上。寡人寫信請趙王把魏齊人頭送來,否則發兵攻趙。

    《大秦帝國》中的平原君趙勝

    就這樣,秦國扣押住平原君不放,趙孝成王繼位不久,不想捲入秦趙大戰,於是派兵包圍了平原君府。

    秦昭襄王要為自己的「叔父」復仇,趙孝成王要用魏齊把自己的叔父換回來。

    當兩個侄子,在為兩個叔叔拉鋸的時候,魏齊逃出了邯鄲。跟他一起逃走的,還有趙國丞相虞卿,那個時代的丞相都這麼愛逃跑嗎?魏齊與虞卿又一次跑到了大梁,來投靠信陵君。

    魏齊,是秦國要的人,又是趙國的逃犯,魏國的丞相,是否該去見呢?信陵君猶豫不決。就在信陵君猶豫的當口,魏齊撐不下去自殺了。

    死人有時候比活人有用。趙孝成王借走了魏齊的人頭,用它換回了自己的叔父平原君。

    範睢的第二波復仇,其實是秦趙兩個強國的互掐,範睢大仇得報,但是秦國並不算完勝,畢竟魏齊是自殺的,而不是被趙國殺的。

    • 五、復仇失了智,報恩過了頭

    第三個恩人秦昭襄王嬴稷所作的一切,讓範睢感恩戴德,把公司當做了自己的家,拼命工作,竭忠盡智。

    範睢把遠交近攻的邦交之策發揮到了極致,發動局部小戰爭,蠶食諸侯。這一切,與其說是忠君報國,不如說是向嬴稷報恩——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秦國。

    春風得意的範睢

    做秦相的這段時間,範睢散盡家財,只為了做兩件事:復仇和報恩。範睢自己曾經說過,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仇必報。

    他像一個國民爸爸做慈善那樣,把這輩子幫過他的人,報答了一個遍;與此同時,他也對惹過他的人,不管梁子大小,都教訓了一個遍。

    對於前兩個恩人——鄭安平和王稽,範睢本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念頭,向秦王推薦鄭安平做了將軍,秦軍中知道他歷史的,都私下叫他「茅廁將軍」。

    而幾年前,帶範睢入秦並舉薦他的王稽,那張「彩票」終於中了大獎,實現了自己飛黃騰達的夢想。

    王稽原本是個謁者,是官府最底層的辦事員,日常的工作就是記記東西,跑跑腿。因範睢的保舉,一下子變成了封疆大吏——秦昭襄王讓給他做了河東太守,授予其自治權,河東一切,無需上報,全權做主。

    對於這兩個無才無德的人,範睢報恩過了頭,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患。

    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個最強國在長平展開了長達三年的大戰。這場戰爭,雙方舉全國之力,集結了當時最精銳的軍隊,集中了當時最優秀的戰略軍事家,當然,也少不了範睢這種政治家和謀略家。

    結果趙國大敗,45萬趙軍被白起坑殺,趙國元氣大傷。白起一路進攻,包圍了邯鄲。趙國滅亡,已經是個時間問題。

    這時候,範睢的第三個仇人出現了——武安君白起,他的軍功太盛,蓋過了範睢的政績。範睢與白起結仇,不是因為白起嫉妒他,而是他嫉妒白起。

    《大秦帝國》中的武安君白起

    長平之戰,不只是你白起的功勞,沒有我範睢在後方徵兵、調糧,那樣秦國穩固的後方?沒有我四處遊說列國,山東五國早就想來攪局了,你白起如何能一心一意對付趙國?現如今,功勞都是你一個人的,我範睢日後如何在秦王面前立足?

    施了一輩子反間計的範睢,這次故意中了趙國丞相樓緩的反間計。他勸說秦昭襄王同意趙國割地求和,並建議白起撤軍。

    白起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心已經死了:秦再想滅趙,只能再等百年了。

    從此,白起與範睢結怨,這種冤讎不是私仇。趙國的廉頗與藺相如曾經上演過一場「將相和」,美名流傳後世,而秦國的白起與範睢卻演繹了一出「將相殺」。

    趙國苟延殘喘下活了過來,秦昭襄王很快就後悔了,他再次命令白起領兵滅趙,白起都以錯失良機為由抗命。

    • 六、我真的是秦相嗎?

    範睢終於再一次找到了復仇的機會,要除去第三個仇人,只能借第三個恩人之手。範睢發揮自己的辯才,偷換概念,向秦昭襄王進言:武安君白起屢次抗命,是對秦王不忠,他忠於的是秦國。

    秦昭襄王聽得一頭霧水,只覺得太沒面子了,終於對白起動了殺心,命令白起自盡。

    白起自殺後,秦軍被楚、魏、趙聯軍擊敗。範睢的第一個恩人——茅廁將軍鄭安平,帶領兩萬秦軍投降。第二個恩人——河東太守王稽,通敵賣國,獲罪被殺。

    按照秦法,官員獲罪,薦者同罪。範睢懊喪不已,無奈之下,只得向秦昭襄王請罪。

    秦昭襄王唉聲嘆氣地說道,寡人不可能將所有的官員和將領都下大獄,那樣誰來管理國家,指揮打仗?

    當老闆老在你面前說「我太難了」的時候,有兩種可能:老闆自己沒用,他想讓你走人了。範睢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恐懼,那不是「中年危機」,此時的範睢已經是個垂暮老人。

    那是一種不再被信任的落寞。

    人生大起大落,盛衰無常。最終,範睢自己也做了一個被嚇跑的丞相。他推舉蔡澤替代自己為相,辭官回應城。

    想當年,穰侯魏冉離開鹹陽回封地的時候,運送財物的車輛上千,綿延數裡。而如今,範睢早已是散盡家財,孤零零地落寞而歸。

    他已經不再是風光無限的相國,只是一個疲倦而孤獨的老人。回到應城不久,範睢就病倒了。

    躺在病榻上,範睢想起了秦昭襄王、王稽和鄭安平,也想起了白起、魏齊和須賈。我所作的一切是為了秦國還是秦王?我真的感激王鄭二人嗎?我真的恨白起嗎?我真的原諒了須賈嗎?

    彌留之際的範睢,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這一生都是快意恩仇,我真的是秦相嗎?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最正直的權相—範睢
      都是在這部劇中很討人喜歡的角色,可是大秦帝國中卻又這樣一位人物,他才華橫溢、卻恩怨分明、身為權相卻沒有識人之明,最後落得被君王無情拋棄的可悲下場,這個人物就是大秦權相—範睢。 範睢和張儀一樣都是魏國人,可是不一樣的是張儀生活於魏國強勢之時,並且魏國的落寞和張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 小說:快意恩仇的少女
      「我給孩子們洗澡的時候發現的,他連最小的三歲孩子都不放過。院長媽媽去質問他,反而被他打了一頓;去報警,這個人渣早就和那些警察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我猜他很快就會對我下手,果然……」說到這裡,楊唯竟然笑了出來。圓臉小護士緊張的咽了咽口水,「你、你怎麼做的?」她止住笑,眼神變得暴戾,還帶著點邪惡,「我把他綁起來,先閹割了他罪惡的根源!他痛得昏死過去。
    • 古龍《三少爺的劍》:江湖是快意恩仇,從來都不是人情世故
      那是種很痛快的時代,快意恩仇,敢愛敢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用不著老天替你報,你自己就可以報復。我寫的就是那種時代。我寫的就是那種時代中的江湖人。」基於同樣的武俠情懷,2016年爾冬陞將古龍這部極具個人代表性的小說改編成了電影。這一次,爾冬陞由熒前走向了幕後,用近四十年的光陰打磨,將自己由《三少爺的劍》的主演變為了導演。
    • 楊逍一向快意恩仇,得知紀曉芙之死,為何不找滅絕去報仇?
      楊逍一向都是快意恩仇,聽完只是悲傷紀曉芙之死,卻無報仇之怒。這是為何呢?下面一起看看。這就很扯了,還先滅峨眉,這不是擺明了跟六大派一起幹麼,這是一個位居光明左使的楊逍該有的頭腦嗎?於情於理都是不合適的。這一點還是原著中的處理比較好。仇恨被悲傷淹沒!(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 《大秦賦》熱播,六國曾有兩次機會滅殺秦國,奈何都錯過了
      從前6集中可以看出來,秦國的經濟、軍事已經遠遠超過六國的總和,邯鄲一戰、六國合縱也無法將秦國怎麼樣了,還賠上了周王畿的36座城池,秦國東出之勢已經不可阻擋。可惜的是,要麼被秦國逆轉了局勢,要麼六國自己搞砸了。《大秦帝國之裂變》中,秦孝公將要實施變法,去東方六國尋找大才。此時,商鞅曾在魏國大梁中提出一條計策,基本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將秦國消滅。
    • 鄭屠的「副業」
      鄭屠是魯提轄嘴裡的「腌臢潑才」,卻是市井百姓眼中的「鎮關西」,「鎮」說明其實力雄厚,「關西」可能是他的勢力範圍。鄭屠的主業是賣豬肉,規模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兩間門面,兩副肉案」「三五片豬肉」「十來個刀手」。想像一下,一張豬肉案子前站著至少五位賣肉的,很明顯有勞動力富餘。
    • 朋友送來一本垃圾堆裡撿的書 它的名字叫《書劍恩仇錄》
      7月1日 好書推薦:《書劍恩仇錄》朋友送花小岸一本書,破破爛爛,像從垃圾堆裡撿來的。書的名字叫《書劍恩仇錄》。這是金庸大師的首部武俠小說,對於金庸迷來說,這本書代表了一個武俠時代的到來。這也是花小岸學生時代蒙著被子偷偷摸摸讀過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回想起來,已經過去快20年了。
    • 書劍恩仇錄,被低估的一本金庸小說,如今重溫很驚豔
      不過讓我感覺意外的是,人們對金庸的第一本小說《書劍恩仇錄》,似乎並不是那麼熱情。然而,僅此為止,《書劍恩仇錄》似乎就是被大家順嘴一提,然而人們就把目光放在了其他金庸小說上。然而,我卻認為,書劍恩仇錄,是被嚴重低估的一本金庸小說,如今重溫很驚豔。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老書蟲。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書劍恩仇錄這本小說呢。
    • 從那年開始,我知道了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
      別的女孩在青春時代,都愛看瓊瑤、三毛,我這種性格爆裂的女生,卻對武俠小說、探案小說情有獨鍾,以至於中學都沒有男生追我,大學追我的男生也成了我的兄弟。記得那年,我初三畢業,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一切美好都即將開始,一切艱難卻還沒有到來,就在這麼美好的夏天,我第一次讀到了金庸的小說,就是《書劍恩仇錄》。
    • 故事:被嬴政囚禁多年的太子丹,施妙計從秦國逃脫
      不過,我倒是要到驛館去換馬。請問,驛館在何處?」「你看,那不是!」關吏向右一指,又問,「你是第一次出關麼?」「嗯,嗯。」關吏釋然了,又指一指關右,「請到驛館換馬去吧!」驛館不過一箭之路,憑封傳換馬,一共三匹,倒有兩匹的馬股,用布帛緊緊包紮。那是馳驛的人,拿鞭子抽得太狠,受了傷的馬。
    • 諸葛亮:我不是「妖道」,我只是個「拼命丞相」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評價《三國演義》有這樣一句話:「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意思是羅貫中把諸葛亮塑造的太反常了,反常的跟個「妖道」一樣——草船借箭、祭東風、預見龐統死、巧擺八陣圖、祈天出泉、祭滬水解鬼怨、六出祁山驅六丁六甲、五丈原攘星、定軍山顯聖,一個妥妥的可以知過去、預未來的「活神仙」,讓人納悶的是,如此牛X大神,為啥還是失敗了?!
    • 看了原著就會明白,傅文佩不是不爭,她只是隱藏的有點深而已
      因為文佩看起來是那麼的懦弱無能,一味的退讓遷就,從來不敢對抗命運的不公,讓自己和依萍處於一個非常悽慘無助的境地。依萍的自尊自強,尖銳鋒利與她的溫吞不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觀眾欣賞快意恩仇的依萍,對文佩的態度大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桀驁不馴紫衫王,一身是膽範右使,我突然想HE他兩個
      說實在的,初看倚天屠龍記時我大約十二三歲,當時以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最不喜歡甚至是最討厭的兩個人物,就是紫衫龍王黛綺絲和光明右使範遙。一個是太狠辣,活該;另一個,還是太狠辣,可怕。紫衫龍王的逆襲是在這些日寫同人小說理思路時才完成的。